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艺术家 >

佛教石窟艺术宝库「石窟艺术是一种包括什么的佛教艺术」

时间:2022-12-18 09:49:06 来源:风觞引

大家好,佛教石窟艺术宝库「石窟艺术是一种包括什么的佛教艺术」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石窟这种形式最早源于古代印度。至今印度还保存着著名的阿旃陀石窟、埃罗拉石窟等多处石窟寺。

佛教产生以后,僧侣们作为日常工作,要进行修行、说法及各种佛教仪式活动,于是针对不同需要,就产生了相应的寺院和石南等建筑。

寺院是以砖石或木材构建,而石窟则是开凿在山崖中。本来,寺院与石窟有着同样的功能,为什么有了寺院后还要开凿石窟呢?这有两个原因,一是寺院多建立在城市里,虽然有利于传播佛教教义,但僧侣们要修行,需要一个更为安静的环境;而幽静的山上或森林中是最适合修行,于是在山里凿窟而居便成了佛教徒修行的重要方法。另外,土木结构的寺院常常会因火灾而化为烬土,地处闹市,也会因政治变动或战争而受灾,因此,选择在山中凿窟以代替寺院,其中也有避免灾祸的用意。

不仅在敦煌,在中国内地不少地方也开凿了石窟,如位于山西省大同市附近的云冈石窟、河南省洛阳市附近的龙门石窟、河北省邯郸附近的响堂山石窟、甘肃省天水市附近的麦积山石窟等等。这些石窟都有一个特点,虽然都是在风景优美的地方,但离市区的距离少则十来公里,多则二十多公里,是人们步行可以到达的距离,这样就可以维持正常的生活供给,同时也让信众们去参拜时不至于太辛苦。

现在,从敦煌市到莫高窟的公路有25公里,而古代穿越沙漠到达石窟的路途则只有十多公里。在敦煌这个沙漠地区,适用于建筑的石材和砖瓦很少,木材也十分难找,于是在砂岩中开凿洞窟、用黏土制作塑像、在壁上绘制壁画就成为敦煌石窟的主要特色。敦煌石窟从建筑形制来看,大体上有三种形式:

第一种形式是禅窟。古印度把它称作毗诃罗窟,意思是“精舍”、“僧院”,是僧人们用以坐禅修行的洞窟。

禅修是早期佛教僧侣们的重要修行方法。禅的意思就是思维修,僧人们通过静坐、冥思苦想来达到对佛法教义的领悟。

印度的阿旃陀石窟中有不少是禅窟,它的形式大体是围绕着一个大型洞窟,在周围开凿较小的洞窟,僧人们在这些仅能容身的小洞窟中修行。现存的禅窟在中国内地很少,但在新疆地区的克孜尔石窟就有不少,莫高窟南区有三处,即北凉第268窟,北魏第487窟和西魏第285窟。20世纪90年代在莫高窟北区也发现了一些禅窟。

第268窟是一个小型石窟,被认为是敦煌最早的石窟。它的主窟是一个1米左右宽的过道,在两侧各开了四个小禅室,禅室很小,仅够一个人坐下。在这里除了坐禅修习以外,难以进行别的活动。487窟和285窟比较相似,窟形较大,中央是一个方形的覆斗顶窟,正面开龛造佛像,两侧壁各开4个小禅室。在第285窟中央还保存着一个方形坛的遗迹,可能是用于说法或别的活动的。专家们推测,第268窟最初建立时是没有壁画和塑像的,后来为了观像的需要而造了佛像,并绘制壁画。而第487窟和第285窟的窟形则表明,开窟时就已明确计划要造佛像的。本来观像也是禅修的一种方式,称为禅观,僧侣们在静坐时,要一边看佛像,一边想象佛教的教义和佛国世界,这样就会不断地在自己的心中出现佛像或佛国景象,从而使禅修得以长进。另外,像第285窟这样的大型禅窟出现,不仅表明了禅修的僧人增加,而且反映了禅修的形式有所变化,即把禅修、说法、礼拜等活动都结合起来了。

第二种形式是中心柱窟。中心柱窟是敦煌北朝时期最流行的洞窟形制,它源于印度的支提窟。支提的意思是塔,塔本是存放佛舍利(舍利,指佛的遗骨)的地方。在佛像产生之前,塔作为佛的象征物而被崇拜,所以在寺院和石窟中建塔,便于人们绕塔礼拜。有塔的石窟称为支提窟,也就是塔庙窟。在印度的阿旃陀等石窟中有不少支提窟,它的形制大体是平面为长形,前方后圆,后部中央建一座佛塔,信众们进入石窟后,围绕佛塔右旋礼拜。塔庙窟实际上就是礼拜窟。

但是敦煌的塔庙窟与印度的有点不一样,它的平面为长方形,在洞窟的后部有一个方形的柱子,直通窟顶,称为塔柱,这是仿照佛塔的形式所建,但与印度式的佛塔已大不相同了。它在方形的塔柱上四面都开有佛龛,龛中各有佛像,正面是一个大龛,其余三面则为上下两层佛龛。与此相对应,石窟左右两侧壁上部也常常凿出一排佛龛。佛龛的形式最初也是传自印度,通常上部为圆拱形,称为圆拱龛。可是在敦煌石窟中除了圆拱龛外,还有阙形龛。所谓“阙”是中国传统建筑的一种重要类型,它通常在门两侧做出高出的屋檐,中部较低。阙的形式至少在周代已经存在了,通常是用于宫门、城门、陵墓、祠庙等处,有宫阙、城阙、墓阙和庙阙之分。汉朝以后,贵族的庄园多建阙,这在汉画像中就有所表现。其形式是在门的两侧建双阙对峙,阙比门略高一点。敦煌石窟中的阙与汉代以来的阙的形式完全一致。此外,除了凿出来的阙形龛外,在壁画中也常常能看到画出阙的建筑。在古代,阙有观敌守卫的功能,后来逐渐成了一种象征的东西。由于阙多在宫城使用,所以阙就象征着至高无上的宫廷。佛龛本是供奉佛像的,借用中国传统的阙的形式来造佛龛,表明了古代中国人对佛教的理解,以阙象征佛国的天宫显然是把佛看做如世俗的皇帝一样至高无上吧。

中心柱窟的窟顶后半部是平顶,前半部则为人字披顶,这是中国典型的歇山顶房屋建筑形式。人字披的两端还仿照木构建筑的形式,浮雕出椽子,在中梁的两头做出斗拱的形式。当然,这些斗拱与椽子已经没有什么实际的建筑功能,仅仅只是装饰而已。石窟本来与佛教一样都是从印度传来的,然而经过中国艺术家们的创造,巧妙地把中国传统的建筑形式融合进去。可以想见中国的佛教信众们进入这样的石窟,看着十分熟悉的传统建筑形式,无疑会增加亲近感。

莫高窟第251、254、257、431等窟都是中心柱窟的典型洞窟。在北魏时代中原地区的云冈石窟、巩县石窟,北齐时代响堂山石窟等都流行过中心柱窟的形式。

隋代以后,中心柱窟的规模更大,往往在中心柱的正面和两侧壁建造三组大型佛像,也就是三世佛像。如莫高窟第427窟(隋)、第332窟(初唐)就是代表性石窟。这时的中心柱四面及洞窟的两侧壁已不再开龛,塑像都集中在中心柱正面和两侧壁的人字披下,人们一进洞窟就见到这样高大的佛像,具有一种震撼人心的视觉冲击。初唐第332窟和盛唐第39窟还在洞窟后壁开龛,内塑涅槃佛像,这样的布局具有新疆克孜尔石窟中心柱窟的特点。唐代的中心柱窟还有如榆林窟第28窟和第17窟的形式,仍保留着四面开龛的传统,但都是单层龛,佛像较大。在中心柱正面和两侧面的佛像均为坐佛,中心柱背面的佛像则为立佛。莫高窟第39窟(盛唐)和第9窟(晚唐)等石窟的中心柱窟又有一些变化,仅在正面开帐形深龛,其余三面不开龛,塑像较小,这是唐代后期的特点。

第三种形式是殿堂窟。北魏晚期到西魏时代,由洛阳一带传来的中原风格影响到敦煌,这时的洞窟多采用殿堂窟的形式。

殿堂窟是敦煌石窟中为数最多的洞窟,通常平面为方形,在石窟正面开一大龛。这种洞窟的空间较大,如殿堂一样,所以称为殿堂窟;因窟顶为覆斗顶形,也叫覆斗顶窟。覆斗顶来源于中国古代斗帐的形式。文献上记载大约在周朝就已出现了斗帐,其形式是:先立四根账柱,上面再以水平向和斜向的帐杆构成覆斗顶;也有的是四角攒尖,形成锥形的。在麦积山石窟还保存着四角攒尖顶的殿堂窟,如第11窟和第136窟,显然这也是中国传统建筑影响的产物。

敦煌各个时代均有覆斗顶窟,早期则以西魏第249窟为代表。这是一个中型洞窟,正面开一龛,塑倚坐佛,龛外两侧各有一身菩萨像。隋代以后,覆斗顶窟出现了一点变化,正面佛龛往往有两层,称作双层龛。有不少洞窟除了正面开龛外,还在两侧壁也各开一龛,如第420窟等,这样的洞窟称作三壁三龛窟。但唐代以后,又恢复到了只在正壁开龛的形式,但佛龛开得较大,龛内的塑像也有很多。唐代后期,殿堂窟的佛龛发生了一些变化,由原来的敞口龛改变为帐形龛,这与当时现实生活中的韩账十分接近,而且龛顶和龛檐都仿照现实中的帏帐画出垂幔和流苏等装饰物,还在帐形龛的内部画出了屏风式的绘画,佛教石窟完全世俗化了。

唐代后期还出现了一种不开龛的殿堂窟,只在窟中央设佛坛,佛坛上有众多佛像。如莫高窟第205、16窟,榆林窟第25窟等。五代以后,殿堂窟多采用中心佛坛的形式,并增加了从佛坛延伸到窟顶的背屏,洞窟的规模更大了,如第61、98窟等,洞窟进深都在10米以上。这样的形式,正与当时寺院中佛殿的布局一致。此外,在背屏窟的窟顶四角,通常还凿出四个浅龛,在其中绘四大天王的形象。

不论是中心柱窟还是殿堂窟,在过去都包括前室和后室(即主室)两部分,前室通常还建有木构窟檐建筑,由前室经过一个甬道进入主室(也称后室)。但由于莫高窟崖面坍塌等原因,大部分的前室已经不存,只有主室完好。在榆林窟则较多地保存下了前后室的状况。

除了以上三种洞窟形制外,还有大像窟和涅槃窟等特别的窟形。涅槃窟是供奉涅槃佛像(俗称卧佛)的。在中亚一带的石窟中,通常是在中心柱窟的后室安置卧佛,这在莫高窟第332窟也一样。但唐代以后出现了大型涅槃佛像,如第148窟和第158窟的涅槃佛像都长达十五六米,洞窟也就比较特别。就拿盛唐第148窟来说吧,它的平面是一个横长方形,窟顶为横向的圆拱顶,洞窟正面是一个高1米左右的佛床,上面躺着巨大的卧佛。由西壁(正壁)到北壁的巨大的壁面上,配合卧佛像绘制了大型的涅槃经变。在南北两侧又分别开龛造佛像,形成了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佛。中唐第158窟基本构成与前者一致,只是窟顶为帐形顶,更具有中原建筑风格特色。它在南北两侧没有开龛,但有过去佛和未来佛的彩塑。

大像窟就是有巨型佛像的石窟,其形制往往根据大佛的情况来设计。在莫高窟第96、130窟和榆林窟第6窟都在窟内分别造了二三十米高的大佛像。如初唐第96窟内有高达35.5米的大佛,佛像为倚山而凿,石胎泥塑,像外建起包括窟顶的木构窟檐,历经唐、宋、清、民国,到现代重修,最初的建筑原貌已很难得知了。现存的状况是在佛像外有九层楼阁的木建筑,俗称九层楼。盛唐第130窟有高26米的大佛,窟顶是唐代流行的覆斗顶形,正面上部和中部有明窗,下部有窟门。据莫高窟窟前考古发掘,在它的窟前,古代曾有大规模的殿堂建筑,想必当年在这大型佛像前面,人们进行过颂经、礼拜等活动。唐代建成的榆林窟第6窟,窟内有高达23米的大佛像,其形制与第130窟比较接近,但窟顶作穹庐顶,洞窟上部正面有明窗,窟前也有木构建筑。

在古代石窟建成的时候,除了大型洞窟在窟前建有殿堂外,一般的洞窟也通常在窟外建有木构的窟檐。所谓“窟檐”,是指窟门的外观用木构建筑的形式建成,包括屋檐、门、柱、窗等,远远看来这些石窟仿佛是重重楼阁一样。现在内地的石窟,如云冈石窟第5、6窟也保存着楼阁式的窟檐。然而,由于各种原因,历代建立的窟檐绝大部分都已毁坏,在莫高窟仅有很少的古代木构窟檐保存下来,即唐代修建的第196窟窟檐,宋代修建的第427、431、437、444窟窟檐。从莫高窟唐代碑文记载可知当时曾是“前流长河、波映重阁”的景象。要是古代的窟檐全部保存下来的话,远远望去,定是楼阁森森,十分巍峨的样子吧。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