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书画 >

武术是一种什么样的学科「武力学」

时间:2023-01-01 19:09:08 来源:京武功夫如是说

大家好,武术是一种什么样的学科「武力学」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首刊于《武魂》杂志1997年5期。作者田克,以创始“现代武学”著名,著有《现代武学系列丛书》)


田克先生


我们在武术的研究、学习、修炼当中,常碰到许多从表现形式到研修内容都貌似武术的东西,而它们实际上只是从武术派生出的学科。在对武术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之前,武术与这些学科的区别,几乎是很难分清的,这就使得我们的许多学武者,“练数十年拳而不知拳。”因此,参照武术的定义,将武术与这些学科划分清楚,将有助于武术理论的研究和武术的学习修炼。


我认为,何谓武术?武术就是研究搏斗中的人体力运动规律及其表现形式的科学。这一定义具有两个必要条件。一个是“人体力”,一个是“搏斗”,也就是说,人的行为必须在同时具备了这两个条件的前提下,才是武术的行为。这一定义,为我们识别何为武术,提供了一个判定的标准。


练套路是练武术吗?


如何认识这一问题呢?首先应该从练套路的目的来分析。


套路拳是传统武术长期保留的训练形式,但是在近二十年已经发生了根本性质的变化。国家规定的竞技套路,已经脱离了武术研究人体力搏击运动规律的内容,练套路就是为表演,只要把每一个动作做漂亮,在赛场上能得高分就是目的,至于每一招每一式如何在实战中运用,并不是运动员所关心的。应该说现代的套路已经发展成一门独立的学问,它是武术与舞蹈与体操及舞台表演相融合形成的一种表演艺术形式。至于练民间传统的套路拳就一定是练武术吗?也不一定。民间练拳有许多人一辈子练套路,根本没有研究过实战,他们只是在自身中体会人体力的各种变化,而没有将这种人体力(劲)运用在实战当中,没有去实践搏击运动的规律,所以,也不能说他们在练武术,至少不是练完整的武术。在民间这样的人很多,一辈子练武,但不懂实战。不光在民间,现在高等院校中许多武术名家也不懂实战,实际上他们练的也不是武术。他们只是在研究人体自身力学的运动,这种运动是武术的基础,它如果和实战中搏击运动规律结合起来就是完整意义的武术了。如果仅仅是自身人体力的运动,应该称之为是一种具有民族风格的内功修炼体操。



练儒、释、道各门拳术或内功修炼是练武术吗?


分析这一问题,也要看你学习的目的和研究的内容。如果学习儒、释、道的修炼方法只是为了养生,为了体会内功精义,或者虽然练这些功法、拳术,但没有进行实战的研究,没有去研究内功在实战中的运动变化规律,那么你练习的还不能称之为武术。但是,如果你能把这些功法、拳术,在实战中加以运用并研究其在搏击中的变化规律,那么可以明确地说你练习的是武功。


练硬气功是练武术吗?


同样的道理,如果你练硬气功只是为了去表演,或者虽然自己想用于实战搏斗但并没有在实战中加以运用,或者不能在实战中运用,学习这种硬气功的技术,应该算做是一种杂技的内容。

练截拳、散打是练武术吗?


如果从我们武术的定义来分析,国际搏击术研究的也是人体力的搏击运动规律,那么它是外国的武术,我们是中国的武术,能这样认识吗?不能。那么国外搏击术与中国武术的不同在那里呢?


国外搏击与中国武术都是研究实战搏斗运动的, 在这一点上是一致的,但是在运用“人体力”的内容上却存在很大差别。


国外搏击术以拳击为例,它们对“人体力”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肌肉力”的运用上。如何增大“肌肉的爆发力量,如何加快“肌肉”爆发的速度,是国外搏击研究人体力的核心问题。正是在这种力学研究的基础上,才形成了拳击的拳法(直、摆、勾)及其他搏击形式的腿法。从而形成了目前国际普遍流行的搏击形式。


中国的武术对人体力的研究并不局限在肌肉力的运用上,中国武术更强调“内力”、“意念力”、“精神力”的开发上。我们历代武术大师都曾留下了许多关于人体高级力(劲)方面的精采论著。正是由于中国武术要追求高深的“内力”,所以在武术练习中,并不去刻意地追求肌肉力,相反肌肉的存在是以达到内力的通畅为前提。所以在形式上武术是以人体整体的运动为基础,以内力通畅运化为基本内容的。


我们通常比较国外搏击与武术时常说,国外搏击术是局部用力,而中国武术是整体用力。所谓局部力,就是因为肌肉是群状的,运动时肌肉群在做功,不可能周身同时做功。而武术由于内力在体内通畅运行,周身每处肌肉都要同时做功而保证内力的通达,所以是整体的。


总的来讲,中国武术对人体力的研究远远超越了国外搏击的研究内容。但是国外的搏击术却专门对最简单的肌肉力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其在肌肉力研究与运用方面,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现在国际搏击术正是在这一基础上形成的。李小龙的截拳和现代散打,正是这一搏击内容的继续。所不同的是,李小龙以武术内功(能量流)为基础,运用国外搏击的技术形成风格。而目前的散打,则可谓是国外搏击术在中国的翻版。


从真实的意义上讲,练截拳与散打等于是在练国外搏击术,而不是中国武术。■


(同期《武魂》杂志配发的编者语)


界定是研讨的前提 ●石磬


且不论田克先生对武术各学科的划分是否准确,单是这种对研讨对象加以界定的想法,笔者就以为很有道理。


中国武术经过漫长岁月的传衍,多有异化和变种,除其原本的搏击内涵之外,已派生出许多新形式、新内容。尽管大家习惯上仍把这些统统称为“武术”,但不可否认,这个概念已经相当广义了。宏观上它是一个大系统,在其之下,又有若干相对独立的子系统,各个系统虽然互相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各自又都有自己特定的内涵,因此也就有独属于自己的理论和运作方式。这种各系统共用一块招牌并立共存的状况,就是中国武术发展到目前的现实。


然而,在研讨中国武术时,我们却经常忽视这个现实。立足点不同,白菜萝卜一锅煮,你说东,我说西.你打狗,我杀鸡,隔着行当,非要把王芗斋的拳头同李连杰的跟斗放在一起比一比谁高谁低。这样的结果,往往是人心不服,思想混乱,越争越糊涂。


显然,只有界定在某个范围之内讨论问题才有意义,如果大家说的根本不是一回事,怎么能说得清?本刊“武术批判栏目”的设立,意在探讨私扬中国武术的搏击内涵,这就是一种界定。在这个范围里,如果我们都立足于“搏击”去分析判断中国武术诸现象,从中寻求同中国武术本源的联系,那么长期以来争执不休的许多问题,或许就能得出一个相对统一的认识。所以,我觉得每位作者在参加研讨之先,应该明自己要干什么,不妨先狭义一些,在如何弘扬中国武术搏击内涵上动动脑筋。

PS:本平台收录的各武术前辈及武友的言论,只为个人学习,因个别图文资料来源(作者)不清晰而未署名,望见谅。尊重原创作者版权,期望各友留言点评告知。温馨提示:网络文章要结合自身的体证,是否适合自己,要辩证的看,不盲从。祝各位武运昌盛!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