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艺术家 >

介绍家乡的粽子「介绍家乡的美食粽子」

时间:2022-12-11 13:49:08 来源:师者恒信

大家好,介绍家乡的粽子「介绍家乡的美食粽子」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又到一年端午节,到处都能看到粽子礼盒,街边偶尔也能看到散装的小三角粽子,但这些在我眼里,都比不上老家独有的大粽子更让人馋的直流口水。

为什么说家乡的大粽子是独有的呢?原因很简单,主要因为大,味道和传统的芦苇叶子包的粽子在外观上就有很大区别。其次,老家的大粽子,截至目前还没有非手工包的,可以说每一个粽子都是经过家乡勤劳女性双手一点一点,一个一个亲手包的。再就是,老家的大粽子不仅有常规的纯糯米加大枣,加红豆等包法,而且有高粱米,小米品类的粽子,截止目前,我没有在其他地方见过有这样的粽子。


天然槲叶

说起老家的粽子,就不得不说它独有的粽衣了,因为地处陕西东南部,秦岭南麓,所以不缺少树木,常言道“靠山吃山”,这话没毛病,山里人最不缺的就是绿色无污染的原材料。而聪明的家乡人,很早就开始用香味浓郁,天然无毒,不易腐烂,具有中药价值的槲叶作为包粽子的材料,一般五六叶即可包一个粽子,最外面再用一些芦苇叶子包裹,用上金针花叶子分的断捆绑瓷实,就成为独具特色的大粽子。

铺好槲叶盛入加有红豆的糯米


大约倒入三两米可以包


槲叶四周包起,再用两片芦苇包外层


包好的槲叶大粽子一个个摆好

听我讲起来,好像包我们家乡这种槲叶大粽子也不是很难,但我给大家说一说包粽子前的准备材料和准备工作,还有整个包粽子工序,大家就知道吃上这种槲叶大粽子有多么不容易了。

作为陕南山区小县城的居民,槲叶都是来自于大山里的槲树上,需要人工一个叶子一个叶子地采摘下来。每年上山摘槲叶的人,都有发生意外的,上树摔下来的,下山摔了的,骑车往返山区与家的路上摔了的,年年都有。这个是意外,除了运气不好外,可以避免,但摘槲叶时,正值农历五月前后,天气有多热,就不用多说了,还有蚊虫叮咬…光采摘槲叶就已经很辛苦了。

有人可能会说,完全不用自己去摘槲叶啊,街道有卖的。说得对,是有卖的,大多数人花钱买自然简单、方便,但这叶子每一个都是人工采摘的,那些摘槲叶的山里人一定是冒着风险,在为我们能包粽子辛苦的付出。

有了槲叶,其他的材料基本都可以买来,芦苇叶子虽然也是人工摘的,但芦苇一般都生长在平坦的地方,多是临近水源的洼地。唯一风险就是别被芦苇叶子割了手,小心被草丛中青蛙和蛇类吓到。这个可以戴手套,穿严实点,脚上穿靴子避免。

原材料中的金针花(老家叫针金花,学名是忘忧草),农村人不缺这个,即使自家没有,也可以在邻居家房前屋后采摘一些。城区人也可以在街道买到。而随着社会的发展,近几年,大多数人用蛇皮袋子抽出来的条绳取代,也有人用线绳捆绑粽子。精致一些的人,会用到五色绳绑粽子。


包好的槲叶粽子


准备下锅煮的槲叶粽子


包好待煮的槲叶粽子

包粽子最少不了的就是糯米,家乡人管它叫“酒米”,不论家里包小米,高粱或其他谷物粽子,多少都会买一些糯米包粽子用。若不包大枣的话,就用红豆拌在糯米里包。糯米和其他要包的食材,都会提前泡好(大约泡数小时),然后槲叶需要在水里煮一下控干水,主要也是为了杀菌消毒,所有材料准备好了以后,就可以开始包粽子了。

绝大多数情况下,每家每户包的大粽子都是由家庭妇女一个一个亲手包的。农村男人顶多出力劈叉,烧锅即可。而每家每户煮粽子大多是在晚上煮,因为要煮一大锅(老家的锅是铁桶漏斗状的),一层一层的摆放整齐,上面用石头或者“被子”压住,然后盖上锅盖,开始大火煮半个小时以上,等几个小时,或者干脆一夜,就可以捞出来,控水后就可以吃了,剩下的储存起来能吃一段时间。

槲叶和芦苇叶子煮过后洗净备用


所有材料准备到位后开始包粽子


开始包槲叶大粽子了


煮好控干水的槲叶粽子

槲叶粽子吃法最常见的是在锅里加热后,撕开一层一层的外衣,撒上白砂糖,用筷子划成断一口一口吃,特别软,特别甜。也有人喜欢什么都不放,就着菜吃,但这种吃法是缺少灵魂的。


传统的槲叶粽子


小米槲叶粽子


经典纯糯米槲叶粽子


经典槲叶粽子吃法

吃粽子,不仅仅是过节,纪念爱国诗人屈原那么简单,更是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家乡的眷恋、思念之情。“每逢佳节倍思亲”,身处在外的游子们,每到节日,都对家乡,对亲人无比思念,这种节日的思念是一种无法言喻的情怀。而在这种节日里,若是能吃上家乡的槲叶大粽子,那绝对是件无比幸福的事!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