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文化 >

体现孤独感的诗「孤独意境」

时间:2023-01-24 18:37:16 来源:许金声

大家好,体现孤独感的诗「孤独意境」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独处是创造力发挥的必要条件之一。不仅在充实性独处的情况下可以发挥创造力,在匮乏性独处的情况下也可以发挥创造力。

尽管匮乏性孤独非常令人不舒服,但它也潜藏着成长的契机。匮乏的正面意义之一在于激发人们的创造力。

孤独感可以被艺术化。许多不朽的艺术作品都是在匮乏性孤独中孕育出来的。

在匮乏性独处中,痛苦的体验一旦变得严重,变得深刻,孤独感的性质也就有了改变的契机。


李清照在孤独中寻觅


匮乏性的独处是非常令人难受的状态,它可以有种种出路,出路之一是艺术化,用一定的艺术形式把匮乏性独处的体验表达出来,诗歌是其中一种。下面是李清照(1085--1151)的《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记得以前我在孤独的时候,常常吟咏李清照的这首词。“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头几句就不同凡响,循序渐进地传达了那种透心的孤寂感。“寻寻觅觅”是动作,“冷冷清清”是对环境的感受,“凄凄惨惨戚戚”则是对心情的觉察。

奇怪的是,读着它,尽管难受,心痛之中却有一种快感,然后逐渐有一些淡化。因为在这个时候,仿佛你与李清照通心了,或者说李清照理解了你。想当初,李清照写这首词,化解了她的孤独,你当然也可以听着她的心声,化解自己的孤独。

为什么孤独感、痛苦的艺术化就可以化解孤独感、痛苦?从心理学看,艺术化不仅意味着艺术家对于孤独感、痛苦的面对和接纳,还意味着通过自己的创造力使其升华。当我们在匮乏性独处中进行创作的时候,独处的性质已经在不知不觉之中,由匮乏性转化为充实性。

在网上看到关于李清照的评论:

“如果李清照是以死抗争的杜十娘,也就算了。她偏偏是以心抗世,以笔唤天。她凭着极高的艺术天赋,将这漫天愁绪又抽丝剥茧般地进行了细细地纺织,化愁为美,创造了让人们永远享受无穷的词作珍品。李词的特殊魅力就在于它一如作者的人品,于艾怨缠绵之中有执著坚韧的阳刚之气,虽为说愁,实为写真情大志,所以才耐得人百年千年地读下去。”

很欣赏这段话,特别是这两句:“以心抗世,以笔唤天”;“于哀怨缠绵之中有执著坚韧的阳刚之气,虽为说愁,实为写真情大志”。


爱情中的孤独感


诗人冯至这样描述他的孤独:


我的寂寞是一条长蛇,

冷冰冰地没有言语,

姑娘,万一你梦见它,

千万呀,莫要悚惧。


它是我忠实的伴侣,

它悄悄地从你那里走过,

为我衔来你的梦境,

像一支绯红的花朵。

类似的诗歌还有很多。在谈恋爱的时候似乎对孤独感格外敏感。许多人都写过情诗。当我们能够将匮乏性独处艺术化的时候,匮乏性独处的经历也就成了我们的财富。

当我们感到孤独的时候,不妨尝试艺术化,将孤独描述一下。或者,读一点孤独的艺术品。与艺术品的一次通心,就是一次再创造。


李后主的生命体验


李煜是南唐最后一个皇帝,在位17年,由南唐国君变为宋朝囚犯,失去了权力和人身自由。他的特殊而残酷的经历,给了他丰富的体验。他多才多艺,工书善画,通晓音律,诗词尤为出色,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一席地位。他所填的词,用清丽精炼的语言,表达了在独处状态中复杂、细腻的感情。


《相见欢》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这首词语言简朴、精炼,描写却生动。“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把离愁别恨概括化、具体化、形象化。

《浪淘沙》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
罗衾不耐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
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这是一种国亡家破之后独处的感情,惨痛欲绝的丧失通过惜春表现出来。有评论说:这首词“以歌当哭,千古哀音。”当匮乏性的独处没有办法排解之时,能够“以歌当哭”,也是一种人格力量的体现。当悲痛艺术化后,悲痛就会发生一定变化,至少在强度上减轻。

《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善于把自己的情感形象化:“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成为千古名句。邓丽君曾经演唱由这首词谱写的歌曲。该歌曲旋律动人,邓丽君的演唱婉转、柔美、缠绵、深情,对原词有很好的发挥,似乎也体现了她在独处中的体验和超越。


莱蒙托夫的苍凉与绝望


俄国诗人莱蒙托夫对于匮乏性独处的描写感人至深。他在孤独中融合了苍凉与绝望:


又寂寞,又烦忧,

向谁伸出自己的手?

在这心情郁郁不畅的时候,

希望,徒然的希望又有何用?

而时光,它决不肯停留。

……


这是一种孤独的绝境,清晰地感觉到自己的处境,但又不能够改变,只能够承受。无奈,但是否就绝望了呢?再细读品味,能够感觉到一种不甘沉沦,哪怕生命的火焰在慢慢窒息,能够燃烧也要继续燃烧,不然,写诗歌干什么呢?用诗来表达,就是在与自己通心,已经多少有一种不被悲哀所压倒的精神。这种状态已经有某种程度的超越性。至少,在写这些诗的时候,他正在从匮乏性的独处进入充实性的独处状态:


我独自一人走上了大道,

多石的道路在夜雾中闪着微光。

夜是寂静的,

荒野在倾听着上帝,

而星星在和星星谈心

……


在大海深兰色的浓雾里,

一只孤零零的帆在闪着白光。

它在寻求什么,在这遥远的异地?

它抛下了什么,在那自己的故乡?

……

无论是“闪着微光”还是“闪着白光”,有光就有希望。当莱蒙托夫把孤独变成诗句的时候,他就升华了自己的孤独感,由匮乏性的孤独感升华为充实性的孤独感,他在孤独中至少可以得到暂时的超越。

莱蒙托夫对于匮乏性独处的超越如果没有心理情结的解决,他就还可能向匮乏性的独处倒退。如果他有心理情结的解决,他就会进一步体验到存在性的孤独,而同时具有一定走向通心状态交往的能力。

当一个人能够把自己的孤独的体验用艺术的形式表达出来的时候,他可以说是在与自己通心。通心的结果,必然是孤独的性质发生变化,生存的状态发生变化。

如果你感到很孤独,当你能够欣赏这些关于孤独的诗歌的时候,你关于孤独的体验也就发生了变化。


辛弃疾的生存状态


我国宋代著名词人辛弃疾的《虞美人》,表达了他晚年的孤独。这首词,也是对他晚年生存状态的一个总结。


邑中园亭,仆皆为赋此词。一日,独坐停云,水声山色竞来相娱。意溪山欲援例者,遂作数语,庶几仿佛渊明思亲友之意云。


甚矣吾衰矣。

怅平生、交游零落,只今馀几!

白发空垂三千丈,一笑人间万事。

问何物、能令公喜?

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情与貌,略相似。

一尊搔首东窗里。

想渊明《停云》诗就,此时风味。

江左沉酣求名者,岂识浊醪妙理?

回首叫、云飞风起。

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

知我者,二三子。


下面的“鉴赏”不错,是从网上下载的,遗憾的是作者不详:


正如本词自注所述,辛弃疾的这首《虞美人》词,乃是仿陶渊明《停云》“思亲友”之意而作,抒写了作者罢职闲居时的寂寞与苦闷的心情。据邓广铭《稼轩词编年笺注》考证,此词约作于宋宁宗庆元四年(1198)左右。此时辛弃疾被投闲置散又已四年。他在信州铅山(今属江西)东期思渡瓢泉旁筑了新居,其中有“停云堂”,即取陶渊明《停云》诗意。

辛弃疾的词,爱用典故,在宋词中别具一格。这首词的上片一开头“甚矣吾衰矣。怅平生交游零落,只今馀几!”即引用了《论语》中的典故。《论语。述而篇》记孔子说:“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如果说,孔子慨叹的是其道不行;那么辛弃疾引用它,就有慨叹政治理想无法实现之意。辛弃疾写此词时已五十九岁,又谪居多年,故交零落,因此发出这样的慨叹也是很自然的。这里“只今馀几”与结句“知我者,二三子”首尾衔接,用以强调“零落”二字。

接着“白发空垂三千丈,一笑人间万事。问何物能令公喜?”数语,又连用李白《秋浦歌》“白发三千丈”和《世说新语。宠礼篇》记郗超、王恂“能令公(指晋大司马桓温)喜”等典故,叙自己徒伤老大而一事无成,又找不到称心朋友,写出了世态关系与自己此时的落寞。

“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两句,是全篇警策。词人因无物(实指无人)可喜,只好将深情倾注于自然,不仅觉得青山“妩媚”,而且觉得似乎青山也以词人为“妩媚”了。这与李白《敬亭独坐》“相看两不厌”是同一艺术手法。这种手法,先把审美主体的感情楔入客体,然后借染有主体感情色彩的客体形象来揭示审美主体的内在感情。这样,便大大加强了作品里的主体意识,易于感染读者。以下“情与貌,略相似。”两句,情,指词人之情;貌,指青山之貌。二者有许多相似之处,如崇高、安宁和富有青春活力等。作者在这里将自己的情与青山相比,委婉地表达了自己宁愿落寞,决不与奸人同流合污的高洁之志。

词的下片作者又连用典故。“一尊搔首东窗里,想渊明《停云》诗就,此时风味。”陶渊明《停云》中有“良朋悠邈,搔首延伫”和“有酒有酒,闲饮东窗”等诗句,辛弃疾把它浓缩在一个句子里,用以想象陶渊明当年诗成时的风味。这里作者又提陶渊明,意在以陶自况。“江左沉酣求名者,岂识浊醪妙理?”两句,表面似申斥南朝那些“醉中亦求名”(苏轼《和陶饮酒二十首》之三)的名士派人物;实际是讽刺南宋已无陶渊明式的饮酒高士,而只有一些醉生梦死的统治者。

以下“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两句,句法与上片“我见青山”一联相似,表现出了作者傲视古今的英雄气概。这里所说的“古人”,不是一般的古人,而是指像陶渊明一类的人。据岳珂《桯史·卷三》记:辛弃疾每逢宴客,“必命侍姬歌其所作。特好歌《虞美人》一词,自诵其警句曰:‘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又曰:‘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每至此,辄拊髀自笑,顾问坐客何如”。足见辛弃疾对自己这二联是很自负的。

结句“知我者,二三子。”这“二三子”为谁没有人进行专门的考证,有人认为是当时人陈亮。但依我个人看法,不妨视野扩大些,将古人陶渊明、屈原乃至于孔子等,都算在内。辛弃疾慨叹当时志同道合的朋友不多,实与屈原慨叹“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心情类似,同出于为国家和民族的危亡忧虑。而他的闲居铅山,与陶渊明居“南山”之情境也多少有点类似。


辛弃疾晚年政治失意,心态依然积极,写这首诗歌的过程,就是匮乏性独处向充实性独处转化的过程。当他的孤独通过艺术化的方式得到升华的时候,他的人格也就得到了成长。


陶渊明从交往走向独处


陶潜是东晋大诗人,字元亮,一字渊明。他生活在政治混乱、社会动荡的时期,《归去来兮辞》表达了他厌弃仕途的交往,下决心隐遁山林独处,在自然中寻找精神慰藉的心情:

此文优美、流畅、热情,诗人饱满的能量跃然纸上。欧阳修甚至评价:“晋无文章,惟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一篇而已。”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目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邱。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下面是在网上找到的译文,作者不详。录此供参考:

回去吧,田园快要荒芜了,为什么还不回!既然自认为心志被形体所役使,又为什么惆怅而独自伤悲?认识到过去的错误已不可挽救,知道了未来的事情尚可追回。实在是误入迷途还不算太远,已经觉悟到今天“是”而昨天“非”。归舟轻快地飘荡前进,微风徐徐地吹动着上衣。向行人打听前面的道路,恨晨光还是这样微弱迷离。

望见家乡的陋屋,我高兴得往前直奔。童仆欢喜地前来迎接,幼儿迎候在家门。庭院小路虽将荒芜,却喜园中松菊还存。我拉着幼儿走进内室,屋里摆着盛满酒的酒樽。拿过酒壶酒杯来自斟自饮,看着庭院里的树枝真使我开颜。靠着南窗寄托着我的傲世情怀,觉得身居陋室反而容易心安。天天在园子里散步自成乐趣,尽管设有园门却常常闭关。拄着手杖或漫步或悠闲地随处休息,不时地抬起头来向远处看看。云烟自然而然地从山洞飘出,鸟儿飞倦了也知道回还。日光渐暗太阳将快要下山,我抚摸着孤松而流连忘返。

回去吧,我要断绝与外人的交游。既然世俗与我乖违相悖,我还驾车出游有什么可求?亲戚间说说知心话儿叫人心情欢悦,抚琴读书可藉以解闷消愁。农人们告诉我春天已经来临,我将要到西边去耕耘田亩。有的人驾着篷布小车,有的人划着一叶小舟。时而沿着婉蜒的溪水进入山谷,时而循着崎岖的小路走过山丘。树木长得欣欣向荣,泉水开始涓涓奔流。我羡慕物得逢天时,感叹自己的一生行将罢休。

算了吧!寄身于天地间还有多少时日!何不放下心来听凭生死?为什么还要遑遑不安想去哪里?企求富贵不是我的心愿,寻觅仙境不可期冀。只盼好天气我独自外出,或者将手杖插在田边去除草培苗。登上东边的高岗放声长啸,面对清清的流水吟诵诗篇。姑且随着大自然的变化走向生命的尽头,乐天安命还有什么值得怀疑!

尽管在看似逍遥的背后隐藏着忧愁和无奈,但陶渊明在独处中是完全能够进入充实性独处和存在性独处状态的。正因为如此,陶渊明在后来的独处中,还写出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等名句。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