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古玩 >

赵本山:一个人民的艺术家「赵本山 成长」

时间:2022-12-20 15:09:17 来源:晓小讲故事

大家好,赵本山:一个人民的艺术家「赵本山 成长」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仰望夜空,群星在夜空中闪耀,有的暗淡,有的光芒四射,那一颗闪亮的明星,它使夜色更迷人。

赵本山,1957年10月2日出生于辽宁省铁岭市开原市,著名喜剧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东北二人转教授,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全国青联委员、辽宁大学本山艺术学院院长,本山传媒集团董事长。


赵本山草根出身,生长在辽北农村,6岁时其母亲病逝,父亲远走他乡,赵本山后来说父亲从来就没有管过他,这令他几乎成了一个孤儿。当时他只有六岁,无依无靠,温饱问题无法解决,同村玩伴的母亲经常给他饭吃,后来赵本山一直叫她“妈妈”。

赵本山小时候靠接济生活,在农村也是生活在最底层,挣扎在死亡线上。这个孤苦孩童,本不该和艺术扯不上什么关系,也不应这样赫赫扬名,但正是这个不是孤儿的孤儿,却把东北二人转艺术推向了极至的颠峰。


为了活命,不得不选择二人转,他无路可走。

赵本山是个“不是孤儿的孤儿,上无父母,下无田产。”无依无靠的他,吃了上顿不知道下顿到哪去吃,如果不是玩伴的母亲经常给他饭吃,也许他早已不在人世了。

也正因为这位“妈妈”的爱心,赵本山的童年才算有了依靠。天气冷了,“妈妈”不会看着他冻死饿死家中,她的那些好心,比山还要高,比海还要深。“妈妈”没有生他的身,却给了他养的恩。

虽然如此,救一时不能救一世。赵本山毕竟会渐渐长大,“妈妈”毕竟会渐渐老去,以后的路还需赵本山自己走。对于赵本山这样的穷苦孩子来说,读书考大学,走当时“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路,是想都不不敢想的事,所以他只能学不用花钱还能吃饱饭的手艺——二人转。因为没办法,开始跟二叔(盲人)学艺。要知道,当时的二人转只能在农村的田间地头表演,登不上大雅之堂,唱二人转给人的印象就是不务正业。许多年轻人,抹不开面子,拉不下脸来,和一个盲人走街串户,说好听点,是巡回演出,说难听点,就是乞讨。


但就是这个生活在最底层的小人物,作出的人生中最大的一次抉择,不但改变了自己的命运,还为二人转的创新、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小时候的赵本山,为了讨生活,不得已学习二人转,却开启了他接触艺术的大门。赵本山从一开始,就喜欢上了这门艺术,他学习极为刻苦,悟性也极高,拉二胡、吹唢呐、抛手绢、打手玉子、唱小曲、二人转小帽等样样精通,尤其是三弦功底尤为突出。苦难的童年成了他一生的财富,为其日后的小品、演艺生涯奠定了坚实基础。

长期在民间卖艺演出,使他更贴近人民,更了解人民的生活,他知道人民需要什么,喜欢什么,只有演啥象啥老百姓才会喜欢。有了这个想法,他开始钻研东北的方言,观察老百姓的行为举止,不断创新民间二人转的表演形式,终于开创了一套属于自己的独特的风格。老百姓喜欢看他的演出,他就是身边的人,有趣的人。老百姓喜欢他的夸张、喜欢他的自嘲、喜欢他的自我安慰,他的表演已经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1982年,辽宁省举办第一届农村小戏调演,在李忠堂与崔凯合作的拉场戏《摔三弦》剧中扮演盲人张志,一举成名。“摔”剧获演出一等奖。当年,赵本山考入铁岭县剧团,担任主演并任业务团长。

1986年,赵本山被调到铁岭市民间艺术团。那时,与潘长江在沈阳一起演出的二人转《大观灯》300余场,场场爆满,轰动东三省。 主演的拉场戏《一加一等于几》、戏曲电视剧《双叩门》、《过了这个村》、《摘幌》等剧,获过许多国家、省级奖励。


1990年,在姜昆的推荐下“打入”了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开始了辉煌的艺术人生。小品《相亲》、《我想有个家》、《牛大叔提干》、《红高粱模特队》、《昨天今天明天》、《卖拐》、《卖车》、《功夫》均获一、二等奖。由个人投资主演的电影《男妇女主任》获98国家级“华表奖”,并获优秀男主角奖。为繁荣发展艺术,创办了“本山艺术公司”。


2002年春,电视剧《刘老根》在中央电视台1套播放,收视率空前,许多城市万人空巷。此后,赵本山以“刘老根”之名,在许多城市开办“刘老根大舞台”,均获得了巨大成功。

从铁岭开原市莲花乡黑土地上走出来的一个孤苦农民,他是喜剧天才,更是经营奇才。

赵本山创立了本山传媒,坐拥10 亿身家、30亿资产的商业帝国。赵本山的成长是一个传奇故事,更是一个中国式的励志故事,他是艺术家,也是商人,还是慈善家。

成名后,不忘初心,善待别人。

赵本山说:“我从一个农村孩子一路走来,没有恩人的养护,可能也活不了多久;没有人民群众的支持和喜爱,就没有我的今天。受人之恩,自当还报,忘恩负义的人自己都看不起,有了好处,大家都应受益,也不枉我一生。”


众所周知赵本山是草根出身,母亲病逝,父亲远走他乡,家庭破碎,无依无靠,温饱问题无法解决,是“妈妈”经常给她饭吃。赵本山说老太太的救济就是雪中送炭,她就是他的妈妈,他要一直养着她,直到她没了。后来老太太的身体已经很不好了,赵本山坐在床边亲手喂老太太吃饭,丝毫没有明星架子,十分贴心,同时他的表情也非常凝重,时不时的叫一声“妈”,问她冷不冷,并摸着她的眼睛,问她能不能看见自己,当时老太太就哭出了声,感动的在场人都泪流满面。


赵本山说他的父亲从小就没管过他。按老百姓的理解,他的父亲是个不负责任的父亲,只管自己快活,哪管别人死活。但是在他的父亲年老体衰时,赵本山并没有怨恨,而是把父亲接到身边,有专人搀扶、侍候,直到父亲去世。


赵本山有过一段不幸的婚姻,虽然他的事业蒸蒸日上,但他的个人生活却跌入低谷。



1992年,赵本山迎来了人生第二春,在亲朋好友的祝福声中与马丽娟结婚。1997年的大年初一,马丽娟又为他添了一对龙凤胎。小名叫牛牛和妞妞,大名叫赵一楠和赵一涵。这位一心为人民表演的艺术家,收获了满满的幸福,谁见了都会眉开眼笑。


甘愿做铺路石,退居二线。

如果说赵本山学习二人转的目的是为乞食,那么他收徒弟则完全是为了表达二人转给他带来成功的谢意,感谢它的雪中送炭,感谢它的活命之恩。

本着这个目的,赵本山收了众多徒弟,既是要他们把二人转发扬光大,也是为他们找到生活的出路。俗语说,“吃水不忘挖井人。”儿时的赵本山为了讨生活,他扮丑自嘲,把田间地头的爷爷奶奶们逗笑。在他最穷困的时候,是他们让他活了命,熬过了那个寒冬,有衣穿,有食吃。对赵本山来说,他们也是他救命恩人。


在赵本山的倡导下,二人转开创了“绿色时代”,对于穷苦过来的赵本山来说,活命之恩永生难忘,他赋予了二人转新生,即便当牛做马,也要培养下一代,多出新人,将二人转艺术发扬光大,即使退居二线,他也是心甘情愿。

近年的赵本山退出幕后,他在为中国喜剧界添砖加瓦,一心在培养自己的徒弟,现在的徒弟也是名满天下了。赵本山徒弟名单,已经达到了80多名,团队的阵容可谓是非常强大。在这些众多徒弟中,名气最大的应该是刘小光、宋小宝、大鹏、小沈阳等人了。


刘小光也算是赵本山最得意的徒弟了,《乡村爱情》系列电视剧中,刘小光饰演的“赵四”是最搞笑最经典的一个人物。尽管还有许多特色人物,但赵四依旧是其中最搞笑的角色。“赵四”是一个结巴,一说话嘴角就会不由自主的抽搐,所以一开口就是笑料。刘小光把“赵四”这个人物塑造得活灵活现,可见他的演技和喜剧功底都还不错。


赵本山说,“小光有自己的一套,大有青出于蓝胜于蓝的趋势。”赵本山坦言,他从刘小光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刘小光出身木匠,经常食不裹腹,怪自己不争气,混到如今这个地步。在他实在走投无路的时侯,他只好去求助赵本山,最终赵本山选择刘小光做了徒弟。刘小光曾经在节目中落泪,直言赵本山是自己的大恩人。

赵本山说人要有感恩的心,他要把感恩的心传递下去。

赵本山虽是个村野人,可能大字都不识一个,但知恩图报的道理他懂得,这也是他根植于内心的善良,是他活了大半辈子的行为准则,是一个穷苦过来的人身上最宝贵的品质。

赵本山站在舞台上,无论是讲故事,还是扮丑自嘲,他都非常出色地完成了,他能把坐在台下男男女女逗笑,能给全国人民带来无尽的欢乐。

赵本山虽富,富得流油,却心中有大义,而这大义与财富多寡无关,与社会地位高低无关。


如今细细品味,咀嚼出诸多深深的人世的辛酸。物质最大的财富是金银,人心最大的财富是善良,这两样赵本山都不缺,用这句话来概括赵本山,再合适不过。为了活着,他选择了沿街卖艺;功成名就之时,仍保持清醒的认知,永远保持一颗善良朴实的心,知恩图报。

作者:离恨兜率宫,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