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 >

中国工艺美术史必背笔记 第十篇「中国工艺美术史考研笔记」

时间:2022-12-29 09:33:01 来源:不只是设计

大家好,中国工艺美术史必背笔记 第十篇「中国工艺美术史考研笔记」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第六部分 隋唐工艺美术

一、概述

隋(581——618)“开皇之治”

唐(618——907)

唐代的政治、经济、文化都有长足的进步,出现了繁荣昌盛的局面

唐代的手工业发达,工艺美术呈现新水平,陶瓷、金银器、染织、铜镜等在设计和制作上呈现出造型精巧、色彩华丽、纹饰新颖活泼、品种丰富多彩的特点。

唐代对外文化交流非常活跃,装饰纹样大胆吸收外来精华。

二、陶瓷工艺

一、隋代瓷器

青瓷发展成熟,白瓷烧造成功

瓷器品种增多、器形多样

造型修长、器形秀气

白釉双把双身瓶 隋代

此瓶为白胎白釉,是隋代白瓷的代表作品。两瓶共用一瓶口,两瓶腹各设一龙柄造型极为少见。除龙柄外,仅用弦纹在瓶颈、瓶身在简单装饰,使此瓶独特的造型更加突出。

寿州窑青瓷龙柄壶 隋代

此壶胎质坚硬,壁厚,釉色青中带绿,只施半釉,积釉处呈蓝紫色。造型修长纹饰朴素,仅以龙柄和弦纹做简单的装饰。

二、唐代瓷器

瓷器以窑口称(浙江越窑,湖南岳州窑,长沙窑,江西洪州窑,河北刑窑,河南巩县窑,陕西耀州窑)

陶瓷制品适用范围扩大,器类增多,器形在继承中又有所变化,出现很多新形式,

装饰手法多样,风格华丽受到西域、中亚地区和印度装饰艺术的影响,造型浑圆饱满、美观大方(宋代、清秀典雅)

1、青瓷、越窑

青瓷在唐瓷中仍占有重要的地位,最具有代表性的是越窑瓷器

特点:坯料加工精细,胎骨致密而薄,扣之其声清脆,瓷釉细润晶莹,色泽翠绿如碧玉。

陆羽《茶经》“类冰、类玉“

唐代政府曾在越窑设官督造专供宫廷使用的瓷器,这种产品成为“秘色器”

越窑褐彩如意云纹镂空熏炉、唐代

此熏炉具有很强的观赏性,整个炉身遍饰褐彩如意云纹,炉盖上部分云纹镂空装饰,富有新意。炉身下设五个兽头支足,炉座的造型也颇有特色,这是一件越窑瓷器中的佳品。

青瓷刻花结带钱纹合子

秘色八棱净水瓶、唐代

高21.5、足径8、口径、2.2厘米,陕西省扶风法门寺地宫出土

此瓶以腹部突起的八条棱为装饰,与瓶颈三道弦纹呼应,釉色如湖水般碧绿,风格素雅。

秘色瓷器、唐代

高9.4、口径21.4厘米,陕西省扶风法门寺地宫出土。此碗造型为葵口圈足,釉色青绿光润,细腻华美。釉中含铁,用还原焰烧成。

2、白瓷、刑窑

刑窑白瓷约在初唐开始烧造,至唐代中期已普及全国

胎体坚致细密而薄,釉色洁白而净,器形规整

李肇《国史补》“天下无贵贱通用之”

陆羽《茶经》“类雪、类银”

“官”字款白瓷碗 唐代

口径13.8 高3.5厘米,此碗作为美观大方的花瓣形,釉色白中带青,光泽晶莹,可见唐代白瓷烧制技术的精湛。

白瓷四足罐、唐代

3、其他

在学术界通常用“南青北白”来概括唐代制瓷业的发展特征,事实上,在众多的瓷窑中也兼烧青瓷,白瓷,黄瓷,黑瓷,花瓷,甚至有专烧黑瓷和花瓷的。

白釉莲座瓷烛台 唐代

高30.3厘米、河南省陕县刘家渠出土,此烛台造型秀美,竹节状的烛台柄既富于装饰美又便于把握。烛台座由肥厚的莲瓣装饰,恰到好处。

黑釉塔式罐 唐代

高51.5,口径7.2厘米,陕西省铜川黄堡镇耀州窑出土、此罐造型别致,黑釉饱满光润,外形类似塔的造型。

寿州窑黄釉注子 唐代

安徽省淮南上窑镇出土。隋代以烧青瓷为主的寿州窑到唐代改烧黄釉瓷器,这件鼓腹黄釉注子胎上使用化妆土,掩盖了注子本身胎体的粗糙。短流、短壶柄,样式敦厚。

酱黄釉划花穿带瓶 唐代

内蒙古自治区和林格尔县出土,这件穿带瓶造型高耸,酱黄色釉沉稳古朴,利用划花在平腹组成漂亮的装饰图案,瓶口、瓶颈以多道弦纹装饰。穿戴后可将此瓶携带于身,适合游牧民族生活习俗。


未完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