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文化 >

「文言物语话东平之三十八」白佛山石窟造像:齐鲁隋代第一佛

时间:2023-01-06 14:29:14 来源:博物观澜

大家好,「文言物语话东平之三十八」白佛山石窟造像:齐鲁隋代第一佛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文物小档案

名称:白佛山石窟造像

年代:主佛像刻于隋朝开皇七年(587年)

规模:造像138尊,主佛像高6.7米

位置:东平县城

白佛山大佛

白佛山,古称峗山、金螺山,海拔370米,位于县城西城区,山以佛名,平地凸起,奇峰叠嶂,傲视江淮,绵延迤北挺立十余个山头,若巨龙遨游寰宇,似猛虎俯卧东原。

白佛山石窟造像,坐落于半山之阳,有隋窟、唐窟、宋窟及露天造像,共138尊,其中隋窟主佛像通高6.7米,稳坐莲台,宝相庄严,百余个佛龛分布两侧,造像群为国家文物保护单位,主佛像被誉为“齐鲁隋代第一佛”。

白佛山隋窟东壁佛龛

始凿于隋代

根据题记,白佛山隋窟造像开凿于开皇七年(587年),开皇十年竣工,历时四年,窟高约7.5m、宽4.5m、进深5m,呈弧壁平顶。其后,历经唐宋数百年不断刻凿,终成洋洋大观。

窟内释伽牟尼造像结跏趺于束腰仰莲座上,上身圆雕,肉髻低平,螺型发髻,宽额直鼻,细眉大耳,嘴角微翘,颈部粗短,右手施无畏印,左手施与愿印。双目平视,微含笑意,形体粗壮,身着袈裟,左肩系以环纽,衣纹简练流畅,有浓郁的民间意蕴,为典型的隋代造像风格,此佛像经中国科学院专家认定为“齐鲁隋代第一佛”。

北周武帝宇文邕在建德三年(574年),开展了轰轰烈烈的灭佛运动。不料在581年,后周王朝被杨坚取而代之。在尼姑庵长大的隋文帝杨坚,自幼深受佛教思想影响,曾说:“我兴由佛故。”因此,即位后大力提倡佛教,隋代佛教造像上承北朝余绪,下启唐代新风,显示了北朝造像向唐代造像过渡的特点。

隋代造像摆脱了北魏以来“秀骨清像”的特点,逐渐形成了浑圆丰腴的形象。其特点:一是额头宽阔,下巴丰满,面相圆润,眉毛纤细,鼻梁挺直,唇线分明,神情平和;二是头部较大,下身较短,比例略显失调,体躯肥硕敦实,衣纹、璎珞有笨重感;三是腹部稍微凸起,躯体有弯曲感,身体重心前倾;四是姿势较为僵硬,造型稍显呆板,缺少飘逸的动态美;五是头顶肉髻,螺发,衣纹线条简洁。菩萨多戴花冠,璎珞粗大下垂至膝盖部,帔帛向两侧低垂。

大佛东西两侧岩壁上凿有近百个佛龛,大者高约40cm,小者约20cm,每龛内佛像1-5座不等,形态各异。东壁下方一长方形龛内雕“涅槃图”,即释迦牟尼寂灭悼念仪式,主像头南仰卧,肋骨裸露,象征释迦牟尼生前的艰辛修行;十大弟子围坐身旁,或抱脚抱头,或仰面嚎啕,或低头默哀,各流露出哀悼神情,是一幕鲜活的吊丧图。这一躯体干瘦、肋骨裸露的形象,国内仅此一处,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在“涅槃图”内侧,有一佛龛稍大,旁边题记人名较多,有须昌县丞李文府、须昌县令李处君、须昌县尉邢那及眷属等人,说明当时官员参与造像,且信徒众多。查阅资料,李文府是河北安定(今正定)人,《太平广记》记载着他的故事,可知其开皇八年前任县丞,开皇十年猝亡,与隋窟纪年题记相符。

在隋窟外西侧崖壁上,存有隋代刻铭,字迹模糊,其中有“大隋开皇七年,寺主王子华…… ”字样,隶书字大盈尺,此为该造像断代主要依据。

纪年题记

被石墙遮挡的大佛

初登白佛山的游客,在瞻仰大佛时,不免心生疑惑,如此壮观的大佛缘何被一堵石墙遮挡?

石墙以方石垒砌,大佛腿脚部分被墙体压占,墙正中下方有高1.15m、宽1m的小门。半圆的门楣石上,刻有数条题记:常有积愿廿□,目东西弘氏□顶礼;重修佛殿莱芜人尼张妙祖,同长法兴师,同修人黄秀;至元六年九月初六日蒋玉、蒋珪□□□。这些题记,是这堵墙的唯一资料。

根据这仅有的题记,加上史料和传说,世人还原出一个传奇的故事。

元代初期,长清人严实主政东平路,管辖五十四州县,由于严实父子注重兴办府学,加上大运河贯通,使东平成为北方经济文化中心,当时“四方之士,闻风而至”,“东平人物之盛,为诸道最”,使“齐鲁儒风为之一变”。东平生员所学有成,官宦辈出,文士如林,“朝廷内外要职,半出东平府学”。此虽有夸张之嫌,但足以说明当时从东平府学走出的官员众多。

据说,元朝皇帝忽必烈一次翻阅官员档案,发现朝中官员半数出自东平,万一联合造反,那还了得,就问大臣,东平为什么出这么多官员?有大臣回答:东平有一座白佛山,山上的大佛佛光普照,惠及东平,以致于官员辈出。皇帝听完,立即下诏,在至元六年(1269 年),派人把大佛的佛光挡住。

为什么不毁坏佛像呢?因为,忽必烈也是一个佛教徒,曾立下制度“凡皇帝即位之始,必先受佛戒,方登大宝,布告天下”,他怕遭报应,也怕激怒佛教信徒,就采用了围墙遮挡的办法。

囿于资料匮乏,这一推测的传奇故事,成为最让人信服的诠释,并被当地百姓津津乐道,乐此不疲的从元代一直传到现代。

时至今日,经国家文物部门批准,墙体去除三层,垒砌于佛前,使佛祖面庞重见天日,但佛身依然围挡着“石裙”。

洋洋大观的石刻艺术

白佛山石窟造像、露天造像及摩崖刻字、题记等,历时六七百年,石刻艺术洋洋大观,三教合一和合共生。

唐窟在隋窟西侧崖壁上,窟内刻有一佛二菩萨和题名。中间圆雕上半身佛像,高2.4米,面相丰满,肉髻较高,眉间刻白毫相,蚕眉细目,两耳垂肩,微袒胸部,手施说法印。其左右两菩萨,高戴宝冠,璎珞繁缛。这三尊造像均通体磨光,雕刻细腻,比例协调,表现出唐代石刻风格。该窟下10米处为一唐龛,内刻一佛二弟子像,形体较小,通体磨光,体态丰腴,残损,有“大唐节度使随军宣德郎颍州张□敬造”等题记。

宋窟位于隋窟东侧50米处,内有造像8尊。北壁主像为一佛二弟子像,东壁为罗汉像。宋代新儒学(理学)兴起,佛教渐衰,此窟内造像较显生硬,表现出宋代佛教造像衰落的特点。根据《乾隆东平州志》记载,“宋淳化间,维那张惠裔于山之阳劖石为佛像,山尽白石,故素呼白佛山。”也就是从宋代,白佛山渐渐取代了金螺山、峗山的名字。

佛教传入中国后,在唐代达到鼎盛,与道教发生冲突,也遭到儒学的排斥。统治阶级认为“以儒治世、以道治身、以佛治心”,有利于社会稳定,在不断调和下,宋代终于形成了三教合一的局面。大佛西侧下方的三教寺,就是三教融合的文化景观。《乾隆东平州志》记载,三教寺“金大定三年建,元至正年间修”,大门向南,东西60米,南北30米,四合院式建筑,殿内供奉着孔子、释迦牟尼、老子三尊塑像,是山东境内唯一的一处三教合一建筑,对研究三教融合提供了实物资料。

另外,山顶原有玉皇阁,今毁圮;有自然景观黑云洞、白云洞,洞口不大,却深不可测,每逢阴雨天时,各吐白云与黑云,云雾袅袅,神秘莫测;山西侧半山腰有天仙圣母洞、祥云洞,两洞并列,有石门相连,今洞内塑像无存。

时至今日,白佛山景区经过保护性开发,已建成圣水观音、文昌阁、天趣园等景点,一个功能完善的大型景区基本形成。

白佛山,山以佛名,佛以山显,历代观瞻者络绎不绝,兴之所至,诗书歌咏,其中著名者为明代万历年间的《白佛山赞》,刊刻于大佛下方的岩壁上,汉隶字体,笔法古朴,意蕴悠长,内容为:“金螺为名,清汶为带。山峙水流,占尽气盘。雄震一方,瞿坛所在。发祥须国,人文累代。巅壑飞云,弥漫世界。祈祷虔诚,霖雨即届。福我生民,亿兆永赖。柏亭为赞,同垂千载。”

这篇铭赞,曲尽其妙,应该是对白佛山一则较为准确的注解。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