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古玩 >

《猫》思考探究「自媒体概念」

时间:2023-01-03 12:45:25 来源:融媒体教材

大家好,《猫》思考探究「自媒体概念」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一、融媒体视角下课文《猫》的文体争议

《猫》是郑振铎先生的文章,被编入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人与动物相处主题的第一篇课文。对于这篇课文的主题和思想情感,大家都很认可。然而,关于这篇课文的文体,是属于散文还是小说,存在不同的说法。

总体上看,认同是散文的居多。一是因为文章本身侧重表达作者对曾经相处过的《猫》的感情及其变化;二是本篇课文以前曾被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入语文教材的散文单元。

然而,也有人认为《猫》属于小说。一是因为文章本身通过我的视角用三只猫推进了情节,并且在第三只猫上引入了剧烈的冲突情节。文章一边描述人与作为弱者的动物的关系和相处模式,另一边也描写了家人与张妈、李妈等下人的对话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隐晦地反思了当时的社会问题。二是作者郑振铎曾说收录《猫》的文集《家庭的故事》故事“并不是我的回忆录,其中或未免有几分是旧事,却不是旧事的纪实”。可以认为本文具有一定的虚构性。

有学者则从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孕育角度来调和这两种观点,认为:《猫》的成文年份在1925年,当时文学界还在探索各种新文体的写作,因而没有清晰的文体意识。总之,当时的不少作品主要在于表达思想,不宜也不易做散文或小说等文体上的区分。

融媒体实际上是用多种媒介及其符号来表示一个思想。在印刷技术和文字符号的限定条件下,融媒体就是媒介符号的组合方式不同。具体到语文,融媒体实际上就是用不同的规则将文字符号组织成文章,进而用不同的文体表达同一个思想。因此,表达同一个思想,可以用诗词歌赋,也可以用戏曲、小说和散文等不同文体。文体是文学研究者为了便于将文章归类才推演制定出来的一套标准。这套标准并非真理,而是人为制定的。文章的本意才是第一位的。散文或是小说,也只是运用不同文字组合规则表达同一思想的媒介而已。

在融媒体视角下,尽管《猫》的文体存在争议,但文本事实和作者本意是一定的。从散文或小说的角度解读《猫》,解读到的思想深度有所不同而已。因此,本文认为:人们对《猫》所表达的思想理解深度和所侧重证据的不同,才是文体争议的本质。

二、客观视角下《猫》的文本解读

对于《猫》这篇文章来讲,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是一定的。尽管后人或外人无法完全理解文章本意,但至少要尽可能贴近当时的社会背景,还原作者本意。这就是历史主义和心理主义的文本解读。这种解读跟文章属于哪种文体无关,只涉及到作者创作那一刻的事实层面。这种解读不仅需要对文本本身进行考据,而且还要找到作者(如果可能的话)、当事人及其相关文本来辅助判断。为什么作者或当事人反而排在第二位呢,因为文本一经发布,就已经独立于作者,成为一个新的事实。这个事实,可能包含一些作者和当事人自己也没有意识到的成分。所以对文本本身的解读,不仅要考察文章内部所描述的事实,还要超越个体意识,进入潜意识的社会事实层面,这就是知人论世的范畴。这总体上属于客观主义的文本解读。教师和学生都可以做这类文本解读,但对学生而言,要侧重于直面作品。毕竟学生还没办法掌握太多的课文以外的背景材料。

初中生大多已经有过养宠物类似的生活经验。这些经验对于学生直面文本,理解《猫》的本意是非常重要的。结合这些自身经验和《猫》的作者对养猫经验的反思,帮助学生思考如何与弱势动物相处,发展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模式,是本单元的重要目标(在单元导语第一段有所体现)。引导学生反思自身养宠物的经验,寻求与作者的共情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和意识,也是初中生情感教育的重要内容。前一个目标是能力目标,还需要结合本单元其他课文来概括。后一个目标属于情感目标。

直面作品本身的学生文本解读,重在培养学生的信息提取和论证思维能力。这是一切文本解读的基础。这个过程中,学生首先是从不同的生活经验出发,借助文本构建自己的意义网络;然后,在教师引导下借助老师和同学提出来的问题,充分利用课文原文和助读系统提供的证据与启发来思考。最后,在所梳理证据的支持下,重新建构对文本意义的理解。在此过程中,教师提供必要的事实性知识等学习支持。这种文本解读的实质是寻找课文原文中提供的证据来支撑自己的判断和观点。教师提问是存在对亲在的探寻,前提是教师能尽可能做客观的解读,并代表文本这个存在探寻学生这个亲在的思想。同学提问是亲在对存在的探寻,学生基于自己的生活经验,来拷问文本的本意。文本和读者(学生,也可以是教师)互为主体,建构起读者对文本意义理解的同时,也借助文本反过来关照读者的生活和精神世界。

三、文体视角下《猫》的文本解读

对于语文课,学生的文本解读,既可以从生活经验出发,更要注重从不同的文体视角出发。《猫》这篇文体性质模糊的文本,为融媒体视角的文本解读提供了一个不可多得的范例,有利于形成两种文体的教学文本解读。

就《猫》而言,文中有充足的证据表明作者反思了自己和家人将《猫》乃至鸟只当作玩物的心态,表现了作者反思前后的情感变化。《猫》可以作为散文文体来解读,这是毫无疑义的。事实上,对于绝大多数七年级的初中生而言,也仅限于从情感变化的角度来解读《猫》。因此,就本文解读而言,还是倾向于从散文视角进行分析毕竟切合实际学情。

尽管初中生有了一定的自我意识和反思能力,但是理解《猫》所反映的社会问题,仍非易事。尤其是从文章能否找到足够的证据证明作者反思了自己与张妈李妈的阶级不平等心态呢?仅仅依靠文本,恐怕后面这种观点未必站得住脚。若是如此,将这篇文章当作反映社会问题的小说来读,就未必合适了吧!前文认为是小说的第一个理由不充分。

那么前文第二个理由郑振铎本人说本文“有几分是旧事,却不是旧事的纪实”该如何理解。小说会有虚构固然没错,但虚构的未必一定是小说。这个理由也不够充分。此时就需要更多背景资料才能佐证。例如我们需要查证:作者已经意识并有反思自己家的阶级问题吗?在其他文章中有体现吗?《猫》成文的1925年11月前后,当时的社会背景下作者所属的群体开始反思阶级问题了吗?作者是否在刻意借用本文似有似无地反思呢?这种似有似无的反思,进可攻退可守,解释权在自己,更容易掌握主动权。好比我们的批评与自我批评、红红脸出出汗等活动,反思也是件不容易的事,既要有力度,又不能被人抓住实质性把柄。因此作者可能颇费心思地将张妈李妈等人物的境遇融进写《猫》为主的文章,并煞费苦心地用《猫》作为标题。这种融合历史主义和心理主义的客观文本解读,尽管对于学生而言很难,但是教师在解读时却要有所探究,为理解文本和学生的解读留有一定的余地。

对于高水平和发展成熟的初中生,或许能够意识到《猫》隐藏的社会问题,此时小说视角的文本解读就可能派上用场。

本单元除了思考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主题外,还强调了“重点突出”的写作技巧。因此文本细读时不仅要梳理文章的整体结构和“我”的情感变化,重点阅读第三只猫的描写段落,思考第三只猫描写在全文所占的比重,还要具体分析作者是从哪些方面重点描写第三只猫的。“突出中心”的写作,不论从哪种文体解读《猫》,都是需要关注的共同点。

如此看来,对语文而言,不仅文章的思想可以跨越文体而融通,写作手法也可以跨越文体而融通。

总之,课文《猫》的文体争议,让我们可以从融媒体的视角,重新思考文本思想与文体的关系。这样的文章,反而让我们的语文教学有更多的解读空间。毕竟,文体也只是一种构念,最终还是要服务于思想表达的。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