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古玩 >

青铜器博物院镇馆之宝「镇馆之宝有哪些」

时间:2023-01-14 13:01:21 来源:浩然文史

大家好,青铜器博物院镇馆之宝「镇馆之宝有哪些」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近两年,《国家宝藏》、《我在故宫修文物》等节目的播出加上各博物馆的花式宣传,人们开始对博物馆产生兴趣,也让很多人养成了旅游必看博物馆的习惯。而青铜器则是各大博物馆的重头戏,国家博物馆、台北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湖北省博物馆、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几乎收藏了国内最重要的青铜器,也成了青铜器爱好者的必去之地。那么,对于初入门的爱好者来说,除了欣赏那种不可言说的“狞厉神秘”,我们还应知道些什么呢?

大体上,我们可以从器型、纹饰、颜色、制作方法、铭文等几个方面去了解它们。

一、 器型——青铜器的用途和命名

大部分青铜器一眼就可以看出他们的用途是什么,比如鼎是用来煮肉的锅,钟是用来敲击的乐器,尊是用来盛酒的,爵是用来直接喝酒的。还有一些器型不太常见,比如觚[gū]、觯[zhì]、甗[yǎn]等,我们下面会做一些简单介绍。在已发掘的数以万计的青铜器中,一般有以下几种类型:食器、酒器、水器、兵器、乐器等。

部分青铜器的器型

1. 食器

鼎:在考古发现有些鼎的底部有烟炱(音苔)过的痕迹,表明鼎有加温煮食的功能,为烹煮肉食的器皿。

簋[guǐ]:盛放煮熟了的粮食的器皿。

鬲(音立):一般认为是煮粥或者盛放流食的,也有用来放肉的。鬲的特点是有三个或四个乳状的袋腹,可以加大受热面积、增大容积。

用来煮流食的鬲

豆:盛放腌菜、肉酱的器具。据说周人研制了120多种的酱料,其中包括蜗牛酱、鱼子酱等等,比咱们现在吃的火锅酱料还要多,而且都是天然食材。

豆——放腌菜和肉酱

2.酒器

酒器的话大致分为两种:饮酒器和盛酒器。饮酒器包括爵、觚、觯、斝[jiǎ]等;盛酒器包括尊、壶、卣[yǒu]、彝等。

酒器——卣

3.水器

常见的水器有盘、匜,其中盘用来承接水,匜用来倒水,先秦时期进行沃盥之礼(重要仪式之前洗手以示庄重、洁敬)时常用到这两件青铜器。其他的有盆(盛水)、盂(盛水放冰)等。想象一下先秦贵族洗个手,要有人专门举着一个大个儿的铜匜(常见的长度30-40厘米,高20厘米左右),也挺累的呢。

铜匜

4.乐器

以打击乐器为主,有铙、钲、钟、镈、錞于、鼓等。

湖北省博的编钟

5.兵器

有戈、戟、矛、钺、剑等。

兵器——戈

青铜器的名称当中有很多生僻字不知道读音,大家可以在参观博物馆的时候留意一下展板上的英文翻译,会有惊喜哦!

二、纹饰——狞厉神秘的美

在青铜器刚产生的时候人们就有意在上面铸花纹了,它的渊源可以上溯到新石器时代用彩绘和刻画形式表现的陶器纹饰,如各种抽象、变形的动物纹和几何纹。

兽面纹(最初也称饕餮纹,来历复杂,可参看我们以前的文章)

兽面纹是最常见的一种纹饰,其形象来源于动物,却又不是真实的动物,而是属于“真实的想象”出来的某种东西。

凤鸟被认作是吉祥的象征,因为鸟可上天可入地,人们认为凤鸟有信使的作用,沟通人间和天帝,而且在甲骨文中,“凤”也常被写做“风”。所以人们把凤鸟纹铸在青铜器上表示吉祥。

青铜器上的凤纹

像这样的动物纹饰在青铜器上随处可见,它们完全是变形了的、幻想的、可怖的动物形象,呈现给我们的是一种神秘的威力和狞厉的美。它们之所以有威吓神秘的力量,不在于这些怪异动物形象本身有如何的威力,而在于以这些怪异形象为象征符号,指向了某种超世间的权威神力的观念。它不仅是恐怖的化身,还是保护的神祇。人类为了生存,最初使用了非常野蛮和残忍的手段。商周时期,部落间就时有野蛮的吞并战争,屠杀、掠夺、奴役、剥削才是当时的常态。而凶怪恐怖的兽面纹便被当成保护氏族的神祇。野蛮的时代必须通过这种血与火的威力、凶残来开辟生存的道路,因此以感伤的态度便无法理解青铜时代的艺术。

三、颜色——吉金

青铜器是以铜为主,加入适量的锡和铅配比而成的,所以刚被制造出来的时候都是金灿灿的,只是后来长期被埋在地底下氧化成了青灰色,宋代的金石学家给它们命名为“青铜器”。而影视剧中看到的青灰色的青铜器其实是不正确的。正因如此,我们偶尔看到青铜器上斑驳的金色是很难得的。

(西周)叔五父铜匜,宝鸡青铜器博物馆藏品

四、制作方法——火与铜的艺术、智慧的工匠

很多人都以为青铜器上的铭文是“刻”上去的,其实大部分的铭文都是“铸”上去的。因为当时人们还没有发现硬度更大的铁器,所以铭文很难刻上去。说到“铸”铭文,我们就必须了解一下青铜器的铸造方法了。

青铜器的铸造过程(上博)

在青铜器的铸造过程中,使用时间最长也最广泛的一种方法是模范法。首先用泥捏出一个内模,在上面刻花纹和铭文,再用同样的泥模做一层外范,这样,花纹和铭文便翻印在外范上了。等外范半干时,将其切成几块,放在一旁风干,同时把内模上的铭文和花纹均匀的刮去一层。将外范和内模组合,在中间的空隙中浇铸铜液。等它凝固之后,将外范和内模打碎取出即可。

虽然铸造方法描述起来简单,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难度极大,需要工匠们不断地摸索。

五、铭文——一字千金

铭文其实是一件青铜器最重要的部分,而在本文中我们将其放在最后一部分,因为对于初入门的朋友来说,金文较难理解,学界对铭文的解读也各不相同。另外,一些博物馆落后的陈列方式使得参观者很难看到内底或盖子内部的铭文。

青铜器何尊底部的铭文:宅兹中国

青铜器中的铭文可谓一字千金。往往我们在青铜器上发现铭文会使它身价倍增,因为先秦时期留下来的文字资料非常有限,又常有后人篡改的成分,难以辨别真伪。而青铜器是铁证,若有伪造的痕迹很容易辨别。通过对铭文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到商周时期的历法、家族、制度、风俗、文化等,从而更好的还原上古中华民族的生活场景。

文史君说

青铜器不仅仅是火与铜煅炼的产物,更是上古文化、艺术、历史的物质载体。无数的人为了研究和保护青铜器付出了巨大的心血,这是我们世代相传的遗产,所以我们更要去亲近青铜器。它不仅在博物馆的展柜里,也在乡村田野的风俗文化里,在中国人的行为习惯中。

参考文献:

1.李泽厚《美的历程》,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出版社,2009-7-1

2.李朝远等,《中国青铜器》,五洲传播出版社,2004-9

3、王栋梁:《产品设计中的民族文化研究》,东北大学2006年硕士学位论文。

(作者:浩然文史·投稿作者酒神)

本文为文史科普自媒体浩然文史原创作品,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文所用图片,除特别说明外都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烦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

我们会每天为大家奉上精彩的历史文章,恳请各位读者朋友关注我们的账号!您的点赞、转发、评论,这是对我们最好的支持!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