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艺术家 >

先秦时期的工艺美术特征「现代工艺美术的特征」

时间:2022-12-29 09:33:06 来源:非遗文化交流平台

大家好,先秦时期的工艺美术特征「现代工艺美术的特征」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在古代,工艺美术就是含有艺术价值的手工制品。其生产形态等同于手工业,其文化性质则属于造型艺术。“工艺美术”是个后起的语词,在中国的历史尚不足百年。词语虽晚,但它涵盖的若干门类却是最早的艺术创造。工艺美术是什么?对此,业外人士还常有误会。依照不会引出异说的理解,可以根据材质,把工艺美术粗分为丝绸等织物、陶瓷、玉石、金属、漆木及竹牙角玻璃等六类。这样就能明白看出,其主体是蕴含着艺术价值的日用品,此外,还有欣赏品。

黑陶鹰尊

欣赏品,现在又通称为“特种工艺美术”。其实,在日用和欣赏之间,从来就没有断然的界线,所有的日用品都能欣赏,许多欣赏品又可使用,只是,欣赏品的材质往往更高贵,制作更加考究。有人愿从奇技淫巧的视角品评工艺美术,把鬼斧神工当做衡量价值的最高标准,其偏颇已不言自明。若一定要从中搜寻出可取之处,那么,也至多仅与特种工艺美术相通。

二、适用的原则

除少数纯属玩赏之作外,工艺美术最关心适用,造型和装饰往往体现着功能的需要。中国古代长期以农耕民族为主体,与其定居生活相适应,器物造型大多安定稳重,便于陈放。而在游牧民族入主的时代,便携器物为数众多,这体现的是统治民族马背上的生活。他们生活形态的演进又令器形不断变化,辽代的皮囊壶就是明证,其造型的发展体现了契丹民族从游牧过渡到半定居。较细微的变化表现在同类器物的体量差异,一样是注子,茶汤是热的,故茶注不配注碗,酒液是凉的,故酒注每配注碗以加温;一样是酒具,硕大的往往反映着所贮酒的温和,小巧的则每与酒的浓烈相联,这犹如今日通常不以小杯饮啤酒,不用大碗喝白酒。装饰与功能的联系不及造型密切,但日用容器的装饰有从立体向平面发展的明确趋势,如元以来的陶瓷装饰已大体是彩绘的一统天下,这无疑同彩绘的器物更宜清洗有关,因为其装饰与器表大体平齐,不易藏污纳垢。


绿釉皮囊壶

造型和装饰都要合宜,妄求奇异,滥施雕琢与适用的原则大相径庭。不妨于用是一般的尺度, 有助于用是更高的标准,这样,工艺美术之美就受到了限制,其创作有如带着镣铐的舞蹈。适用束缚了庸手,也玉成了巧匠,他们的姓名虽多已不传,但无数作品都是其智慧和才华的丰碑。楷模是汉代的宫灯和唐代的香囊,它们融美观与适用于一身,构思之巧、制作之精令人惊叹,其设计原则至今仍可视为典范。

景德镇窑刻花青白瓷酒注和注碗

长信宫灯

三、材料与技术的制约

任何作品都是以材料制成的,材料的不同必定带来产品的差异。中国古代容器以陶瓷、金属、漆木为主要材料,后两类的造型可方可圆,大小皆宜,而陶瓷却基本是圆的变化,尺度也适中,这就是材料特性造成的。陶瓷以粘土等为原料,拉坯时,过大过小已然不易。焙烧中,坯体还要收缩变化,坯体越高大,变形越显著。对同样大小的坯体,圆的变化小于方直,而人的视觉难以感受不很周正的曲线,却对稍有变化的直线极敏感,扭曲的造型既不美观,也不适用,因此,古代陶瓷造型几乎都同尺度适中的圆有关,过大过小和方直的造型仅属不惜成本的高档制作。

官窑青釉琮式瓶

材料的作用还渗透到更细微的方面,如青花瓷的图案呈色虽都靠氧化钴,但色调却往往不同,有凝重、淡雅之分,还有浓艳、灰暗之异,基本原因就是钴料的化学成分不同,是西方的高铁低锰,还是中国的高锰低铁。甚至,似乎无关宏旨的辅料也会带来变化,仍以陶瓷为例,清代彩绘瓷的花纹往往比明代精细,这是因为清人常在彩绘颜料中调油,而明人却是调胶,油的质地远远比胶细腻。既然材料如此重要,那么,在不小的程度上,一部工艺美术史也可看做材料的历史。

景德镇窑鬼谷子下山图青花罐

蛋壳黑陶高柄杯

在一定意义上,工艺美术的历史还是技术的历史。这不仅因为材料必须借助技术制作才能成为产品,更在于不同的制作技术常常要引出产品的差异。原始陶器的胎体有厚薄之别,厚胎的可用手制,也可轮制,而薄胎的却非轮制不可,假设没有快轮的发明,蛋壳陶的产生就不可思议。青铜器的铸造可用合范法,也可用失蜡法,但唯有失蜡法才能使器物玲珑剔透。与汉魏相比,唐以米的统机图案往往形象细腻、线条圆润、色彩丰富这实在得益于玮线起花技术的启用。

曾侯乙青铜尊盘

四、造型、装饰与其主导

从构成的角度,可以把工艺美术分解为造型与装饰两部分,尽管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都在不断演进,但造型的变化总小于装饰。从史前到今日,碗的造型变化不大,而装饰却因时而异,同样是梅瓶,从宋到清,造型的变化更小,而装饰却代代不同。其中的原因并不复杂,造型较多联系着使用,装饰则侧重在欣赏,古代生活方式的变化较慢,而审美等观念的不仅变化较快,个体差异也较大。因此,造型较稳定,装饰更活跃。

剔犀盒

工艺美术里,容器地位重要,其材质也有高低贵贱之分。玉和金银材料珍稀,价格昂贵,按等级制度,这类茶酒器的使用者往往较尊贵,而漆木、陶瓷材料易得,价格低廉,材料的使用通常没有禁限。显然基于贪恋奢华,倾慕权势的心理,金银器的造型和装饰往往成为漆器、陶瓷器移植的对象、取法的典范。相反的情形固然存在,但根本不足与材质低贱仿高贵的规律抗衡。玉容器等级最高,而能辨识出的影响却远远不及金银器,这与它们数量太少有关,优质材料已然难得,使用中又易损坏。丝绸装饰的影响最深最广,其花纹和色彩不仅是别等第,分贵贱的标志,还因最富展示性而凝聚了装饰艺术的精华,体现着审美时尚的变迁,不仅总为各类工艺品仿效,还充当着新式样最快捷的传播者。

五、认识功能与审美意义

从生产的角度看,阶级社会的工艺美术不外官府和民间两类。官府的产品大多自有官派的用场,设计、造作秉承上命,绝容不得以工匠的创造破坏了钦定的法度。民间的产品大多要投入市场,工匠既然赖以维生,作品就必须迎合主顾的趣味。钦定的法度针对着全社会,若非罕见的定制,销售的对象总包括着地位、财力、信仰相当的人群。这样,几乎每件作品的面貌都至少符合一个阶层的好尚,都具有相当程度的普遍性,所蕴含的共同性远远大于特殊性,这与可以“写心”的诗歌、可以“自娱”绘画截然不同。因此,通过工艺美术,能对时代审美风尚及其变迁有更全面、更深入的理解,这是凭借其他文艺门类难以做到的。

蟒袍

工艺美术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双重属性,尽管它不是纯艺术,创作不以震撼人心或道德说教等为宗旨,但它对人的影响又绝不小于纯艺术。因为,人可以不去欣赏纯艺术,却无法在衣食住行中逃避工艺美术,即令作品素朴无文,也必定有线型、带颜色,人不必去专门欣赏它,而它却永远在源源不断地提供着形式语言,潜移默化地培育起人的基本审美意识,如影随形般左右了人的终极审美判断。这种影响发挥的方式别致特殊,但产生的功效深远强大,令其他艺术门类无法企及。

越窑青瓷壶

六、时代主流与生产格局

官府的生产拥有雄厚资财,占用优质原料,驱役能工巧匠,制作精细考究,产品为统治集团和国家政治服务。由于使用者在文化上的统治地位,官府的生产也是时代的主导。民间的产品或投人市场,或由生产者自用,其物质基础和技术力量都不及官府,制作也稍粗。

古代社会,尊卑贵贱各有等第,工艺美术就是等级制度的物质体现,从材质到品种,从图案到配色,高下有别,不可僭越。使用者身份越卑贱,所受限制也越多,但是,在不违反制度的前提下,民间产品常以官府为楷模。因此,等级差异虽在,而艺术追求趋同,甚至会违制僭越,制作与官府酷似的产品。至于官府作坊的产品,由于设计常常是统一的,故尊卑贵贱虽有差别,但风格面貌却大致相同。在主流工艺美术之外,少数民间高档品的情况特殊,它们崇尚优雅隽永,专一表现士大夫情趣,时时显示出独立于主流文化之外的品格,但人宋以后,它们才逐渐崭露,明清方始大盛。

黄花梨木

陶瓷以外,工艺美术的生产中心往往在城市及其周边,这不仅因为那里作坊集中,能工巧匠荟萃,还因为城市都是商业的中心。商业对工艺美术的意义绝不限于销售,还能因此带来竞争,刺激造型、装饰、技术的不断翻新。陶瓷之所以例外,全在于生产状况特殊,那大规模的取土采石、大面积的砍木毁林、饶造中的爆灰扬烟,实在不宜在都市展开。当然,还有特例,那就是专为宫廷制作的窑场,只是,其规模通常不大,数量也极为稀少。

七、基本风貌与文明价值

与西方相比,中国艺术含蓄优雅。工艺美术虽非典型,但也表现充分。文人士子的物品自不必说,若以最讲究精致高贵的皇家制作为例,则宋以来,它们中的许多竟然典厚无文,把美凝聚于造型、质地和色彩,这同西方的错金镂彩对比鲜明。优秀的作品强调意蕴,形象大多夸张变化,与现实保持着不小的距离,即令写实,也重在神韵,不拘形似。观念的表达往往迂回曲折,鄙薄刻露显豁,注重渲染气氛,讲求象外之意,余韵绵长,因此,它耐寻味,禁琢磨,引诱欣赏者调动联想去填充生发。这样,含蓄优雅不仅是中国工艺美术的高明之处,也是其他国度不具备或颇欠缺的最大艺术特色。

青瓷碗

中国古代工艺美术夙享盛誉,原因除丝绸、瓷器等的发明和长期高跻世界顶峰之外,也有它浓缩了独特的文化风采和不尽的艺术美妙,还在于它是世界上唯一具有连续传统的工艺美术。在域外的许多地区,都曾创造出辉煌的工艺美术,历史甚至比中国更遥远,作品比同期的中国还精彩,但那里,都因外来的军事占领或文化征服而改变,甚至中断了自己的传统。由于中国文化的深厚博大,工艺美术虽几度受到强烈的西方冲击,而外来的因素不久便溶人传统的洪流之中,中国工艺美术始终绵延相继,自成体系。

至于工艺美术的重要,还在于长期是中华文明传播的主要载体。中华文明深厚博大,但观念的差异、语言的隔阂,使中国古代的思想、文学、艺术长期令远方的域外人士难以理解。丝绸、陶瓷不同,它们既美丽,又适用,备受喜爱,是在世界范围内最著名的中国产品。而域外人士在使用它们的同时,也潜移默化地认知了中华文明。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