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书画 >

回归欧体 进入书法艺术殿堂的钥匙是什么「欧体大家」

时间:2022-11-27 15:25:04 来源:书法网

大家好,回归欧体 进入书法艺术殿堂的钥匙是什么「欧体大家」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文/一者


欧阳询,书法史上划时代的人物,凡谈楷书从不缺席,初唐四家之首,楷书四大家之一。他的“欧体”楷书自唐已绛,成为进入书法艺术殿堂的入门钥匙,成就了多位欧楷大家,清代楷书大家姚孟起、黄自元皆出自欧楷,他们的的欧楷临本成为后世临习欧楷的入门之选,严格讲欧楷是唐以后串起中国书法的一条主线,欧阳询是中国书法史上常青树,永远屹立不倒。


欧阳询像

欧阳询学书法渊源:脱胎于北碑

清•刘熙载在《艺概》说:

“论唐人书者,别欧、褚为北派,虞为南派,盖谓北派本隶,欲以此尊欧、褚也。”

书法史上书论家基本把欧阳询列入北派大系。总览欧阳询书风,用笔起笔多方,折多于转,棱角分明,结体上内密外疏,倾斜取势,险绝第一,与魏碑血缘关系体现的淋漓,整体书势是碑派一路,据研究,欧阳询曾对魏碑下过很深的功夫,如《栖岩寺舍利塔铭》《张猛龙碑》等。除了楷书其行书也为类似风格,如《卜商帖》《张翰帖》等,楷书笔意浓厚,典型取法魏碑。


欧阳询《卜商帖》局部

书法史上,隋代是一个承上启下的桥梁时代,欧阳询成名于初唐,并雄居“初唐四家”之首,但他入唐时已过60岁(欧阳询,生于557年,卒于641年,有生之年84岁),他主要生活在这个隋代,从年龄上看,60岁时风格已确立,羽翼已丰,其书风受隋代书法的影响,这一点毋庸置疑。《九成宫醴泉铭》是欧阳询75岁的作品,最能代表他的书法水平,《宣和书谱》誉之为“翰墨之冠”,赵孟頫说:“清和秀健,古今一人。”,这就确立了他在唐代及整个书法史的地位。


欧阳询《张翰帖》局部

书法学习最初阶段就是临摹,临摹的过程也是一个练眼、练手、练心的过程,做到心手相应。练眼,就是读帖,揣摩点画、结构乃至章法的特点及规律;练手,是把点画、结构、章法,通过有效的练习,还原出来;练心,即悟透。得之于心应之于手,把欧体的各元素融为一体,达到水乳交融,形成自然意识,下笔便有,地在创作中表现出来。这个过程也就是从临摹到创作的过程。

临习重点,一点画,二结构。万丈高楼平地起,决定结体质量的还是那一点一画,笔画是材料,结构式布局,最终才能搭起高楼大厦。


《九成宫醴泉铭》拓本局部

欧体楷书基本点画的写法及其变化

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是经典楷书,我们结合“永字八法”来分析欧体基本点画。

1. 点


点又称“侧”,它是楷书基本点画的基础。宋代姜夔说:“点者,字之眉目,全借顾盼精神,有向有背,随字异形。点不但变化多,而且其笔画都是“点”的延伸,因此古人有“积点成画”之说。

写点时要“侧锋峻落,回锋收笔”。笔取侧势,落笔后用力向右下,使笔毫沿中线向两面铺开,随即稍提笔,衄挫回锋,轻快地在下腹出锋(或收锋)。其要领是:“落笔轻,着纸重,取势远,出锋疾。”

2. 横


横,永字八法称“勒”,好似马口中含的横铁,两端扎绳了,愈收愈紧,含蓄而有力,用来比喻写横时逐步顿挫地把笔锋运送过去。写横时落笔先从右向左作一段逆势(可虚可实),调锋铺毫,行至结束像点一样衄挫快收。


3. 竖


竖,又称“努”。汉字中横多竖少,竖是一字的骨干,起到支柱作用,要写得挺拔劲健竖的书写要领与横基本相仿,只是方向不同。

4. 撇


撇,又称“掠”。写撇像用木梳梳理长发,下段稍肥,力要送到笔尖。切忌一笔甩出,头重尾轻,形成毫无力量的鼠尾,下半段空虚乏力。

5. 捺


捺,又称“磔”(古代的一种刑法,以车撕裂,使人皮裂肉碎。这里用以比喻用笔时笔毫铺开的程度),也称“波”。捺的写法源于隶书,古人称写捺要“一波三折”,即头部肩颈部略向右上方为一折,颈到捺脚向右下方为二折,捺脚至锋尖略向右上出锋为三折。

写捺时起笔逆锋要“束得紧”,颈部要“提得起”,中段要“按得下”,出锋要“收得起”。

6. 钩


“趯”,也称“剔”。趯是踢脚的意思,速度要快,力量要集中在脚尖,用它来比喻写钩的方法是很形象生动的。钩要写得健而锐,健是指饱满,锐是指出锋尖锐而不散。

以左竖钩为例,先写好一竖,至收笔处,先将笔往上提,再按下,铺毫稍驻,用力快速推出。写好钩的关捩是停驻、换锋、铺毫、出锋几个环节连贯协调、气呵成7.挑挑,在“永字八法”中叫“策”,意为如同用马鞭来赶马。

挑的写法呈仰势逆锋起笔,铺毫转锋,而右上方由慢至快地挑出,笔毫也渐渐地收拢,出锋宜快不宜慢,否则缺乏精神。

8.折


折的写法虽然在“永字八法”中没有单列,但在“方块字”的汉字中,折是出现频率极高、是极常见的基本笔法,所以写好折笔是非常重要的折是两个笔画(如竖与横、竖与提等)的衔接,写好这一笔的关键是转角处提笔换锋要恰当。初学时可以先把两笔分开写,熟练后再连起来写

结构

欧阳询不仅是一位书法书写者,还是一位书法实践者,其传世理论著作《八诀》和《三十六法》都是关于书体结构的专著。如何掌握欧体的结构规律,其核心主要是解决两个问题:即重心和空间两大要素。就是要做到重心平稳和空间分布合理两大原则。最有效办法就是“后面跟着前面走”,首先安排好第一笔的位置,后面笔画以前面的点画为坐标,找出对应的位置即可。


笔势

笔势也是不容忽视的要素。写书法是积点成画,积画成字,积字成篇的过程,每个字的点画和点画之间,每幅作品中字与字之间,行与行之间都有一定的联系,这种内在的联系又称为“贯气”,气要靠“笔势”来体现的。

《九成宫醴泉铭》拓本局部

《圣教序》中有段话说得非常透彻:

“天地苞乎阴阳而易识者,以其有像也;阴阳处乎天地而难穷者,以其无形也。故知像显可徵,虽愚不惑;形潜莫睹,在智犹迷。”

透过现象看本质,这种思想也适用于书法。点画、结构及章法“有像可微”,看得见,可以通过书写表达。而笔势由于“形潜莫睹”,最容易被忽视,有不少人写了一辈子的书法,最终是在写字。写出的作品毫无生气,更无艺术可言,真是“笔笔中锋,只只死蟹”,书法是整体功夫,综合素养,不是练好了字就能创作出书法作品。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