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艺术欣赏 >

关于梅兰芳的历史「梅兰芳的经历」

时间:2022-12-09 09:49:12 来源:地理历史冷知识

大家好,关于梅兰芳的历史「梅兰芳的经历」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梅兰芳,名澜,字畹华(或作浣华),一字鹤鸣,小字群儿,江苏泰州人,1894年(清光绪二十年)生于北京一个梨园世家。祖父巧玲(1842—1882),是清同治、光绪间京剧旦角演员,曾掌四喜班,能戏甚多,也精于昆曲,并有戏班管理的才能。伯父雨田(1869—1912),京剧琴师,精于京胡、笛子,且“六场通透”(京剧场面上任何乐器都能演奏),为谭鑫培操琴伴奏多年,二人合作默契,相得益彰,并与鼓师李五(李奎龄)并称“三绝”。父竹芬(1874—1897),亦工京剧、昆曲旦角,举凡梅巧玲演的戏他都能演好,可惜英年早逝。

梅兰芳9岁开始学戏,在姐丈朱小芬家由蒙师吴菱仙教授,学会了正工青衣戏30多出。11岁第一次登台,串演昆曲《鹊桥密誓》中的织女。14岁搭班“喜连成”科班演出,与周信芳、林树森、贯大元、雷喜福等合作演戏。同时仍在朱家学戏,向吴菱仙学青衣外,又向其姑丈旦角秦稚芬和其伯母的弟弟丑角胡二庚学花旦戏和刀马旦戏。

他幼时练功,凡是青衣、花旦、刀马旦各种基本功全练,练就了坚实的、深厚的功底,使得他以后演戏能得心应手。

1910年他17岁时,因“倒仓”(青春期变声)而脱离喜连成,嗓音恢复后又先后搭入鸣盛和科班、双庆班演戏。其时又向他伯父梅雨田学戏,并先后拜王瑶卿、路三宝、陈德霖等为师,学了很多京剧、昆曲剧目。再随武生茹莱卿、武花脸钱金福等练武功和学一些武戏,包括武小生戏。还曾向乔蕙兰、李寿山、谢昆泉、陈嘉梁、赵子敬等学昆曲。后来到上海,又曾与丁兰荪、俞振飞、许伯遒研究过昆曲的身段和唱法。他学昆曲,前后不下七八十出,一来因为当时昆曲已渐式微,他有意加以提倡;二来他为了学习、吸收昆曲载歌载舞的表演特点以丰富京剧艺术。他学昆曲,一面向老师学唱和表演,一面请精于词曲的老朋友讲解唱词,务求字句完全理解,并据以深入体会人物性格,再结合身段研究分析,使演出质量逐步提高。他在练工、学戏的同时,还养鸽子以锻炼眼睛和臂力,养花以培养将各种颜色适当搭配的能力,这些都有助于他的表演、舞蹈和服装设计等舞台艺术水平的提高。他从1915年开始向王梦白学画,其后结识了画家陈师曾、金拱北、姚茫父、汪蔼士、陈半丁、齐白石、徐悲鸿及上海的吴昌硕、汤定之等,切磋中国画艺术。又与收藏家朱翼庵订交,学习鉴赏文物。他非常重视欣赏古画、古文物、古代雕塑等,从中吸取有益的营养。

从他年轻时起,在他的周围就有一大批文人、墨客和受到过现代教育的知识分子帮助他,有的帮他编写剧本,有的为他搞宣传,有的给他做文墨工作,有的对他的舞台艺术设计和演出提出意见。对他的舞台艺术的逐渐提高起到十分重要的帮助作用。


过去,京剧旦角一行,青衣、花旦、刀马旦之间的界限很严格,不许兼演。但是梅巧玲、竹芬父子曾打破界限,青衣、花旦戏都演,而且在演花旦戏的时候,不踩0,被人讥为“大脚花旦”。尤其是王瑶卿开始突破藩篱,融花旦活泼、灵巧的身段于青衣和刀马旦的表演中,使原来抱着肚子唱的青衣和偏重武功的刀马旦的演技都有了发展变化。可惜王瑶卿正当壮年时“塌中”(中年嗓败)了,幸有梅兰芳请教他并按着他的路子来完成了他的未竟之功。

1913年,20岁的梅兰芳随王凤卿到上海演出,主要是在前场演出,但他不仅为王凤卿配演生旦的“对儿戏”,而且还演出了压台的大轴戏,第一次演出了刀马旦戏《穆柯寨》。接着,他又向王凤卿学会了接在后面的《枪挑穆天王》,由王凤卿为他配演,他所塑造的顶盔贯甲的年轻女英雄穆桂英,赢得了观众的赞誉。

在上海演出间隙,梅兰芳还到各剧场去看戏,从别人的戏,特别是夏月润弟兄和潘月樵经营的新舞台和他们演出的一些反映时事的新戏及欧阳予倩等演的文明戏里受到影响。回北京后,他在翊文社班主田际云(想九霄)的鼓励下,试排了一出时事新戏《孽海波澜》。不久他又一次随王凤卿到上海演出,更在剧目、化妆和舞台艺术上接受了不少新东西,对演戏的社会意义提高了认识。1915年4月至次年9月间,他排演了各种新戏,同时集中学习了一批昆曲。他排演的新戏有:穿老戏服装的《牢狱鸳鸯》,穿时装的《宦海潮》、《邓霞姑》、《一缕麻》,着古装的《嫦娥奔月》、《黛玉葬花》、《千金一笑》。这些新戏的排演,在北京的京剧舞台上开了新风,也是他的艺术趋向成熟的一个重要表现。


这一时期,他所演出的时装戏,都是取材于现实,旨在警世砭俗,但因内容与形式的矛盾,在当时的条件下,在艺术处理上没有能很好地解决,因而没能流传下来。而他所致力创制的古装戏,一开始就在头饰、化妆、服装、音乐、表演、舞蹈、灯光、布景等各个方面大胆试验,取得成功。并在其后10多年间陆续排演的《天女散花》、《麻姑献寿》、《霸王别姬》、《西施》、《洛神》、《廉锦枫》、《太真外传》、《俊袭人》等戏中,在旦角的头饰、化妆、服装等方面进行革新,取得良好效果,影响着整个京剧旦角艺术的发展,以至其他剧种也往往学用。

其后的几年中,梅兰芳继续排演新戏,而且与前辈演员谭鑫培、杨小楼、王瑶卿等合作演出,从同台演出和观摩中,他又学到了不少艺术创造方面的学问,使他的演技得到了长足的进步,逐渐发展成“梅派”。

1919年和1924年,梅兰芳应邀两次到日本访问演出。演出的剧目有《天女散花》、《麻姑献寿》、《黛玉葬花》、《嫦娥奔月》、《御碑亭》、《贵妃醉酒》、《虹霓关》、《游龙戏凤》、《春香闹学》、《游园惊梦》、《洛神》、《红线盗盒》等,都是与日本歌舞伎同台演出。两次赴日,他结交了不少日本文艺界的朋友,并与歌舞伎演员交流演艺,完成了他的预期目的:一方面把中国戏曲介绍到国外;另一方面是借此机会观摩、吸收外国艺术来丰富中国的戏曲艺术。

二十年代中期,梅兰芳应实业家张謇之邀多次到江苏南通,结识了南方京剧旦角演员欧阳予倩,后来人们并称他们为“南欧北梅”。在二十年代末期,当时的舆论界根据广大观众的评定,把成就较大、排演新戏较多的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荀慧生并称为“四大名旦”。


1930年,梅兰芳率团到美国去访问演出。在华盛顿、纽约、芝加哥、旧金山等地演出,演出的主要剧目有:《天女散花》、《贵妃醉酒》、《刺虎》、《汾河湾》、《霸王别姬》、《打渔杀家》等。在美国他结识了电影演员卓别林等。美国波摩那大学和南加州大学还赠予他文学博士学位。

这一时期,梅兰芳京剧艺术造诣有了很大的提高。认识到一个戏曲演员必须要把“四功”(唱、念、做、打)“五法”(手、眼、身、法、步)很好地融会起来,熟练地运用到舞台上,与内心的体验成为一致,由内到外,由外到内,内外结合,设身处地,这样才能够在创造人物的时候随心所欲、指挥如意,达到和谐顺适的境地。他把练会这一本领,列为演员所必须的另一项“基本功”,并把这些体会写进他的著作。

梅兰芳十分重视培养京剧艺术接班人的工作。1931年5月,梅兰芳与余叔岩等组织了国剧学会,展开对京剧的学术研究工作的同时,就建立了附设在学会内的国剧传习所,招收了六七十个学生,聘请了王瑶卿、尚和玉等教师授艺,他自己也担任教戏课程。1年以后他迁居上海,还寄钱来使传习所又维持了1年多。他还一直关心“富连成”科班。1936年他回北平演出时,收了“富连成”科里的学生李世芳、毛世来、张世孝、刘元彤为弟子,并亲自教导他们。其后,为了支持在西安成立的夏声剧校,他建议把剧校调进上海,自己担任了校务委员会主任委员。新中国建立后,他在北京艺培学校筹办时,担任了董事长。他先后为这两所学校奔走呼号,演出筹款-

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者发动了九一八事变,占领我国东北,并不断南侵。梅兰芳乃于1932年举家南迁上海。1933年,为了鼓动抗战,他排演了《抗金兵》,在上海、武汉等地演出。


1935年2月,梅兰芳去苏联演出。因他表示不愿从陆路经过日寇占领下的伪满洲国到苏联,乃由苏联派来专轮接“梅兰芳剧团”从上海走水路到海参崴经西伯利亚到莫斯科。在莫斯科和列宁格勒共演出14场,演出剧目有:《打渔杀家》、《汾河湾》、《贵妃醉酒》、《刺虎》、《宇宙锋》、《虹霓关》等。在苏联,会见了文艺界、戏剧界的高尔基、阿•托尔斯泰、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丹钦科、梅耶荷德、爱森斯坦和德国戏剧家布莱希特等,相互交流了有关戏剧艺术的意见。在苏联访问结束后,梅兰芳与余上沅继续到波兰、德国、法国、比利时、意大利、英国各国参观访问。在英国,他结识了戏剧家萧伯纳和美国黑人歌唱家罗伯逊。

1936年,梅兰芳在上海又排演了激励人们抗敌情绪的新戏《生死恨》,并带到南京、北平、天津、济南、长沙、武汉等地演出。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