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书画 >

古玩知识:“名家”为何成“冤家”

时间:2021-10-03 07:45:04 来源:

“名家”为何成“冤家”

心理学中有一个“鸟笼逻辑”:挂一个漂亮的鸟笼在房间最显眼的地方,一般人大多会做两种选择中的一种:要么把鸟笼扔掉,要么买一只鸟回来放在笼子里,反正鸟和笼必须同时存在。这揭示了人在很多时候是惯性思维在起作用。书法圈里就存在一个明显的思维定势———凡是名家的作品都是好的(但通常不愿或不懂如何区分各类名家)。书家按照名气来划分,只有“名家”和“非名家”两种。现在名家甚至比非名家还要多,一不小心就能听到“欢迎著名书法家某某讲话”之类。不过这些人的水平往往不够格,只是出了“名”而没有成“家”。“某某家”不能随便乱封,但现在的“名家”到处都有,与“名菜”、“名点”的价值差不多。

书坛中人热衷追名家,为满足个人追星欲望和崇拜心理忙得不亦乐乎;也热衷于反名家,乱挥批评的大棒,言辞激烈;更热衷于当名家,有名有利,风光无限,还有大把进账。想当名家就不用说了,“追”和“反”这两种态度看似水火不容,实际上并不矛盾。“名”有实名和虚名之分。

追捧有实力、有声望的名家无可厚非;批评那些徒有虚名甚至欺世盗名的“名家”,也是在维护、净化社会风气。但是“反名家”要区分对象才有针对性,才能起到一定的作用。比如对一些没有基本书写技能的所谓“名家”,不妨采用“集体冷淡”的办法。这些“名家”采用的就是“至贱无敌”的办法,等候着反对声,所以批评反倒会成全他,落入他的彀中。总的来说,“反名家”一定要避免态度过于简单、粗暴,要做到有理、有据、有节。

对于“反名家”,通常会判定为出于嫉妒、仇富心理,属于“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其实,现实情形远比想象复杂得多。即使都是有实力的名家,水平也存在差别;同样的水平,其风格也存在差异。“萝卜青菜,各有所爱”,人们的评价标准和口味大相径庭。而今出现不同的评价标准,在一定程度上并非取决于艺术审美,而是取决于个人利益。德国哲学家黑格尔就说过:“个人往往被视为一个以欲望为目的的自利主义者。”利益决定目的。一旦认为跟定某名家有好处,言辞之间的迎合是必然的。个人目的若没有得到满足,怨言自然流露,甚至会恶意中伤。追捧中不免有作秀者,批评中也有唱假戏的,假追捧、真反对以及明贬暗褒等情况都可能存在。师生之间反目成仇,多年对头“相逢一笑”,无常中暴露的是赤裸裸的利益关系。也有极端者,凡是名家都要反对,见了谁都不痛快,留在嘴边最寻常的一句话就是———“他算老几?还是名家?”这种人整天唧唧歪歪、骂骂咧咧,谁都不放在眼里,“老子天下第一”。也存在这么一类:想和名家套近乎,不想碰了一鼻子灰,从追捧转向反对,心里说:“哼!有什么了不起……”

blob.png

“名家”有不同来源,未必取决于艺术水平,主要受“曝光率”影响。无露脸机会或出镜频率低,自然默默无闻或相对沉寂。这种名家主要又分为三类:一是凭借个人艺术实力和成就而建立个人声名,名副其实;二是在书协中任职,有可能是书家,也有可能只是书法组织者或书法活动家,逐渐演变成“名家”;三是各级退休行政官员、知名作家、影视明星等社会人士,直接转变成“名家”。官员的权势、地位非一般书家可比,能够实现权力资本的转化。明星的名气乃所有“名家”中最大的。在这个消费文化、娱乐文化盛行的时代,明星介入书法,如鱼得水,恰好满足了大众的胃口。而有的人就提倡“快乐书法”。他们认为,对于书法不必太认真,“快乐就是主题,主题就是快乐”。说穿了,对他们来说,书法只是幌子,赚钱才是目的。

“反名家”不能只针对个人。现今圈中名家泡沫四溢,是因为有了特定的、专门的生产机制,包括行政和市场两条线。不管谁坐到书协、画院的某个位置上,就升格为“名家”;一旦退下来,又迅速打回原形,虚名渐渐萎缩。目前,一些民间团体正在运作“名家”,有一整套的策划方案、包装手段,有大批“灌水员”和“潜水员”担任“职业粉丝”和“职业推手”,与未来名家实现“利益共享”。

网络对名家产生的作用也不可忽视。这个让人爱恨交织的地方凭借的是口水和话语暴力两大工具,成本很低,只要不停地发帖,高喊“顶你个肺”之类就行了。网络满足了一些人快速成名的欲望,也成全了“反名家”者。有人说:“想以最快的速度成名,不妨到网络中接受‘炮轰’,面对无数的口水,最后只要回复一句‘感谢关注啊’。

哪怕是一片反对声也无关紧要,‘口水’最终会变成‘油水’。最怕的就是没有人关注。”一些人在网络中利用“不明真相的群众”不停地制造“热点”,达到各种目的后一哄而散。学者钱钟书曾说过:“鸡蛋好吃就行了,何必要见到那只下蛋的母鸡呢?”按照现在的情形,通常是老母鸡主动送上门,要求“被欣赏”,故而“名家”多如牛毛、成串扎堆,成了“神马”、“浮云”。

名家一般看起来高高在上,不会和凡夫俗子一般见识,但并非真正不食人间烟火。相反,有时胃口要比一般人大得多,否则就不叫名家。“追名家”和“反名家”,其实是那些想成名家而不能成名家,或恨自己不是名家的人的心理写照。“名家必反”和“名利必要”并不是书法圈所独有,而是整个社会的写真。

反对潜规则和自觉进行潜规则同时进行,这是很多不良现象无法根绝的原因。真正的名家一般很低调,假名家一般高调亮相,前者靠实力,后者依赖曝光率。其实,不想当名家的名家才是真正的名家。

在泥沙俱下、鱼目混珠的当下书坛,很多有实力的名家往往处于隐退或者半隐退的状态,洁身自好,坚守自己的创作底线和艺术良知;假名家则趁机大肆浑水摸鱼。“假作真时真亦假”,高尚的审美和高雅的作品不去占领社会空间,低俗、恶俗、庸俗就会大行其道。真正的名家要有使命感,承担起一定的历史责任,站出来引导正确的审美方向。

当代“古史辨”学派的创始人顾颉刚认为:“古史是层累地造成的,发生的次序和排列的系统恰是一个反背。”也就是说,越是后来出现的人物,其“排名”越是靠前。对于今天所谓的“名家”来说,也是如此。愈是今人,人们对其了解愈多、愈方便,看起来名气愈大,但也容易销声匿迹。

名家的多少已成为衡量一个时代艺术成就的指标,同时也是个人成就获得认可的标志。当下书坛,充其量可以说有名家而无名作。古人以作品作为评价依据。如提到王羲之,就会想起《兰亭序》、《丧乱帖》、《快雪时晴帖》;说到颜真卿,自然会想到《祭侄稿》和《颜勤礼碑》;论起米芾,则必会联系到他的《苕溪诗选》和《蜀素帖》。

可说到当今名家,除了“著名”一词可用之外,举不出以哪件作品为凭。古人名垂青史,是以经典作品为依托;今人的“名”仅仅是依凭露脸机会。甚至有时说某个人是“名家”,不过是客气话而已。所以有一点可以肯定:现在的假名家一定比真名家多得多。因为书法锤炼,恰恰不需要曝光率,而是需要孤独、宁静甚至与世隔绝。“书法面前人人平等”,历史只会就作品来厘定一个人的位置。真正的名家必须既有名又有实,体现一个时代的高度。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