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 >

鞭春牛的来历「鞭牛迎春」

时间:2022-11-27 18:29:02 来源:东北新闻网

大家好,鞭春牛的来历「鞭牛迎春」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金牛迎福》铁岭孙金艳作品

牛是农业社会不可缺少的助力,与“牛”相关的民间艺术自然也越来越丰富多样。人们用一双双巧手真诚地表达对牛的热爱,除了剪纸、春牛图年画等,牛的形象还在绳结、皮影、泥塑等多种艺术形式中出现。也许耕牛正随着农耕方式的科技化渐渐消逝,然而我们仍旧可以用心感受这些中国民俗、民艺中的“牛”,聆听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

“非遗”继承人:利用春节传播“牛”文化

在咱们辽宁,有一位民间艺术家名叫金慧敏,她是沈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金氏绳结”第四代传承人。“金氏绳结”的历史长达160多年,承载了中国民俗、民艺文化的精髓,通过绳结将中国文化传播到全世界。

从5岁起学习家族绳结技艺,金慧敏在这条路上已经走了整整60年。她说,春节是民俗活动和非遗实践最集中的时段,对非遗的传承和保护至关重要。像春节这样隆重的节日,可以让非遗与大众尤其是年轻群体建立联系,也可拉近非遗与大众的心理距离。以春节为代表的中国传统节日,让人们有机会更深入了解非遗和中国民俗文化。

“牛年是个好年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牛代表着踏实肯干、勤奋进取,而民间也有许多与牛相关的民俗。不仅用美丽的语言和诗歌赞美它,而且在传说故事中将它塑造得乐于助人、有情有义。俯首甘为孺子牛。牛,不用扬鞭自奋蹄的光辉形象,可以让民俗文化和民间艺术很好地结合在一起,也给了我更多的创作灵感和空间。”金慧敏说。

作为高级手工艺师、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会员,数十年来金慧敏线绳不离手,在传统技法上潜心专研,大胆创新,作品颇丰。与绳结技艺打了半生交道,金慧敏一刻也没有厌烦过:“绳结早已成为我生命的一部分。想做好一件事,一定要发自内心地热爱,这样做出来的东西才能富有生命力。”“金氏绳结”能经历四代人的传承走到今天,除了坚持艺术创作的初心、匠心外,尊重文化传统、弘扬民俗文化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金慧敏说:“刚进腊月,我就开始编制带有牛元素符号的绳结,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都是我的首选。老牛拉车、耕牛载物、满载而归是我创作的主题。‘牛’让年味儿更浓,让生活更美。2021年,辛丑金牛仍将带领我们脚踏实地、开拓进取,走向勤耕不辍的新里程。”

年俗体现为寄予希望的仪式

“春节源于上古时代我国先民岁首的祭祀活动,是农业社会的时间标志,是先民对时间的感受和认知,沿袭至今有3000年历史,已成为中华民族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符号。”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辽宁大学教授江帆介绍。

在中国人心目中,没有比过年更要紧的。天大的事,过完年再说。那么,在中国的民间传统里,什么时候开始过年呢?可不是从除夕那天算起。在咱们东北,年味儿更浓,时间更长。基本上一进腊月,“年”的序幕就已经拉开。

江帆说,年俗主要体现为各种寄予希望的仪式,人们依托“过年”这一时间节点除旧迎新,用喜庆的年俗仪式遮盖或淡化过去一年中令人不快的一切,用亲情的温馨和未来的希望激励自己和家人合力前行。

据清代苏州吴中人士顾禄撰写的《清嘉录》记载,过去,江浙地区围绕着春节的辞旧年俗有46项,迎新年俗有41项,大大小小的年俗总计达87项之多。年俗活动是充满仪式感的过程,“年味”是通过“仪式”营造的,“仪式感”就是“年味”,“仪式”的每一个步骤都指向特有的文化情怀。

中国民间在除夕有守岁的习惯,俗称“熬年”。守岁从吃年夜饭开始,这顿年夜饭要慢慢地吃,从掌灯时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拜年也是春节里的一项重要活动,正月初一早上,到亲朋好友和邻居家串门,祝贺新春。拜年时要右手握拳,用左手包住右手,同时说上几句吉祥话,表达对新年的美好愿望。

在辽宁农村,过年有一整套的仪式。进了腊月,人们就要陆续地赶年集,也叫“打年纸”。就是指人们所买的东西,像蜡烛、鞭炮、年画、糖果、佐料等,各铺子都将所卖的东西用纸打成纸包,所以称之为“打年纸”。尤其是进了腊月二十以后,各商铺前人流熙来攘往、热闹非凡,包年货的纸也用得飞快。

春节被“丰富”,但民俗文化依旧

现代社会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世界日益丰富多彩,过年的方式更多元了,春节也被“丰富”得没了年味。

但春节传统的民俗依旧,只是其外延更为丰富,并衍生出越来越多的时尚表现。过去,年节活动都是在家庭内部或家庭之间展开的,如今已向着公共生活空间延伸。许多新的节日模式与习俗事象,正在引导春节文化在现代社会的重构,近年来出现的手机抢红包、收发红包、逛商场、网购、出境旅游、自驾游、自驾回乡过年及年夜饭在饭店吃等现代节日时尚,愈演愈烈。

“尽管这些事象不是‘传统’的,但却已然成为春节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传统春节向现代春节转化的体现。当然,春节的现代化重构无论如何发展到什么程度,都不可能脱离春节原本的精神内涵和基本社会属性,否则,就不是春节了。”

“春节不是遗产,春节是生活,无需刻意保护。不必担心年味的淡化,因为生活会永远持续下去。找回年味,首先要找回生活的意义,找回人生的意义。”江帆说。

牛的民俗

再过几天就是牛年的春节了。关于牛年的习俗,江帆谈道,在我国悠久的传统民俗意识中,牛年是充满希望的“大年”,“牛马年,好种田”。牛作为一种文化意象,寓意吉祥、丰收与财富。牛年好兆头,牛气冲天,各项事业“开门红”。

占据民俗C位的“牛”是春耕的主力,因此立春时节牛就率先出场,开启了民间流传最广的民俗“鞭春牛”。“鞭春牛”的习俗最早起源于先秦,盛行于唐、宋两代,一直流传至今。“送寒气,促春耕”是“鞭春牛”的核心意义。有的地方要将土做的春牛打烂,围观者争抢碎土扔到自家田中,祈愿风调雨顺,来年丰收。

除了汉族的“鞭春牛”,少数民族也有不少与“牛”相关的民俗,“牛王节”是许多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为了体现对牛的崇敬,每年农历四月初八,壮族、侗族、瑶族、土家族等少数民族都会宰鸡宰鸭,大摆宴席邀请亲朋共度“牛王诞”在这天,人们会给牛喂糯米饭,而耕牛都会被免除劳役,在牧场里自由过节。

云南纳西族的“敬牛王”与众不同,每年都要敬牛王两次,让耕牛休息,并且给它洗澡,将家里打扫干净,以示对牛王的敬意等等。

在四川,有的人家在“守岁”时,将一个刚燃烧的树疙蔸埋在灶内,俗称“焐火种”,正月初一早晨再引燃火种,示意新年红红火火;在贵州这种多民族融合的地区,至今仍有一些特别的民俗活动得以完整传承。比如苗族的跳花节、舞龙嘘花和芦笙会;侗族的长桌宴、抬官人和斗牛斗鸡。

(责任编辑:陈晓岚)

来源: 辽沈晚报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