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 >

中央美术学院学士服「清华美院学士服」

时间:2022-12-06 08:53:03 来源:教育思享

大家好,中央美术学院学士服「清华美院学士服」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中央美院的“学士服”,美翻了。

每逢毕业季,青春洋溢的大学毕业生,少不了要穿着学士服拍几张美照。

一是作为自己青春时光的见证,二是作为自己学历水平的证明。

偏偏有一位清华教授“不近人情”地指出:

“中国的本科硕士博士毕业,学位服都是西方的,我是从来不拍这个学位照的。”

可是在我看来,中国的学士服里或许藏着很多西方文化的影子,但是中央美院的学士服,那可是实打实地美观、大气、上档次。

用网友的话说就是:美翻了!

作为培养设计人才的摇篮,中央美院的学士服,几乎每年都是自主设计。

即便是在因为疫情反复而没有举办毕业典礼的2020年毕业季,中央美院也颇为贴心地将“最美学士服”邮寄到了每一位毕业班学子的手中,确确实实地做到了“以人为本”。

而且央美每年的学士服设计,都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良好继承,既展现出中式礼仪之风,更传承了中国文化的底蕴。

在毕业生穿学士服、照学士服的这一环节中,潜移默化地促进和培养了毕业生的人文修养和爱国情怀。

纵览“央美学士服”的素雅设计:

本科学士服为灰色袍身、橘色披肩,看上去既有仙味儿,又青春活力;

硕士学士服改为灰袍蓝肩,显露出一股低调奢华的书卷气;

而博士服同样是灰色袍身,只是披肩改为红色,尽显成熟稳重。

因此,尽管学士服是个舶来品,起源于十二世纪位于意大利博洛尼亚地区的早期大学:博洛尼亚大学、萨莱尔诺大学,以及随后的巴黎大学、牛津大学,看上去有些老旧古板。

但是在别出心裁的央美设计下,这一“灰袍及地”的仿古式穿着,却重新焕发了青春与活力,俨然成了一件件“中西大结合”的艺术作品。

在中世纪的欧洲城镇里,寒冷的大厅和透风的建筑,使得这些教会大学生们不得不穿上连着头巾的长袍,一方面是御寒保暖,一方面是营造仪式感。

而在美国,哈佛大学率先穿上了这种诞生于900多年前的“学者装”,但是直到1895年,在各校代表会上,才建立起了统一的“学士服”样式,直到1903年,才产生了美国大学学士服的统一标准体系,并在1936年和1960年两次进行修订。

毫无疑问,我国“本硕博”学士服的样式,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美国大学标准的影响。

确切地说,学位服在我国初步制定标准之前,已经有了近百年的历史。

百年前的中国,因为各方面落后而实行“洋务运动”,在容闳倡议,曾国藩和李鸿章的支持下,清政府先后派出四批共一百二十名,平均年龄只有12岁的“幼童”赴美国留学,借此培养一批掌握外国语言,了解外国情形的人才。

在这种“师夷长技以制夷”的热烈氛围下,照搬和沿用了西方教育中的“学士服”体系,其实并不意外。

不过在“学士服”文化一度停滞后,1994年,经过深入研究和广泛征询意见,学位委员会在协商和审定后,终于通过了咱们中国人自己的“学位服”样式。

但遗憾的是,这份决定只统一规范了博士服与硕士服两级学位服和校长服,而学士服则被暂时排除在了标准之外。

依照标准,“学士服”由学位帽、流苏、学位袍和垂布构成。

其中,流苏悬挂于学士帽上,垂布(披肩)佩戴在学士袍外。从视觉效果来说,主要是头顶学士帽,身着学士袍,流苏与垂布属于点缀,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但其实,“学士服”的垂布对于高校毕业生来说,意义非同小可。

正如“央美学士服”中,本科、硕士和博士都是灰色袍身,区别只在于垂布设计,分别为橘色、蓝色和红色。

可以说只在本校有用,而对于更广泛的“学士服”标准来说,垂布的颜色,往往代表着所学专业的种类。比如文科是粉色,理科是灰色,工科类是黄色,农学类是绿色,医学是白色,军事类是红色。

而中央美院特别设计的“最美学士服”美则美矣,如果学生把照片晒到朋友圈,肯定会带来一些困惑和误解。

但又有什么关系呢?

这些学士服标准和垂布颜色与所学专业的关联,大多来自于欧美国家的“西方标准”。

对于中国高校而言,完全没必要“东施效颦”。

总之,像“央美学士服”这样,融合中国传统文化和国人审美理念,而做出的素雅、飘逸和唯美的“东方式设计”,值得更多的中国高校借鉴和学习。

毕竟,中央美院的“学士服”,真的是美翻了!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