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书画 >

「CC讲坛」苗青:特岗教师——人的成长是最大的公益

时间:2022-11-24 08:45:10 来源:君和创新

大家好,「CC讲坛」苗青:特岗教师——人的成长是最大的公益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当我们在谈乡村教育的时候,我想问大家,我们在谈什么?是图上这张看上去,城市和乡村巨大的环境差异,还是在谈什么呢?



我相信大家一定跟我有一样的答案。是在谈人,谈的是学校和老师、学生,谈的是有多少人从这个乡村走出去,而走出去才能看到更广阔的世界。为什么这些人不愿意回来?答案很简单,这个环境当中越来越多的优秀的人才离开了家乡,而好的老师也越来越少了。



2011年的5月,我看到了一句影响我至今的话,那就是:人的发展是最大的公益。从那个时候开始,我参与了一个又一个的,推动人的成长和发展的行动。这些行动都与教育有关,都与那些许许多多远方的乡村的教师有关。



随着社会的进步,现在绝大多数的乡村学校,其实硬件已经今非昔比了。左边这张图是2014年拍摄的,内蒙古和林格尔五小的小学。那么第二张,是贵州息烽县的木杉小学,硬件真的好了,但是教育好了吗?更核心的问题,那些老师真的提高了吗?好老师出现了吗?答案:没有。在中国,像这样的小于100人的这种小规模学校,还有10万左右,大多数的老师都离开了。2005年开始,教育部和人社部就发布了一个特岗计划,这是一个专门为解决,中西部乡村老师短缺的问题,而做的特设岗位教师计划。


在过去的几年当中,我通过各种各样的交通工具,走访了100多位特岗老师。



他们身上大概遇到的问题都差不多:第一个,特岗老师不属于正式的教师编制,只能等待三年之后期满,参加公务员的考试来决定去留;第二,身居偏远的乡镇,几个月甚至半年才能外出一次,几乎没有组建家庭的可能;第三,进入岗位之后,几乎也没有外出培训的机会,职业发展无从谈起;第四,即便是在这样互联网发达的时代,但是没有很多相同的人可以交流可以分享。教学当中遇到的问题得不到解决,而身边的老教师那些师父,好像又不太懂互联网,几乎没有人帮忙,只能野蛮生长。这样的日子仿佛虽然只有三年,但是好像又一眼望不到边,这些问题得不到解决,他们怎么能够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这是所有教育工作者,教育管理者都在思考的大问题,也是必须用行动去解决的大问题。



2017年的9月在教育部教师司的指导下,我所在的友成基金会与北师大和全国的30多家机构,发起了一个公益项目青椒计划。那么我们怎么做呢?



大家来看这张模式图,所有的课程都是全国最熟悉乡村的专家们设计的,北师大等等全国Top10的师范院校,还有公益机构,还有很多爱心的企业,给我们提供了全学科的课程。



我们的项目组要经常下乡,他们可能远在山高水远的武陵山、湖南沅陵,也可能在从石头里凿出来的云南边陲小镇西畴,还可能在崇山峻岭、雷声阵阵的贵州雷山,山路十八弯的息烽,还可能是沟壑遍地的甘肃临夏等等这些地方。



我们的青椒计划的学员老师,就扎根在中国的,像这样的450多个县、乡、村里。路真的不好走,但是比路更为艰难的,是特岗老师们身处乡村的孤独、无助。


动摇不是没有过,2020届的广南的王斌老师就曾经跟我说:“我的学生连飞机,连过山车这些都不知道,我讲的课因为语言的关系他听不懂,有那么一个时刻我真的好绝望啊。我真的一天都不想在那待了,我得赶快离开。”



从志愿者转考两年的特岗,终于如愿以偿返回家乡西畴的胡文晶老师,一进幼儿园就傻眼了。她说:“天啊 我自己好像还是一个孩子,我怎么去照顾那些大大小小的孩子呢。”



湖南新化县的李艳梅老师,当初她的妈妈、奶奶都强烈地反对她进城,鼓励她考特岗。但是她来到学校的时候,却是非常抗拒的,因为她发现,初中的学生们都跟我一样高,会听我的吗?她甚至开始怀疑自己的选择,是不是真的,是对的。



如何打造一个支撑青椒计划服务的这样的体系呢?一个在线的网络培训项目,如何做到长期陪伴?我们的秘密武器是:天之骄子助教团。



大家可以想象这样一个画面,这样一群身处在大山的助教老师,陪伴着另一群身在大山里的特岗老师。他们讲故事、聊天、唱歌、打气,在每一个直播课预热的时候,从诉说困难到集思广益,从一个人到一群人,彼此相伴相携,让特岗青椒老师们不再孤单。因为他们发现全国还有很多像他们一样的老师。


王斌老师代表了中国教师,去年参加了联合国的教育的相关峰会;那胡文晶老师因为优秀,被派往了更偏远的山村;李艳梅老师则成为了学生们的好朋友,他们成长都是肉眼可见的。5年的时间,我们的青椒计划改变并影响着,9万多名特岗老师的命运。



她叫超奇,是湖南沅陵县官庄镇黄壤坪九校村小的老师。2017年的时候,她还是青椒计划当中最小的学员,她特别爱说、爱笑,她告诉我孩子们其实最喜欢看见她笑。今年的7月在成都,再见超奇,她依旧爱笑,但是很安静,眼睛很亮。她现在是传播助教团的负责人,她讲了很多以前我都不知道的事儿。她说:从小到大,她一直都没有出去看看的机会,如果没有遇上青椒计划,那么她就不会看到首都的繁华。她仍然记得北师大百优团,名单公布的那天晚上,她几乎整夜都没有睡觉。她说:她的职业生涯开始,青椒计划就给她解决了格局的问题。19年她带着二年级的学生们,登上了县艺术节的舞台。那么22年她又带着四年级的孩子们,参加了官庄片区的演讲比赛。她相信孩子们的舞台越来越大,路越走越宽。



超奇所说的解决职业生涯格局的课程是这些,这是一张不普通的课表,这是一张每年都在变化的直播的课程表。每个学年青椒老师们跟着它提升教学理念、改善师德师风、提升着学科素养,同时带领着孩子们打开视野看世界。


2022年的3月,21届的老师高旭,他发现给青椒讲课们的专家老师,正是他初中的语文老师。高老师惊喜万分,他没有想到,在这样的一个环境,这样的一个场合,他能碰到他的恩师尹老师,隔着屏幕他已经热泪盈眶了。



我想这样一个情景,真的是让我想到了一首歌“长大后,我就成了你。”如果说尹老师是坚守乡村教育的引路人,那么高旭老师,就是9万多名扎根乡村教育的传承人。在全国各地的村小的教学点里,活跃着数10万的像他们一样,对乡村教育抱有美好理想,并且传承着对孩子们热爱,对教育热爱的乡村的老师们。


甘肃的马正文老师,是为数不多离开了乡村教学岗位的青椒老师,他黑黑瘦瘦的, 特别腼腆,是一个非常典型的西北汉子。



2018年的5月,甘肃临夏州积石山县中咀岭小学三年级的教室里,我第一次见到他,他当时给孩子们设计了一个,关于未来职业的活动。看着他熟练地指导着孩子们,连线参加全国班会的直播,他骄傲地告诉我:其实这样的直播课他们每天都上,孩子们其实很适应的。2018年他参加了青椒计划的百优研学营之后,离开了中咀岭小学。现在他在一家互联网机构做着培训主管,用他在青椒计划学习的各种培训经验,服务着一批又一批的乡村老师。他的愿望是:希望更多的孩子们在数字化的这个时代,能够找到自己生命的独特优势,长成自己喜欢的模样。


贵州省息烽县木杉小学的徐萍老师,也是个很特别的老师。她从教20多年了,从徐姐姐变成了徐妈妈,桃李满园之后,她却仍然留在了木杉小学当老师,当校长。



从2018年开始,我发现徐萍老师开始各处地走学、讲课。她在青椒计划之后创办了一个网络学习平台“云上贵州”,我觉得她要火了。今年7月的时候,在成都助教研学团上我问她:“别人都是人往高处走,你去想到各种理由原地不动,为啥?”她说:“我不能走,我就是希望我的学生热爱家乡,能够回来建设家乡,我在这里等他们回来。”今天的木杉小学增加了很多新鲜事儿:开PAD班,建立集装箱的图书馆,设立健美操的大课堂的活动,参加全国的艺术展演,建立“行为银行”小超市等等。



这些资源都来自互联网,木杉小学的老师和孩子们,在徐萍校长的带领下,开启了村小元宇宙时代的社群互助新常态。一个大山里的小山村,村小成了远近闻名的网红学校。小小的村子接待了,全国各地的媒体机构爱心企业,村子也火起来了,村民的积极性也提高了,房前屋后也变得更加干净。最近村民们知道徐萍老师用互联网,教育、改变了村里的教育现状,他们主动找到徐老师帮忙,说希望利用互联网,把村里的农产品卖出去,徐校长又要开始卖货了。徐老师告诉我:“作为一个贵州偏远乡村教学点的负责人,我就是全校师生的双眼,决定着全校师生们看世界的高度。这些年孩子们的变化,家长们也高度认同,家校教育更加融洽了。我也成了乡亲们认可和信赖的人,同时我也多了一个名号叫村干部,因为很多村干部解决不了的纠纷矛盾,到我这轻松地可以解决。”45岁的徐萍参加了青椒计划,带着年轻老师创办了网络平台,学校成了网红。这个校长、村干部,正带领着学校和石硐镇木杉村看世界。


作为青椒计划秘书处的负责人,我注意到了一个很令人欣慰的现象:2017年开始,青椒计划开始实施,由原来的几个省发文推动,到现在已经有59%的区县,把参加青椒计划纳入了继续教育学分。



今年的8月18号,教育部教师司正式发文号召全国的教育主管部门,将青椒计划纳入青年教师继续教育的培训体系。这是一个政策倡导成功的标志,这也是国家在为青年教师下得去、教得好、留得住提供很大的政策支持。对青椒计划而言,这是作为公益项目一个最高的褒奖。我也相信今天的一个个稚嫩的青椒,未来一定能够成长为红艳艳的朝天椒。


这些年我觉得自己其实也像一个青椒在成长。我曾经在国内的高中任教4年,打磨基本功。在德国的文化学校、公立高中、精英大学陆续做了7年的助教、老师,我在看世界。进入了公益岗位之后,又深耕了10多年,继续focus在乡村教育。在26年当中,在不同的地域,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岗位的教育实践、成长,我一直都在成长。我见证了教育,对人的成长发展所起的作用。我坚信教育,不仅仅是对个人的投资,也是一种社会人力资源的积累。中国乡村的发展,更需要的是更多的力量投入到教育当中去,投入到对人的发展的培养当中去。乡村拥有了培养人才的老师,而下得去、教得好、留得住的好老师,才会带出一批有理想,有知识,对家乡充满了热爱的学生。


今天我以为对于乡村而言,有些人选择留下,像徐萍老师,还有王德国老师,是因为他们相信,自己的能力能够帮助家乡改变。有的人选择离开,像马正文老师那样,但我相信有一天他一定会带着爱回来,因为乡村有他的根,乡村是中国的根。未来我更相信,有更多的人选择返乡,因为他们内心充满了挚爱和力量。像努尔古丽,像李亚萍,像李艳梅,像王斌,像胡文晶这些老师们一样。行万里路后,归来把爱和能量带给乡村的每一个后辈,激励着他们成长。他们会孕育出更多更创新的,坚守的力量。



从每一个人的身体力行,到汇聚各方的公益实践。像青椒计划这样的公益项目,正在为乡村教育,积累着一笔巨大的人力资本,而这一些资本,也终将会汇聚成为,中国乡村振兴滚滚洪流当中,最坚定的力量。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在乡村,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我相信人的发展是最大的公益。


谢谢大家。


编辑:刘思琪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