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艺术欣赏 >

唐代舞蹈陶俑「唐代乐舞俑」

时间:2023-02-06 13:57:16 来源:阿标说历史

大家好,唐代舞蹈陶俑「唐代乐舞俑」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全文共1926字,阅读时间约为2分钟

唐朝的厚葬之风和开放之风,更是将乐舞俑的发展推到一个巅峰。因此这两个时代所出土的乐舞陶俑之间的对比,了解古代服饰制度与陶俑艺术的艺术因素。

汉唐两朝的歌舞艺术的蓬勃发展和厚葬之风的盛行,是乐舞俑在这两朝大量出现的最重要的两大原因。但是在展现乐舞俑姿态的表现方法上,却相差甚远。

我借助形态色彩的对比,来了解两朝的乐舞陶俑。明白两朝乐舞陶俑之间的对比,如何促进现代陶制品的进步。

一、汉代乐舞俑服饰与妆容的概述

古时人们将头上的装饰物称为 “首服”,首服分为三类: 一为冠、二为巾、三为帽。男子至二十岁则要行冠礼,但是当时贵族与平民的阶级区分十分严格。

一般情况下只有贵族可以戴冠、冕、弁,而庶民百姓只能戴巾帻。但是凡是官僚入朝和参加大型社会活动,必须戴冠,以表示敬重之意。所以乐舞俑中的男俑多戴冠,但是出现的最多的是冕和弁。

若头上无冠则多为梳髻,古代女子多不戴冠,在她们十五岁时要用束发的簪子将头发绾起。汉代乐舞俑中的女佣多将头发盘起,并不将头发盘向头顶而是在脑后挽髻。

汉代服饰是以宽衣广袖为美,无论是深衣还是襦服都是如此。所以汉代当时的服饰,不但袖子长并且非常宽大,汉代深衣衣裳相连使身体深藏不露,雅致华贵。

深衣是男子和女子中最为常见的服饰,汉代乐舞俑之中大多着深衣,而深衣分为曲裾深衣和直裾深衣。汉代发掘的乐舞俑无论男女都是以着曲裾深衣的较多,汉代在知识阶层普遍穿着的襦服在乐舞俑中体现的相对较少。

汉代女子的眉型多流行长眉型,还留下八字眉等。汉代乐舞俑女子多长眉入鬓,可见当时女子画眉之长。古代女子点唇多以小巧浓艳,在汉代就以有此习俗,称为樱桃小口。

二、汉唐两朝乐舞俑动态色彩的对比

每一个乐舞陶俑都描绘了一个个生动的人物动态,舞蹈它是一种动态式的表演,汉代的舞蹈俑大多数都表现力人物在表演过程中的一种陶醉的状态。

我们可以通过一个陶俑外在的各个元素去推断这个陶俑的各种资料,是通过服饰去推断朝代,还是推断舞种这都不相同。而这每种不同的条件相互叠加便展现出陶俑不同的形态。

汉代乐舞俑尤其追求对神韵的塑造。虽然汉代早期延续了秦朝写实的表现手法,但是发展到后期则分外注意对人物神情的把握。在汉代乐舞俑中表现最多的舞蹈种类要属长袖舞了,长袖舞又称折腰舞,它是汉代最常见的一种舞蹈。

三、汉代乐舞俑的类型分类

1、坐部伎乐俑

第一种为坐部伎乐俑,如1987 年贵州兴仁县出土的抚琴陶俑。抚琴男子面部整体上扬,嘴角微微上扬眉毛向上挑,呈现出一种非常享受与自然的表情。

这不仅体现在面部,看向他的肢体语言。头部微向右倾,身子随着头部而摆向同样的方位,显得异常舒适。

2、立部伎乐俑

第二种为立部伎乐俑,如 1959 年在陕西西安白家口出土的长袖女舞俑。头部向左微微倾斜,身子微向前倾。

右手高高地甩起袖子,左手将袖衣爽快地向后甩出一条漂亮的曲线。身体的每个部位都指向不同的方位,但是却塑造出一种和谐稳定的画面感,造型感十足。

3、立部伎和坐部伎同台演奏

第三种为立部伎和坐部伎同台演奏,如 1972 年洛阳七里河出土的东汉乐舞百戏俑群。皆为彩绘以红黑两色为主,共 5 人3 人为坐部伎乐俑,2 人为立部伎舞俑萧瑟共舞。

乐舞俑所展现的动作和姿势都相对夸张,目的就是为了突出舞蹈的步伐。在刻画整体造型时,也会将比例适当地夸张。使其更加有直观的效果,展现其更加生动活泼的面貌。使得造型更加丰满,更具有艺术性。

四、唐代乐舞俑的类型分类

1、驼载歌乐俑

第一种为驼载歌乐俑,以西安西郊中堡村唐墓为例。器物共 7 人,6 人相背盘坐于驼峰之上的平台上。分别持笙、排箫、琵琶、箜篌、拍板等乐器。

中间亭亭玉立一女子作唱歌状。并且以三彩作为装饰,以黄色、绿色、蓝色、红色为装饰颜色相互交融,形成独特的装饰美感。

2、坐部伎乐舞俑

第二种属于级别较高的坐部伎乐舞俑,北京故宫博物院所藏的陶黄釉持琵琶女坐俑就属于这一类型。女坐俑头盘高髻,面庞清瘦。盘腿而坐,上穿窄袖长衫,下着齐胸长裙。双手持琵琶,神情自然专注,做演奏妆。

汉代的乐舞俑形态夸张,写意手法展现乐舞者的陶醉享受。唐代的乐舞俑婀娜多姿,写实手法展现乐舞者的曼妙姿态。汉唐两朝民俗文化各有其特色,导致两朝的服饰风格差别巨大。

汉代典雅悠扬,唐代则开放雍容。汉唐两朝的乐舞俑是中国陶塑历史上灿烂的瑰宝,不仅为现世提供了大量的考古资料,还大大地影响了后世陶塑文化。

参考文献:

《汉书》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