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艺术家 >

鉴藏赏析:吴昌硕篆刻章法漫谈(上)

时间:2021-09-23 15:45:04 来源:

吴昌硕篆刻章法漫谈(上)

吴昌硕是20世纪杰出的篆刻家,在诗、书、画、印等诸多领域内的建树足以雄视千载,篆刻方面开创“吴派”,印风风靡当代,影响至深。吴昌硕取得篆刻上的成功有诸多原因,比如他的天赋与勤奋,在诗、书、画、印等方面的融通,再加上高寿,故艺术风格能臻于极致,成就亦在多方面。笔者结合自己的临摹经验,仅对吴昌硕的篆刻章法作初步探讨。

blob.png

一、善于运用破残来营造独特的构成形式

众所周知,吴昌硕在篆刻方面所持的美学观点是“既雕且琢,复归于朴”。在篆刻实践中,他着意追求汉烂铜印及齐鲁封泥因年深月久、自然风雨侵蚀漫漶所形成的古意盎然的韵味。吴昌硕篆刻破残手段的高明之处在于不为残破而破残。他敢于破残,也善于破残,所破之残有出人意料、不落窠臼之美,在经意与不经意之间达到了“既雕且琢,复归于朴”的艺术境界。

blob.png

从表面上看,破残是在不平衡中追求平衡;而从本质上来讲,这样做是为了使印面气息充盈、血脉畅通。如朱文“缶庐”印(图一),乃其经典力作,边栏笔断意连,漫不经心,静中有动,使整个印面极富流动感。又如“安吉吴俊章”(图二)。这是一方仿汉印,气息高古浑厚,边栏残断,印面团成一气,形散而神不散。还有他的“道无双”(图三),上下留空,气息空灵。

blob.png

“无”字的处理乃全印的点睛之处:末笔粘连边栏,以产生流动感;边栏破残,顿使内外气息呼应起来。他的“染于苍”(图四)在边栏上吸收古封泥意趣。为保持印面平衡,左边栏全破,上方边栏留有一小截,以免和左边栏雷同。整体来看,此印的四面边栏各有不同。他的“竹千蕙百庐”(图五),字形以圆转为主,其“苍、厚、圆”的风格特征充分展现出来。

blob.png

与前一印不同的是,这里的“庐”字中长笔画巧借作边栏;“千”字的笔画冲出边栏,下方自然留空,使全印满而不涨、对比强烈,正所谓“疏可走马,密不透风”。他的“寓庸斋”(图六)则是一方破残的特例———底边残破。底边是篆刻破残的“危险区”,因为它有稳定印面重心和留住印章气息的作用。

blob.png

blob.png

但善于破残者,不但有惊无险,反而会取得化平凡为神奇的功效。此印线条笔意极浓,粗细不定,“庸”字下方破残,使内外气贯穿起来。

由此看来,精彩之笔来自于胆量,胆量依托于才艺,正所谓“艺高人胆大”。(上)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