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书画 >

鉴赏百科:说姜丹书艺术视角

时间:2021-10-30 09:45:06 来源:

说姜丹书艺术视角

南社书画名家姜丹书,深谙中西绘画,兼擅工艺美术,后专攻国画,擅长山水、花卉、蔬果、翎毛、人物,最为拿手的是画红柿、红枫。姜丹书(1885-1962),字敬庐,号赤石道人,江苏溧阳人,寄籍杭州。早年毕业于南京两江优级师范学堂图画手工科,先后任教于浙江两级师范学堂、上海美术专门学校、国立西湖艺术院、上海新华艺术专科学校、中国纺织染专科学校、无锡华东艺术专科学校。是我国著名的画家、有影响的老一辈艺术教育家。著述主要有《美术史》、《美术史参考书》、《艺用解剖学》、《透视学》、《艺用解剖学三十八讲》、《敬庐画集》、《姜丹书艺术教育杂著》等。

姜丹书除丹青及书法造诣很深之外,还长于诗词文章,早年同南社社员特别是柳亚子时相唱酬。关于姜丹书的诗词,这里不作专门介绍,本文只想从他为绘画所作的命题、为画作所作的题画诗这一视角,来透视一下姜丹书的艺术。

姜丹书曾画过一幅山水,很明显的是《赤壁图》,不过他并不标出“赤壁”二字,只在一块突兀的山石上,写下“此非曹孟德困于周郎者乎”一语为题。含蓄!匠心独具。

再如,抗日战争最为艰难的岁月里,难得一次家中吃蟹,姜丹书触发了思绪,当场挥洒了一幅《煮蟹图》。不过,在标明画题时,他根本不用“蟹”字,题的是:“豆萁燃未了,君已不横行”,下注“刺寇也”三个小字。这就是诗的语言,巧妙,令观赏者痛快!

最为令人叫绝的是那幅《燕见焦梁学骂人》图,作于丁亥春日。当时,抗日战争终于胜利,上海市文化运动委员会举办绘画大奖,以“春”字为题。应征者,多数从“大地春回”“百废待举”方面考虑。当时,姜丹书正在上海任教,别出心裁构思了一幅《劫后残春》图。图上春风荡漾,艳阳高照,一棵粗壮的古柳,参差披拂。柳枝上,一排新燕,正对着古柳下侧的几间民居,悠悠呢喃。那房屋,瓦片所剩无几,东倒西歪的,仔细看去,房梁全已烧焦。且不说这古柳的象征意味,且不说这美好画面与令人战栗的民居之间的对比构图,先请看一下画家的题款吧,画家不用“劫后残春”四字,而是写下“燕见焦梁学骂人”七字诗句,蹊径独辟。画的上部,画家专门题了一首《燕子骂人歌》,料想读者读完此歌,必有更多感慨,录如下:

卅六年五月,上海市文化运动委员会举行文化奖金征求美术作品,以“春”字为题。余作《劫后残春图》,而题以“燕见焦梁学骂人”句,中选,乃作此歌,以表意境。

燕燕燕燕去复回,春到人间啄泥苔。自言玄鸟乃天使(《诗》云:天命玄鸟),筑个窠儿为君陪。年年惯借君梁住,我爱君门向阳开。君我本来同安乐,栖身育子双双偎。孰料君家今破碎,画梁变得焦梁颓。问君可是自造灾,还是胡烽楚炬灰?君已无家君安在,更从何处栖我哉!脱使灾殃是人为,应遭霹雳击晴雷。呢喃柳梢悠悠骂,公冶云亡译不来。试以设身鸟世界,聊将大意几分猜。莫说人哀鸟亦哀,落花流水怅徘徊。赤石道人姜丹书敬庐(朱文印)画家从燕子这么一个视点,控诉日军带给中国人民的深重灾难,提醒人们胜利后必作的各种举措。此画此诗,最后中选得了大奖。

抗战期间姜丹书置身沦陷区,以一个画家、诗人拥有的利器,以一种独特的方式,时时处处不忘抗争,显示了可贵的人格。这不仅表现在他的绘画上,连书斋的取名也有所显示。姜丹书蛰居上海孤岛,有心杀贼,无力回天,将自己的书斋取名为“屋笼人鸟居之心随逍遥室”。“屋笼人鸟居”从字面看,因为房屋狭窄,人居其中犹如鸟处笼中,深一层看,至少还有身处沦陷的上海、日伪管制苛刻、限制人身自由的愤慨;“心随逍遥室”,画家兼诗人的思想决不是日伪政权所能够钳制得了的,姜丹书先生照样通过绘画、诗文,曲折地表达自身的抗争。那《煮蟹图》之类就是明证。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