您的位置:首页 >文化 >

秦兵马俑,在古今中外的我国雕塑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兵马俑雕像」

时间:2022-12-02 19:57:12 来源:仲如谈雕塑

大家好,秦兵马俑,在古今中外的我国雕塑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兵马俑雕像」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秦兵马俑,即秦始皇兵马俑,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秦始皇陵以东1.5千米处的兵马俑坑内。秦兵马俑陪葬坑坐西向东,三坑呈品字形排列。一号坑面积13260平方米。二号坑面积为6000平方米。三号坑面积520平方米。这三个坑的武士俑共约7000件,战车100辆,战马100匹。陶俑身高一般在1.8米左右。秦兵马俑的挖掘为研究古代军队、战争、服饰、装备等问题提供了珍贵的资料。同时,秦兵马俑在中国雕塑史上 也占有重要地位,其写实技法的高度、大型陶塑的制作工艺以及彩绘技巧等都值得深入研究。

据《史记》记载,秦始皇陵由丞相李斯主持规划设计的,章邯监工,修筑时间长达39年,兵马俑是在修筑秦陵的同时,制作并埋入随葬坑内的。

在秦朝为什么会出现这样巨大规模的墓葬俑群呢?其实,陶俑是替代真人殉葬的“替身”,用真人殉葬在奴隶制社会非常盛行。商代贵族大墓中都有殉人。秦献公元年,秦国正式废止人殉制度。秦兵马俑就是以俑代人殉葬的典型和顶峰。

兵马俑从当时军队分工的不同大致分为以下九大类:

驭手俑

驭手俑为驾驶战车的士兵,在三座俑坑中均有出土。驭手俑身穿长襦,外披铠甲,臂甲到腕部,手上有护手甲,腿着护腿,脖子上有颈甲,头上带有巾帻及长冠,双臂前举作牵拉辔绳的驾车姿态。

车兵俑

即战车上除驭手之外的士兵。一般战车上除了驭手之外有两名军士,分别为车左俑和车右俑。车左俑身穿长襦,外披铠甲,着护腿,头戴中帻,左手持矛、戈、戟等长兵器,右手作按车状。车右俑的装束与车左俑相同,而姿势相反。

立射俑

在秦俑中是一个较为特殊的兵种,出土于二号坑东部,所持武器为弓弩,与跪射俑一起组成弩兵军阵。立射俑位于阵表,身着轻装战袍,束发挽髻,腰系革带,脚蹬方口翘尖履,装束轻便灵活。

跪射俑

跪射俑与立射俑一样,出土于二号坑东部,所持武器亦为弓弩,与立射俑一起组成弩兵军阵。立射俑位于阵表,而跪射俑位于阵心。跪射俑身穿战袍,外披铠甲,侧挽发髻,脚登方口齐头翘尖履,左腿蹲曲,右膝着地,上体微向左侧转,双手在身体右侧一上一下作握弓状,表现出一个持弓的单兵操练动作。跪射俑是所有出土的兵马俑中,发现时就极其完整的兵马俑。他身后的铠甲上还残留有红色涂层,十分珍贵。

武士俑

武士俑即普通士兵。作为军阵主体,在秦俑坑中出土数量最多,可依着装分为两类,即战袍武士和铠甲武士。他们作为主要的作战力量分布于整个军阵之中。战袍武士俑大多分布于阵表,灵活机动;铠甲武士俑则分布于阵中。

军吏俑

军吏俑在秦俑坑中数量极少,出土不足十件,分为战袍将军俑和铠甲将军俑两类。铠甲将军俑,头戴双版长冠或单版长冠,身穿铠甲,俑的前胸、后背以及双肩,共饰有八朵彩色花结。战袍将军俑着装朴素,胸口有花结装饰。

骑兵俑

骑兵俑出土于一、二号坑,有116件。骑兵头戴圆帽,身披短而小的铠甲,肩上无披膊,手上无护甲。衣服短小轻巧,一手牵马,一手持弓。从这种特殊的装束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从古代骑兵战术出发,骑士的行动敏捷是一项基本的要求。二号坑出土的骑兵形象,是迄今为止中国考古史上发现的最早的骑兵形象资料。

车马

兵马俑坑中的每乘战车前都驾有四匹陶马。陶马的大小和真马相似,身长约2.10米,通高1.72米。四马的造型基本相同,均剪鬃缚尾,举颈仰首,张口作嘶呜状。中间的两匹服马双耳前耸,目光前视;两侧的马脖颈分别向外侧微微扭转。

鞍马

鞍马出土于二号俑坑,通首高1.72米,至髻胛高1.33米。从马的形体方面观察,俑坑出土的陶马个头不大,头部较重,鼻骨隆突,颈厚稍短,髻甲低,脊背宽博略向下凹,胸部较广,四肢发育较好,属于力速兼备的挽马型,也是骑乘的良马。

秦兵马俑可以说是中国雕塑历史上闪光的一笔,中国在秦之前,包括原始社会和夏、商、周、春秋、战国从未出现过,如此高度写实的雕塑作品。秦俑的每一个人物样貌都不一样,神态也各不相同,且已经形成了中国所特有的雕塑神韵、塑造手法。有人拿古希腊雕塑与秦兵马俑相类比,本人认为他们各有胜出的地方,古希腊雕塑对人体的比例、结构、动作更擅长,而秦兵马俑在人物面部神态、表情塑造上更为精妙。我们不由十分好奇,这些兵马俑到底都是谁制作的?在秦朝怎么一下子出现了这么多技艺高超的雕塑工匠呢?

考古学家们在对兵马俑进行详细考察的过程中,发现某些陶俑铠甲或衣饰或马身上的角落刻有陶工的名字,一共发现了80个人名。在中国古代制作雕塑的人属于社会底层的工匠,应当没有资格在作品上题款盖名章。目前我们看到的在陶俑、陶马身上刻划的名字,应源于战国中期秦国的“物勒工名”制度,是秦国政府为保证质量、控制和监督工匠生产的一种手段。这些陶工有的来自宫廷的制陶作坊,有的来自地方的制陶作坊。都是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优秀陶工。正是这样的监督机制,让今天的我们有幸获知了这些优秀的创作者的名字。

(本文是秦兵马俑鉴赏的上篇,由于篇幅有限,只讲了兵马俑的概况、分类、艺术成就与作者。随后的下篇将会回答网友关于“兵马俑里面究竟有没有活人?”这个问题,并揭秘制作过程和彩绘过程。)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