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艺术家 >

收藏要点:画作《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时间:2021-10-15 17:45:09 来源:

画作《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blob.png

《危急时刻》张玉江 作

现藏于中国美术馆的油画《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165厘米×186厘米,见附图),创作完成于1979年,是30年前国庆30周年全国美展上最受人们重视和喜爱的作品之一。在迎接国庆60周年的今天,重读这幅作品依然感到亲切和温暖。

blob.png

张京生-王元珍-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现藏于中国美术馆的油画《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165厘米×186厘米,见附图),创作完成于1979年,是30年前国庆30周年全国美展上最受人们重视和喜爱的作品之一

画面上,刚刚和平解放的北京,人们迎来了1949年的初春,正阳门(前门)前的小广场上,树木吐出一片新绿,早春北京所特有的灰蒙蒙的天空中几个风筝轻轻飘动。近处道边上的老树怒放着向上的嫩绿新枝,在阳光的照射下显得耀眼夺目。画面中,晨曦笼罩着的正阳门门楼上刚进城时戴八角帽的毛主席的巨幅画像,远处门楼下就要出发的欢送南下工作团的汽车,马路边摊贩前熙熙攘攘的人群,南来北往的路人,响着踏铃行进的有轨电车以及拿着宣传品、正在和一位老大妈亲热地说话的女兵,街头相遇吸着烟、话家常的熟人,进城农民领着的、惊奇地东张西望的男孩,脸上堆满笑容的蹬三轮车的工人,这些都表现了古老的北京城初沐春风,繁忙、祥和的景象。在这样的氛围里,荡漾着童稚的响亮歌声,“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万丈高楼平地起”、“你是灯塔”、“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个规模不大的“童声合唱团”的成员———胡同里的孩子和顾不上去卖报的报童以及他们的组织者、领唱和指挥———进城不久的解放军女工作队员,个个喜笑颜开,他们虽是新相识,却已成了好朋友。他们唱出了人们对共产党解放军的认同与热爱,他们唱出了刚刚解放就已建立起来的军民鱼水情。

blob.png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儿童,是社会心灵的镜子。在这些孩子的笑脸上、歌声中,映射出的是从苦难深重的旧社会解放出来的北京老百姓此时此刻的心声。新中国就要正式成立,在深入到街区的“军管会”的工作人员耐心细致的工作下,北京市民已逐步走出临近解放时旧北京时局动荡、民不聊生所造成的阴影。那时,常有国民党伤兵和逃兵骚扰,以及围城后生活必需品奇缺、物价飞涨的日子,但是现在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共产党领导下的新北京的的确确走进了崭新的、富有生机的新时代。这幅历史性风俗画,从一个小小的侧面说出了历史的真实,引起了观众的信服和共鸣。

这幅画的两个作者是天津美术学院的伉俪油画家张京生(1940—)、王元珍(1943—)。他们曾先后毕业于中央美院附中,又同时于1962至1967年在中央美院油画系第二工作室,师从罗工柳、李天祥、林岗诸先生学习油画;毕业后,于1973年一起到天津美院油画系任教,现在都是教授、硕士生导师。张京生还是画室主持人、国务院“荣誉金”享有者。张京生擅风景、静物和人物,作画挥洒自如,能充分表现出自我的情怀。王元珍专攻人物肖像,写实细腻,追求单纯简练,擅长表现东方女性特有的温婉含蓄,情调宁静平和。上世纪70至80年代响应学校号召创作革命历史题材作品,《挑粮上山》、《烽火年代》、《家乡喜讯》、《爱国无罪》、《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北皇城根5号》等,都是他们二人创作的。那时,创作为政治服务,要求作者的感情符合工农兵的感情,符合政治的需要,但只要作者作画的态度是诚恳的,感情是真实的,就会留下可看的东西。他们二人,那时为“四人帮”的覆灭而喜悦,怀着明确的爱憎之情,为表现历史进程中最能触动广大人民心灵的瞬间而创作,用自己过硬的油画写实技巧,艺术地再现生活,使观众犹如目睹现实。

这幅《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所表现的生活,便是张京生亲历的。北京解放时,他8岁,家住北京外三区(今崇文区)上堂子胡同,他在自家斜对门的大庙改成的小学里念书。解放军进城后,这里出现许多新鲜事:学校来了一位五十多岁穿军装的校长,语气平和,待人亲切;学校操场上,演出解放区的秧歌剧《兄妹开荒》、《夫妻识字》;学生学“打霸王鞭”;“军管会”办事处的女兵召集胡同里孩子们教唱从解放区带来的革命歌曲……在谈到这幅画的创作过程时,张京生说:“教我们唱歌的女兵的脸又黑又红,短发,身着浅黄绿色棉军装、黑布鞋,鞋底上有黄土痕迹,这个形象一直深深地留在我的记忆中。”

后来,在美院创作课上,张京生曾画过“军管会”的女兵生活,画的也是刚解放的北京。初春,正阳门前马路边,一位女兵和一位女学生拿着宣传品提着小桶糨糊在街上行走。这次练习成绩不佳,指导老师钟涵先生只给了他“4”分。十几年后再次选定这个题材,张京生画了草图:正阳门前小广场,女兵站在一个高台上,指挥着台下的人唱歌,场面热烈。王元珍提出了完全否定的意见:气氛太像“样板戏”,还没有摆脱画革命历史题材,类似舞台表演,大都具有“红、光、亮”的束缚,缺乏历史的真实面貌。于是,二人面向生活搜集素材,重新构图,把创作拉回到“描绘历史真实”的轨道上来。女兵的棉军装不能用“样板戏”戏装那种“的确良”的衣服。这个想法得到前辈艺术家秦征的支持,秦征把他珍藏的他进北京时穿的棉军衣拿到画室写生用。解放前后北京普通人家孩子的形象衣着也就是上世纪60年代农村孩子的样子,他们二人上世纪60年代在美院下乡积累了很多素材,刚好派上用场。还有,画面上出现的人力车,用的是天津三条石纪念馆保存的旧时“原物”;带有旧北京马路印记的消火栓,西花市大街路北大烟袋锅儿小百货店门前还有一个,可是,上面的“大圆帽子”早已丢失,幸亏张京生在早年那幅习作上画过,可以移来一用。总之,从人物形象塑造到场景细节安排,都力求具有更强的可信度、更强的感染力。

王元珍重画了素描稿,油画由张京生制作完成。

创作完成之时,中央美院的侯一民刚好在天津美院。看过此画后,他说:“画革命历史题材具有‘抒情’的效果,可以坚持走这条路。”这幅作品当年在天津展出,获优秀作品奖;送北京参展,获庆祝建国三十周年美展二等奖。《人民日报》、《美术》杂志、《解放军画报》、《新华文摘》等几十家报刊予以刊载和介绍,天津电视台拍了专题片,后又被收入《中国新文艺大系(美术卷)》和《新中国美术50年》。

庆祝建国三十周年美展获奖作品共82件,一等奖有周思聪的中国画《人民和总理》等3件。一等奖中虽然没有油画作品,但这并不是说此展缺少油画作品。在27件二等奖获奖作品中,和《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同时获奖的还有詹建俊的《高原的歌》,高虹、何孔德的《军委全会》等共14件,占半数多;在52件三等奖的作品中,获奖的油画有闻立鹏的《红烛颂》,蔡亮、张自嶷的《花灯迎春》等17件,占将近三分之一,可以说是油画新作的大丰收。这些油画,题材多样,表现了生活与历史的真实;作者多是中青年,他们以自己的真情,用自己的作品批判了“文革”美术的粉饰生活、伪造历史、违反艺术真实的假现实主义,恢复和彰显了现实主义艺术的生命力,标志着中国油画已由复苏进入觉醒。

近二十年来经常出国进行学术交流和举办个人油画展的张京生、王元珍,艺术主张和油画创作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张京生说:“油画创作面向世界已成为今天的现实存在,如同我早已不知油画是中国的还是西方某国的一样,已不知现在穿在腿上的裤子原属某一国一样,重要的是这一切是你自己的!我以艺术的变迁作为我的故乡。”王元珍则说她关注的就是她身边的人,“永远追着心里的宁静与典雅,不管是用严谨还是放松的手法,内心不变。”对于《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幅作品,他们说:“这幅油画在特定的历史时期,起到了特定的历史作用。”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