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书画 >

梅葆玖为什么拒绝李玉刚「李玉刚和梅兰芳」

时间:2022-12-18 10:53:05 来源:柴叔带你看电影

大家好,梅葆玖为什么拒绝李玉刚「李玉刚和梅兰芳」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2022年浙江卫视的《为歌而赞》第二季上,百赞团面对诸多歌手依旧直言相“怼”,连李玉刚这样的知名歌手也逃不掉被“怼”的尴尬。


李玉刚一曲美轮美奂的《绕》结束后,喝彩声不少但是得票数却不高。百赞团直言“没有惊喜,形式大于内容”。


李玉刚:“我只想让更多的人尤其是年轻人,能够知道和认识国风音乐,这就值了。”


如此回答,足见李玉刚作为国风音乐领军人物的的宏大格局和气度,毫无意外得到了全屏点赞。


不得不说,李玉刚能够拥有今天的大家风范与成就,必须要感谢一个人!这个人便是“记恨”了李玉刚很多年,并且至死也没有原谅他的梅兰芳之子梅葆玖。


说起李玉刚与梅葆玖之间的恩怨,还得从梅派继承人梅兰芳之子说起。




梅葆玖先生是著名京剧大师梅兰芳的第九子,也是梅先生和太太福芳芝生育九个孩子、存活下来四个孩子中最小的一个。



梅葆玖年少时候无心学戏,父亲也并未把最小的儿子当成继承人来培养。


所以梅葆玖10岁才开始学戏,13岁登台。京剧界里有句戏谑话,叫“玖爷没腰(身)”,说的就是梅葆玖童子功不扎实,腰身不够软。


前面有两兄一姐,原本轮不到梅葆玖来继承父亲的衣钵,承担梅派传承的重任。可是,哥姐分别按照心愿走上自己的人生道路,重担就摆在了梅葆玖面前。



四哥梅葆琛从震旦大学毕业后进入北京设计院工作,除了胡琴方面有所建树外,更多的成就还是在建筑设计上。


五哥梅葆珍毕业于北京燕京大学,后去美国进修文学专业,回国后从事文学创作和翻译工作。


虽然梅葆珍曾著作《我的父亲梅兰芳》,也留下大量研究梅兰芳的重要文献资料,但是他和做金融工作的孩子都与京剧无甚关联。


七姐梅葆玥大学毕业之后一直在中国戏曲学校担任老师,也常年登台表演。不过她嗓门亮,走的是老生的戏路,和父亲梅兰芳是完全不同的艺术风格和方向。



1961年梅兰芳先生去世,国家和人民痛失一位登峰造极的表演艺术家。悲痛之后一个更急迫的问题摆在眼前:梅派艺术如何传承?由谁传承?


梅葆玖先生作为唯一可以代表梅派艺术成就的梅家后人,无法眼看梅派凋敝、父亲的一生心血化为乌有。


他毅然放弃了自己热爱的音响、汽车等机械,从“不务正业”的梅家小儿迅速成长为梅派传承者,扛起了发扬梅派和京剧艺术的大旗,成为京剧同仁们心中的“定海神针”。



自此,梅葆玖多次拜访名家做艺术交流,自己也不断登台演出。然而,特殊时期里,梅葆玖和他的梅派艺术都不得不为样板戏让路,整整14年没有张过一句嘴。


等到乌云过后,梅葆玖再度登台,早已过了他作为演员的黄金时期。除了新创作的《梨花颂》等少量剧目影响尚可,其他的都是在“吃老本”。


进入21世纪后,互联网技术的普及让更多观众不再关注京剧,同时越来越多京剧演员也走出来进入影视行业,演员队伍后劲不足。



缺乏创新加上队伍不精让京剧成了“没人看”也“没人演”的小众娱乐,梅派和整个京剧艺术都陷入了尴尬的发展瓶颈。


东边日出西边雨,就在梅葆玖为了梅派艺术何去何从发愁时,华服重彩的李玉刚出现了。




李玉刚今年42岁,回顾以往,他的生命以2006年为节点分为迥然不同的两部分。


前面是贫穷和挣扎,后面是辉煌与绽放。


1978年李玉刚出生在吉林公主岭的普通家庭里,那时候他的名字叫李刚,后来因为对富裕的向往,也曾改名叫做李裕刚。



很显然,改名字是改变不了家庭贫困的。所以,当19岁的李玉刚考取了吉林省艺术学院之后,他无力支付学费,只能辍学离家,外出打工挣钱养家。


那段时间李玉刚做过的工作可谓五花八门,卖过服装、干过音像店、做过家政、还在歌舞厅做过服务员。



在社会底层挣扎活着的日子不堪回首,最难的时候李玉刚看不到希望,也曾跳河想一了百了,却被河边的乞丐救起,又活过了一次。


那就继续努力活出个样子来吧!李玉刚回到歌舞厅,一边打工一边学着小舞台上的歌手唱歌,那个简陋的小舞台成了他梦寐以求的香格里拉。


上天总算眷顾了他,一次预定的歌手没有到场,急得像热锅上蚂蚁的老板突然想起那个经常哼歌的服务员,于是李玉刚第一次登上了人生的舞台。


外形秀气干净,眉眼生动如画,声音柔美深情,李玉刚一炮而红。



由服务员升级为驻场歌手的李玉刚不久迎来了人生第二次好运。


和他合唱的女歌手迟到,这给了他尝试女声的机会,一首歌被他一个人又是女声又是男声地切换自如,赢得了一片喝彩。


李玉刚窥见了上天不动声色间给予他的恩赐,他找到了适合自己通往成功的捷径—--“反串”。


以男儿身穿女儿装,唱念做打,举手投足,要做到比真女儿还要美,这是“反串”的最高境界。



为此,李玉刚拜师学戏剧表演,成包购买化妆品自学化妆,为了学舞蹈23岁开始压腿劈胯痛不欲生……


最难的还是面对旁人的攻击和蔑视,男扮女装载歌载舞的女性艺术成了有些人眼里的“不正经”、“不男不女”,演出时被扔东西被嘘都是家常便饭。


外貌柔美的李玉刚其实是个不折不扣的爷们,他认准了自己的路,任谁也别想拉住。


2006年,磨练10年的李玉刚在中央电视台《星光大道》节目上脱颖而出,拿下季军。



华服峨发、钗环粉黛,身姿妖娆、莺歌婉转,李玉刚以一曲歌舞形表俱佳的《贵妃醉酒》赢得满堂彩,从此成为观众眼中的“反串”第一人。


李玉刚的表演独特新颖,与当时已经没有新鲜感的流行歌曲、戏曲等艺术形式截然不同,让观众眼前一亮。


很快,专辑《新贵妃醉酒》面世,一时间被抢购一空,堪比洛阳纸贵。


专辑里男声深情动人,女声柔美圆润,反串女声完全以假乱真。扮相上也是华贵典雅,好一个沉鱼落雁的千古美人。



李玉刚的成功吸引了中国歌剧舞剧院领导的目光,他们广纳贤才,破格特聘李玉刚成为国家级演员。进入“国家队”的李玉刚恰如柳絮遇上劲风,一发而不可收。


2009年李玉刚在悉尼举办《盛世霓裳》演唱会,成为第二个在悉尼歌剧院开个唱的中国人。2010年,他创作并主演的歌舞剧《镜花水月》全球巡演30余场,一票难求。


2012年再次进入中央电视台一号演播大厅,登上央视春晚的舞台。


随后,李玉刚显示出充沛的艺术创作力。《刚好遇见你》一周破10亿点击记录,《昭君出塞》走进伊丽莎白二世剧场,《万疆》风靡全中国创下全网播放量200亿的天文数字。



李玉刚的创作融合现代歌剧和传统戏剧,唱腔独特,将传统戏曲文化以不同于以往的方式向大众推广,并得到大众的喜爱和接受。


李玉刚成了“反串”第一人,他的影响力早已超出娱乐圈范畴,延伸到美学、文化、思想等社会领域,成为具有代表性的中国青年一代的文化符号。


对此,李玉刚却说:“我只是一个包括京剧在内的传统文化的爱好者。”




李玉刚表演的并不是京剧,他也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京剧演员。如他自己所说,他只是一个爱好者,而表演中的曲目、扮相借鉴了很多京剧元素而已。


不过,在不看门道只看热闹的广大观众眼里,李玉刚显然和国粹京剧割不断联系。无论是行头、戏牌、水袖、还是带着京剧戏腔的演唱,都能看出普罗大众理解中的京剧的影子。


在京剧被日渐束之高阁的凋敝趋势下,李玉刚并不纯粹的“戏曲”表演将京剧再次拉回大众的视野,并吸引了一些观众的回流。


不管怎样,李玉刚的出现和走红有意无意都带动了大众对京剧的关注,这的确是不争的事实。



梅葆玖先生显然也看到了这个事实,一直为梅派如何发扬光大而苦恼的他对此是喜闻乐见的。


梅先生自己有44个弟子,却只有一个“男旦”。欣喜之下,性格宽厚、温和的梅先生动了要与李玉刚这个后生小辈交流切磋、甚至收徒的念头。


一切能够发扬梅派和京剧艺术的事情,梅先生都愿意去做,因为这是对父亲对艺术的责任和担当。



眼看一场惺惺相惜的忘年交即将实现,不料横生变故,喜相逢遭遇了风波恶。


或许是为造势,或许是理解偏差,“刚丝”团为了支持偶像打出了“前有梅兰芳,后有李玉刚”的宣传口号,将李玉刚推上了梅派艺术传承人的高度。


想来李玉刚最开始看到这样的宣传时也应该是惴惴不安的吧?


梅兰芳是谁?梅兰芳可是举世闻名的京剧表演艺术家,是国宝级的艺术大师。



是在徽班进京百年后拯救传统戏剧,并将京剧升级为国粹,再度惊艳了一个世纪的人。


是集旦角艺术之大成,融合青衣、花旦、刀马旦为一体,以独特表演形式和唱腔的旦角创艺立派的第一人。


是位列世界三大表演体系之一、中国京剧与整个中国戏曲艺术高峰的“梅派”创始人。


在梅葆玖心中,“梅兰芳”三个字代表的不但是父亲,更是京剧界的泰山北斗,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高度,那是神一样的存在。



将李玉刚与梅兰芳并列比肩,在梅葆玖看来是对父亲的轻慢,是对京剧艺术的玷污。


自己花费一生心血维护的至尊至爱被这样对待,梅葆玖无法忍受。


他在媒体面前直言:“那种打着梅先生旗号,自诩是梅派艺术传承人的,我们坚决抵制并强烈抗议。”


“京剧里的男旦是干净的,不是简单的女扮男装,更不会穿一些女性特有的服饰,这样庸俗化的取悦观众,只会成为舞台上的小丑。”



老先生的话说得很重,听者无不惊心。李玉刚也不例外。


在长者的重锤面前他心有不安,同时日渐高涨的名气又让他心有不甘。年轻气盛的李玉刚终于公开回“怼”:


“尽管京剧不认可我,可现如今哪个男旦演员能像我一样火?”


一来一往间,两人的话里都带着临近爆点的火药量,心结从此牢牢结下。


一老一少的恩仇就卡在了这里,僵持的局面始终没有打破。



不久央视晚会同时邀请了两人参加,所有人都觉得这是一次难得的机会,定然会上演一出老少“将相和”。


谁知,演唱完《新贵妃醉酒》后,激动的李玉刚说出那句自己代表梅派的话,导致坐在台下的梅葆玖愤然起身离席而去,全场愕然。


所有人预期的戏码大团圆,变成了难看的恩仇怨。



从这直到2016年梅葆玖先生去世,两人再无相遇,梅先生至死都没有原谅那个“狂妄自大”的年轻人。


而李玉刚经由这些事情,也在观众心中跌了分量,事业有几年时间低迷不振。


梅先生去世后,李玉刚多次表示追思,也悔恨自己没有及时与老先生消除矛盾、解开心结,只是斯人已去,不复追矣。



原本可以两下携手协作,共同振兴传统文化艺术的佳话,怎么就成了伤人亦伤己的败局呢?



其实生活中的梅葆玖和李玉刚都是性格温和、儒雅良善的人,有不俗的风度和心胸,对身边人颇多宽容。


然而他们面对的是自己穷尽一生在追求和维护的珍宝,没有人会轻易退让。


在梅先生眼里,京剧是门事无巨细都有规矩方圆的艺术,小到片子、头面,大到门派、师承,无处不是要严守的规矩讲究。


凡事,总是有利有弊。


这些看似繁琐的规矩维系住了京剧两百年的代代相传不走样,保住了文化传承。同时,也阻拦了京剧在新时代的与日俱进有创新,束缚住了文化发展。



而在李玉刚的眼里,所有文化传统里的好东西都可以为我所用。今天是京剧,明天也可以是黄梅戏,只要观众能喜欢,原本它是什么好像也并不那么重要。


梅葆玖和李玉刚,就像武侠小说中的一灯大师与杨过。一个循规蹈矩,所有招式不肯出格;一个横冲直撞,武功只要好用即可。


梅葆玖适合守护江山,李玉刚擅长开创先河。


事业低迷的几年让李玉刚有时间远离尘嚣和追捧,静心自省,境界不断提升。年龄的增长也让他阅尽千帆,更加体会高处不胜寒的孤独。


再出江湖的李玉刚已经不再是原来那个好强争名的年轻人,如今的他眼神、话语、身段、行事都温和如水,却又具有如水一样改换山川的无形力量。



2022年浙江卫视的互动音乐综艺《为歌而赞》第二季上,百赞团面对诸多歌手依旧直言相“怼”,连李玉刚这样的知名歌手也逃不掉被“怼”的尴尬。


一曲美轮美奂的《绕》结束后,喝彩声不少但是得票数却不高。百赞团直言“没有惊喜,形式大于内容”。


李玉刚则回答:“我只想让更多人尤其是年轻人,能够知道和认识国风音乐,这就值了。”


如此回答,足见李玉刚作为国风音乐领军人物的的宏大格局和气度,毫无意外得到了全屏点赞。



最难得的是李玉刚身上还保留着跟随时代进步的年轻劲头。


前不久由他牵头在抖音展开的漫画版中国戏曲接龙大获成功,无数年轻人雀跃参与,从而对京剧文化产生了浓厚兴趣。


小试牛刀的李玉刚喜出望外,他说“如果我们不能把年轻观众吸引到剧院里面,那传统文化就应该走到观众喜爱的平台上去,用他们喜欢的方式去传播。”



如今的李玉刚已经具有透过纷繁复杂的表面看到万物本质的眼力,懂得了江河奔流终归大海的真谛。


在弘扬包括梅派京剧艺术在内的传统文化的道路上,李玉刚能做的、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


结语:


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在以各种方式竭尽全力地维护、继承、发扬、发展着我们的中华传统文化,即使他们穿着牛仔服、吃着肯德基、玩着王者荣耀。


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是每个中国人都有的责任和义务,因为传统文化让我们可以找到自己的根源,回头追寻来处。



知晓来处 ,才会更加用心追求归途,人生才会真正圆满。


从这个意义上说,梅葆玖先生和李玉刚先生已然是殊途同归,一笑泯恩仇了。


致敬所有为传承中华传统文化而尽心尽力的艺术家们!

-END-

【文 | 晓鲲 】

【责编 | 语非年 】

关注@柴叔带你看电影,更多精彩不迷路!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