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艺术家 >

收藏百科:梁同书行书轴

时间:2021-11-05 15:45:04 来源:

梁同书行书轴

古人的平均寿命与今人相比要短得多。像明代文徵明寿至九十,晚年犹精神矍铄,能书大字,也能写蝇头小楷,实属凤毛麟角。古语云:“人生七十古来稀。”这句话在今天已不再适用了。然而,今人尽管长寿了,但能像文徵明既长寿,艺术成就又高者,也并不多见。清代的梁同书是一位著名的长寿书法家。他与文徵明有诸多相似之处,比如梁同书活到93岁,比文徵明还多活了3年。梁同书擅行草,精小楷,更擅擘窠大字,大而且精,12岁时即有此技。梁同书能诗亦能画,画名被书名所掩。当然,他的绘画成就与文徵明相比还有不小的距离。梁同书不仅是一位书法实践者,而且还是一位很有成就的书法理论家,有《频罗庵论书》和《频罗庵书画跋》传世。同时,他还精于鉴赏,对毛笔及铜器、瓷器也深有研究,著有《笔史》、《古铜瓷器考》。

梁同书行书轴纵93.8厘米,横60厘米,款署“时年七十有五”,现藏南京博物院

梁同书属于真正的“高干子弟”,其父梁诗正官至东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因梁同书具备多项才能,乾隆十七年(1752)被赐进士出身,官侍讲。不。不知是因为进士是“赐”的,还是怕人说“走后门儿”,反正梁同书对官场毫无留恋之意,不惑之年就“引疾不出”,潜心书画。有资料说梁同书一生不近女色。他精力过人,九十余岁还能写小楷、为人书墓志铭,是否与此有关呢?

这里介绍的梁同书行书轴(见右上图)为纸本,纵93.8厘米,横60厘米,款署“时年七十有五”,现藏南京博物院。

《清史稿》载梁同书书法“初法颜、柳,中年用米法,七十岁乃变化。名满天下,求书者纸日数束,日本、琉球皆重之”。这件行书轴米书味道很浓,许多字在米帖中都能找到原型。如“书”、“李”、“交”、“天”、“太”等字,似受米芾《苕溪诗卷》影响较多。不过更多的字是在感觉上,或者说是在精神、气韵上接近米书。这一点和梁同书强调读帖、反对死摹古人有很大关系。同时,这也是他“七十岁乃变化”的结果。在古代书家中,米芾属于较难学者,这是因为米芾属于技术型书家,而且这技术是属于高难度技巧,笔法、结字不拘一格、神出鬼没、不主故常,再加上他性格放纵,常常有意外的神来之笔、诡异多变,让人难以琢磨而不得要领。梁同书学习米字,有他自己的思想和方法。他强调要用极软的毛笔。他说:“譬如人持一强者,则无所用力。持一弱者,欲不使之偃,则全腕之力自然来集于两指端。

其实书者,只知指运而并不知有腕力也。”他还说:“笔要软,软则遒;笔头要长,长则灵;墨要饱,饱则腴;落笔要快,快则意出。”因梁同书用长锋软笔,故写米字困难更多。为了写出沉着的笔力,梁同书饱蘸浓墨;为了表现劲健,他行笔较快,时露渴笔———此即他所理解的米书“笔笔压纸,笔笔不着纸”的方法。他写出的效果是浓淡、轻重、疾徐多变,而且衔接过渡自然。米书的痛快沉着,梁同书以软毫得其三昧,实属不易。梁同书论书有“写字要有气,气须从熟中来,有气则自有势”之说。此轴书写技法精湛娴熟,熟而不俗,自然得势。其提按、顿挫交待清晰,笔势映带自然,有很强的节奏感。整幅作品功力与性情互见,风骨端凝,苍劲老辣,十分可贵。单就此轴便可看出,梁同书不愧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高手。

梁同书(1723—1815)字元颖,号山舟,晚年号不翁,九十以后号新吾长翁,浙江杭州人。大学士梁诗正子。与亳州梁、会稽梁同治并称“三梁”。与翁方纲、刘墉、王文治合称“清四家”。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