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 >

明代·仇英《清明上河图》「仇英清明上河图全图」

时间:2022-12-06 18:13:03 来源:陶珊珊老师

大家好,明代·仇英《清明上河图》「仇英清明上河图全图」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作者:美术客

仇英的《清明上河图》是以宋代画家张择端《清明上河图》为原型,进行再创作的艺术作品。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描绘的是北宋都城汴梁繁华热闹的景象。而仇英《清明上河图》约花费四年的时间,描绘的是明代苏州城的面貌,有春色撩人的村郊、热闹非凡的街区和富丽堂皇的宫殿。

再画面中,苏州的标志建筑物天平山、运河、古城墙清晰可见,整幅画卷采用青绿重彩工笔,青山碧水颜色艳丽。

仇英在人物的细节刻画上别具匠心,超过两千人的场景设计,使其形形色色的男女老少、工商农户等形象十分生动传神。画中还多次出现“狎妓观舞”,这种文人的“狎妓之风”现象与社会所推从的“存天理、灭人欲”禁欲思潮出现了双向的矛盾。明代的情欲文学市场十分繁盛,“狎妓之风”颇为流行,明与暗的对比,让人不禁深思。


仇英的《清明上河图》有多本,以辽宁省博物馆藏本和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本,最为人们所熟知。其风格各有特色,又不尽相同

1、比较两卷从村郊到宫殿的变化

两本长卷描绘的都是明朝中期苏州繁荣的景象,结构大体按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从村郊到闹市再至宫殿的顺序布局,建筑上更为恢宏壮阔。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苏州城外村郊的绿水青山,树木茂盛。街景闹市上整齐排列的商铺、院落、楼阁;近处的虹桥为画面的一个中心,桥横跨河的两岸,河两岸熙攘形态各异的人群,河中来来往往的船只。周围还有各类店铺,热闹繁华。


台北故宫博物院馆藏明代仇英《清明上河图》

最后刻画了金碧辉煌的金明池宫殿。殿内皇家园林树木、花卉繁多,绿瓦黄墙,以宫廷中华丽的建筑和河中龙舟竞技的场面作为结束。

仇英的两卷作品都表现出相同的节奏感,时而舒缓,时而热闹,给观者带来一种节奏的旋律。

画中人物都较为纤小,描绘得很生动精细、主次分明、情节安排合理得当。真实生动地刻画了当时繁华热闹的苏州,呈现出独具特色的民俗风情。

辽宁省博物馆明代仇英《清明上河图》

2、两卷山石树木的艺术风格特征

仇英《清明上河图》两卷都属于青绿重彩,秀润艳丽。重工笔、重设色,从用色和晕染技法来看,借鉴了青绿和浅绛山水的技法,先用淡墨勾皴形体,再用淡浅的色彩一层层分染与晕染,使画面中的色彩层次分明,色彩饱满。

两卷的色彩基调都是以青绿为主,跟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比较颜色太艳丽,显得俗气了一些。

辽宁馆藏,村郊

画面中的树木以写实为主,柳树最多,并夹杂着一些松树、桃树等。树干则用粗笔勾勒出形在用水墨淡色染之,枝叶采取点叶、夹叶、勾叶等不同的国画山水技法,有聚有散,互相呼应。

山石用花青分染,这样能体现出石的立体感。以一组为单位按照山石的走向纹理分别染出,一般向阳面为凸,向阴面为凹,呈现出一定的空间结构。

远处的山石,相当于近山画法简单,用淡墨勾勒轮廓再稍作分染,用厚重的石青、石绿把淡墨勾勒的轮廓压浅,与近景的山石分开,不作皴擦。

台北馆藏,村郊

3、两卷中的建筑物风格比较

两卷作品中宫殿建筑一个是绿瓦黄墙,一个是蓝瓦黄墙,墙面都是包砖,屋外院落深阔,屋舍排列层层递进,透露出苏州皇家园林的宏丽气派。

画中最典型的应该是中心的“虹桥”,两卷刻画的虹桥都是石砌结构,桥上都筑有包砖墙,技法上采用不同的墨色(干、湿、浓、淡、枯)晕染,再用界画的画法勾勒轮廓出不同桥的结构。

虹桥下的船只,在画中只是起到点景的作品,与江河上载货的船只相比小了很多。但为了增强点景小船的立体感和重量感,用细线条勾勒出外轮廓,再分别染出船的向阴向阳面。

两卷《清明上河图》,虹桥对比


仇英《清明上河图》中的“狎妓之风”图

1、什么是“狎妓”

古代关于“狎妓”,其实是古人闲暇时的游玩活动,只是地点多为古时专业的青楼和妓院。也可以指代一种职业,主要分为两大类,“倡”;取悦于人的色女,“唱”;艺术表演的艺女。这种职业在明朝极为发达,成立了教坊司,乃是:“本身以作乐为职,妻女以接客为生”。

冯全民《“官邱制”与“官女制”》中提到:“宋元时期,由于理学兴起,重男女之防,对于官员狎女有所限制,规定官女只能为官员提供歌舞和陪酒这类活动,不能提供性服务,违者要受到各种处分。

到了明朝朱元璋也禁止官女向官员提供服务,让一些官女面向市场,向社会提供服务以增加财政收入;而清朝,雍正皇帝则正式下令废除全国乐籍制度,国家不再正式供养女。从此,官支制度走进了历史。”

2、《清明上河图》中文人雅士正在“狎妓观舞”

古代传统儒家礼教对个体的约束到达了一个相当高的程度,甚至“存天理、灭人欲”成为了主流的价值取向,并且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影响着人们的观念。

然而在这样的禁欲思潮下,明代的“狎妓之风”,却颇为流行,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人们的观念渐趋开放,陆续问世了许多作品,如《金瓶梅》、《弁而钗》等等。

在仇英的《清明上河图》中,就有许多文人雅士“狎妓观舞”的场景。两卷中都是好友一同前去看狎妓的歌舞表演。一共有三个坐在几塌上男子,和一个在前方翩翩起舞的女子,辽本的舞女并无较大区别,而台本的舞女比例较小,是为了衬托那三名男子尊贵的身份,在几塌旁边还有吹拉弹唱的艺女们。

两卷《清明上河图》“狎妓观舞”对比

两卷中都画有青楼,并且加入了弹琴吹笛的艺女们,她们能歌善舞,还会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无一不通,甚至在茶道、厨艺等艺术领域都有较高水平。

陶慕宁认为:“娼妓既见弃于礼教伦常,且濡沐诗文乐艺,俯仰于骚人墨客之间,谈宴唱酬,择木而栖,其优游容与之状,宁较闺阁为近自然。”

从画中的建筑物上看,呈现出雅致的特点,这种氛围提高了“狎妓”的身价,也满足了文人的心理需求。

两卷《清明上河图》青楼对比


明时期,除了《清明上河图》这类的风俗画,还出现了许多表现“狎妓之风”的作品明代吴伟《歌舞图》,文士“狎妓观舞”

由于“狎妓之风”盛行,艺术家们纷纷效仿,出现了许多绘画作品。如明代吴伟绘的《歌舞图》,画中刻画的就是文士“狎妓观舞”的场景,狎客与狎妓们神态各异,有的侧首细品,有的低头凝视,有的举目静观,有的捻须沉思。整个画面用笔流畅,墨色浓淡适宜,人物比例精确,形态自然。

上方有唐寅的款署:“吴门唐寅题李奴奴歌舞图,时弘治癸亥三月下旬,李奴奴十岁。”

明代吴伟《歌舞图》

郭诩仕女图《东山携妓图》,名土谢安“东山携妓”同乐

再如,明代郭诩的仕女图《东山携妓图》,讲的是晋代名土谢安“东山携妓”,其在会稽东山隐居二十余年,日日与歌姬们起弹琴作诗,每次岀门,必携妓同乐的故事。

图中的谢安清须飘洒,气宇不凡,三个狎妓发饰高耸,缓缓跟在谢安身后,体型纤细,是明朝仕女形象。全卷以水墨勾染而成,显得清雅古逸。

郭诩仕女图《东山携妓图》

唐寅《孟蜀宫妓图》,脸上胭脂如“醉妆”

唐寅(赵孟頫)的《孟蜀宫妓图》是他著名的仕女画之一。画面上的四个宫女正在整妆等待君王召唤,正面两个宫妓,头戴花冠,涂抹浓妆,背面的两人大概是侍女,一人托盘举着胭脂水粉,另一个人执镜,似乎正在让对面的女子整理妆容。

仕女人物的形象处理为唐寅的“三白”画法。粉面桃腮,柳眼樱唇,下巴尖小,并以白粉晕染额、鼻、耳、脸颊,使其形象娇媚可爱。

唐寅《孟蜀宫妓图》


明代的“狎妓”文化是中国文化中极为重要的一环

1、从两宋时期开始,“狎妓”文化兴盛,逐渐融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发源于上古时代的巫祭与酒人,是乐舞与饮宴两大职业的分支。这两大分支在唐代发展为教坊歌舞与平康饮两大群体,成为明代青楼文化的直接源头。”

到了两宋时期,政府介入强制施行在酒楼或酒库设官私女当值,市民们开始大量涌入。为了促进其娱乐性,出现了大量的歌馆、茶房等,使之“狎妓”文化兴盛,并逐渐融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2、明代“狎妓”文化产生的艺术作品,其实是一种外化的记录

明初时期,朱元琼贬元朝贵族妇女入富乐院,为“狎妓”文化奠定了基础,艺女们的档次越来越高,又因为官员们喝酒入富乐院,成为之始。之后,朱元璋广建酒楼,并在此宴饮群臣,使此地成为了官方的风流之地。

在这个风流之地里,歌舞声乐、酒宴畅饮成为一种主流消费。狎妓们以情色歌舞来吸引文人子弟。出色的艺女往往通晓诗词歌赋、擅长琴棋书画,获得文人们的青眯,产生了大量的艺术作品。

明代的文人是高傲冷漠的,不会与艺女产生情感上的沟通,他们用极其冷静的态度来窥视青楼与艺女,并把她们当作物品纳入到艺术作品之中。这样描绘青楼与艺女的艺术作品,往往只是一种外化的文学记录。比如晚明文学家沈明臣的“狎妓诗”,并没有风流之意,更多的是填补空虚、 寂寞,对家中妻妾思念的真挚之作。


【美术客说】

仇英的两幅《清明上河图》比较下来,差别并不大。在笔墨的运用上浑厚朴实,场景布置上自然有趣,建筑设计上错落有致,艺术感染力极强。

其中出现的文人雅士“狎妓观舞”,更多的是反应了明代的文人对狎妓的态度。频繁出入烟花粉巷,归根结底折射出明代文人即想摆脱统治,又要以清高的心态生活,只能走入青楼、妓馆以自慰。


【原创不易,抄袭必究。】

END.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