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艺术家 >

「乡村记忆」泰安市\u0026gt 新泰市 大洼村

时间:2023-01-03 14:21:10 来源:山东党史史志

大家好,「乡村记忆」泰安市\u0026gt 新泰市 大洼村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羊流镇大洼村,地处新泰市羊流镇驻地南2.5公里处。

大洼村是民间舞蹈“百兽图”“独杆跷”的起源地。羊流境内传统的民间民俗文化种类繁多,内容丰富,自清代就有舞龙灯、舞狮子、踩高跷、跑旱船、扭秧歌、八仙图、百兽图、独杆跷等节目。其中百兽图、独杆跷齐鲁闻名,为发源地大洼村所独有。

独杆跷又叫“独脚跷”,发源于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前后,是由大洼村王氏在双脚踩高跷的基础上独创的,至第三代传人王兆杰时已臻成熟,1950年代传至第六代。其道具为一根高约1.8米、直径4.5厘米的圆木棍,上端钉上一横木抓手,在0.9米处安装一块供人踩踏的踏板,即为独杆跷。其经典剧目为《刘海戏金蟾》。两人在戏曲用锣鼓的伴奏下,表演一系列高难动作。艺术造型奇特,独树一帜,形象生动,动作活泼诙谐,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又因其难度大、风险高,更加引人入胜,系全国独一无二的艺术表演形式。

据独杆跷第五代传人王宗禄说,时新泰、羊流一带经济发达,民间杂耍汇集,高跷队十分普遍且高手如林,有些高跷艺人为显技艺,便用单腿跷一级级跳下台阶,赢得观众喝彩。王宗禄的哥哥王宗和、老师王兆杰,即是当时单跷跳台阶的出名人物。为保持和突出这一绝技,便将高跷发展为单脚跷,后来又把绑在跷腿上的绳索去掉,不用任何固定物,只用单脚上下踩板进行表演,并将这一绝技传授给王家子弟王兆杰,便是今天的“独杆跷”。后王兆杰又将单一表现技艺的“独杆跷”与流行乡里的小戏曲进行融合,创作了《刘海戏金蟾》经典剧目。

“刘海戏金蟾”故事来源于民间传说,造型带有浓郁的传奇色彩。剧中两人分别是刘海和金蟾。金蟾道具为绿色的蛤蟆头罩和包住全身的绿色蟾衣。表演分“串街”和“摆场”。“串街”时,独杆跷扛着跷跟着队伍行走,遇到放鞭炮请他们表演时,刘海做“双踩跷”,金蟾做“蛙跳”动作。“摆场”时,刘海与金蟾全面配合。刘海做“双踩”“单踩”“交叉踩”“左单踩”“右单踩”“蹦跳踩”等高难度动作。金蟾做“蛙跳”“蛙爬”“四爪朝天”“四腿绻”等诙谐幽默动作。

独杆跷多在农历正月初十开始演出,正月二十左右收场,既可随“故事队”大场面演出,也可小范围打场表演,如今看到的表演只是顶峰时期的一小部分。“独杆跷”属王家独创,世袭单传,种种原因,原“刘海戏金蟾”道白已失传。

百兽图又叫“百兽竹马”,与独杆跷同时起源于清光绪二十三年。百兽图是民间杂耍奇葩,表演主题是驱赶瘟疫、降福求瑞。故事来源于民间传说,具有浓郁的神话色彩。表现的是八仙骑兽过东海,给王母娘娘祝寿的故事。一般在春节至元宵节前演出。一个节目同时表现八仙,在其它民间舞蹈中是没有的。因其浓厚的欢庆色彩和避邪祈福习俗因素,在当地具有广泛影响。

“百兽图”的表演分“串街”和“打场”两部分。演员共9人,为马童和“八仙”。伴奏以打击乐为主,乐器有鼓、锣、钗,并有唢呐、笙、笛等。“八仙”中每位演员都有唱词,内容大都为歌唱天下太平、扬善惩恶、风调雨顺、儿女情长等。八仙各骑一兽:汉钟离骑雄狮,吕洞宾骑麒麟,张果老骑驴,曹国舅骑老虎,蓝采和骑海蛟,何仙姑骑大象,韩湘子骑梅花鹿,铁拐李则是骑独角兽、背火葫芦。

张传霞是百兽图第四代传人。他的父亲、伯父都是“百兽图”艺术表演的高手,他从小耳濡目染,深深爱上了这门艺术。长期刻苦学习,张传霞熟练掌握了道具制作、乐器伴奏、演唱等多项技艺,制作的“百兽图”造型各异,生动逼真;动作生动活泼,花样繁多,唱词幽默风趣,通俗易懂,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他曾多次参加泰安、新泰等地的民俗活动表演。1953年,他率领的“百兽图”表演队,代表新泰县参加了全省群众文艺活动联合公演,获得一等奖。张传霞十分重视百兽图的传承,闲暇时节经常培育年轻演员。通过师徒传承,大洼村现已有9人成为“百兽图”的第五代传人。

百兽图、独杆跷两项民间舞蹈都是山东省最古老、最独特的民间艺术之一。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博大的文化内涵。这两项民间舞蹈艺术,已于2006年申报为山东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百兽图”已于2007年成功申报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张传霞也被命名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百兽图”代表性传承人。


羊流镇大洼村“独杆跷”

羊流镇大洼村“百兽竹马”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