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艺术家 >

“膨胀系数”SiO2在瓷砖配方应用中的案例思考

时间:2023-07-05 09:21:08 来源:互联网未知

今天,西北书画艺术网小易分享一篇来自互联网未知的《“膨胀系数”SiO2在瓷砖配方应用中的案例思考》,感兴趣请往下看。

在陶瓷行业中,素来有“生在配方,死在烧成”一说。而配方的确定,非但和化学组成有很大关系,且和原料的种类、原料的性质及原料在陶瓷烧成期间的呈现方式相关。本文以石英为例,举陶瓷行业生产二例,以供大家参考,不当之处,敬请指正。

石英由称硅石,是所有天然二氧化硅矿物的统称。化学组成SiO2,是自然界中构成地壳的主要成分。由于经历的地质产状不同,呈现出多种状态。主要类型有脉石英、砂岩、石英岩、石英砂、隐晶质石英和无定形方石英。在不少书籍中,都是介绍SiO2可提高釉的熔融温度和粘度,使釉的力学强度(硬度、耐磨性能)提高,同时还可提高有的白度、透明性、化稳性,并降低釉的膨胀系数。

案例1:某新人在进厂时,在和技术员混熟后,该技术员告诉他,书本上介绍SiO2的膨胀系数最小,Na的膨胀系数最大。他在某厂调釉时,发现釉方膨胀系数过大,因此调釉时加入SiO2,膨胀系数反而变更大,后来恼怒之下,减SiO2加NaO含量,结果最终产品的膨胀系数降低。

这个案例在原料检测时也会偶尔见到。我们先来整理资料,分析下这个案例。

从上面的二个表中,我们可以看出,晶型转变所导致的膨胀系数值远大于温度改变所产生的膨胀值(晶型转变是10-2数量级,玻璃态氧化物膨胀系数是10-7数量级)。在硅物化理论中,完全熔融态的SiO2的膨胀系数是远远小于Na2O的。但在实际生产中,由于我们配方中的SiO2未完全熔融(事实上,釉料中完全有可能有大量未熔融二氧化硅,尤其是如微晶石、哑光底釉产品中。),就有很大可能未完全熔融的SiO2的晶型转变所产生的体积膨胀,远大于熔融SiO2所产生的体积膨胀。我们知道,在573℃附近的时候,SiO2产生的体积膨胀和冷却所导致的体积膨胀甚至会导致陶瓷崩裂。而在底釉类产品中,因为是生烧或半生烧状态,里面存在大量的残余SiO2,如果在里面加入钠元素,会导致SiO2熔融成玻璃态,使得晶态SiO2的含量减少,从而降低产品的整体膨胀。

由于建陶生产过程,时间很短,往往进窑要出窑也就一个小时不到的时间,再加之目前一些产品中的硅含量很高,这使得产品中往往又大量的残余SiO2出现。从而出现产品的膨胀系数与理论不符甚至相反现象。在一些原料产品中,如低铝叶腊石和风化高硅砂质高岭土中,也会出现类似的膨胀系数与预期相差现象。

案例2:国内日用瓷某厂区石英砂产品分为三类,生石英、半生石英及熟石英。半生石英及熟石英乃是部分或全部石英煅烧后,掺入或不掺入生石英。生石英及熟石英的产品,是比较好理解的。有意思的是半生石英。这个应该是技术师傅们为了球磨的颗粒度级配合理,而研究出的这款产品。日用瓷的球磨机,一般吨位小,主要靠研磨作用破碎物料。在使用半生石英时,可以留下部分粗颗粒物料,也能将部分石英磨碎,以提高瓷坯的填充率,使得烧出的产品更致密。陶瓷行业往往使用的是价格较低的水洗石英或风化石英,硬度较低,因而球磨较易。

在石英的市场上,石英产品的种类是非常丰富的。如数千一吨的星子石英,如几十一吨的硅砂。有意思的是,曾经看见过硅含量同为99.7%,含铁量为万分之三以下的石英产品数据,因其晶化度、透光性、油性及硬度的差别,价格天差地别。所以,在我们生产实际应用的时候,要关注实际检测数据,也要关注原料的具体性状。尤其是在建陶行业,因烧成制度的速度远快于日用瓷及卫浴瓷,那么在原料的实际使用中,更加应该谨慎。

好了,今天关于“膨胀系数”SiO2在瓷砖配方应用中的案例思考就讲到这。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