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文化 >

云南彝族土司研究「西双版纳土司」

时间:2022-12-19 11:49:13 来源:user9033304867982

大家好,云南彝族土司研究「西双版纳土司」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试图从南甸土司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来介绍滇西土司地区的傣剧发展过程。


南甸土司所属梁河县地处滇西地区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区,气候属于亚热带热带雨林气候,冬无寒冷,物产丰富,造就了以傣族为主的各世居少数民族热情善良的民族性格,和博大、和谐包容的文化特性。在长期的生产劳作过程和农闲欢庆过程中形成了具有浓郁地方民族色彩的民间歌舞、戏剧、乐器等文化艺术。晚清到民国时期南甸土司属地社会经济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作为中缅腾八商道上的重要集市,各地商贾云集,热闹非凡。当时土司很喜欢看戏,所以特别盖了座精美的戏楼,就是今天土司衙署内遗存的“水晶戏楼”。当时请了很多滇剧班子到梁河来演出,同时,腾冲流行的皮影戏和起源于盈江的傣剧也被引进到南甸,使云南内地汉族的滇剧、腾冲皮影戏和盈江傣族地区的傣剧这三种戏剧曲艺文化在南甸地区不断交融荟萃。最终,形成了晚清到民国时期南甸地区独特的地方戏剧曲艺文化。

一、三大戏开篇简述

滇剧作为云南省最有代表性的地方剧种,是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誉为云岭大地的“山茶花”、“滇粹”。滇剧曾经有过辉煌的历史,取得过丰硕的成果。云南戏曲共有19种,滇剧属于汉族地方戏曲剧种,主要影响遍及今日云南的16个地、州、市在内的绝大部分县、市,演出活动主要在城镇,如同四川川剧、河南豫剧、陕西秦腔等一样,滇剧是云南最有代表性的地方大剧种,形成于清道光年间,约有200多年的历史,有着极其深厚的群众基础。

傣剧是德宏傣族所特有的一种综合性艺术形式,它以傣族佛教诵经时采用的唱调及巫术舞蹈为基础。其发源地盈江县明清时期属“干崖”宣抚使司地,在明代“三征麓川”及清代改土归流中,与内地汉族及缅甸等境外地区保持着频繁的交流,吸收滇剧及皮影戏的艺术形式和特点而形成。是一种具有固定唱调及完整故事情节的少数民族戏剧,与白剧、壮剧、彝剧并称为“云南四大民族戏曲剧种”。 傣剧蕴藏着傣族文化基因、精神特质和在长期的生产劳动、生活实践中积淀而成的民族精神,反映了傣族一段时期内的社会认识、艺术特点和审美情趣,具有产生民族凝聚力、促进民族共识和认同的社会价值。

皮影戏,又称皮戏、灯影子,梁河皮影戏传自腾冲皮影戏,据可查的历史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和中国其它地方的皮影戏一样,腾冲、梁河皮影戏几乎集中了剪纸、窗花、门画、工艺美术、雕刻等所有的中国造型艺术,和地方戏、幽默、口技等传统表演艺术。在民国初年至抗战前期,腾冲到梁河这一区域内皮影表演极为兴盛,名噪一时的皮影戏班子最多时曾达80多个,由于地域、语言的差异则衍生出东西腔体两大类。东腔出自东练(今腾冲洞山、勐连一带),西腔出自西练(今腾冲固东、明光、瑞滇一带),东腔以图像高大,旋律优雅,气氛庄重闻名,西腔以图像精巧、节奏明快,情绪昂扬著称。


二、傣剧简介

从清中叶傣剧开始形成至上个世纪末,德宏傣剧一直处于发展的态势,是德宏傣族社会民间重要的传统文化事项,民众共享和交流的平台,具有独特的艺术特色和魅力。

傣戏传入梁河约有近百年的历史。最早传入的剧目是《三门街》。后来从盈江借抄、传抄、购买了许多傣戏剧本,使盈江傣剧逐步在梁河傣族村寨传播开来。从盈江买回的第一个剧本是《华仙记》。民国15年~27年,梁河境内较大的傣族村寨都组建了业余傣戏表演队,向外地购买服装道具。南甸土司在衙署内建造了戏楼,还聘请盈江、瑞丽的傣戏名角传艺和创作剧本,移植和改编的剧本有《后五龙》、《长坂坡》、《思南王》、《慈云走国》等。在梁河傣剧系谱中,先后涌现出一批有名的傣剧演员,如李启茂、须生龚清国,花脸龚安礼,旦角白绍安、管小福等。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傣剧在梁河县得到了极大的恢复与复兴。


傣剧不但具有鲜明的傣族特色,还蕴含着傣族民间艺人的智慧和生产生活经验。在向现代化迈进的时代里,傣剧反映了傣族人日新月异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面貌,也展示了在新的世纪中傣族人与时俱进的思想变化。傣剧是傣族人民喜闻乐见的综合艺术,从各个方面展示着傣族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极具民族特征。

除此之外,在傣剧形成发展过程中,借鉴了许多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成分,是我国西南民族与汉文化交流的历史记忆,对研究傣族的历史文化以及边疆与内地的关系、傣汉文化交流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三、“大人戏”滇剧介绍

(一)从清康熙到道光年间,云南社会总体比较安定,康熙20年(1681),清王朝平定了吴三桂叛乱后,为了稳定局面,收揽人心,加强对云南的统治,采取和缓安抚的政策。云南的矿业、商业又得到了恢复和较快速的发展。经济的发展,吸引了各省的商民纷纷入滇开矿和经商,各地的戏班随商帮一同进入云南,各种戏曲汇集,为滇剧的形成准备了条件。在康、乾的一百多年的时间里,仅昆明一地就有19个戏班来过,足见演出的活跃。

乾隆初年,昆明地区已有昆腔和戈阳腔盛行。在长期流传中云南本地语音腔调的影响,逐渐使这些外来的腔调地方化。这个时期的各种戏曲声腔,互相影响,互相借鉴,基本上还处于发展变化阶段。总的来说,乾隆年间是滇剧的一个孕育时期。道光年间,随着戏曲班社的兴起、合并与演变,众多艺人的加工创造,各种声腔的地方化,滇剧声腔正式形成。

滇剧形成之后,经历了道光、咸丰、光绪3个时期的发展,逐渐成熟和完善。受到杜文秀回民起义战争的影响,之后的二十几年滇剧的发展相对较缓慢。光绪年间,局势稳定,经济恢复,滇剧发展逐渐兴盛,进入发展的成熟阶段。表现为戏班增多,剧目丰富,行当齐全,人才辈出。专业和业余班社逐渐增多,活动范围向州县扩展的同时,也带动了地方滇剧的发展和兴盛。

(二)清朝末年,反清革命运动高涨,英法等帝国主义势力伸进云南,宣统2年,1900年,云南革命党人首倡改良戏剧,把戏剧作为宣传反清革命的重要手段,编写中外革命历史题材的新滇剧,并且大多数剧本都经历了舞台演出的实践。滇剧在云南反清革命中发挥了宣传鼓动的积极作用。

梁河人把滇戏成为“大人戏”。民国2年,腾冲滇戏班子“艺林班”到遮岛演出《目连探母》。之后这个滇戏班经常应土司之邀到衙署内演出。之后司境内的九保等汉族聚居区的滇戏爱好者也成立了滇戏班亦称为“艺林班”。民国以来,梁河表演滇戏较为出名的有武生陈学顺、李从方,小生李生尧,花脸蒋生荣、杨绍朝,花旦寸恒、倪寿显、杨福兴,丑角李连安等。武生李从方,身怀绝技,在演出《血溅鸳鸯楼》中西门庆时,能从高处连人带椅飞下,落地时仍能稳坐椅中,尤其受到百姓的称道。梁河滇剧班先后出演过《白虎堂》、《打渔收子》、《女斩子》、《反五关》、《芦花荡》、《白蛇传》等20多个剧目,演出活动均利用业余时间,地点多在九保右安街中心临时搭建戏台,后又在关帝庙戏楼演出。演戏时间一般在农历正月初二至十六,有时也在中秋节前后。九保镇群众一直保留唱滇剧的传统。“文化大革命”开始滇剧表演活动被迫停止。粉碎“四人帮”后,马茂群众业余滇戏队排演了《铡美案》,九保镇群众排演了《打渔杀家》、《杨门女将》等剧目,滇剧艺术在梁河县得到了再次复兴与发展。

四、皮影戏介绍


皮影戏,旧称“影子戏”或“灯影戏”,是一种用灯光照射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间戏剧。表演时,艺人们在白色幕布后面,一边操纵戏曲人物,一边用当地流行的曲调唱述故事,同时配以打击乐器和弦乐,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在梁河皮影戏又称“皮人戏”或“灯影子”,辛亥革命后由腾冲传入。先是腾冲皮影戏班到遮岛演出,南甸土司看后颇感兴趣,便向戏班购买了道具就地安排演出。后来,遮岛民间艺人江茂藻、黄云香、郗安富和龚培春等,也学会了皮影戏道具制作,并掌握了皮影戏的表演技艺。表演的方法与腾冲皮影基本一致,演出时间在农历正月春节其间,一般每隔两到三年组织演出一次。表演者在演出前必须斋戒。表演皮影戏是为娱乐和祈求平安,所以皮影戏也称为“太平戏”。遇到重要牛马瘟疫,也要演出皮影戏,以求上苍保佑,度过难关。

梁河皮影戏善于表演古代战争神话故事,刀刀枪枪、云云雾雾,人喊马嘶,十分热闹,具有浓烈的爱国主义及浪漫主义色彩。在人物造型上兰花指是梁河皮影继承腾冲皮影的一大特色,人物形象生动,色彩艳丽。剧目丰富,多取材于传奇、演义及民间故事等,尤以三国戏、水浒戏、西游戏等连台本戏居多。


五、傣剧介绍

(一)傣剧不但从汉族戏曲移植剧目,如《薛仁贵征东》、《薛丁山征西》、《三下河东》、《封神榜》、《红楼梦》等,而且人们还根据佛教故事、本民族神话传说等民间文学作品改编和创作了许多剧目,如《娥并与桑洛》、《千瓣莲花》等。同时,傣剧作品还具有反映不同时代现实生活的特点,在这些剧目中,或是将汉族剧目“傣化”,或是由傣族人民独立创作,其中有的内容充满了生死轮回、因果报应的佛教思想,反映了傣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及社会现象的认知,蕴藏着傣族人的价值观、宗教观等多方面的内涵,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国家一段时期内的政策法规和社会风貌,富有鲜明的时代气息。


在音乐舞蹈方面,傣剧吸收了佛爷们在类房(佛寺)里传经布道诵读经书时专用的朗诵性唱调,如“喊火令”、“候达拉”和巫师们在祭祀鬼神时唱颂神歌的曲调,如“巫婆调”等,并经过长期的发展演变,逐渐形成“城子调”和“坝子调”两支戏调。在演出中,还运用大量的孔雀舞姿和佛像手印,表现了极具特色的民族风格。另外,在演出开始和结束时要举行隆重的“开灯、关灯”仪式,即献鬼(戏鬼)仪式。这些仪式以前较为严格繁琐,现在的“开灯”虽然有所简化但仍要叩拜“戏神”,敬献猪头、饭菜等;“关灯”时戏组会将戏服、道具等装入箱内高悬在戏房大梁上,待下次演出时使用。在此期间,任何人不得随意挪动,否则会触动鬼神,遭遇灾难。据此,傣剧不仅是傣族地区一种传统戏剧形式,它还蕴含着多种文化内涵,反映着特定的仪式功能。首先,人们通过展演傣剧来避凶趋吉,在演出中保留了某些原始宗教信仰的思维意识和祭祀仪式,使其成为人神沟通的一种媒介,从而寄托某种特殊的心理愿望。其次,傣剧中充斥着大量与佛教有关的事项,是人们对佛教信仰的现实载体,其表演本身也是信仰实践的表现。

(二)傣剧在剧目题材上可分为三大类:

第一类,汉剧移植而来的剧目。这类剧目由汉剧剧目改编,虽然故事主体脉络不变,但具体情节的设定、人物身份的设计以及剧目主题都根据傣族人欣赏习惯而有所改变。如由汉剧《狸猫换太子》改编的《陈德陈东》。原剧是一场有关后宫争宠的古代剧目,带有强烈的政治隐喻性,改编后的《陈德陈东》则更贴近百姓生活。剧本将狸猫换作老百姓较为熟悉的猫,将太子的母亲—皇后的温柔贤惠和两位妃子的阴险奸诈集中表现出来,更加强调了人物性格中“善”与“恶”的矛盾对立。


第二类,神话传说故事及诗歌改编的剧目。傣族的诗歌和神话传说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反映了傣族人民最核心的精神实质和最朴素的道德观念。佛教传入后,人们还根据佛本生经的内容编写了许多和佛教信仰有关的故事传说,涉及社会生产生活、教育、音乐、绘画等各个方面。


第三类,反映现实生活的作品。主要产生于现代。这类剧目一般具有主题明确、情节简单、演出时间短(10~20分钟)的特点。根据本村本寨存在的实际问题临时演出,剧本内容普遍具有教育意义和实际意义,如《戒毒》、《计划生育》等。


地方戏剧是一个地方社会历史、艺术和民俗文化的重要载体。梁河地区作为少数民族边疆县份。这里在历史上是由南甸土司统治的汉少杂糅的地区。云南汉族传统的滇剧、皮影戏与发源于盈江县的傣剧,在这里相遇,并交融荟萃,形成了梁河地区独特的戏剧文化。梁河地方戏剧厚重的民族民间文化形态,是边疆各族人民在历史上和平共处,文化共同繁荣的表现。以“三大戏”为核心的梁河地方戏剧有其自身生长的生态链,宗教信仰、民俗节庆活动、对历史人物的崇拜、风俗习惯、各族人民的审美趣味,甚至于关乎当时人们生存的物质条件等都是其生态链中的重要环节。因此,梁河地方戏剧与民俗、民情密切交融于一体,形成了民俗接纳戏曲、戏曲参与民俗的独特的地方文化特征。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