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 >

古埃及图坦卡蒙黄金面具「开罗埃及博物馆游记」

时间:2023-01-16 17:49:03 来源:色彩吉室

大家好,古埃及图坦卡蒙黄金面具「开罗埃及博物馆游记」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开罗国家博物馆,是当今世界八大博物馆之一,藏有埃及考古发现最精华的部分,也是世界上最著名、规模最大的收藏古埃及文物的博物馆。

博物馆位于开罗解放广场,建于1858年,1902年迁至现在这座古老而豪华的双层石建筑内。那里珍藏着自古埃及法老时代到公元五至六世纪罗马统治时代的历史文物共10万多件,埃及博物馆可以付费拍照,不过不要开闪光灯,但是图坦卡蒙馆是不允许带任何拍摄设备进入的。

图片为自摄

在博物馆的入口,种植着代表上埃及的荷花,和代表下埃及的纸莎草,专门将这两种植物拍出来,因为埃及经常在壁画或者雕塑中将这两种植物缠绕在一起表达上下埃及的统一,所以这里特别强调一下。

荷花代表上埃及

纸莎草代表下埃及

走进开罗国家博物馆,第一反应一定是——陈列的也太拥挤太乱了。而这种陈列方式正是第一任馆长别有用心的设计,因为古埃及人就喜欢这样的摆设方式。古埃及人的神庙里立满了雕塑,陵墓里的每一处可利用空间都写满了象形文字,就连普通民宅的家具用品也被摆得满满的。连现代的埃及人屋里的空墙壁上也要挂上画。所以这种拥挤的陈列方式十分符合古埃及的审美观。

图片为自摄

展馆的第一层布局是按照时间顺序排列的;第二层的布局是按照文物的主题排列的,陈列有最珍贵的馆藏,比如图坦卡蒙墓葬出土的珍宝,还有拉姆西斯二世的木乃伊等。我这边把一些珍贵文物按照展厅的时间脉络和主题进行整理,有一些是当天没有在参观中看到的,但是非常有意义的文物,还有一些我自己拍到的有趣文物的分享。

★ Part 1前王朝-早王朝时期(公元前40-27世纪)

前王朝和早王朝是古埃及文明的孕育时期,在这一千多年中,尼罗河水年年泛滥,多次改变河道,留下的泥土掩埋了冲击平原上古老的历史遗迹,所以这时期留下的文献资料和考古证据都不充分,因此目前还不能重现这一段历史。

纳尔迈调色板

零王朝 纳尔迈统治时期 公元前3000年左右

43陈列室

纳尔迈调色板

纳尔迈调色板,对古埃及的考古意义非常重大,因为调色板正反两边的画面讲述了上埃及国王纳尔迈征服下埃及,完成埃及的统一的记录。

现在考古对上下埃及统一前的前王朝时期、南北对峙以及征服的经过了解非常少。而这个调色板描绘的正好是上埃及国王纳尔迈取得胜利,征服了下埃及后的景象。

纳尔迈调色板正面

调色板的正面是战争胜利后国王前往战场视察两排被斩首的敌人尸体,他身后跟着一个替他拿凉鞋的贵族,前面有四面旗帜,旗帜从远古时期就被认为是领土的象征。

纳尔迈头顶的王冠帽是上埃及国王的王冠,这象征他是上埃及的领导者,手里拿着的权杖象征它的权力不容置疑。

画面下方是国王化身成为公牛破坏了一座城并将敌人踩在脚下。而画面中间那两只长得像长脖子草泥马的动物,它们长长的脖子缠绕在一起,象征阻扰国王统一的力量都将会被克服。最上方还有两个哈托女神,之间有一个王宫门,上面刻着国王的名字。

纳尔迈调色板背面

调色板背面画面刻画的是国王打击敌军将军、取得胜利的场景,旁边已经出现了象形文字。

右边的鹰象征国王化身为鹰神荷鲁斯,它站在一个长着纸莎草的人头上,纸莎草是下埃及的标志,所以象征国王对下埃及的绝对统治。

因为调色板正面的纳尔迈戴的王冠是代表上埃及的白冠,反面戴的王冠,则是代表下埃及的红冠,红白两冠戴于一身,这在日后的埃及历史上一直都是表示全国统一的标志,而且有时两冠合一,被称为红白王冠。因此,调色板被认为是纳尔迈统一上下埃及的实证。

利比亚调色板

前王朝末期 公元前3000年左右

43陈列室

利比亚调色板

利比亚调色板的画面虽然有破损,但依然能看出来有三排牲畜,下面有一片橄榄林。

利比亚在古代盛产橄榄油,所以普遍认为这块调色板记录的场景为利比亚向埃及进贡。从这里可以看出来埃及当时的势力范围到达什么程度。

除了考古意思,这块调色板在艺术处理上也比较有趣,三排牲畜的描绘非常生动,刻画敏锐表现了不同牲畜的习性:公牛不习惯列队而行,所以放低了牛角,显得烦躁不安;而驴子擅长跋涉显得逆来顺受;最下列的公羊习惯被驱赶,显得温顺。

而最有意思的地方是,由于调色板是弧形的,所以最下面一排的动物刻到最后版面不够了,于是雕刻家把最后一头羊刻画成朝后看的了,不但解决了版面问题,也让整个画面显得不那么单调。

★ Part 2古王国时期(公元前27-22世纪)

埃及从第三王朝开始进入古王国时期,在这个时期埃及在社会经济生活和文化艺术领域取得了空前的进步,成为了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

在古王国时期,埃及人认为一切制度以及真理(玛阿特)在世界被创造的那一刻就被制定下来了,只有法老才能运用玛阿特的真理保卫国家,所以在这一时期,以维护法老的统治为核心,形成了丰富多彩的神话故事,把法老塑造成半人半身的秩序中心,法老就是鹰神荷鲁斯的化身,所以这一时期的出土文物很多都有神话色彩。

书吏雕像

第五王朝前期 公园前25世纪中期

42陈列室

书吏雕像

古埃及很少有人会写字,除了祭司和贵族,只有专业的书吏可以读写。所以书吏在古埃及的地位是比较高的。

这尊古王国时期的书吏比较特别的地方是雕像的胳膊和身体分开了,显示出非常自然的身姿,这在古埃及是极为少见的,因为古埃及追求永恒,分离的部件十分容易损坏,这不符合古埃及的审美。古埃及的一边都是手脚紧紧的并拢在身躯两边,显得安全死板但永恒。

传统书吏对比图

而书吏更吸引的地方是他的瞳孔似乎在放光,栩栩如生,甚至有人曾以为古埃及直接把真眼睛挖出来做雕塑。但其实这是用铜镶边仿造化妆的眼线,眼白用象牙而眼珠用宝石镶嵌而成。因此这尊雕像是古王国时期不可多得的珍品。

图片为自摄

图片为自摄

卡佩尔雕像

第五王朝 乌塞尔卡夫统治时期 公元前25世纪

42陈列室

图片为自摄

第五王朝越来越广泛的开始使用木头制作雕刻,木头更方便雕刻,但是也容易腐坏,所以能保存下来的木头雕刻都非常珍贵。一般会在木头雕像上会覆盖石膏粉,不过这尊雕像上的石膏粉已经看不太清楚了。

卡佩尔雕像

这尊雕像刻画的非常写实,眼睛用雪花膏、水晶和黑石制成,栩栩如生。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里雕刻的人物姿势更像壁画上的样子,迈开一字步。这在立体雕刻中是很少见的,埃及的人物雕刻一般都是双手双脚并拢的,这样雕刻更加结实,符合埃及追求永恒的审美。

但是可能因为木头雕像比石雕柔软,可以雕的更为灵活些,材质轻巧所以不需要依赖背部的支撑力,四肢间也不需要填充来增强支撑,所以开始出现这种四肢分开方便组合的造型。而且这尊雕像面部丰满圆滑,非常自然、写实,打破了埃及传统雕刻死板的模式化造型。

这个雕像出土的时候,因为过于自然写实。显得非常亲切,有人说长得像他们村的村长,所以它又被称呼为村长巴拉德。

拉霍特普王子及王妃像

第四王朝 斯尼弗鲁统治时期

32陈列室

图片为自摄

拉霍特普王子及王妃像是严格遵守埃及艺术准则的雕像,这对夫妇摆着传统姿势坐在方凳上,下半身做得比较随意一带而过,重点都在上半部分,脸部用石英和雪花膏制成的栩栩如生闪闪发光的眼睛。

王子呈深砖色皮肤,王妃浅色皮肤,因为当时男性要出门晒太阳所以都晒成黑色的了,而女性要在家所以都是浅色皮肤,这是古埃及的绘画定式。

这尊雕刻比较细腻的刻画在于男性身体健硕而深重,女性柔美而性感,本来视觉会不平衡,但是雕刻家让王妃裹着一条带有古风特点的披挂,轻薄的衣裙将女性身体的体态凸现出来,通过对装饰品的刻画调和了这对夫妻的平衡感,给以了模式化的雕像一种生动的生命力。

侏儒塞布尼和他的家人

第五-六王朝时期 公元前24-23世纪

32陈列室

图片为自摄

这组雕像是平民的雕像,所以制作较为粗糙,但是它却因为结构布局的精巧却闻名于世。

塞布尼是一个侏儒,所以雕刻家通过视觉上的技巧将他的身体缺陷最大限度的掩饰起来,他的短腿盘起来,下方站着他的两个孩子,和旁边的妻子的长度形成对称。

图片为自摄

古埃及的世界观认为艺术是对客观世界的原型进行再创作表达,但是不能脱离实际情况刻意捏造,因为他们认为死后世界要保持和现实世界一样。所以雕刻家只是尽可能的隐藏了侏儒的身体缺陷,并没有背离这一事实,只是通过构图让画面显得更为和谐。妻子用手臂温柔的搂着她的丈夫,显得忠贞而和睦。两个孩子造型一样,留着长辫子的是男孩子,这是当时男孩的一种流行发饰。

美杜姆的鹅

第四王朝,斯尼弗鲁统治时期 公元前26世纪

32陈列室

图片为自摄

美杜姆的鹅是一副绘制在灰泥上的画。在灰泥上作画不仅节约时间和经济成本,而且装饰性更强。

在古王国时代,灰泥墙上绘制的纯彩色的绘画作品相对较少,也可能是因为这种画极易受到破坏所以保存下来的比较少。主要新王国时期更为盛行,但在美杜姆的“群鹅图”是古王国第四王朝时期绘制下来,这么完美的保存下来真的非常难得。

美杜姆的鹅

这幅壁画尺寸比较大,画面上的6只鹅与现实生活中的鹅尺寸大小基本相同,左右对称各3只,三只向左,三只向右;朝着相反的方向漫步行进,悠闲自得,而以两端低头觅食的两只显得尤为突出生动。埃及绘画注重对称统一,但是这位画家巧妙地通过羽毛的细节的不同使画面变得更为生动。

海泰斐丽斯皇后随葬木床

第四王朝,斯尼弗鲁统治时期 公元前26世纪

37陈列室

图片为自摄

这张床是胡夫的母亲的随葬品,胡夫母亲的墓里还发现了大量的家具,可见古埃及时期家具制作工艺非常发达,可以说是世界家具设计的先驱。

古埃及的床没有床头,只在脚那一头装了一块木板,这里狮脚正面的位置对应的是正面,古埃及的家具喜用兽足,四足方式一致,这个时候的设计还遵照自然界动物的造型,到了古希腊时期就变成X形放射状的家具腿了。

★ Part 3中王国时期(公元前21-18世纪)

中王国主要包括第十一和第十二王朝,首都底比斯,崇拜阿蒙神。由于中王国王权衰落、神庙集团控制国家,对外战争频繁,阶级矛盾激化,宫廷争斗的激烈,从而使得中王国衰落,第13王朝时期,埃及再度陷入分裂,进入第二中间期。

由于中王国时期文物延续了古王国的风格,反而在建筑上修建的卡尔纳克神庙建筑群令人惊呼,所以这边暂时不讲中王国时期的文物,会专门写一篇文章结合卡尔纳克神庙一起介绍。

★ Part 4新王国时期(公元前16-11世纪)

从第18王朝到第20王朝(公元前1553-公元前1085)是埃及新王国时期,由于新王国时期,埃及不断对外用兵,使得埃及的版图扩大一倍,因此这一时期又称为埃及帝国时期。由于祭司贵族的势力庞大,王权衰落,以及"海上民族"的入侵导致新王国在第19王朝末期的奴隶起义中被摧毁。公元前1085年,埃及祭祀赫利霍尔篡位,新王国时期结束,埃及进入后期埃及历史时期。

新王国不论是在政治上还是艺术上无疑都是古埃及历史上最兴盛的时期。该历史时期出现的图特摩斯三世,被称为古埃及的拿破仑;女王哈特舍普苏特,被称为古埃及的武则天;以及大名鼎鼎的拉美西斯二世,虽然没什么称谓,不过好大喜功、兴建建筑,又长寿老婆又多,我觉得如果中国找一位皇帝,可能乾隆比较匹配(捂嘴笑);当然还有生前名声不大,匆匆下葬,逃过被盗墓命运的图坦卡蒙。

这几位法老都有着自己兴建的大型建筑,也可以单独放一篇文章来讲,今天主要说一下开罗博物馆里特别的文物。

阿蒙霍特普四世巨像

第十八王朝 公元前14世纪

3陈列室

阿蒙霍特普四世巨像

这尊阿蒙霍特普四世巨像发现于该法老在卡尔纳克阿蒙-拉神庙附近为阿吞神建造的神庙,因为该法老将首都迁至阿玛尔纳,而且当时由于发生了政治与宗教的重大变革,加上受到东方的艺术影像,古埃及传统艺术标准开始松懈,产生了元素更为复杂的阿玛尔纳艺术。

【编者注】阿玛尔纳艺术:埃及新王国时期十八王朝法老阿蒙霍特普四世推行宗教改革时的艺术。因这一王朝的首都设地埃及中部的阿肯太顿,即今埃及的阿玛尔纳而得名。这时期的艺术,埃及雕刻的许多传统法则被突破了,并且强调艺术要从过去的理想化表现中解放出来,真实地描写人及其周围的世界。著名的《埃赫那顿像》(即法老阿蒙霍特普四世像)与埃赫那顿的王后《涅菲尔蒂王后像》便是著名的代表作。可惜,埃赫那顿的改革遭到保守势力的反对。他死后不久,改革被废止,埃及艺术又回到老路上去了。

阿蒙霍特普四世其他巨像,图片为自摄

可以看出来阿蒙霍特普四世法老的所有雕像都和以往的雕像不同,他是图坦卡蒙上一任法老,改信阿吞神,与传统的阿蒙神祭司团有很深的矛盾。在他统治期间艺术开始走向写实主义,法老不再完美无瑕,不再像以前保持完美永恒的面容,而是脸部凹陷,窄眼睛,长下巴,甚至有了突起的小肚腩,这种用真实的手法塑造人物形象,这对后世古希腊的雕刻有很深的影响。

而且在卡纳克神庙中发现这尊他的裸体雕塑,竟然“无性征”,有专家认为这是为了体现法老的神性,是没有性别的,同时是人民的父母亲,但也有人认为可能是一件未完成的作品。

涅菲尔蒂皇后头像

第十八王朝 公元前14世纪

3陈列室

涅菲尔蒂皇后头像残像

涅菲尔蒂是阿蒙霍特普四世法老的皇后,这尊雕像虽然未完成,但是下巴翘起,神情端庄,已经很美了,但最负盛名《涅菲尔蒂》的头像并不在开罗博物馆。

柏林国家博物馆里的《涅菲尔蒂》

据说世界雕塑史上有两位最美的女子雕像。一是法国卢佛宫的《米洛岛的维纳斯》,一个就是现存柏林国家博物馆里的《涅菲尔蒂》,她比米洛维纳斯要早1500年左右。这两尊塑像都是无与伦比的。《涅菲尔蒂》雕像的写实技巧极高可达乱真之境,人们很难相信这竟是出自3500年前奴隶艺术家之手。据说涅菲尔蒂王后在古埃及具有倾城倾国的美貌。所以古埃及人形容美女不会说你长得像埃及艳后,而是说你长得像涅菲尔蒂。为了创造形象的真实感,雕像施加了色彩:浅红色的肤色,浓黑的眉毛和深红的双唇,显得美丽而又雅致。雕刻家眼睛的制作,垫了一块磨光的黑檀木色水晶石做眼球,使双目极富神气,显得非常明媚动人。

★ Part 5图坦卡蒙专题展

图坦卡蒙可能是最为现代人所熟知的埃及法老,原因是因为他的坟墓在三千年的时间内从未被盗,是唯一一座没有被盗的法老墓。直到1922年才被英国人霍华德·卡特发现,挖掘出了大量珍宝,震惊了整个世界。在他墓里发现的珍宝被放置在开罗博物馆的二楼。

古埃及人相信灵魂不灭,只要尸身保存完好,死后便可获得“永生”。而欲将生前荣耀带入来世的埃及法老们,害怕死后得不到安宁,在金字塔不断被盗,木乃伊遭到破坏的情况下,停止了金字塔的建造,转而选择在尼罗河西岸的一个荒凉山谷里凿岩成墓。自图特摩斯一世起,新王国的时期60多位法老的墓室都藏在这个小山谷里,这就是我们之前讲过的著名的“帝王谷”。

帝王谷

然而这也并没有阻挡疯狂的盗墓者,帝王谷所有的墓地都被洗劫一空,当时的考古界认为不可能还有没被盗过的坟墓了。然而英国探险家霍华德·卡特历时五年,将整个帝王古分区发掘了一遍,终于在1922年11月26日下午,在一处断壁的底部,发现了一道已然尘封几千年的石门,石门上刻有“图坦卡蒙”的封印。经过三天的努力,卡特才得以擎着蜡烛从凿开的缝隙侧身钻进去,顿时,他惊呆了。这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考古发现。因为被拉美西斯六世法老陵墓的瓦砾所覆盖,图坦王陵得以保存了下来,成为迄今为止封存最好、出土文物最多的古埃及法老陵墓。

资助挖掘工作的卡纳冯勋爵与卡特在墓室外的合影

图坦卡蒙原名图坦卡顿,是第十八王朝末代法老。图坦卡蒙幼年时期生母就去世,由王后娜芙蒂蒂抚养。而父亲阿肯那顿的死去,使年幼的图坦卡蒙成为了法老,同时也成为了孤儿。娜芙蒂蒂十分喜爱他,视如己出,并将自己和阿肯那顿的三女儿安荷森纳蒙许配给图坦卡蒙,因此得到了法老的继承权。虽然图坦卡蒙和安荷森纳蒙是同父异母姊弟,但是两人感情很好,婚姻满幸福,但不幸的是他们的两个孩子全部因流产而死,流产原因不明(多半是因为近亲结婚)。阿肯那顿在位时推翻了常规的多神信仰而改尊崇一神信阿顿神,他留下了大量歌颂太阳神的诗篇,他关闭了阿蒙神庙,大大打击了祭祀集团的势力,并且迁都到其他地方。图坦卡蒙登基时只有八九岁,迫于祭司集团的压力,把王城从阿马那迁回至底比斯,恢复阿蒙神的信仰,并且改名为图坦卡蒙。

图坦卡蒙的宝座

35陈列室

图坦卡蒙的宝座

在图坦卡蒙墓里发现的5000多件随葬品布满了除棺椁室外的其他各室,有家俱、雕像、武器、包金战车、王杖等,精美绝伦。尤其是这张木制银贴面的狮腿的宝座,被卡特称赞为“迄今为止埃及出土的最美丽的文物”。

图片为自摄

宝座的腿部呈狮子头像,狮子的眼睛镶嵌着白石英石和水。从前,宝座腿部中间还有细金丝制和象征南北方统一的莲花和纸沙草花图案。宝座的扶手同样有用上下埃及的保护神眼镜蛇和秃鹰合体象征着统一和保护的意义。眼镜蛇头上的双王冠表示王国的统一,白冠是银制的、而红冠由金子制成。秃鹰的双翼呈表示永恒的符号。

此外宝座上还有用古埃及象形文字书写的法老的名字和王名圈,象征着他法老的地位。王名圈里写的是法老的原来的名字“图坦卡顿”,意思是“阿顿神的鲜活形象”,这个名字是登基的第一年刻上去的,后来被另一个名字“阿蒙神的鲜活形象”所代替。新名字启用的时间是泰尔.阿玛尔纳被废弃的、政权重新回归底比斯、阿蒙神和其他多神崇拜恢复之后。这儿的“图坦卡顿”一名,反映出这个宝座在图坦卡蒙统治早期,生活在泰尔.阿玛尔纳就使用了。

图坦卡蒙的宝座扶手处

这个把手位置的设计很特别,正看是老鹰,反看是带翅膀的眼镜蛇,老鹰代表上埃及,眼镜蛇代表下埃及,所以这里也表示上下埃及的统一。

图坦卡蒙的宝座脚蹬

宝座的脚蹬也是木质镶金的,上面的六个圈形象征这国家的敌人,三个亚洲敌人和三个努比亚敌人,他们都被法老踩在脚下。边上的象形文字是“所有亚洲的外国土地都在你的脚下”脚蹬的侧面是象征平民的鸟图案,表示“所有”的图案和表示“崇拜”的星星,这些合在一起表示“国王收到所有民众的爱戴”。

图坦卡蒙的宝座背部图案

王座靠背上展示了一幅王室生活图,表现了法老夫妇之间的亲密。法老的短卷假发戴着复合王冠,也戴着大项圈和手镯。他穿着他的非正式、长长的褶皱裙,这是用白银镶嵌而成的,上面装饰带由半宝石镶嵌而成。阿顿神化身为太阳圆盘,居于画面显眼的位置。太阳盘把他的赐予生命的射线延伸到法老夫妇身上。图坦卡蒙坐在王座上,他的脚放在脚凳上。他的王后,安荷森纳蒙正端着一杯香油,亲切的擦着他的皮肤。她戴着王冠,王冠由两只角围绕着太阳盘和两只羽毛组成。她也带着多层胸饰,穿着非正式的折叠头名服,这也由白银镶嵌而成。夫妇身后的象形铭文显示出她早期的名字“安荷森纳顿”,意思是“为阿顿而活的人”。

这个椅背的画面表现出了皇室家庭生活的画面,任务姿态舒展自然,是阿玛尔纳时期典型的特征。

雕像圣所

35陈列室

雕像圣所

这个是一个木头做成的圣所,整个雕刻用金叶覆盖并放置在一个银质的雪橇上面。这个圣所顶部有装饰线条,凸圆形的屋顶有个坡度,模仿的是埃及早期神庙的造型。

雕像圣所细节图

表面装饰极为丰富,主要的内容是图坦卡蒙法老和皇后安荷森纳蒙在一起的场景。例如捐赠场景,皇后被认为是天空和大地的纽带,能够使法老重获永恒生命和王权的必要能量,所以皇后赠送法老荷花,象征新生的项链和赶走邪恶的叉铃。这种表现仍然体现了阿玛尔纳艺术的特点,人物的动作和姿势都显得自然而亲密,和以往埃及古板的死亡艺术截然不同。

赛奈特游戏板

35陈列室

赛奈特游戏板

赛奈特游戏是埃及的一种桌面游戏,类似于跳棋。这块游戏板是最豪华的一块,方格里镶嵌了象牙,有一个狮脚底座,棋子一般都用象牙玛瑙等珍贵材料做成,这种游戏出现在墓室里除了要满足法老死后的娱乐,还有特殊的象征意义,在亡灵书中记录到,灵魂在复活的路上,有一关就是要与一位看不见的对手玩赛奈特游戏,输赢对死者的复活至关重要。

杯子形状的台灯

20陈列室

杯子形状的台灯

这件器物极其精美,是一个装埃香精的容器,这个瓶子两旁的人物是尼罗河神,手里拿着的植物是象征上埃及的莲花和象征下埃及纸莎草,这个瓶子的形状正好是埃及象形文字“联合“的意思,所以代表着上下埃及的统一,这类纹路经常出现在法老王座等私人用品上。

埃及的香精非常出名,现在很多品牌的香水的香精原料都来源于埃及,所以去埃及旅游买香精是很棒的纪念品。

庆典椅

25陈列室

庆典椅

这张庆典椅将折叠椅加了靠背改为交椅,由乌木制作,上面镶嵌模仿斑点皮肤的不规则象牙,腿做成了鸭头的形状,镶嵌了各种宝石和金子,据说最早的折叠坐具就起源于埃及。埃及在古王国时代(距今将近五千年)就已经证实有马扎坐具了。

古埃及马扎

庆典双轮马车

13陈列室

图片为自摄

这是图坦卡蒙的双轮战车,图坦卡蒙去世的非常突然,所以才会匆匆下葬,所以死因也一直受到各种猜测,前几年有一种观点认为图坦卡蒙可能是死于“车祸”,被高速行驶的双轮马车冲撞丧命。

因为运用最新技术重建图坦卡蒙死因,发现其躯干遭高速行驶的马车车轮辗压的可能性相当大,导致其重伤。因为在他的胸腔里,不仅左侧肋骨断裂,胸骨和心脏也都不见了。这对制作木乃伊的人应该是极大的挑战吧。

拉姆西斯二世的壁画

战车在中王朝时期被引进埃及,到了新王国时期在军队中占有重要地位,马车夫成为最高的军事级别,每辆战车可以容纳两名士兵。拉姆西斯二世的壁画上刻画最英勇的法老一般独自冲锋在最前方,他把缰绳系在腰上来控制马车前进的方向,一边腾出双手拉弓射箭。这种双轮马车在民间是非常少见的。

阿努比斯的便携像

9陈列室

阿努比斯的便携像

这尊阿努比斯雕像是一个箱子的滑盖,它被放置在墓室的入口出,鼻子朝着棺材,可能是为了恐吓盗墓贼,雕像是木头的,外面涂有黑色的沥青和金色的装饰,眼睛是由黑曜石制作的,所以栩栩如生。

图片为自摄

阿努比斯是坟墓的守护者,一般在埃及的墓葬典礼中,会有祭司带着豺狼的面具扮演它。

图片为自摄

卡诺匹斯瓶的圣盒

9陈列室

图片为自摄

这个是装图坦卡蒙内脏的卡诺匹斯罐的圣盒,用的是圣殿的建筑造型,华盖上是圣蛇顶着太阳圆盘,四位不同的女神张开双臂守护法老的内脏。四个女神的造型基本一致,从头饰可以区分不同女神的身份。比如头顶王座的这位一看就是伊西斯女神。每个女神都面向一个荷鲁斯的孩子,荷鲁斯的孩子的职责就是保护法老内脏。

图片为自摄

这就是里面装着图坦卡蒙内脏的卡诺匹斯罐。

图坦卡蒙金面具

3陈列室

图坦卡蒙金面具应该是开罗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了,也是全世界最为知名的文物之一,这件面具在专门的展厅展出,是不允许拍照的。

这顶金面具是用来保护图坦卡蒙木乃伊的头部、肩膀和上胸部的。法老清秀的面容是理想化的体现,微微拉长的脸部,杏仁眼,弯曲的眉毛和丰满的嘴唇,都是埃赫那吞统治时期典型的肖像特征。

结语:

开罗的博物馆里的展品太多了,实在不能一一分享,甚至短暂的一天参观时间我都没能一一看完,埃及艺术是人类最早的文化遗产之一,具有强烈的崇高感,高度观念化、概念化和程式化希望有一天可以再来参观一次,来将这篇游记补充的更加丰富一下。

这篇主要介绍了开罗博物馆,接下来还会更新几篇关于埃及神话体系及埃及建筑的文章,希望把这次埃及之行了解到的知识点都能比较全面的记录下来。有兴趣的可以继续关注~

最后一个彩蛋:

图片为自摄

这个据讲解说是埃及法老的避孕套,看后五味杂陈,难以描述,说说你的看法吧?!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