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文化 >

不懂艺术的父母 要怎么培养孩子的艺术素养 「培养孩子的艺术修养」

时间:2022-12-25 14:21:10 来源:夏小忧

大家好,不懂艺术的父母 要怎么培养孩子的艺术素养 「培养孩子的艺术修养」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文/夏小忧


有一期《向往的生活》,因为大华和吕思清的小提琴演奏太精彩,嘉宾们无不陶醉其中。演奏一结束,Angelababy就忍不住问大华:“你是小时候被父母逼着学的吗?”


在得到肯定的答复后,Angelababy既羡慕又懊恼地感叹了一句:为什么当初没人逼我!


应该挺多人有过这样的懊恼吧?公司年会上,别人都有一两个亮眼的才艺,而自己啥也不会;朋友欢聚时,聊到梵高、莫奈的画,自己根本插不上话;激动去赴约,在心仪的对象面前,硬是成了话题终结者,一聊艺术就冷场......


每当这时,我们都会在心里犯嘀咕:要是小时候父母能逼我一把,让我学一两个拿得出手的才艺,哪至于像今天这样尴尬啊。


不过,小时候没能被父母逼,不代表不能当逼孩子(学习)的父母啊!



一、父母不懂艺术,还有没有办法培养孩子的艺术素养?


朋友莉莉坦言,因为缺乏对“艺术”的了解,自卑了很多年,所以当妈后,她决定严抓孩子的“艺术”课。


女儿刚上幼儿园,她就给报了绘画班和舞蹈班,时不时还会去周边城市的博物馆、画展接受艺术熏陶,这让一直很佛系的我特别自惭形秽。


不过,有一次从画展回来后,她却一反常态地跟我说:不懂艺术的父母,是不是再用心都是白费啊?


我没明白,问她何出此言。原来,每次去看展,孩子都会问这问那,可作为门外汉,她压根答不上来,几次三番,孩子失了兴致,好几次看到一半就哭闹着要回家,这让她对自己的付出产生了怀疑。


那么,父母不懂艺术,还有没有办法培养孩子的艺术素养呢?当时我也不确定,但看完《如何给孩子讲艺术》后,我可以很肯定的说:当然可以!


这本书的作者弗朗索瓦丝·芭布-高尔是法国艺术史学者、卢浮宫学院当代艺术课程教师,她还多次受邀担任美国、俄罗斯、法国等多家博物馆顾问。


别看书名是《如何给孩子讲艺术》,就先入为主地认为这是一本写给孩子的书,但其实根本不是这么回事,这本书实则是一本写给大人的儿童艺术启蒙读本。


这本书一共分为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引导我们的读者(父母)如何放下见解,学会用孩子的眼光、思维与行动展开艺术对话,并详尽解析孩子看待艺术的方式、恰当激发孩子艺术兴趣的方法。


第二个部分则精挑细选了29件风格鲜明且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大作,以不同年龄段(5-7岁、8-10岁、11-13岁)孩子的提问为引导,由浅至深剖析时代、风格、主题给艺术作品带来的不同影响。


可以肯定地说,只要跟着书中的方法去实践,父母们首先就会获得一定程度上的艺术启蒙,同时也会和孩子建立更好的对话,帮孩子建立起系统的艺术欣赏能力,激发起孩子对艺术的好奇心。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在引导孩子了解艺术、爱上艺术这件事上,高尔都有哪些高招吧!



二、孩子没兴趣、不耐烦,我们该怎么办?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短视频的崛起,生活中太多东西刺激着我们的神经,孩子也不能例外,手机、电视、电脑、玩具......无论哪一样都能轻易吸引孩子的注意,相较之下,既不会发声、也不能动弹的艺术品则显得无趣多了。


所以,如果带孩子看画展,就要做好孩子匆匆忙忙、或者并不专注于眼前作品的心理准备,这种情况下,不要苛责孩子,相反,我们要学会将就他们的节奏,每来到一副作品面前,能够让他们有一点点收获就相当不错了。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们必须学会“如何刺激他们的食欲”,而不是以“填鸭”的方式让他们最终倒了胃口。


要想调动孩子的兴趣,我们首先就要学会提问,我们要问“你看到了什么”,而不是“看这个”或者“你应该知道......”。


“你看到了什么”式的提问、是从孩子的所知开始,它可以很快打破你们之前的壁垒、节省时间,并且更高效深入地将你们可以分享的认知连接起来。


高尔认为,就像没有人愿意在一片毫不了解的土地上建造房屋一样,孩子也不喜欢去记根本理解不了的学术名词,所以作为父母,我们要做的就是针对他们感兴趣的问题、给予生动的回应,这就够了。


站在一副名画面前,与其长篇大论给孩子讲“虚空派画作”的起源与含义,不如鼓励孩子用自己的眼光去观察,你可能会听到各种奇怪的评论,比如“盘子好像要掉下来了”“画面好乱”“如果拉一下挂帘绳,会发生什么?”


那又怎么样呢?让孩子随心所欲地观察吧!你就跟着孩子的节奏,告诉他们坠落的隐喻、帘子落下象征着人生如戏般落幕,遇到实在回答不上来的问题,不妨诚恳地告诉孩子,或者和孩子一起大胆的猜测也无妨。


艺术看似很遥远,但艺术也随处可见,当你发现孩子们的兴趣被调动起来,就请试着放慢节奏,让他们有充分的时间细细观察吧!



三、如何看懂一幅画?


上面说过了,《如何给孩子讲艺术》挑选了极具特色的29件艺术大作,并以不同年龄段孩子的提问为引导,由浅至深剖析时代、风格、主题给艺术作品带来的不同影响。


这里就拿约翰·埃弗里特·米莱斯的名画《盲女》举例,一起来看看如何让孩子真正看懂一幅画吧。


先来看看5-7岁的孩子都会看到些什么。“她们坐在地上干什么?”“姐姐有一个手风琴”“后面有鸟,还有彩虹”!差不多就这些吧?


5-7岁的孩子,因为年龄较小,能够观察到的往往是画面上最直观的东西。这时候,身为父母,我们就可以沿着孩子提供的线索进行更深入的分析,让孩子看到更作品里更细微之处。


针对“她们坐在地上干什么?”,我们可以回答:她们正在路边休息,看,远处的天空是灰暗的,但是又夹杂着一点光亮和彩虹,应该是暴风雨刚刚过去。


针对“姐姐有一个手风琴”,我们同样可以展开讲述:从两个女孩穿的衣服来看,她们应该比较贫穷。手风琴是姐姐最珍贵的物品,也是她们唯一的谋生工具,每到一个地方,她们都要靠演奏手风琴赚点钱,小小年纪太不容易了。


如果是8-10岁的孩子,观察到的东西又不一样了,他们可能会说“她们头发的颜色不一样”“怎么肯定姐姐是盲人的,她可能只是闭上眼睛休息呢”“为什么要画两道彩虹?”等等。


先来回答第一个问题,可能是,画家为了避免单调,让姐妹的发色不同;第二个问题有点厉害,确实,光凭闭着眼睛就判定是盲人,太武断。但大家注意到没?姐姐的脖子上挂着一个小牌子,上面写着“怜悯盲人”,因此可以肯定姐姐是盲人。


再来看看最后一个问题,一道彩虹我们都见过,但两道彩虹的奇观还真是头一次听说。其实,画家为了强调绘画的象征意义,难免会有所虚构,在作品《盲女》中,两道彩虹有着各自的象征意义,一道意在唤醒人们对仁慈上帝的感恩,另一道则暗指绘画是如何传奇版诞生的。


11—13岁的孩子,问出的问题就更有深度了,他们兴许会关心:“姐姐好像圣子身边的圣母”“这种风景在现实生活中存在吗?”“米莱斯想控诉贫困吗?”......这时又该怎么回答呢?不妨自己去书里找找。

四、 撕下娱乐的伪装,认识到思想的力量


都说现在是最好的时代,其实又何尝不是最坏的时代呢?生活在眼下的我们,每天都被海量的信息包围,有人懂得筛选、取舍,将信息为我所用;但也有人不懂分辨,稍不留意就会被诱惑,误入歧途。


尤其是心智尚未成熟的孩子,不懂人间险恶、更不晓世间百态,孰好孰坏无从分辨,一不小心就会沦为娱乐的帮凶、流量的奴隶......


那怎么才能避免孩子价值观被带偏呢?父母三观正,言传身教当然是重中之重,不过,如果能在轻松地看展、互动中跟孩子传达这些思想,效果或许会更好。


普桑的《随时间之神的音乐起舞》,可以向孩子传递时间的流逝,以及关于向前看与向后看的生活意义。雕像基座上挂着的两串编织花环,似乎在提醒我们,尽管过去与未来、年轻与衰老之间彼此对立,但都应获得同等的尊重。


这幅画并不是在简单地讲故事,而是表现对任何故事来说都至关重要的东西——时间,没有它一切都将无从谈起。


米开朗基罗的《衣衫褴褛的维纳斯》,其实是在抨击当下社会物质过剩、生产出了太多生活垃圾的现象,父母可以借此教育孩子,与其把大量时间和金钱花在物质享受上,倒不如多追求追求精神层面的富足。


而《我们共视的难题》则记录了一个真实的故事,1960年的美国新奥尔良市,黑人白人可以同校的法律条文刚刚获批,6岁的黑人女孩被父母送入白人学校,路人却朝她扔西红柿,还有人用大写字母写下侮辱黑人的子母。


画家诺曼·洛克威尔用极度冷静的态度描绘了这一历史事件,就跟他之前的作品一样,客观反映社会现状,旨在告诉人们:无论肤色与种族,每一个人都能被看作一个正式的公民。


还有画家毕加索,他的很多创作灵感都来源于马戏团,而马戏团的演出舞台则代表了整个世界。台上的翻筋斗、跳跃、小丑的悲喜剧表演、驯兽师的咆哮、恐惧、勇气,以及走钢丝者极力保持平衡......这都是世间百态。


在高尔看来,画家不是普通的旁观者,他们习惯观察那些以反映人类命运为生的流浪艺人时,他知道自己也是他们当中的一分子。



所以,艺术就是日常生活,就是世间万物,走近艺术、读懂艺术,不但能让孩子拥有不俗的审美能力,更能帮助孩子建立起批判性思维,学会更加客观地看待我们所处的世界,更加从容地迎接挑战和不确定性。


想不想成为孩子人生中的第一位艺术启蒙老师?看完《如何给孩子讲艺术》你就可以了!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