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文化 >

融情于景和情景交融「寓情于景和情景交融的好处」

时间:2022-12-13 12:21:13 来源:孙景龙

大家好,融情于景和情景交融「寓情于景和情景交融的好处」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江汉大学中文系吴峤先生说:“‘融情入景’手法与熟知的‘情景交融’手法有何差异?何以将二者加以分别?概言之,‘融情入景’手法的产生,同格律诗、尤其是近体诗的出现有密切关系,它与传统的‘情景交融’手法在抒情方式与审美效果上均有明显不同。”(《融情入景——近体诗的抒情手法》,见《文史知识》2004年 第1期)

诗由意象构成,意象之尤显者乃景。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昔人论诗词,有景语、情语之别,不知一切景语皆情语也。”

诗,归根结底还是在于抒情。景是诗人借以表达情感的载体,情是诗的灵魂。

钟嵘《诗品序》:“夫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


诗人触景而生情,形诸文字,便是诗。就写作而言,则为借景抒情,或曰“融情入景”。景是表象,情是内蕴。“神于诗者,妙合无痕。”(王夫之《姜斋诗话》)

作者“情动而词发”,寓情于景,景显而情幽;读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诗之佳境在达致“情景交融”的境界。所以我说,“情景交融”是诗之境界,在诗成之后,是创作的结果,可用于评诗,是关于诗评的理论,并非作诗“手法”。而“融情入景”,或说寓情于景,才是诗之表达,贯穿于整个创作过程,是创作理论。要而言之,“情景交融”和“融情入景”二者不是一个应用范畴。


近体诗、格律诗,这些概念都是指诗的形式而言,与诗歌创作手法无关。近体诗亦称“今体诗”。“唐代形成的律诗和绝诗的通称,同古体诗相对而言。句数、字数和平仄、用韵等都有严格规定。”(《辞海》合订本1046页)诗之讲究格律虽不肇始于唐,但其形成及命名则是唐以后的事。在这个意义上说,近体诗和格律诗没有什么不同,只是命名的着眼点不一样,“近体诗”的命名着眼于时代,“格律诗”之命名着眼于诗的格律形式。

况且近体诗出现之前,诗歌的创作并非没有“融情入景”之法。王夫之《姜斋诗话》:“古人绝唱多景语,如‘高台多悲风’ ‘蝴蝶飞南国’ ‘池塘生春草’ ‘亭皋木叶下’ ‘芙蓉露下落’,皆是也,而情寓其中矣。”


“情寓其中”就是“融情入景”。“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小雅·采薇》)“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冰霜正惨悽,终岁常端正。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刘桢《赠从弟》)“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左思《咏史》)这些写景的诗句,是否融入了作者强烈的感情?作者这样写,算不算“融情入景”?实际上,诗中之景乃是作者情感所化之景。诗人见景而生情,然后借景以写情。情因景生,景为情设。“深于情者,正在善于写景”。(田词之)大概有诗产生,就有了“融情入景”之手法,并非近体诗出现之后才有的。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