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 >

歌剧 歌剧魅影「德国歌剧魅影」

时间:2023-01-16 17:17:03 来源:开颅手奎爷

大家好,歌剧 歌剧魅影「德国歌剧魅影」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天降神命的音乐使者

如果你愿意花4天看完一出16个小时的歌剧,那你就算是通过了音乐聆赏上最光荣的考验。那些斯文缠绵的抒情咏叹,不会常常出现在他的歌剧里,取而代之的是主题强烈、气势磅礴的管乐轰鸣效果。如果你的心脏够强,愿意从中探究,则会惊叹原来一幕戏也能有如此丰富的音乐视野。而制造这种好戏的人是谁呢,没错,是瓦格纳!这位身高165厘米的歌剧巨人,以其辉煌的音乐成就与热情毅力向世人证明—“他是上天派来创造音乐的使者”。

威廉·理查德·瓦格纳(WilhelmRichardWagner),1813年5月22日生于德国莱比锡的一个小官吏之家。出生6个月后父亲便去世了。不久母亲即改嫁并与继父盖伊共同扶养9个孩子长大。

盖伊是一位犹太裔诗人、画家、导演兼演员。瓦格纳之所以对戏剧和文学有这么深厚的热情,应归功于幼年受继父熏陶的结果。此外格纳家中也常定期举行音乐会,文化气息非常浓厚。瓦格纳曾在自传中提到“我爱好戏剧的一切,包括舞台前、舞台后,甚至化妆间的一切。这并非基于消遣或娱乐,而是因为这些事物将我带往了另一个有别于日常生活的世界,那是一个幻想的王国,这个王国既富魅力又引人入胜,令我神魂颠倒。”由此可知,戏剧对他的影响及激情是促使他步向改革歌剧之路的主要动力。

早慧的艺术天才

瓦格纳的艺术天赋童年便已显露,他8岁进入德累斯顿的克楼兹学校,对诗歌、戏剧的爱,显示出其文科功课的才能。进入小学后开始学钢琴的瓦格纳,最先受作曲家韦伯( Carl Manan Weber)的影响。当年韦伯在德累斯顿担任剧院指挥,与其继父盖伊情谊深厚,当盖伊去世后,韦伯还特地访间他的遗媚和孩子们,音乐才能还未萌芽的小瓦格纳,对这位大前辈很敬慕,更被其作品《魔弹射手》所吸引而执意非学钢琴不可。

也许是家庭环境的影响,少年时期的瓦格纳喜爱戏剧胜过音乐。13岁前,瓦格纳热衷于写诗、编剧,并熟读了希腊悲剧、莎士比亚戏剧与德国民间诗歌与传说,他14岁就显现出不凡的戏剧才华,撰写了生平第一部剧本《莱巴德与阿德莱达》

瓦格纳从小功课就不太好,除了文学和哲学比较出色以外,其他科目都是一塌糊涂,中学时他读的还是“后段班”,曾经自尊心大受打击,因而极力排斥学校的课业。幸好博学的伯父阿道夫( Adolph Wagner)从旁鼓励,并加强瓦格纳对哲学与希腊戏剧的知识,因材施教的作风激发了瓦格纳重拾课业的兴趣。1828年,15岁的瓦格纳欣赏了贝多芬的《第7交响曲》之后,心灵受到巨大的震撼,从此他下定决心要成为一位伟大的作曲家。

母亲为能帮助爱子完成计划,特别为他请了一位音乐教授特奥多·威林( TheodorWelg),指导没上过音乐学院的瓦格纳,6个月内密集学习乐理中的和声学及对位法的全部要领。

1831年,进入莱比锡大学后,他接触了作曲理论,并同时发展指挥和创作的事。当时18岁的瓦格纳正醉心于贝多芬的音乐。贝多芬作的曲,他大多亲手抄录过,总是在哼唱贝多芬的曲调,他下了一番苦工夫,深入地加以研究,谱写C大调交响曲与抒情曲。19岁时便完成了第一首交响曲。这时期的瓦格纳,主要是从贝多芬和韦伯的作品中吸取养分。

叛逆的艺术狂人

瓦格纳心地善良,感受力强又好幻想,狂放不羁的他一生行事多凭一已的好恶,此种种自我的性格,早显露于童年时的学习过程。加上生性挥霍与受争议的感情事件,让他一生风波不断。此外,其对音乐诠释的特立独行,使得每当作品推出,必引起社会的喧腾,其争辩的激烈,不输其他相关话题人物。

政治或宗教议题,可瓦格纳出生的年代,已爆发民主改革思潮,强调科学求证的呼声渐高。1848年2月的法国革命波及到德国,德累斯顿爆发试图推翻旧体制的革命运动。这些现象对向来关心社会问题的瓦格纳,影响甚巨。他深信“民主的真谛在于追求精神的自由”,而时代的革命亦将演变成“人类社会艺术规范的运动”。他积极投入1849年5月的革命活动,为起义的士兵撰写激励性的文字宣传品,并捐款制造手榴弹。在德累斯顿的暴动中,他还差点被普鲁士士兵的子弹击中丧生,其激情之举,被当时的政府以“叛国罪”通缉。

幸好瓦格纳得到李斯特的庇护,流亡至瑞土。流亡瑞士的瓦格纳依然支持革命,1845年至1851年间陆续发表以“社会演变顺应革新”为主题的相关论述,并扩大古希腊著名戏剧艺术的总体概论。热爱哲学的瓦格纳偏爱叔本华的悲剧观点,他的许多作品都是在反映叔本华的论点,例如音乐是人类意志的翻版”、“旋律是人类意志、知识生活与努力的具象表现”。这些观念,日后更具体成为瓦格纳创作的主要理论。他1859年完成的歌剧《特里斯坦和伊索尔德》其内容已具备叔本华的音乐理想。《尼伯龙根的指环》、《帕西法尔》等剧都一再强调“音乐就是世界的原型”,强调音乐能道出万物的本质。

另外,大哲学家尼采对瓦格纳的音乐也是大为倾倒。1869年,34岁的尼采和56岁的瓦格纳展开了一段忘年之交,那一年,他听了瓦格纳的《特里斯坦和伊索尔德》后佩服得五体投地,马上写下了他当上哲学教授后的第一篇论文—《源自音乐精神的悲剧》。在这本书里,尼采用瓦格纳的音乐理论来诠释希腊悲剧,在瓦格纳的音乐中,尼采发现了“纯洁古典”和“狂野浪漫”这两种相对应的气质,分别称为“阿波罗气质”和“狄奥尼索斯气质”。这个在创作上不同取向的分类,对后世的美学发展有非常重要深远的影响。虽然后来因为彼此的政治立场、以及对希腊悲剧诠释的观点不同而决裂,不过这两位大人物曾经一时空中交会,也传为佳话!

这位身高仅165厘米的音乐家,散发出的光彩令人不敢逼视,他卓尔翘要物气、慑人心魄的力量及激越昂扬的民族意识,为德国人增添了历史的荣光,他事声声强调日耳曼民族优越的血统,以超人理论对后进耳提面命。由于二次大战期间他自负的信仰与作品深受希特勒的喜爱,这让瓦格纳的音乐“对号入座”地蒙上了纳粹的卷标。

古典音乐史上,很少有人会像瓦格纳那样自信、霸气甚至有点狂傲。他曾在朋友的信中这样说“我天生就异于常人,必须有智能、尊荣、阳光相伴。我所要的都是这个世界亏欠于我的,我可不像你们早年的大师巴赫那样委屈求全。休想教我靠着微薄的薪水,凑合着过日子”以上这段话,或许会让一些人不敢恭维,可瓦格纳的确是罕见的艺术天才。

颠沛的创作生涯

20岁后,瓦格纳一边作曲,一边到欧洲各地从事指挥活动,生活一直很艰难,他在维尔茨堡市剧场,演出第一部歌剧《仙女》当时此作品并未受到肯定。在无人赏识之际,他只好替别人的作品编曲或是抄谱赚钱。他先后在维尔茨堡、马德堡、科尼斯堡等地的歌剧院,担任合唱与乐队指挥。后来他娶了女伶敏娜。

1837年,在里加的新剧场担任乐长,他才开始进行歌剧《黎恩济》的创作。《黎恩济》于1840年完成。1841年《漂泊的荷兰人》亦创作完成。但因无人对它们感兴趣,此二剧一直没有上演的机会,此时的瓦格纳可谓穷困潦倒之极。

事情后来终于有了转机。1842年瓦格纳返回德累斯顿,黎恩济得以在德累斯顿一家剧院上演。瓦格纳的声望扶摇直上,与此同时他获得了德累斯顿皇家歌剧院指挥长的职位,薪水颇为丰厚,不过由于他挥霍无度的恶习,仍四处举债!

1848年2月的法国革命波及到德国,德累斯顿爆发试图推倒旧体制的革命运动。36岁时,瓦格纳参加的这个革命起义失败,由于被政府通缉,只好逃到瑞士,靠写论文为生,但他仍不改话题人物的个性,其风流故事在热闹演出着。流亡十多年,直到49岁时才获得赦免,返回祖国。

1862年瓦格纳获准回国。不久,因崇拜瓦格纳的巴伐利亚年轻国王路德维希二世的邀请,定居在慕尼黑。这时,他就利用国王慷慨给予的金钱,过着豪华的生活,此举引起朝臣的反对与民众的反感,最后又被迫离开慕尼黑。

瓦格纳为使自已的歌剧有理想的演出场地,尽管负债累累、贫病交加,仍然到处奔走寻找,终于在路德维希二世的协助下完成在拜罗伊特兴建歌剧院的心愿。

拜罗伊特剧院( Bayreuth)在1876年开幕之际,上

演的剧码就是瓦格纳花了23年写成的四联乐剧

《尼伯龙根的指环》。在这部巨作中,瓦格纳确立了

所谓的“主导动机”的作曲手法,影响后世创作甚巨。

1877年,他开始创作《帕西发尔》,不过这部歌剧因病拖延至1882年才完成。瓦格纳一生共写了《罗恩格林》、《特里斯坦和伊索尔德》、《纽伦堡的名歌手》、《尼伯龙根的指环》等11部歌剧,还有9首序曲、1部交响曲、4部钢琴奏鸣曲,以及大量合唱曲、艺术歌曲等,并写了《艺术与革命》、《歌剧与戏剧》等几部关于歌剧改革的著作,对德国歌剧的贡献无人能及。

成就音乐事业的贵人

除了与继父情谊深厚的音乐家韦伯启发了瓦格纳幼年的音乐生涯之外,青年时的瓦格纳,也积极参与音乐圈的活动,并结识了不少音乐大师。其中乐坛大师李斯特( Franz lisd)帮助他最多。

1842年,瓦格纳在音乐友人的聚会上,结识了李斯特,李斯特对瓦格纳所写的《黎恩济》赞赏有加,他非常欣赏瓦格纳的音乐才华。自此,为了提携后辈,他四处奔走,推广瓦格纳的作品,并协助其带罪流亡至苏黎世避难。甚而最后连他的女儿柯西玛( Cosima liszt)也抛弃名指挥家丈夫彪洛,随瓦格纳私奔,还为他生了孩子。此外,斯蓬蒂尼、门德尔松和舒曼,也曾与瓦格纳在音乐事业上共事。意大利作曲家斯蓬蒂尼,以歌剧《贞节的修女》成名,1844年,在德累斯顿与瓦格纳结识,城府比较深的瓦格纳,因为别有所求,而与斯蓬蒂尼友好,并协助他完成《贞节的修女》的上演。而遗憾的是,瓦格纳并没有因为其音乐才华而与门德尔松、舒曼深交。在与舒曼主笔的《新音乐杂志》合作期间,向来以好辩出名的瓦格纳,咄咄逼人的沟通方式,让内向的舒曼吃不消。偏重总体效果及生动旋律技巧的门德尔松,也与瓦格纳意见相左。瓦格纳认为若不重视节奏与音乐分析,便称不上真正的指挥艺术,他的观点仅获得李斯特的支持。

在瓦格纳一生中为他提供最多资金赞助的人,莫过于巴伐利亚国王路德维希二世了。据说他对瓦格纳疯狂着迷,除了供给瓦格纳超级丰厚的资金外,1867年还为他完成多年来的梦想——建造拜罗伊特剧院。拜罗伊特剧院是一座为瓦格纳量身订制的歌剧院,其建筑结构、舞台灯光设计、音响效果,都是根据瓦格纳的想法兴建而成的,而且只上演瓦格纳的作品。尽管民间对于路德维希二世这样做的动机有着扑朔迷离的猜测,但无可否认的是,他对瓦格纳惜才爱才的表现,让后世得以分享到瓦格纳伟大的音乐成果。

铤而走险的爱情

性格强硬多变的瓦格纳,感情生活也如同他的戏剧一般多彩多姿。21岁在马德堡任职那年,瓦格纳结识了比他大4岁的女演员敏娜·普拉纳。当时敏娜已离婚,并有一女,在瓦格纳穷追猛打的情况下,两人最后结婚。

感情经验丰富的敏娜与自负挥霍的瓦格纳,个性与教养程度悬殊。不论婚前或婚后,都常因意见不合而发生争执。加上瓦格纳举债度日的作风,着实让此段婚姻陷入危机。不过尽管如此,敏娜仍不断典当自己的珠宝首饰,省下食物给瓦格纳,紧守着这个婚姻。

瑞士流亡期间,瓦格纳在一个慈善募款的场合中结识了洁西·拉索夫人( Jessie Laussot)

他被洁西姣好的面容所吸引,两人陷入热恋并打算私奔。瓦格纳还写了一封要洁西丈夫退出的信,同时告知敏娜离婚的消息。但此次出轨并未成功,在洁西丈夫的阻挠与敏娜坚持不离婚的情况下,瓦格纳最后黯然与洁西分手。1852年在另一个私人的聚会里,瓦格纳结识了玛蒂德与奥托·魏森东克夫妇。

魏森东克夫妇帮瓦格纳还债,并在自宅附近为他盖了一间房。互动频繁之际,瓦格纳被玛蒂德所吸引,经常含情脉脉地为她弹钢琴,二人间的爱慕溢于言表,不久被魏森东克先生发现,但他却容忍其妻与瓦格纳的行为,独自面对朋友不义的痛苦。此段不为人知的精神恋爱,在敏娜发现瓦格纳给玛蒂德的情书后爆发,历尽折磨的敏娜断然与瓦格纳分居,瓦格纳也在舆论的压力下,终结与玛蒂德的恋爱。

瓦格纳的风流韵事不断,最精彩的,莫过于与李斯特的女儿柯西玛之间的绯闻。当时柯西玛已与彪洛结婚,彪洛是瓦格纳的学生,并在瓦格纳的引荐下,担任路德维希二世宫廷内的钢琴师与乐团指挥。1857年,瓦格纳深陷于对柯西玛的迷恋时曾坦言:“她具备能将我从不幸中拯救出来的力量,也唯有她才有资格成为我艺术活动中的支持者”

瓦格纳认定柯西玛是他“美好而理想的终生伴侣”。

尽管这段情史广受舆论的批评,但柯西玛与瓦格纳有勇敢抵抗责难的决心,共同捍卫这段不被李斯特认同的婚外情。柯西玛执著的精神,渐渐瓦解了反对的压力,取得父亲的谅解。而敏娜离世之后,于1870年,她才正式与瓦格纳结婚,而瓦格纳也在多年漂迫的情海中,以57岁的高龄,找到他情感停靠的港湾。柯西玛支持瓦格纳的事业不遗余力,也为他生了一子二女,婚姻生活堪称美满。他们的孩子齐格弗里德后来还继承父亲的衣钵,在歌剧创作上努力表现,尽管其成就不及父亲。

歌剧改革的坚定信念

从西方音乐史来看,瓦格纳可说是数世纪以来的一个集大成者,他也和贝多芬一样,代表另一个时代音乐风格的开始。他将巴赫与贝多芬的音乐,综合成一个理想的整体,使歌剧的主体更明确。

瓦格纳相信,冥冥中有一股神秘的力量,让他进入凡尘完成“神”的使命,而他所创造的音乐与论述,便是“圣经”。一心想将“莎士比亚和贝多芬结合”的瓦格纳,独创出与“歌剧”有别的“乐剧”。强调乐剧是音乐与戏剧融合的产物,扬弃咏叹调和宣叙调等传统的歌剧技法,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绵延而优美的戏剧式“旋律”。早期瓦格纳的作品,仍未脱离传统歌剧的形式,直至《特里斯坦和伊索尔德》发表后,乐剧形式得以确立。这种独立的艺术形式,称为“主导动机”,即是用音乐来刻画主角的心理情感(如同布袋戏里为主角量身订做的主题曲,以说明主角的个性和主张,每幕只要音乐一出现就知道主角的想法)

瓦格纳并不满足于声乐本位的歌剧,而采用柏辽兹和李斯特创立的标题音乐,此概念是从巴赫和贝多芬那里流传下来的最复杂的器乐作曲技巧。瓦格纳加入文学与哲理的各种新态度,撰写其主张的新歌剧。他企图将歌剧处理成为一种“综合艺术”(如同现代的表演艺术概念)他亲自撰写情节、台词,然后为其谱曲,扛下剧作家、诗人和音乐家的全部工作,呈现音乐文化的整体艺术。在音乐中,他又给予新的、自由的和声与对位法,创作新的管弦乐法,使音乐的表现力突然增大。至于作曲上的新技巧,承袭柏辽兹、舒曼、肖邦和李斯特之后,瓦格纳又大胆地往前迈进,此不失为音乐史上创作的大转机。

他第一部与众不同的作品是《漂泊的荷兰人》。这在音乐史上是革命之作,瓦格纳的音乐理念与条顿式的管弦乐法,与大歌剧的旋律特性,和传统歌剧的分段结构针锋相对。此剧将一切压倒性的悲剧力量加诸在主角荷兰人的身上。他因为遭受天谴,而必须永远浪迹四海,寻找那个爱他至死不渝的女人。这个不祥的题材,刺激了瓦格纳的想象力,使之发挥到白热化的地步。荷兰人第一幕的独白是心理刻画的杰作,音乐效果使他的幽灵船逼真活现,实在是一部歌剧史之中的奇作。

1845年《汤豪舍》完成,瓦格纳称之为“浪漫主义大歌剧”。故事根据两个传奇写成,一个是中世纪骑士汤豪舍,因厌倦了和女神维纳斯的感情,而前往罗马请求教皇原谅他享乐淫逸生活的故事。另一个则是出自于骑士海因利希·冯·奥夫特丁根在瓦特堡的歌唱比赛中,得到魔鬼暗助的事迹。瓦格纳将汤豪舍与海因利希两个角色融合为一,并且新创了伊莉莎白这个女性角色,来与维纳斯对比,伊莉莎白代表精神之爱,维纳斯代表肉欲之爱。

1848年的《罗恩格林》,则是瓦格纳的一个转折点。此作跨出大歌剧的传统,逐渐迈向《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及《指环》系列之类型的乐剧。这些作品剧情绵延不断,主角彼此对立,带来一波波强大的高潮。瓦格纳所造的高潮都是耐人寻味的,善者得胜,却不表示从此幸福直到水远。终幕的音乐在鲜明的序曲之中就已经隐约出现了,实在是极尽浪漫主义之能事。而其中,撼人情绪的力量在歌剧里更是一大创新。

1859年的《特里斯坦和伊索尔德》描写的是致命的吸引力。一对恋人因爱而遭横祸,最后他们的爱获得升华。全剧只有6个主要的角色,管弦乐团的规模也算正常,除了有个地方用到12支法国号。但演出《特里斯坦》一剧挑战之大,当时空前,至今罕睹。

瓦格纳创新音乐语言,赋予管弦乐团更重要、目标更高的任务,两个主唱所需具备的耐力、境界与音量也是空前的。《特里斯坦》的和声以半音阶为基础,根本改变和声与张力的处理方式。自从1865年《特里斯坦》在慕尼黑首演以来,就在歌剧世界占有独特的地位,是指挥家、歌唱家、导演、歌剧院本事的试金石。

1867年《纽伦堡的名歌手》完成,此剧的主角不是在全剧结尾成为名歌手的青年法兰哥尼亚骑士史托辛,而是补鞋匠诗人萨克斯。萨克斯想娶年轻美人,想学史托辛那般自由横决,但却不能。这种所求不获、酸甜交加的处境,给予全剧一层特别的心理深度。全剧的音乐与《特里斯坦和伊索尔德》一样,是瓦格纳对自己本身的投射。他将自己化身为萨克斯,一部分的感情则投射在史托辛身上。史托辛终生不顺遂,但却在一片批评声中获胜了。这正是瓦格纳自己的写照。直至今日,每年的7月在拜罗伊特剧院例行举行的瓦格纳音乐节,压轴的剧码即是《纽伦堡的名歌手》

瓦格纳毕生的扛鼎之作,首推1875年的《尼伯龙根的指环》,这是他耗费23年才完成的4部曲。艺术家对作品的投资之巨,及所造成的冲击之大,着实是非常军见的。《指环》是瓦格纳时代经济、政治、社会现状的寓言。19世纪大歌剧,也至此达到最高点。其故事以争夺尼伯龙根的指环为主轴,发展出错综复杂的情节。最先应验诅咒的,便是获得指环的法左特兄弟,先是兄弟残杀,尔后哥哥法左特惨死,获得指环的弟弟法夫纳也被齐格弗里德所杀。经过一连串的斗争厮杀后,这个庞杂的故事最后毁灭性地结束了,尼伯龙根的指环再度回到了莱茵的少女手中。

指环一剧是倒着写的,《众神的黄昏》先在1848年落笔(原题《齐格弗里德之死》)其次依序为《齐格弗里德》、《女武神》、《莱茵的黄金》。瓦格纳称此四作为诗”,4部诗花去他4年的时间,而剧本于1853年出版时,音乐还全无踪影。次年,瓦格纳完成《莱茵的黄金》的总谱(他称《莱》剧为“序诗”),然后依序谱完另外三作的音乐:《女武神》(1854-1856)、《齐格弗里德》(1856-1871)、《众神的黄昏》(1869-1874)。《齐格弗里德》一剧在1857年中断,1869年续笔。其间12年中,瓦格纳还写了《特里斯坦和伊索尔德》与《纽伦堡的名歌手》。

此剧综合了各种艺术手段,不论就音乐还是戏剧、文学的角度来看,皆具备了无可言喻的艺术价值。尤其在长达23年的创作过程中,丝毫不见瓦格纳作品前后不统一的现象。其晚年圆熟的技法,始终贯彻德国文学中“爱即忧伤”的思想,以巧妙的乐曲铺陈,将爱情救赎的意识彰显出来。

1876年的夏天《指环》举行了全套的首演,地点就在瓦格纳特别为此兴建的拜罗伊特节日剧院。浪漫主义歌剧之王的冠冕,围绕在《指环》的万丈光芒下,终至结尾《众神的黄昏》,才热闹落幕。

尽管当时乐评褒贬不一,但英国的剧作家萧伯纳(George BernardShaw)却给予了它最高的荣誉和支持。

《指环》一剧在拜罗伊特首演后,瓦格纳转向创作他最后一部大作《帕西法尔》,此作远在17年前就有剧本草稿,1882年《帕西法尔》完成,瓦格纳将《特里斯组和伊索尔德》的半音阶风格,运用得更加精妙,主导动机的运用也比《指环》更有机浑融。此剧配乐的手法极为醇雅而透明,音乐线条绵长,是为拜罗伊特的音响特质量身打造的。帕西法尔这个至愚的故事,充满宗教寓意,但以戏剧方式表现,并没有瓦格纳以哲学立场谈论宗教时的那种浮夸调调。1882年,瓦格纳完成最后一部作品《帕西法尔》之后,生命旅程也将到尽头。筋疲力竭的他,远赴威尼斯修养身心。而那时,瓦格纳在音乐史上的地位,已获得了肯定。

拜罗伊特歌剧院成就音乐舞台

1871年,晚年的瓦格纳为了筹建一座合乎理想的、能充分发挥歌剧效果的大剧院,到处奔波。当他风闻拜罗伊特的剧院有全德国最大的舞台时便来到了这个小镇。尽管后来发现这剧院不适合,他仍然觉得这城市很理想,位置居中,四周葱郁的森林与山丘环绕,观光客可以远离尘嚣,松弛心情投入戏剧和音乐的世界中。瓦格纳把这一点视为欣赏其作品最重要的事。一开始,市政当局提供给瓦格纳座城外的小山丘建造剧院,此外,瓦格纳又从路德维希二世那里,得到前巴伐利亚伯爵官作为住家。

1872年5月,立下奠基石之后,瓦格纳起初试图借指挥音乐会来筹募建款,结果并不理想。他被迫以最简单、最便宜的材料来建,所以他说,这只能视为一种理想的草图”,有待于日后再改建成宏伟的大建筑物。拜罗伊特歌剧院最值得注意的地方是剧院的内部造型,结合了瓦格纳的戏剧理念和古典希腊圆形剧场的形式。这个理念之前曾在慕尼黑实验过但是没有完成。这次他和建筑师布鲁克华德(O. Bruckwald)合作得很成功。观众席由33米宽的舞台,依一种倾斜度转成扇形建成,乐队席很深,但从观众席却可以看得很清楚,瓦格纳称它为“神秘的洞穴”。“因为它的任务就是区隔真实与幻境,让观众有种离舞台上发生的事件很远,却又能够相当清晰地洞悉它们的感觉。这样一来,舞台上的人物会以放大的幻象呈现出来”。乐队席的设计则能将乐团的声音抛到台上,并且在未传到观众席前,与歌者的声音互相融合。这些视觉上与音响上的点,为拜罗伊特的表演带来独特的风味。

1876年8月13日起,“拜罗伊特歌剧节”正式展开。尼伯龙根的指环分4天演出,当时的王公贵族,包括路德维希二世、德皇威廉一世以及欧洲的名流,都出席这场历史盛会,可谓冠盖云集,盛况空前。《纽约时报》、《伦敦音乐时代》等报刊媒体,都争相报导这桩重要新闻。一时间人人口中谈的笔下写的,都与瓦格纳有关。此后10年,欧洲掀起了一阵狂热的“瓦格纳旋风。

1883年,瓦格纳过世后,音乐节的运作就全落在他的夫人身上,柯西玛去世后,由他们的后代子孙掌管。目前“拜罗伊特歌剧节”演出的内容,持续保持着西法尔》和《尼伯龙根的指环》等全本歌剧必演,另外再加上瓦格纳其他作品的传统。每一届“拜罗伊特歌剧节”的演出,会受到全世界歌剧爱好者的注目。

这个歌剧节的一票难求更是众所周知的(通常是在3年以前就得预定),歌剧界的声乐家和指挥家,更是以能踏上“拜罗伊特歌剧节”的舞台为荣。

指环下光辉的小巨人

1883年2月13日,瓦格纳逝于意大利威尼斯的自宅,享年70岁。他一生以身为“自己的导演”为志,因此从歌剧事业开始的那天起,他便努力寻求适合自己所需的肖像画家为其画画、雕塑。今日在德国境内的莱比锡,我们仍可以看到那座瓦格纳所钟爱的肖像,光芒不减。瓦格纳去世时,其葬礼有如帝王般地在拜罗伊特隆重举行。许许多多瓦格纳的乐迷沿街向他的灵柩告别,其妻柯西玛因哀痛而昏厥,棺木在《众神的黄昏》葬礼进行曲中,缓缓入土,从此瓦格纳安眠于拜罗伊特孟安庄的花园里。

自瓦格纳之后,德国歌剧以压倒性的姿态,对意大利歌剧形成一种威胁,瓦格纳的追随者曾仿效他的风格,如其子齐格弗里德的《熊皮人》,皆试图再创佳绩,可惜已很难再超越瓦格纳的成就。这位新音乐的创始者,尽管在世时反对与支持他的激辩常不绝于耳,但瓦格纳的精神不死。尤其19世纪70年代以后的法国,更将他推为各种艺术中至高无上的表率,印象派画家及象征派诗人均极力宣扬瓦格纳精神。

瓦格纳是剧场圣手、歌剧作曲家,也是知识分子,集实用主义与理想主义的矛盾于一身。他洞悉人类的复杂与多面,对舞台与音响有永不失手的本能。从未有音乐家像瓦格纳那样,除了留下音乐作品总计上万页的总谱与相关剧本、草稿以外,一生中还写作了那么多的文字,除了他的自传与日记以外,阐述政治立场、社会理想、艺术理论的数百篇文章,,被收录成16大册,也多达数千页。此外上万封的来往信件,许多也是洋洋洒洒数千字。我们可以想象,在他有生之年中,那颗大脑袋里一定无时无刻不在运转、思考着各式各样的问题,然后抒发在纸上。现在除了少数的学者以外,已经没有多少人真正通盘涉猎这些文字了。

瓦格纳是浪漫主义音乐从高潮到衰落的代表性见证者,也是继贝多芬、韦伯之后德国歌剧舞台上最伟大的人物。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