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古玩 >

陶瓷作品:冷清陶瓷回暖:元代钧釉瓷炉现身

时间:2022-02-17 20:45:01 来源:大河网-大河报

冷清陶瓷回暖:元代钧釉瓷炉现身

数九寒天,寒风袭人,眼下正是一年当中最冷的时日,冬日的艳阳却给2009的冬天带来阵阵暖意。上周六,河南省龙祥宾馆的大河鉴宝现场宝贝频出,最抢眼的是这两件:元代钧釉瓷香炉和唐代雪花石雕反弹琵琶伎乐天。此外,康熙青花冰梅瓶、东汉青铜壶、汉代和田青玉璧等也很出色。古旧器物的宝泽耀人眼目,更暖人心扉。

稀罕——厚重元代钧釉瓷炉

前段时间有点冷清的陶瓷近期回暖,再次扎堆现身。

最抢眼的是一件钧釉香炉,个头不大,却气势非凡。高约5厘米,口径7厘米,腹径约8.5厘米,长颈圆腹,造型端正沉稳。而其釉水晶润肥厚,釉色天蓝,还有两块绿斑窑变。底部有垂釉现象。再看底,三足露胎,胎色灰白。陶瓷鉴定专家乔红涛老师分析,从器型和釉水垂流及窑变上看,应为元代钧釉香炉,而从胎土上看,应为安阳及鹤壁一带窑口所出。乔老师说,由于香炉这一器型档次较高,现在存世的完整钧釉香炉非常少见,因此,这件香炉可说是一件难得的收藏品。

于老先生在家人陪同下带来一对家传宝贝——康熙青花冰梅瓶,一拿出来就赢得了大家的赞叹。这对瓶高29厘米,蓝莹莹的青花上冰梅朵朵绽放,非常养眼。其中一只瓶有“康熙年制”的底款,对着光从里面看,白色的冰梅透光。但细看发现,其中一只瓶从口沿处冲了一道,一直延伸到瓶下部,快到底了。

于老先生说,这对瓶是他爷爷的上一辈传下来的,祖上经商,他三四岁时就有记忆,家里的条案上摆放着这对好看的瓶子。乔老师说,这是一对赏瓶,器型少见,“一般是冰梅罐,像这样的冰梅瓶很少。但这道冲必须处理一下,不然会冲得越来越厉害。”于老先生说,十年前就发现口沿处出现了冲,那时候没多长,后来越来越往下走,眼看就到底了,也不知道碍不碍事。乔老师告诉他,别看冲的发展速度非常慢,但不处理就越来越严重,并向于老先生详细传授了冲的处理方法。

欣赏完了青花瓶,又来了一件汉绿釉,这是件盘口壶,深沉古旧,有48厘米高,腹径32厘米,口径20厘米,满釉,兽面衔环铺首,肩部有弦纹,开片细密,品相好,比较难得。藏友说家中还有一件,是成对儿的,乔老师估价三万多一对。

德化窑是非常有风格的窑口,以白瓷观音最为闻名。当天见到两件德化窑的作品,一为佛像,一为观音,但都是现代作品。乔老师介绍,德化白瓷烧造时间不长,从明代开始,但其工艺细腻,风格突出,即便是现代作品仍然有比较高的价值。这件佛像体形胖大,形态喜人,有40多厘米高,做工细致,衣袂流畅,莲花座的莲瓣为立雕,立体浮凸,釉水呈现玉一般的质感。观音则是牙黄色,为读经观音,手持经卷,闭目沉思,神态安详,手指微翘,连指甲都历历分明。

惊喜——唐代反弹琵琶伎乐天

杂项场场出彩,当天又有惊喜呈现。

首先是一尊唐代雪花石雕,雕的是反弹琵琶伎乐天。材质为稀有而美丽的雪花石。像高8厘米,伎乐天丰乳肥腰,体态丰腴。高额髻,面容饱满,两耳垂肩,秀目,胆鼻,樱口;长裙广袖,肩披飘带,腰系裙带,腕佩手镯;左手抬起置琵琶于脑后,右手背向后面作反弹琵琶状。造型优美,动作娴熟,形神逼真。加上黑润的石质中布满点点洁白的晶体,犹如漆黑的夜空中纷纷飘落的雪花,显得奇异而瑰丽。

这件宝贝着实让杂项鉴定专家张保龙老师惊喜,他讲解道:说到世界的佛教艺术宝库,不能不首先提到敦煌莫高窟;说到敦煌莫高窟,不能不首先提到反弹琵琶伎乐天。反弹琵琶伎乐天是莫高窟第112窟《伎乐图》壁画中的一位天国的乐舞伎。她反弹琵琶,踏足而舞,弹奏技艺超绝,舞姿优雅迷人,因而成为敦煌艺术的最高代表,成为大唐文化的一个永恒的标志性符号。但令人遗憾的是,除了敦煌的壁画形象之外,在出土和传世的文物古玩之中,历来几乎见不到任何材质的反弹琵琶伎乐天的雕像。因此,这件雕像的价值就尤为珍贵,它形象地再现了大唐王朝的乐舞之盛,演奏技艺之高,以及唐朝以丰腴为美的审美时尚。加之工艺精湛,材质稀贵,因此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科学与收藏价值。

老家具是近年的收藏热门,马未都讲收藏更把老家具的价值与收藏知识通过电视传媒普及到千家万户,咱老百姓如今都晓得家里的一个“破”桌子、瘸板凳,弄不好就是一宝贝。门板、床架、条案、圆凳,咱鉴宝现场都见过,这不,一位藏友又抱来一个小木柜,是秀气的闺中之物。外表是个小箱子,上边翻开盖是个盒子,前面有对开的柜门,两边还有铜提环。前边小柜门打开,里边是几格抽屉,有的抽屉花纹非常漂亮,像山水画一样,摸上去又非常光滑,正是黄花梨的鬼脸儿节疤。张老师可惜道:“看来这个工匠对老家具是个外行,工艺没处理好。”首先,好看的黄花梨竟然用在抽屉内,而没用在柜子表面,外面用的是普通的花梨木。其次,木料的使用不甚讲究,许多地方不是通板,而是小料拼成,在纹理、颜色的拼接上不一致。张老师说,这件化妆匣是老料新做,工艺是新的,料是老的。

铭文——东汉“铜钟”上的记忆

青铜器年代久远,如果有铭文就倍加珍贵,点滴文字都蕴含丰富的历史价值。当天见到一件东汉的青铜壶,就是这样一件可考究的器物。

这件青铜器腹带一对铺首衔环耳,活环,高圈足,高45厘米,口径18厘米,腹径48厘米,肩部有行字,张保龙老师与字画鉴定专家晏霁、度量衡鉴定专家于韬等几位专家细细研读后破解出这行文字为“官铜锺一容一石重五十虸廿三年五月造”字样,“官”为官造之意,“铜钟”为这件器物在当时的叫法,还表明了它的容积、重量及建造年月,推算出为汉献帝建安二十三年,即公元218年,距今1782年。由这件器物在现在的重量、容积,与铭文标明的数字换算,可推算出汉代度量衡的相关信息。

玉璧——学习的教材

藏友何先生带来一件玉璧,玉璧为和田青玉,较薄,厚2.8毫米,直径13.7厘米,内径2.5厘米,表面遍布涡纹、蒲纹,有大块发白的土沁。玉器的形制非常丰富,各有说头,玉器鉴定专家姚铮华老师给大家讲解了一番玉器的知识,他说,这件玉器肉(外环)大于好(中间的孔儿),叫玉璧,如果是肉等于好就叫环,肉小于好叫瑗。古时以玉为礼器,据《周礼·春官·大宗伯》记载:“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以青圭礼东方,以赤璋礼南方,以白琥礼西方,以玄璜礼北方……”苍璧、黄琮、青圭、赤璋、白琥、玄璜都被作为祭天告神的礼器。苍璧即青玉璧,因此古璧都用青玉做。但这件为冥器,所以用料省,比较薄,但“还是按规制作的”。边缘有磕,磕也是老口。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