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 >

我说的是芭蕾「芭蕾吧」

时间:2023-01-17 13:41:03 来源:老曹说历史

大家好,我说的是芭蕾「芭蕾吧」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最早的“芭蕾”

芭蕾是法语Ballet的音译,源自于拉丁语Ballo,即跳舞的意思。中文把芭蕾也意译为“舞剧”。

追溯起来,历史上最早的一部芭蕾(舞剧)是1581年在法国皇宫里演出的《皇后的喜剧芭蕾》,故事取材于荷马史诗,但他的体现手段充其量不过是音乐、舞蹈、歌唱和杂耍的混合物。到了路易十四时代,由于国王本人十分喜欢跳舞(自称“太阳王”,电影《铁面人》里就有他在宫中跳芭蕾的场面),芭蕾有了较大的发展。在路易十四的支持下,芭蕾开始由宫廷向剧场过渡,出现了莫里哀的戏剧中通过场面与幕间插舞的结合展示剧情的“芭蕾戏剧”,和吕律的歌剧中加入舞蹈段落的“芭蕾歌剧”。十八世纪后半叶,舞蹈家诺维尔对芭蕾进行了根本性的改革,强调用音乐、舞蹈和哑剧的综合方式来表达情节,逐渐使芭蕾从歌剧中分离出来,从而形成了今天芭蕾的雏形。

第一所舞蹈学校

1661年,路易十四批准设立了世界上第一所舞蹈学校。在这所由皇家和国家正式确认的舞校中,一位优秀的教师博尚有效地确定了跳芭蕾的人必须要遵循的“脚的五个位置”的原则。如,一位:距一脚掌;五位:两脚脚掌外开紧贴,使一脚尖位于另一脚的脚跟旁等等。这种脚位的固定,使跳古典芭蕾的演员造型稳定、均衡,在躯干失去重心时能自如地向左右前后方向倾斜舞动。因此,也使舞蹈者始终能保持挺拔、潇洒和典雅的形态。

奇妙的脚尖

十九世纪三十年代,芭蕾题材有了重大变化,民间关于仙女、幽灵、水妖等超自然精灵的浪漫传说纷纷被搬上舞台。为了表现这些虚无飘渺的“人物”,要求跳舞人的脚步与地面的接触缩小到最低限度,于是,女演员用脚尖跳舞的这些芭蕾里,现实与非现实,人间与非人间的世界往往同时并存。音乐更富有戏剧性。舞蹈设计也更追求细腻、灵巧、雅致。起舞时,女演员还时常会被男舞伴们轻轻托起,在空中飘忽,仿佛她们即刻就会溶化到空气之中去似的。

四百多年来,舞蹈家和芭蕾舞教师们为这种不断发展的表演艺术制定了一系列“动作语汇”。凭借着这些基本语汇,芭蕾制作家们创造出了许多新节目和新花样。但是,一般来说,这些舞蹈语汇(动作、舞姿)展现在舞台上的,不外乎是跑、跳、蹲、跃、转圈;一个演员或几个演员被另一个演员或许多演员举起来,然后在地面或空中做出各式能激发人美感的平衡姿态等等。


芭蕾是看的艺术,就象观赏绘画和雕塑。但它又不是静止不动的,它在瞬息万变中呈现。技巧是表演艺术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芭蕾的技巧又那样与众不同。一个女演员在脚尖做“富埃对”(或译为“甩鞭转”),做得越多,当然就会获得热烈的掌声,但她要是能在旋转时支撑脚保持原地不动,那人们就会说她技巧高超。同样,男演员做“昂特雷沙”(两脚快速交叉地跳)他跳得越高,交叉的次数也会越多。但他还必须在跳起来时把脚尖蹦直,这才会显示出他的基本功有多么扎实。然而越是优秀的舞蹈家,他(她)们的技巧就越不会有意拿出来向人们炫耀,他们的艺术修养使他们总不愿特地要以自己的技巧去迎合观众,相反,他们会特别注意要把技巧融合在自己所塑造的角色之中,在这一点上,芭蕾又和其他表演艺术有相通之处。


哑剧融入“芭蕾”

哑剧这种古老的艺术手段至今还保存在相当一部分芭蕾(舞剧)之中。其中,特别是哑剧手势,几乎已形成了某些固定的程序。例如,一个王子面对美丽的公主,他左手捂胸,右手的食指和中指指向天空,那意思是:“我对天发誓永远爱你!”另一个贵妇人对姑娘说:“你结婚了吗?”那么在不能开口的芭蕾里,她只好用一种特定的手势:将自己的右手指一下左手的无名指?(西方人戴婚礼戒指的地方)。再有,一个少女双手在自己的头顶交叉几次,那即是在讲:“跳个舞吧!”这些哑语到后来成了只有那专门去看芭蕾的老观众们才能“听懂”的语言了。大多数人对此却感到厌烦,所以在现代的许多演出中它们已逐渐被淘汰。


穿插有表演性舞蹈

在一部芭蕾里,除了与主人公有关的独舞、双人舞等舞蹈段落外,还经常穿插有表演性舞蹈。例如《天鹅湖》第三幕“宫廷舞会”一场,就安排有各具性格和民族特色的“西班牙舞”、“查尔达什舞”(匈牙利)、“洛罗涅兹舞”(波兰)、“那不勒斯舞”(意大利)在古典芭蕾中几乎成了一种惯例。但从戏剧结构来分析,它们的出现通常也是为了烘托气氛、渲染环境,和变换观众的欣赏口味。


音乐—舞蹈的灵魂

音乐是舞蹈的灵魂,而好的舞蹈又可被视作是“看得见的音乐”。《天鹅之死》是俄国大编导福金根据法国作曲家圣·桑的大提琴曲《天鹅》创作的芭蕾精品。《天鹅湖》则是俄国作曲家柴可夫斯基先写成乐曲,然后由舞剧编导家们设计舞蹈和场面的杰出芭蕾(舞剧):在美妙的音乐的基础上,女演员裸露着双臂,以她们硕长的双手舞动,象征飞翔着天鹅翅膀。今天,这个形象似乎已成了芭蕾的“标志”。这出芭蕾表现了正义战胜邪恶,爱情战胜死亡,世界上许多著名的芭蕾作品都体现了这样一个主题。


当今的世界舞坛上,无情节芭蕾的演出十分活跃。这种节目依赖于著名作曲家已经写成的(并不专门为芭蕾写的)纯音乐作品。实际上已成了是用舞蹈来解释交响乐或器乐曲的作品。例如用巴赫的d小调二重小提琴协奏曲编成的芭蕾《巴罗克协奏曲》、用柴可夫斯基的弦乐小夜曲创作的《小夜曲》等等。这些芭蕾没有什么故事情节,男女演员随着音乐的旋律、节奏舞蹈,他们在台上或以自己身体各部分的律动,或以队形的繁复变化,或以独、双、群舞的有机交替,把编导者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传达给观众,使他们在视听两方面都得到美的享受。


(钱士锦/文)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