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 >

老兰州人的这些老手艺你知道吗 「你知道吗那些人说你穿得好奇怪」

时间:2022-11-30 18:37:02 来源:逐梦sym

大家好,老兰州人的这些老手艺你知道吗 「你知道吗那些人说你穿得好奇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钉马掌

彩绘棺木

棺木也叫棺材,是装殓亡人的木制器具,兰州方言称之为”老房“、”寿材“.

兰州的棺木和全国其他地方的棺木在形制和大小上大同小异,有”铜帮铁盖豆腐底“之说,最主要的特点是在棺木的彩绘上。民间认为棺材的彩绘关涉逝者家人”面子“,所以,彩绘棺木是一件丝毫不敢马虎的大事。

棺材行对彩绘的论断是”三分木工七分油“,棺材外观上的功夫一定要做足。棺材正面是彩绘的主要部分,棺材头上盖前沿突出向上的部分正中位置,塑就一尊浮雕泥胎的坐佛或观音菩萨,约半尺大小;前侧材帮塑两仙女或两侍者,约高八寸;棺材的上盖面,则用泥金书一尺二寸大的”福禄荣归“四个字。棺木彩绘分为上、中、下三档,从彩绘的档次上,可以看出死者生前的社会地位和家庭的贫富情况。现在民间多采用中档的”前蟒后鹤“的穿花龙或福岁百寿图。棺木彩绘的图案,仿照明代宫殿和官服上的图案演绎而成,棺木头象征乌纱帽,前蟒后鹤的浮雕泥塑则象征官服上”冠禽衣兽“的品级。龙是天子君主的象征,王侯将相只能退而用蟒。虽说棺材头用蟒,实则为龙,龙为五爪,蟒为四爪或三爪。蟒怒目吐舌,张牙舞爪,十分狰狞生动,增加逝者在天堂的威风。后档仙鹤浮雕,翩然起舞,凌空欲飞,象征逝者得享高寿,灵魂飞升仙界”驾鹤西游“.底座的五彩海水潮则与朝服的底彩相同,寓意皇恩浩荡如海深,转世后又享海阔天高般荣华富贵的封建观念。棺材的侧帮边则绘二十四孝图,有的绘”百寿图“.

不施彩绘,仅刷红漆叫素材,用于年龄不足50岁、因病灾夭寿的”横死“者,即非正常死亡者。兰州地区的棺材多为大红色,源于明时的兰州籍大臣彭泽。

剪纸

剪纸艺术在兰州比较普遍,多出于心灵手巧的农家女之手。过去剪纸的内容多为神话传说和历史故事以及花草鸟虫等。给老人贺寿时剪”五龙捧寿“,姑娘出嫁时陪送的镜子、脸盆、家具上都贴”双喜“、”鸳鸯戏水“、”龙凤呈祥“之类的剪纸。这些剪纸如贴在富于现代气息的洗衣机、电冰箱上,则别具一番风情。女子婚后有了孩子,就剪出好看的花样,给小孩做肚兜儿、绣花鞋,家中的门帘、枕头、桌裙、椅披、床罩、烟袋、鞋垫等日常生活用品上,都有出自农家妇女剪刀下的剪纸花样。

特别是到了腊月农闲之时,大姑娘、小媳妇们更是走东家、串西家,互相切磋技艺,交换花样。她们常常围坐在热炕上,手握剪刀,在七彩纸上剪出花花绿绿的牛羊狮虎、花草鱼鸟、蔬菜瓜果,还有那挥舞金箍棒的孙悟空、手握钉耙的猪八戒、牵马挑担的沙和尚和慈眉善目的唐僧以及神情各异的渡海八仙、牛背上的牧童、抱大金鱼的胖娃娃。这些剪纸个个造型夸张,形态逼真,耐人寻味。大年三十日,家家窗户中间贴上荷叶掌莲的大花瓶,花瓶周围贴上各种剪纸,呈现出一派吉祥欢乐的气氛。

钉马掌

在机器发明以前,人类可以利用的动力除了自然界的水力和风力外,就是人力和畜力了,而最便于掌控的就是畜力,即马、牛、驴、骡等,其中又以马最为重要。不论是战争,还是生产,或者是交通运输,都离不开马的参与。但是,马蹄子上的角质部分在耕种旱沙田时或运动久了很容易磨损,一旦磨到了神经处,牲口就会疼得一瘸一拐,影响干活,于是聪明的人类就给它发明了一种”鞋“--马掌。因此社会上就产生了一种必不可少的行当--”钉马掌“.以前兰州也有很多钉掌铺,有些铁匠铺也代钉马掌。马掌为生铁铸成,呈U形,两边有几个提前冲好的孔。钉掌前,先把马吊缚在一个门形的木架子上,使其四蹄着地,这样既方便钉掌,又可防止马一旦发起脾气来踢伤人。钉掌师傅戴着厚厚的粗帆布或皮革围裙,身体呈骑马蹲裆式,提起一条马腿放在木砧上,先用羊角锤撬去磨坏了的旧铁掌,再用一把又长又宽的铲刀,将马蹄子上老化且不规整的部分切削掉,然后钉上新掌。钉马掌时,大小不同的马就要选择大小不同型号的铁掌,并且有前后蹄的区别。

刺绣

在兰州,每年五月端午,妇女们便给孩子佩戴”避邪“荷包,这些荷包均为手工刺绣制成,图案多为狮子、老虎、玉兔、猴子、金鱼等动物,栩栩如生,惹人喜爱。如遇订婚、结婚或给老人祝寿,都少不了赠送刺绣制品,如鞋垫、兜肚、枕头、钱包、烟袋、寿幛等,这些手工刺绣品制作精美,色彩鲜艳,图案生动,传达着人们的祝愿和情谊。

兰州刺绣的传统手法是,用绣花针穿上彩线,在用竹制的绷框绷好的布料上,将画好的图案一针一针绣出来,也有用空心针穿上所需的彩线,将图案点剁出来。

近年来,又出现了一种独具特色的”飞天刺绣“,就是将”飞天“和”刺绣“这两个极具地域特色的元素结合起来,以敦煌莫高窟佛教壁画中的”飞天“、”千手观音“、”天女散花“、”反弹琵琶“等题材为内容而形成的富于甘肃地方风格的刺绣艺术。

榆中柳编

兰州黄河两岸生活的居民家中经常可以看到柳条编制的各种生活用具,如笸篮、簸箕、提篮、栲栳(笆斗)等。这些柳编器具与当地的农耕文化密不可分,它结实轻便,美观耐用,随地取材,成本低廉。

兰州东南的榆中马坡乡元堆社,这里的人们世世代代都传承着柳编这门古老的技艺。这里地处海拔2500米以上的马衔山二阴地区,气候阴湿,降水丰富,林木茂盛,河沟边柳树丛生,为勤劳能干的山民提供了丰富的柳编材料。

柳编选用马坡乡所产柳树枝条,一般采用大柳树截桩后次年新发的枝条,在潮湿的土窖中进行,编制过程为分条、上舌头、扎角、割花,挂圈平形后整形完成,成品最后要阴干,否则容易变形。

碗儿匠

碗儿匠是钉碗的工匠,还有补漏锅的、箍锅的。补锅锔碗匠平日里挑着担子,一头是脚踩或手拉的风箱和小炉子,一头是工具和补锅用的材料。每到一处,补锅匠在树荫下架好风箱和炭炉,补锅前先要对破的地方做一些处理,用尖嘴小铁锤敲掉锈斑。若破口太小,把破口钻大一点,这样才能让铁水和铁锅咬合;若破口比较大,就要从破口的四周补起,经多次修补,这样锅就算补好了。

绞脸

绞脸亦称”绞面“”开面“”开脸“,也叫”扯脸“,是一种古老的美容方法。姑娘出嫁前,请来的绞脸婆先把面粉涂在姑娘脸上,然后找一根棉线绳子,口中咬住一头,两只手扯紧另一头,在姑娘的脸上,先下巴,后是脸和额头,一点点地绞去脸部的汗毛。绞完,姑娘的脸立马就变得红润,皮肤也变得细腻了。女人一生只能开脸一次,以后如遇离婚改嫁不再开脸。

糊顶棚

过去,兰州人大多住的是土木结构的平房,人字形的屋顶,进屋抬头即可见房梁、檩条等,天长日久烟熏火燎,屋顶积满污垢,既不美观又不卫生。因此,只要有条件,许多人家都糊”仰尘“(顶棚),既防尘又美观。尤其是娶媳妇办喜事的,都会雇人糊”仰尘“.条件好的人家一年糊一次,用的是上好的白纸,一般人买不起白纸,就只好找些报纸来糊。

山羊绒的制作

兰州及其周边山区至今仍放牧山羊。因为山羊除积肥、贩卖和食用外,羊绒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收入。

农民们从山羊身上薅下原绒,经筛选清洗,梳理成纯净的山羊绒,这就是”梳羊绒“;再经过染色、纺线、编织、整理等五十多道工序才能制成各类羊绒织品。羊绒柔软轻暖,能织成高级羊绒织品,因此价格要比羊毛高出很多。

北山毡匠

兰州及其周边山区均有擀毡的传统。擀毡匠还可以制成毡衣、毡帽、毡鞋等,而且具有良好的防潮保暖效果,适于西北山区人们穿戴。

擀毡要经过选、弹、铺、擀、洗几个环节。首先是选春季剪的羊毛,剔除其中的黑羊毛和不干净的杂羊毛,挑选出质量最好的头等羊毛做面子,次等的羊毛做里子,质量最差的三等羊毛夹在中间。接下来是弹毛,将羊毛铺在光洁平整的地面上,用细竹条反复抽打,继而放到绷床上用特质的弓弦弹击羊毛,类似于弹棉花,使羊毛膨松如絮状。然后进入铺毛的程序,即将弹好的羊毛均匀地铺在竹帘上,先铺头等毛,再铺三等毛,最后铺二等毛,铺一层毛撒一层细白土,再喷一层食用清油,铺毛时要不停地洒水,要掌握好干湿度,水不能洒得太湿,也不能太干。接下来的环节才是擀,卷起竹帘,用绳子捆紧后成筒状,浇上热水,两人或四人持绳用双脚使劲地反复滚动碾压如擀面状,来回滚动40分钟,直到羊毛充分黏合后拉平四角,再压边子,使薄厚不均的边子压平整。这是第一遍工序。第二遍,将初成的毡再次放入竹帘中,继续擀压。滚动擀压40分钟左右,再进入洗的环节。即把已基本成型的毡放在木板上用脚反复踩踏清洗,大概需要洗3个小时,每一小时放一次大水,就是用水把毡浇透再用脚反复搓洗挤干,如此一共清洗20多次,直到将羊毛里的杂质彻底洗干净。最后把毡铺开用尺子将边子弄齐。

车马挽具的制作

车马挽具是过去驾车骑乘时马的”行头“,如辔头、缰绳、马鞍、拥脖束带等用具。兰州的车马挽具以当地产的黄牛皮、驴皮、羊皮、狗皮为主要原料,经泡皮、熟皮、刮毛、入油、裁皮料等20多道工序加工而成。由于其制作精良,经久耐用,操作方便,很受当时使用者的欢迎。另外,根据兽医学原理,所制皮具巧妙地对准牲口穴位和制控点,对牲口的身体磨损也较小。

窑街陶瓷制作

明代阿干镇(今兰州市七里河区)即以烧制陶瓷而驰名,近年来,阿干镇煤矿资源枯竭,赖此而生的陶瓷业亦随之萎靡。而兰州市红古区窑街镇的陶瓷业至今仍然兴盛。

陶瓷的原料是坩土,又名瓷土,地质名词称油页岩。通常选取地下二百米处的坩土,经自然风吹和日晒雨淋多日,加水后用人或驴反复踩踏,再用棒子捶打成块,叠成垛子。

制坯时,先将泥料在球机中细磨,经洗涤、吸铁、过滤等工序后,按比例加水拌和成泥浆,然后将泥浆倒入带嘴的浆壶。接下来用浆壶将泥浆注入石膏模型内,注浆前要在石膏模壁上涂抹一层食用油,以防粘壁。到一定时间,泥浆中的水被石膏吸收,泥浆变干收缩即形成坯体。然后将坯体从模具中取出修整,把多余的泥边割掉,再用海绵蘸水修磨好毛茬,即得到一个完整的成型器,剩下的就是上釉了。形状复杂的器物,各部件要单独制坯,最后进行黏接。

烧成是最后一道工序,也是陶瓷制作的关键环节。装窑时坯件下要衬垫陶瓷的泥花子,起支撑和透气作用。每窑共装坯30件左右,燃料是煤炭或木炭。第一日,先用小火低温熏一遍;第二日,仍用小火逐渐加温;第三日,用高温猛火,使窑温均匀上升到1000度至1200度,然后保持住这个温度,并观察坯件上的釉料是否熔化,如果熔化,即可封住吸火口,一星期后打开窑门,冷却稳定后即可”打窑“(取产品)了。

榆中朱氏木匠技艺

早在清末,朱氏木艺已在榆中地区享有盛名。榆中朱氏木匠技艺已传承了三代。虽然,随着科技的进步,传统的木工技艺已日渐衰微,但朱氏木匠仍以其精湛的技艺为后人所津津乐道。

水窖

所谓的水窖,其实就是因地制宜,就地挖的土井,上小下大,一般深约七八米,下雨时将地面的雨水引入其中贮存,以供人畜饮用。为了防止渗水,修造时要用黄胶泥掺入碎麻丝和胡麻油进行抹眼、挂泥和锤打处理,这是水窖制作的关键。尤其是采用榆中兴隆山下朱家湾村出的一种颜色赤黄、土质细硬、胶性较强的黄胶土处理过的水窖,坚固耐用,水贮存长久而不变质、不渗漏,深受用户欢迎。现在兰州周边流行的”121“积雨工程就是从水窖演变而来的。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