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 >

北齐最大石窟 在这儿哪里「世界上最大石窟」

时间:2023-01-14 13:49:03 来源: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

大家好,北齐最大石窟 在这儿哪里「世界上最大石窟」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头条带你乐享河北##河北文旅看图识景##这么近 那么美 周末到河北#

梁思成先生说:“艺术之始,雕塑为先”,艺术的发展往往见证了一个王朝的兴衰。今天的主角,是被誉为开创“北齐模式”的河北邯郸响堂山石窟。这个开凿在鼓山山腰处的石窟,始凿于东魏末年主体工程完成于北齐初期。后历经隋、唐、宋、金、明清、民国等不同时期的续凿、修缮和金粧,前后跨越近1500年,响堂山上的造像活动才形成现在的局面。

响堂山石窟是北齐现存最大的石窟雕塑艺术库,无论是洞窟形制、造像样式、装饰花纹都有明显变化,具有自己鲜明的时代特征和艺术特点。

▲ 响堂山石窟地理位置 戴瑞绘

01

响堂山石窟

概况

响堂山石窟坐落在河北省最南端的邯郸市峰峰矿区,分南、北响堂石窟、水浴寺石窟。石窟均营凿在山清水秀、环境优美的鼓山最优质的石岩中,因石窟群在山腰,人们在山洞里击掌甩袖,都能发出宏亮的回声,故名“响堂”。最初开凿于东魏时期,主体完成于北齐时期,以后,隋、唐、宋、元、明、清及民国各代均有增凿和修补。现存石窟20多座,摩崖造像450余龛,大小造像5000余尊,还有大量刻经、题记等,是中国三大皇家石窟之一。响堂山石窟主要代表了北齐(公元550—577年)的佛教造像艺术,是北齐时期留下的最大的艺术宝库。学术界将响堂山的雕塑艺术誉称为“北齐造像样式”。

▲ 响堂山石窟区位

《响堂山石窟选址与布局特征调查研究》

02

北响堂山石窟

概况

▲ 北响堂山石窟全景图 子期摄

北响堂原名鼓山石窟,位于峰峰矿区和村镇东鼓山天宫峰西坡,现存11个洞窟,石窟主要分布在四个区域,山腰石窟群的北区、中区、南区以及上山路上隋唐窟龛区。

山下为常乐寺遗址,坐北朝南,占地7000平,现存有八角九层砖塔一座,由南至北,中轴线上建筑基址为天王殿(山门)、三世佛殿、大雄宝殿、地藏殿,两侧基址包括伽蓝殿、祖师殿、东西厢房、钟鼓楼、禅房,另有石造像、宋代经幢及历代碑刻等文物。遗址前左侧有一尊石佛立像,右侧为八角九级宋代砖塔。

▲ 常乐寺遗址八角形九级楼阁式砖塔 若虚堂

常乐寺塔,始建于隋代,现存为宋代八角九级楼阁式砖塔,塔高约三十米,各层出单檐,一、三、五、七层檐下为斗拱,二、四、六层塔檐以莲瓣承托,第九层残存少量塔檐,为斗拱上加莲瓣,第八层塔檐已完全损毁,无法辨识。古塔的外墙装饰复杂,每层的八个平面无一空闲,大部分装饰以砖雕假门和浮雕塔,另有少量假窗。

▲ 常乐寺遗址山门 旃檀精舍

塔后就是响堂山常乐寺遗址,常乐寺自北齐始,在河朔之地已傲立千年,有河朔第一古刹的美誉,历经千年岁月打磨,使得常乐寺遗址有一种特殊的气质,沧海桑田,遗世独立。

▲ 常乐寺遗址石塔 子期摄

石塔,位于寺院最前。塔身平面呈八角形,石塔损毁严重,只能隐约可见塔身遍布雕刻。

▲ 常乐寺遗址残存三世佛造像 子期摄


▲ 常乐寺讲法堂遗址 子期摄


▲ 登山路左侧的小窟 子期摄

北响堂山石窟主要以北齐皇室开凿的北洞(大佛洞)、中洞(释迦洞)、南洞(刻经洞)三座大窟为代表。石窟雕刻精美,气势宏大,富丽堂皇,充分显示了皇家开窟造像的非凡气度,是北朝晚期中国石窟造像艺术的精粹所在。三大窟中以北洞(大佛洞)规模最大,开凿年代最早。中国著名史学家范文澜先生在《中国通史》中这样描述:“北响堂石窟大佛洞可以与龙门石窟宾阳洞,巩县第五窟以及云冈各大窟相媲美”。

03

北响堂山石窟

具体分区

北区(共有四座石窟)


▲ 北响堂石窟北区窟龛编号示意图

响堂山石窟管理处


01

隋佛龙

编号:第1窟

别名:隋佛龙

时代:唐、宋

位置:北区最北端,坐北面南

简介:窟室平面呈纵长方形。后室正壁雕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五身像,为唐代雕凿,左右壁为宋代雕刻的龛像,窟深3.4米、宽4.4米、高3.6米;前室为清代用石质修筑,深5米、宽4.7米、高3.6米。

▲ 隋佛龙石窟造像 南山供秀


02

文官洞

编号:第2窟

别名:文官洞

时代:明

位置:北区平台北侧,坐北面南

简介:窟室平面呈横长方形。正壁开大龛,龛内雕释迦像,左右侧为骑狮、象的文殊、普贤菩萨像。左右壁各雕一立像,身着官服,为文官形象。窟深3.8米、宽5.2米、高3.3米。

▲ 文官洞石窟造像 旃檀精舍


▲ 文官洞普贤菩萨 旃檀精舍


▲ 文官洞文殊菩萨 旃檀精舍


03

大佛洞

编号:第3窟

别名:大佛洞

时代:东魏、北齐

位置:北区平台正面,坐东面西

简介:中心方柱式塔庙窟。窟分前后室,前室坍塌,后室平面呈方形,平顶。中心方柱三面开龛,后壁上部与山体相连,下部形成低矮甬道,供礼佛时通行。主尊造像为三世佛题材,基坛上雕神王形象。窟室四壁满刻16座塔型列龛。前壁为上下两层的“帝后礼佛图”。中心方柱顶部有文献记载的“高欢陵穴”。窟深12.3米、宽12.6米、高11.3米。

▲ 大佛洞外景 子期摄


▲ 大佛洞正龛主尊佛像 子期摄

大佛端坐于帷幕帐形龛内,周身着覆搭双肩式袈裟,衣纹稠密,衣纹均向腹部平缓垂,体态圆阔、面颊丰满、面带微笑异于北魏时期的痩骨清相的造型;大佛损毁严重,左右手残毁,须弥宝座和双腿为清代重新修补而成的。主佛的背部为举舟式的火焰纹背光,背光分为四层,每层都用连珠纹饰隔开。每层的内外侧为一圈缠枝纹饰,在缠枝纹的外侧为一圈连枝纹饰完后是为云龙纹,云龙纹是背光的主题纹饰并刻有多条龙形雕塑。这种雕塑与绘画的结合,展示出了极其强烈的视觉效果。

▲ 中心塔柱 子期摄

大佛洞的形制采用的是中心方柱式塔庙窟的造型,中心方柱三面开龛,龛内刻有三尊造像,均为“一佛二菩萨”组合。中心方柱的上部与山体相连,下部是人工开凿的甬道,为礼佛时的通道。中心方柱的顶部为“高欢陵穴”。石壁的四面开凿有大型的塔形列龛,装饰色彩极其的华丽,衬托出浓郁的宗教氛围。

▲ 中心塔柱 河北旅游


▲ 主尊佛头局部细节 若虚堂


▲ 主尊背光局部细节 若虚堂


▲ 大佛洞中心柱佛龛底座神王 子期摄

窟内四壁又凿有十六个小佛龛,龛内佛像为后世补刻,佛龛上有火焰宝珠纹十分精美。

▲ 四壁覆钵塔龛 子期摄


▲ 火焰宝珠纹 若虚堂

每龛两侧刻有畏兽。畏兽一词最早出现在东晋郭璞《山海经注》中,现在普遍认为北响堂山石窟中的神兽是畏兽。其基本形象是兽面獠牙,三个手指两个脚趾,上身袒露,下身穿短裤,肩上有羽翼或者火焰形状,因此又叫焰肩兽。

▲ 焰肩兽 照初问禅


04

七佛洞

编号:第4窟

别名:七佛洞

时代:北齐、宋

位置:北区平台南侧,坐南面北

简介:窟平面呈横长方形。正壁开大龛,龛内雕一铺七身像。右壁刻七佛,窟门甬道左侧有“宋康定二年(1041年)新修七佛记”铭刻。窟深3.8米、宽4.4米、高3.4米。

▲ 七佛洞石窟造像 旃檀精舍

中区(共有两座石窟)

▲ 北响堂石窟中区窟龛编号示意图

响堂山石窟管理处

05

关帝洞

编号:第5窟

别名:关帝洞

时代:明

位置:位于北面台阶南侧15米东侧崖壁

简介:窟平面呈横长方形。正壁开龛,龛内雕关帝坐像,左右壁及正壁上部雕千佛像,右壁刻“嘉靖三年(1524年)造三十五佛、观音菩萨”铭文。窟深3.6米、宽3.4米、高2.9米。

▲ 关帝洞石窟造像 旃檀精舍


06

释迦洞

编号:第6窟

别名:释迦洞

时代:北齐

位置:中区台阶上平台正面

简介:中心方柱式塔庙窟。四柱三开间,窟分前后室,后室正中雕方柱,方柱左、右、后壁上部与山体相连,下部形成甬道。方柱正中开大龛,内雕一佛二弟子二菩萨像,外间两侧大龛内各雕菩萨、力士像。窟外立面为覆钵式塔形。窟深10.3米、宽7.8米、高6米。

▲ 释迦洞外景 访古记


▲ 释迦洞石窟造像 旃檀精舍

▲ 释迦洞石窟门楣 旃檀精舍

释迦洞的开凿时间和大佛洞基本处于相同时期,是响堂山石窟第一期开凿的石窟。释迦洞的平面结构属于前廊后室,为中心方柱式塔庙窟。释迦洞的中心方柱式与大佛洞的有所不同,其中心方柱式是正面开龛,左右壁及后壁不开龛,仅有一甬道环绕洞窟。释迦洞前廊为四柱开间样式,石窟门的两侧有羽狮威武庄严。四根六米高的束腰八棱莲柱直通窟檐下部。柱头装饰为火焰宝珠,柱腰为束莲,柱的每一个面都雕有缠枝纹。

▲ 释迦洞石窟两侧菩萨 历史中旅行

石窟门的外两侧各有一尊胁侍菩萨。菩萨双足,立于莲台座之上,上身坦露,周身缠绕宝珠璎珞,颈带项圈,下饰花坠;下身双腿微曲,着裹体长裙,裙衣贴体,有曹衣出水之风格。


南区(共有三座石窟)

▲ 北响堂石窟南区窟龛编号示意图

响堂山石窟管理处


07

双佛洞

编号:第7窟

别名:双佛洞

时代:北齐

位置:南区台阶上平台洞窟二层,坐东面西

简介:小型窟,与下层刻经洞为上下结构的塔型窟。三壁设低坛,坛上雕像。正壁雕释迦、多宝并坐像,左右侧各一菩萨像。左右壁各雕一佛二菩萨三尊造像。窟深2.3米、宽2.3米、高1.3米。

▲ 双佛洞石窟造像 南山供秀


08

刻经洞

编号:第8窟

别名:刻经洞

时代:北齐

位置:南区台阶上平台正面,坐东面西

简介:窟为三壁三龛佛殿窟。分前后室,后室平面方形,平顶,顶部雕刻莲花藻井;正壁及左右壁开大龛,龛内雕一佛二弟子四胁侍七尊像;前壁甬门两侧刻《无量义经》。前室两侧为窟廊,内刻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维摩诘经》全本。窟深7.1米、宽7.5米、高4.4米。

▲ 刻经洞外景 访古记


▲ 刻经洞石窟造像 旃檀精舍


▲ 刻经洞石窟藻井 旃檀精舍

内室三壁开三帷幕帐形龛,窟顶莲花藻井浮雕装饰,主尊造像为三世佛。前室前壁为拱门,窟外有仿木构屋檐形,顶部为覆钵塔样式。刻经洞的洞窟形制与大佛洞、释迦洞有明显的不同。刻经洞是典型的塔形窟的形制,整体与印度的覆钵塔极为的相似,内部不再是中心方柱,而是三龛三壁的形式。

▲ 刻经洞石窟门楣细节 旃檀精舍


▲ 北响堂刻经洞前廊刻《维摩诘所说经》

《河北响堂山石窟刻经造像欣赏》

▲ 北响堂刻经洞内刻《无量义经》

《河北响堂山石窟刻经造像欣赏》


09

大业洞

编号:第9窟

别名:大业洞

时代:隋

位置:南区台阶上平台正面南侧,坐东面西

简介:窟形不规则。左右正三壁满刻龛,皆为隋代所刻。正壁右上方有“隋大业七年李君巧造阿弥陀像”铭记。窟深1.8米、宽2米、高2.7米。

▲ 大业洞石窟 旃檀精舍


隋唐窟龛区(共有两座洞窟)

▲ 北响堂隋唐区窟龛编号示意图

响堂山石窟管理处


10

唐窟

编号:第10窟

时代:唐

位置:天宫峰路口南十米东侧崖壁

简介:该窟为瘗窟,窟内未见造像,门楣下雕方形立柱,两侧雕力士像。窟深1.5米、宽1.3米、高1.4米。


11

唐窟

编号:第11窟

时代:唐

位置:天宫峰路口南十米东侧崖壁

简介:小型窟,窟内正壁设低坛,低坛上现存主佛造像一尊,门楣上方,有一方《唐贞元十四年上座僧法乔撰严和尚龛铭》,损坏严重,部分文字缺失。窟深1.3米、宽1.2米、高1.0米。


04

北响堂山石窟

总结

北响堂山石窟是由北齐皇室主持开凿的“石窟与帝陵”相结合的皇家石窟,此时中心柱窟仍是重要的洞窟形制。有在中心柱的正、左、右三面各开一个大龛,也有在正面开龛后面不开龛,并且将上半截与石窟的后壁连接起来,在中心柱后面形成一条低矮的隧道,这种窟形后世并未沿袭。佛造像中再也看不到北魏龙门秀骨清象的模式,代之以宽肩鼓胸、身躯粗壮、大衣轻薄贴体、衣纹极其稀少的雕刻风格,不注重比例与写实性,代表了北齐时代佛教造像艺术风格。三个大龛都装饰成帷幕宝帐的形式,相对龙门石窟中的路洞更为华丽和精细。在学习借鉴中原汉族佛教、印度佛教艺术基础上,继承云冈、龙门早期等石窟的艺术形式,逐渐发展形成具有自己民族特色的艺术风格,上承北魏之风,下启隋唐之气,在艺术发展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不仅是中国石窟链条上不可或缺的一段,也是北齐王朝留存于世最主要、最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之一。同时,也正是从北响堂山石窟刻经开始,影响整个北朝后期及隋唐石窟,使石窟刻经成为传统。

(本文来源:北朝考古)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