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艺术欣赏 >

小提琴为什么不好学「大提琴到底有多难学」

时间:2022-12-28 12:13:11 来源:三小只讲知识

大家好,小提琴为什么不好学「大提琴到底有多难学」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前几天,一个朋友说了自己送孩子去学琴的经历:“一开始,我只是想着让她培养个兴趣,并没有什么非达成不可的目标,但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好像‘考级’倒成了学琴的主要目的了,初心渐渐就忘了,家长、孩子都陷进了‘过级’的那种氛围里,这样其实挺损害孩子的兴趣的。”


听完我思考了很久,中间的问题到底出在哪里?素质教育是现在中国教育圈的热门话题,但我想如果我们的心态没有摆正,可能只是空有“素质”的课程,而没有素质的结果。当然了,我也能理解家长们要“成绩”“结果”的那种焦急心态,但我相信素质教育要结出“好果”,我们必然要从过于功利的心态中跳出来,更多地去关注学习过程是否快乐,而不是盯着考级不放,因果不能倒置。


我的朋友Gwen,曾经做过很长时间的马来西亚国家交响乐团大提琴手,走遍7大洲,目前还在北京负责创意工坊的音乐部分,了解多个国家的音乐教育的她,对孩子的音乐启蒙有什么好办法,又怎么看待素质教育?我们不妨一起听听。

受访人

Gwen,中文名叫王桂華, 第三代马来西亚华人,前马来西亚国家交响乐团大提琴手、艺术策展人,2015年来到中国定居,现在生活在北京。

“学音乐是为兴趣,不是为考级”走了这么多国家和地区,我发现每个国家对于音乐的看法都蛮不一样的。我在马来西亚、英国、中国居住的时间相对长一些,这三个国家的孩子们学音乐的方式和风格也都不大相同。中国的音乐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其实是很先进的。很多大学从九几年就开始跟海外互相输送交换生,了解西洋音乐、东南亚民族音乐的机会特别多,我当初就是因为交换项目去到西安音乐学院进修的。但是很奇怪,除了真正的音乐从业者,普通人在日常生活里其实很少跟音乐发生关系,音乐启蒙也相对昂贵,并且年纪越大放弃音乐的越多。

没错,现在去到音乐辅导学校,你可以看见很多学龄的孩子在启蒙,但如果留心,你会发现,初中的孩子非常少,高中的孩子几乎是没有。中国的普通家庭学乐器像是在历劫,考级是悬在空中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从3、4岁开始学琴,很多孩子还没来得及培养起对音乐的热爱,就早早走上了考级之路。我之前看到过一则新闻,说是很多钢琴学校还有“考级险”,不仅有考级专属陪练,考不过还能秒退费。即使考过了,孩子已经恨极了音乐,家长也“有证忘琴”,不会再对音乐有所要求,转而去抓应试成绩。

(和来自澳、美、加、南非的朋友一起上Culinary class,摄于意大利)

而在马来西亚,就拿钢琴举个例子吧,入门钢琴课价介于50~300马币(80-450元人民币之间)一堂课,吉隆坡这种大城市和中国的二线城市的价格是差不多的,一堂课30分钟,时长还是比较短的,孩子能坐得住。

不仅是在校外,在学校里也有管弦乐队和合唱团,有兴趣的学生都可以参加。我当年在华人独立中学的时候,就加入了这两个社团。除了西洋乐器,华小和独立中学还有民乐团,都是一些中国的民族乐器,参与的人也不少,很普及。

说老实话,在音乐教育方面,我觉得马来西亚总体受英国的影响很大。在英国,家里就有音乐传统,那边的社区音乐教育非常普及。我当时住的那个社区有4个业余乐团,任何人都可以随便去参加。我曾经还认真思考过,为什么他们会这么在意音乐。想来想去,觉得跟英国的地形和环境有关。

(几百年历史的老教堂改建而成的居民房,在伦敦的家)

英国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多雨,天气也比较湿冷,人们都很少在户外活动,所有娱乐活动只能在室内进行,比如说看书、打桌球还有音乐。甚至还因此衍生了一个独特的空间,叫drawing room,不是客厅,也不是餐厅,就是个专门在家解闷的场所,英国人吃完饭就在里面消遣,弹弹琴、聊聊天。所以,不会乐器,怎么打发时间呢?

而且,他们那边的音乐演奏会比较多,像是逍遥音乐节(The Henry Wood Promenade Concerts presented by the BBC, 目前正在进行中的BBC Proms)这些大型古典音乐会,还有我刚才提到的业余乐团,也会组织社区的音乐会,玩音乐就像吃饭喝水般十分自然。

所以,他们的小朋友学钢琴或者学乐器很少真的去考级,也不会说学了就要成为音乐家,只是单纯的欣赏。投入的成本也不会很高,学乐器的价格也很便宜(一对一的钢琴课20磅左右),门槛很低,这样的方式,反而促使了音乐成为很多人闲暇时的志趣。

我受英国音乐教育的思想影响比较大,音乐是一种享受而不是工具,学音乐应该是快乐的,所以在北京,我也联合了几个朋友一起做工坊,专门做arts and culture,我负责音乐这个部分,让2-8岁的孩子可以在比较轻松的氛围下面去欣赏音乐,发生兴趣。


马来西亚华人上课学什么?

我曾经做了很长时间的职业大提琴手,每天的生活就是练琴、演出之间的循环,一天24个小时,拉琴能占8小时,其他的事情都不需要操心。但老天爷有时候也是蛮爱开玩笑,我意外伤到了左臂。

搞音乐最重要的就是手,我的胳膊恢复不到原来的程度,到现在坐久了还会疼,自然不能再拉琴了。在这种情况下,我几乎是别无选择的转到了幕后,专门策划、筹备演出和艺术展览。可是我本身只是一个大提琴手,我的知识也都是跟音乐、演出相关的,艺术版权是怎么回事?筹备演出要准备什么?这些我都一知半解,需要学的实在是太多了。于是我思来想去,又申请了英国的学校,决定重返校园。

(工作照,与同事)

那是我第一次去欧洲国家,在那之前,我只在西安做过2年的交换生,没怎么长期离开过家,但很神奇,我当时一点都不担忧害怕。说得夸张一点,我从小生长的环境,就已经足够复杂了。

马来西亚这个国家,其实容纳了三种完全不同的文化——马来本地文化、中华文化和印度文化,这三种文化也代表着三种民族,共生却都坚持保有着自己的传统。比方说在教育方面,其实有两套系统,一套是国家系统,一套是私立的系统,华人和印度人的民族学校就属于后者。

国家办学我们叫政府学校,不需要交学费,全马来语教学,也学英文,但是中文就变成了选修课。大部分的马来西亚华人都很重视中文教育,往往不会去选择弱化中文教育的政府小学,上的都是华小、升中学时就去独立中学(全国60所)。

但是独中毕竟是私立学校,政府只会拨很少款,大部分都是靠华侨们的捐助,所以学费还是相对贵一些的,老师也会比政府学校好一些。对马来西亚的华人孩子来说,从小中文、英语、马来语都是必修课,我们在语言上都基本没有什么障碍,再加上我本身在家里和父母都讲粤语,手握着3种语言 1门方言,走在全世界的大多数地方都完全不虚。

我记得有一次曾经遇到过很好玩的情况:出门吃饭看到旁边桌子上坐了一桌人,长相是印度裔的样子,但一张口,他们广东话讲得很好、普通话也讲得很好、英语也很流利,这种情况在其他国家几乎是不能想象的。

(婆婆、老公、我,摄于美国佛罗里达)

因为多元化的语言环境,我在英国、中国居住的时候,从来没有感觉到什么语言障碍。后来读书的时候认识了我先生,我们一起迁居到美国,也从来没有不习惯,我甚至把所有居住过的地方的特色食物做了个结合,整理出了自己的食谱,走到哪里都能吃到适合自己口味的菜。

或许这就是马来西亚孩子的共性,拼的就是适应能力,永远不知道“怕”。

从小生长在马来西亚的孩子,别的就算不会,热情必须满分。气候热,文化多,大家穿得也鲜艳。最近的东京奥运会开幕式,马来西亚运动员还因为穿得五颜六色在微博上被讨论了很久。

奔放又随性的他们不太喜欢任何的“固定制度”。很多马来西亚的华人,如果家庭条件不错,都会送孩子出去留学。因为这边的大学在录取学生的时候,会把30%的名额留给本地的马来族孩子,留给华人和印度人的名额只有剩下的70%,马来西亚本地的top级大学本来就不多,剩下只有私立大学,选择的余地不太多。

很多人都在寻找其他办法。很早以前我就有接触过一个朋友,他家孩子不上私立学校,也不上国立学校,就在家上美国的home school,只要家里有网,在全世界各地都能上,从小就选择了跟其他人不一样的道路,不学马来西亚语,也能直接出国留学。

听说最近几年还出现了一种“双联学校”,和海外的一些国家联合办学(美、英、澳等名校),课程可以互转,收费大概是一年2-4万元(人民币),家庭条件好的孩子也会选择这样的地方,考上哈佛、牛津等名校的几率就变得更大。

尖尖的话:

和Gwen聊完,我好像对于音乐启蒙这事不那么茫然了。考级不是学音乐的最终目的,有个轻松欣赏音乐的环境,才能让之后的“启蒙”成为可能。

临分别的时候,Gwen笑着告诉我,她们的创意工坊很快就要再举行,带着不同国籍的亲子家庭一起去了解、认识艺术。“我还不算老,也还有自己的追求”,她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