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古玩 >

佛光寺彩塑供养菩萨为什么被誉为东方维纳斯之神「亚洲佛光」

时间:2022-12-24 15:09:27 来源:古建筑斗拱学堂

大家好,佛光寺彩塑供养菩萨为什么被誉为东方维纳斯之神「亚洲佛光」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山西拥有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保存的一万多尊古代彩塑弥足珍贵,但是,你了解它们身后隐藏的秘密及文化内涵吗?

这些古代彩塑诉说着先祖的生活和思想,闪耀着古代中国的光辉业绩与威名荣光,也折射出佛教的智慧和人生哲理。让我们通过镜头光圈,以艺术家的眼光去品赏雕塑之美,提高我们的文化艺术素养。以历史眼光看待历史,以人性思维欣赏艺术,鉴古喻今,裨益来者,我们生活才会变得更加鲜活、充满智慧!


欣赏雕塑艺术,把握三要素:

一、体积意识,雕塑为三维空间实体艺术,通过其总体轮廓、形象、体积、线条、块面、色彩、材质等艺术语言,展示主题对象的动势、情绪与生命力,激发启迪人们的想象与思维,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环境意识,雕塑作品为某一特定环境制作,注重环境协调意识。

三、象征意识,雕塑作品形象单纯,以寓意象征性来表达主题,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在艺术审美中,准确地再现事物原貌,与特定时代的文化背景息息相关,具有象征意识。

从历史文献中可以得知,唐代绘画大师吴道子曾常为佛寺作壁画,与之齐名的大雕塑家杨惠之是寺院造像的制作者。

这尊彩塑是一尊供养菩萨像,位于佛光寺佛坛之上。身披莲形披肩,花冠高束,双眉弯长,肌肤细腻白晰,嘴唇娇嫩红润,肢体丰满,形态舒展生动,耳若有闻,心若有思,其造型风格与敦煌唐代彩塑极为相似,是唐代彩塑中不可多得的精品。

我们仔细观看,可以发现,在雕塑彩绘的颜色下有许多线条,在雕塑作品上大量用线,加强表现力和装饰性,是中国雕塑的特点,经过数千年反复锤炼和发展,已形成优良传统,在世界雕塑艺术园地中独树一帜。

美学家李泽厚说过:“线的艺术,正如抒情文学一样,是中国文艺最为发达和最富民族特征的,它们同是中国民族的文化——心理结构的表现”。对于线条的认识及其在中国绘画、书法等艺术中的性质、作用,千百年来无数艺术家、理论家都有过许多深入的研究和精辟的论述,有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博大精深、浩如烟海。

我们认识雕塑用线具有启发意义。线条作为一种造型手段,其极强的抽象性与概括性是其它艺术形式所无法比拟的,中国远古的八卦线条就是对宇宙世间客观事物一种抽象概括表达方式。

《周易·系辞》:“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其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类万物之情”。这就是观察研究客观事物,以八卦这种不同长短组合的线条来高度概括和表达事物,这种形式最终发展演变成为中国民族的传统造型方式。

殷商时期的甲骨文和青铜器上象形文字及图案的雕刻,秦俑、汉画象石上人物衣纹的描绘与刻划,南北朝石刻、造像和隋唐雕塑上阴刻、阳刻等各种线条技法,在雕塑辅助造型方面不断丰富与发展,最终在彩绘泥塑上得到了最充分的发挥。这种注重线条美感的审美艺术思想,使中国雕塑形成了同西方雕塑迥然有别的艺术风格。

受传统影响,民间塑工在雕塑作品中也大胆地使用线,并对提高其表现力不断地做出新的探索。为什么唯用“线描”来表现,感觉才最为贴切、协调和准确,能够做到线不虚发,根根入扣,使彩塑写生变成了绝好的工笔人物画?其实,寺观彩塑与古代壁画、石刻中的线描人物本来就同源、同宗,在表现内容及艺术形式方面有着水乳相溶,密不可分的关系,线条在其中又起了重要作用。我们试把山西芮城永乐宫壁画人物线描同彩塑白描做一下比较,就会马上明白其中的奥妙了。

唐代彩塑的块面、体积的基础上大量使用线条,这种线不是没有根据的凭空捏造,而是精确地表现了占有空间的体积,表现了衣纹转折,表现了肌体轮廓,一言以蔽之:表现了事物的本质。

菩萨裸露的修长圆润的双臂,婀娜多姿的女性躯体,长袖善舞的衣裙,飘忽飞动的彩带,毛根出肉、随风轻拂的须发,烟收雾合、聚散成形的浮云……,这些事物本身不就蕴含着富有美感的线吗?不用线又用什么来表现呢?

唐代雕塑家在表现复杂对象的,能够使线与形体巧妙结合,在塑出体积的同时,又大胆提炼、概括,通过线条的简繁、疏密、刚柔、曲直、长短、纵横、倾斜、缓急、顿挫、盘旋、飞动等多种表现手法,不但真实地表现了人物衣褶翻、卷、穿、插的层次,丝、麻、纱、绸的质感,而且还加强了人物或站或立或飞舞的动势,突出了人物性格特点。

例如菩萨的塑造,用线圆润、柔和,阴线较多,加强了菩萨妩媚动人的女性特征和轻盈的动势,表现了阴柔之美;这种雕塑用线分阴线、阳线、凹线、凸线,手法自然,变化多端,在表现方法上既和中国画用线有异曲同工之妙,又有其独到之处。

唐代彩塑的这种线绝不是孤立、盲目地为了装饰而使用线,而是用线后形成了装饰,因为这些线条含有绘画美的真趣和书法美的哲理,自然使雕塑作品表现出极强的装饰趣味来。

唐代彩塑对于菩萨的形像已突破外来佛教雕塑艺术的影响,完全中国化了,面相圆润丰颐,雍容大度,成为后世塑制佛像的楷模。菩萨形像一改宋齐时期的“挺然丈夫之像”而趋于女性化,其上身袒胸裸臂,肚脐外露,饰以璎珞彩带,或立或跪,婀娜多姿,体态身段处处显现着女性人体的曲线美,那椭圆的脸型、细腻的肌肤、丰腴的肢体流露出一种人间少女所特有的蓬勃向上的青春活力。这种创作时尚,造就了唐代寺观彩塑艺术的卓著与辉煌。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