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书画 >

鉴藏赏析:艺术的升华源于理性的自觉

时间:2021-09-18 15:45:03 来源:

艺术的升华源于理性的自觉

——释读尹寿坤书法现象

我和尹寿坤仅有过一面之缘。那是在黑龙江省书协举办的书法骨干创作班上,尹寿坤作为省内重点作者做了一次精彩的创作经验汇报演讲,让我感到极大的震撼和由衷的钦佩。静穆幽远,不舍豪放,儒雅内敛,不弃畅怀,孜孜以求,坚忍不拔——在尹寿坤的作品中,展示的是他这种宠辱不惊、镇定自若的情怀。

blob.png

尹寿坤/书法

他未来的书法创作可能会出现一种淡定的状态,这里面更多的是沉淀后的反观和思考。他一贯的警醒和检视使他能够获得一种长期的艺术自觉。曾有人预言:不出50年,古老的书法艺术最终会成为“博物馆艺术”,后来的人们对此只能采取叹惋凭吊的态度。然而今日书展赛事的繁荣,便昭示着那位预言者的浅见和不应有的悲观情绪。

blob.png

尹寿坤/书法

而如尹寿坤这样长期奋斗于书坛的勇士,不仅在黑龙江书界成为一面旗帜,即使在全国书坛上也是不可小视的一个亮点。在长期的对书艺的磨砺之中,他培养了独立的见解和思想;特殊的人生阅历、刚毅的性格和乐观的生活态度,使他能以从容的态度去迎接一次次新的挑战。这一点也是尹寿坤在书坛得到广泛赞誉的重要原因。

blob.png

尹寿坤/书法

书法创作重视生命的本真体验,可以通过挥毫来演绎生命自由的极佳境界。而对于书法的技术的深入探求,似乎能够触摸到先贤手泽的温存与厚重。追寻前人笔墨流露的意蕴深度,可将自己带入悠悠不尽的历史时空里,使思绪的张力延伸到书写之外。久而久之,磨炼技术的枯燥就会慢慢绽露出一丝丝升华中的快意。

blob.png

尹寿坤/书法

我读寿坤的书法就像读一首散文诗,从中可感受到恬静的行云流水般的自如和洒脱。他的书法,于平实中见飞动,于静谧中寄真情。尹寿坤不仅精擅书法,而且还喜欢绘画和唱歌。艺术是尹寿坤的一个梦,这梦来自于他心灵的净土所喷发出的烈焰,燃烧释放出来的光和热不仅感染着他自己,也打动着别人的心灵。

1.jpg

尹寿坤/书法

尹寿坤给人印象最深的书体是楷书。他的楷书筑基于唐代的欧阳询和褚遂良,瓣香于汉魏的碑碣墓志菁华。他的创作观念也颇为超前,主张“不薄今人爱古人”,对于当代在楷书方面有造诣的书家,莫不悉心研究,将他人的长处巧妙地化为我用,融入到笔端。他作书比较注重字形的精美耐看、经得住推敲,在严谨之中不失浪漫情调,用“刚健含婀娜,端庄杂流丽”来形容他的楷书十分妥帖。

表面上看,他文质彬彬,举止镇定从容,仿佛春天静静流动的溪水。但他的内心世界非常丰富。无论是引吭高歌之时,还是挥毫作书之际,他胸中都蓄满了郁勃和冲决之力。因而,他的楷书,总是静中寓动,神采焕然。寿坤的书法创作趋向于对传统语言的现代转换,碑帖融合,力求浑化无迹,恰到好处,适度地张扬个性。

2.jpg

尹寿坤/书法

如楹联“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见图),突破了以往人们认为他只精于写小字的印象。其实尹寿坤的这幅大字作品也很有才情,夸张了线条的张力,凸显出墨色的变化,字与字之间的贯气也得到了很好的控制,给人以神完气足的感受。尹寿坤的《于良史春山夜月》行草条幅(见图)熔铸明清,化为己意,字的大小穿插避让任其自然,已经初步形成自家面目。

然而,尹寿坤对自己目前的创作并不满足。他正试图通过对书法历史的纵横比较找到自我的坐标,寻求新的切入点,以免形成思维定势。如果从“宁拙毋巧”的艺术标准来衡量,寿坤尚巧的书风似乎还存在着不足。倘若在他业已形成的文雅、精致的格调之中再注入一些雄强与博大,作品将会更为可观。

在创作上,他提出四点关键——苦心经营、自然流露、观念超前、理性把握。在表现上,他力求达到古拙而不失雅致、遒劲而不失爽朗的格调。尹寿坤刻苦钻研所取得的成果日渐被书界所重视,省书协多次邀请他对创作班学员的作品进行点评;他的业绩在圈内被誉为“尹寿坤现象”,为书界同仁所瞩目。

艺术的大自在首先来自于对底层的亲历。尹寿坤热恋哺育他成长的热土,有外地市高薪聘请他,都被他婉言谢绝了。他安心在市群众艺术馆做着书法创作和教学工作,为家乡书法的发展和人才的教育培养发出自己的光和热。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