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艺术家 >

唤醒荆楚蓝染千年之美的句子「死神蓝染和友哈巴赫」

时间:2022-12-02 11:41:07 来源:花的衣裳

大家好,唤醒荆楚蓝染千年之美的句子「死神蓝染和友哈巴赫」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花的衣裳

武汉纺织大学服装学院“纺大染语”坚守传统印染传承薪火(通讯员 李小萌)

众所周知“青出于蓝”的喻义。但很少人了解是出自于战国时期《荀子·劝学》开篇中“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的典故。古人用靛蓝染布的过程来教导弟子们学习永远没有止境,希望弟子们能够坚持不懈地努力学习。

荆楚地区拥有千年的传统印染文化,丰富的天然染色资源造就了绚丽多彩的楚国服饰文化,其中植物染色“蓝染”成为明清后湖北省纺织产业发展的重要染料之一。古籍《礼记》中记载楚国宫廷就有“蓝尹工官”专门负责靛蓝染色,《夏小正》记载:五月,启灌蓼蓝......,可见古人早期就掌握了种蓝的农作技术。在传统服饰中“纺染织绣”技艺造就了绚丽多彩的华夏服饰,尤其在楚墓出土的巧夺天工的丝绣品中可以看到包含了矿物染色、植物染色等天然染色的面料、绣线、图案等更是美轮美奂。随着历史的发展,就蓝染而言,从染料种植、收割打靛、布匹染色等不同环节形成了大规模的蓝染产业集群,尤其是天门蓝印花布,明清时染坊就有156家,年产蓝印花布七十多万匹,经过汉水经销湘、赣、豫、京等地成为世界博览会展品。


图1 2018年花版与蓝印花布调研拍摄

此外黄陂、孝感、黄冈等地都有种蓝、染色制作蓝印花布的历史。但随着工业化发展的进程,昔日手工印染业的辉煌也随之悄然改变,传统印染技艺面临着抢救保护与传承创新的现状。如何“唤醒荆楚蓝染千年之美”正在成为当下湖北文化产业中非遗手工技艺赋能乡村振兴战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和担当。

图2 武汉纺织大学荆楚纺织非遗馆展区


十年来团队一直在坚守荆楚纺织非遗传统印染技艺与文化传播、长期深入省内保留传统手工印染遗存的村镇进行田野考察;(如图6所示)曾在教育部全国纺织类高校创新创业大赛、省级挑战杯、互联网 大赛等中取得过优异成绩;(如图7所示)蓝染作品被人民日报、光明网、中新网和中央电视台报道;多次参加过国内天然染色行业会议与展览,(如图8所示)承办过“中国第三届草木染大会”服饰秀、参加过“第二届天然染色双年展”“第三届中国纺织非遗大会精品展”“首届蓝脉两岸蓝染艺术作品展”以及“深圳文化产业博览会——国际植物染艺术联展”等,一直在努力唤醒荆楚蓝染之美的道路上不断前行,展现纺大服装学院染语人的传承薪火之美,2021年荣获“湖北省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优秀团队”称号。

图3 2016年手工扎染服饰产品研发设计成果展



图4 2016年手工扎染服饰产品研发设计成果展现场作品讲评讲座

经过多年的积累与沉淀“纺大染语”打造成为武汉纺织大学校园传统纺织印染教研与科研相融合的文化品牌,以荆楚纺织非遗文化传播、文创产品研发、设计人才培养为宗旨,隶属于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传统印染技艺传承与创新研究方向,涉及到染纺、染绣、染织等多种非遗技艺综合传承与创新领域。以传承·设计·创新·服务作为品牌核心,搭建研究生、本科生创新创业教育与实践平台。通过科学研究、课堂教学、设计研发、产品销售等多元化资源整合形成品牌特色。本项目品牌不仅能够成为校内学生体验、了解、感受传统染缬文化的基石,而且更是荆楚传统印染产业传承与发展研究必须探索的一条人才培养之路。


图5 《创意手工印染》天然染色服装与服饰产品开发


图6 团队田野考察


图7 成果获奖(挑战赛、互联网、纺织非遗创新大赛)


图8 荆楚纺织非遗馆中天门蓝印花布展区染语团队直播讲解


图9 2022年校五四青年节建团一百周年团队蓝染服饰秀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