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 >

书法美的本质「书法的魅力」

时间:2023-01-07 17:49:14 来源:牧心观道

大家好,书法美的本质「书法的魅力」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当代书法如何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创新?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弄清一个概念,即书法本身就是传统文化,中国书法与传统文化密不可分。

当代书法教育不仅要传授书法书写的技艺,更要注重与之相关的多方面文化传导。

赵孟頫行书《感兴诗》临摹

当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学习书法已不向古人那么困难,任何人都可以学习,都可以拿毛笔写字,但真正要把书法作为一种文化久而学之,则要下番苦功夫,不仅要学习临摹古人碑帖,更要学习掌握书法理论及相关知识,包括学习者的文化修养和品行修为。其实,在正规的书法艺术院校或专业除有书法理论、文字的演变、传统书法的起源与演化、笔法、章法、墨法等专业知识课程外,还有古典诗词、文言文等传统文化课程,明师会把书法作为一种传统文化,教给学生的不仅是书艺,还有文化和品行修为。

一个普通的中国人不必都会文言文,但每一个学习中国书法的人,都必须有一些文言文阅读;每一个把书法当成追求的人,必须懂得文言文!

赵孟頫行书《感兴诗》临摹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比如文言文,学习书法的人如果不懂文言文就难以读懂古碑贴,就算临的很像也只能说学到的是皮毛。孙过庭《书谱》云:“同自然之妙有,非力运之能成”,“观乎悬针垂露之异,奔雷坠石之奇,鸿飞兽骇之姿,鸾舞蛇惊之态,绝岸颓峰之势,临危据槁之形。或重若崩云,或轻如蝉翼。导之则泉注,顿之则山安。纤纤乎似初月之出天涯,落落乎犹群星之列河汉。”描绘书法之美,非优美高雅的文言文不可,平仄对仗诗情画意,引经据典雅致骈文。卫夫人《笔阵图》云:“‘一’如千里阵云,隐隐然其实有形。‘、’如高峰坠石,磕磕然实如崩也。‘丿’如陆断犀象……”这些论述,已不是论述的本身,是汉文字象形喻意的图形再现。如果不理解这些又怎能学好书法?

临摹古人书法,除要临摹书体还要了解碑帖内容。

赵孟頫行书《感兴诗》临摹

再比如,学习东汉碑贴,且不说东汉碑刻对研究中国文字流变的重要,仅就碑文所载史藉资料也极其珍贵。东汉碑文均以词赋形式写成,四言句式,两句一韵,有别于秦石刻多以三句一韵的体裁。不懂诗赋,不了解史藉,读碑文如同读天书。以《华山庙碑》为例,《华山庙碑》主文共三十二句,四字一句,隔句用韵。全文一百二十八字,句句用经典,出处皆史藉。碑文中往往一字多意,一个短句就是一个历史故事,而且词句文章押韵合律。从碑刻内容来看,撰文和书写的人都有极高的文化修为。

历代碑帖除包含书体演变知识外,对碑帖内容的学习尤为重要,而且难度远远超过临摹,只顾抄摹,不解碑帖内容,不识文章精华要义,如庸匠置木,虽刀刀齐整化一,全无雕梁画栋神韵,又似村姑“十字描绣”,徒具其形,俗不可耐。董其昌提倡书者要“读万卷书,走万里路”。黄宾虹“读书多,则积理富,气质换”可以治书法俗病,就是这个道理。

学习书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有不凡的气质。不凡的气质,必须是长期文化熏陶养成。

赵孟頫行书《感兴诗》临摹

已故女书法家萧娴先生说:书艺早就是一门独立的学科,称为书学。要有更多时间认真读书,不读书,就没有内含神韵的书卷气,不能脱俗,难免匠气。她还说:气质对书艺,犹如土壤之于植物。土壤可以改良,人的气质可以变化,必须以无穷毅力。

史上书法集大成者,如钟、二王、欧、颜、柳、赵、东坡先生等等,无一不是博学大儒,是所谓不凡气质成不凡书法。而今人习书往往留于浮躁,恨不能一日即成书家,往往自视不凡,既追名逐利,而又不愿勤奋努力,浅尝辄止,剑走偏锋,这是急功近利的“丑书”的产生之源。

文化具有“真善美”的特质,丑陋和低俗永远成不了文化。

赵孟頫行书《感兴诗》临摹

常言道“书为心画”,书法作为一门以文字为基础的造型艺术,必然要渗入书家一定的情思、气质、个性、审美情趣和对客观事物的看法。文化具有“真善美”的特质,丑陋和低俗成不了文化,书法文化也是如此,正如萧娴先生之书论《庖丁解牛》中说书者有三要:一要自视平凡,二要勤奋努力,三要有益于社会。如果做不到这三点,必定成不了真正的书家,想必那些“丑书”家们不曾读过箫娴先生的书论,当然也就不会汗颜了!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