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 >

书画作品:冬天里来看山的景气

时间:2021-09-03 15:45:01 来源:

冬天里来看山的景气

——记桂行创的山水画创作河南画家桂行创从山里搬到省里,置一处宅子。我抄了早年的一首题画诗送去。诗曰:“西北有好峰,凌凌少人行。每至崔嵬处,古今同一冷。”桂宅居于一座高楼顶部,眼一恍惚,远近的楼台就成了石林峰壁,行于其中的人也如置群山之中、峰岭之上,倒另有一番韵味。多年前进山,碰到桂行创。那是夏天,山里云障雾锁,山林滴翠,煞是好看。桂行创对我说:“你更要在冬天来看山,因为春、夏、秋看山,是摸山的脾气,冬天看山是摸山的骨气。

我当时想,这句话够经典,可以列入《林泉高致》了,真是想郭河阳所未想,道郭河阳所未道。桂行创原是山中人,性耿且直,敏于行又讷于言,平时很少说话,偶尔说一两句,都仿佛粘了古人的画理。其实那些画理,都是他个人的切身体会。早些时期,桂行创画牛也画山,他画牛图赋于牛一种性格,因此常把牛画得像山一样,他有一幅画就是把牛身的纹理画成山的纹理。我不知道他画山是不是也赋于山的一种性格,譬如把山画成人。我知道他那时正在临摹范宽、文徵明,他把临摹文徵明的那幅青绿长卷挂在了客厅的墙上,常看常琢磨。可以说,桂行创是我认识的河南山水画家中最早钻研传统的画家之一。所以他的画后来能迅速地成熟起来,绝对不能简单地归结到运气。如今住在城市城的画家的创作有两类:一类是对着古人的画册画,一类是对着风光照片画。某些画山水的,虽未必对着照片画,可画出来却如同风景画,这真是不理解山水呀。古人说的“真山水”是个好词,很启发人。桂行创住在山里三十年,对“真山水”的感受肯定真切,不然,他不会邀我冬天到山里,看山的“骨气”。

前几天桂行创约我看石头,那是一块风化了不知多少千年的石头,峰岭突兀,岩穴幽冥,有崖、有谷、有涧、有峦,观之使人有山林之思。这块石头是他从太行山顶上找下来的,有几十斤,黑黝黝地放在窗明几净的厅堂谁见谁爱,细想若放在山顶上,恐怕没有会发现它的美。因为石头的“骨气”也不是寻常俗眼所能见得的。即使偶尔有人看见,也未必肯花力气从山顶找下来。桂行创是从山里走出来的画家,很幸运他没有被深山埋没。看似平等的艺术创作从来是不平等的。京城的画家往往比省里的优越,省里的画家到县里几乎个个都是老师。因为俗人眼里,大地方总比小地方“派”,当官的总比不当官的“派”。这些俗见,害了人,也成了人。可以想见,桂行创在创作中需要培养多少个自信,才能抵抗住来自“俗见”的压力。然而压力往往能激发人的精神,譬如“骨气”等。桂行创近年来创作的山水画写山的苍苍茫茫、顶天立地之精神,其枯笔姿纵,水彩纷披,不须要“解释”,因为“解释”往往会对艺术家精神“俗见”化,至少容易世俗的理解。好的艺术品所蕴含的情感力量,是需要以情感的形式去感受的,我内心对文字话语施于艺术话语的干预现象,总怀着矛盾心情。在中国绘画史上,文字作品的大棒似首一直悬在艺术品的头上,如今随着艺术品的商业价值飚升,失去品格的文字作品摇身变成艺术品商业附庸的现象举目皆是。

所以,艺术家只有而且必须相信自己感觉。有一天,我指着桂行创的一张大画说:“这个地方如果我画,我会怎么画,那个地方如果让我画,我会怎么画。”桂行创认真听完,瞪着眼睛,说:“这幅画如果你画,那就不是我的了。”说罢,我们大笑。文字作品的内在品格与艺术品的内在品格,并无二致,所以我说“每至崔嵬处,古今同一冷”,桂行创以为然。他现就职于河南美协,现为中国美协会员、河南省中国画院画家。(附图为桂行创作品,从左到右依次为《大别神韵》、《豫南风情之二》)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