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书画 >

在唐代宫廷燕乐中,什么为创作的歌舞「唐代乐舞」

时间:2023-02-01 17:09:03 来源:太师说史

大家好,在唐代宫廷燕乐中,什么为创作的歌舞「唐代乐舞」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文:文史李先生

在中国古代音乐史中,“燕乐”是其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燕乐之前又被称为“宴乐”,从字面意思来看,就是古代宫廷宴会中供参加人员娱乐欣赏的歌舞音乐。燕乐种类繁多,形式多样,在音乐历史长河中,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唐朝宫廷文艺繁盛,,音乐技术与艺术水平达到极高的水平,展宫廷燕乐散发出它独特的魅力。

一、伴随历史演进,由后妃取悦君主上升到艺术领域,燕乐发展直至隋唐达到顶峰,并非出于偶然

“燕乐”最早形成于周朝时期,但在那历史时期的燕乐与后代燕乐有很大区别。在周朝,燕乐被称为“房中乐”,为后妃取悦君王所用,当时燕乐的发展并没有特别突出,甚至并未被划为艺术领域,只是妃嫔获得恩宠的一项技能。

到了汉代燕乐被划分为雅乐的一部分,相较与周朝,燕乐的社会地位得到提升,燕乐的发展达到高峰。到了隋唐时期,燕乐的发展迎来转折、达到燕乐发展的巅峰时期。

唐高祖李渊上位称帝,结束了隋朝混乱的统治。从唐初到唐中后期,社会总体环境安定和平,政策开放,经济发展快速,社会和谐,阶级矛盾减弱,百姓思想开放,这就促成自两汉以来封建社会燕乐发展巅峰时刻的形成,为燕乐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安稳的环境。

李渊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诗人白居易的这两句诗足以体现当时唐朝的繁荣程度。经济的发展,百姓富足,生活水平提高,让人们有时间、精力、金钱去享受生活,欣赏音乐,创作音乐。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向更高的方向发展,并且随着社会繁荣,国家实力提升,统治阶层对宫廷宴乐演奏的水平要求不断提高。百姓与统治者的需求是燕乐发展的又一大推动力,不断的促进燕乐的发展。

唐朝建国前是战争纷乱不息的魏晋南北朝时期与短暂的隋朝。在这段时期,各民族迁徙不断,各民族的思想和艺术文化进行不断的交流。在这种特定的历史时期,各民族文化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相互汲取,极大的推动唐朝燕乐的发展。

在此基础上,唐朝建国之后通过不断吸收借鉴汉魏等以往朝代的音乐,丰富发展本朝的燕乐。在唐朝发展的过程中,与亚洲、欧洲等国家皆有友好往来,因此唐朝燕乐的发展汲取了外国文化因素。唐朝以博大的胸怀,兼收并蓄推进了燕乐走向历史高峰。

唐朝时期地图

通过史料对唐朝的记载,可以看出政权稳固后的唐朝与其他国家的往来密切。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琉”描绘了唐朝当时对外往来的密切。唐朝采取友好交往政策,对外开放。在国内,统治者大力支持燕乐的发展,唐朝设置太常寺掌管的音乐机构,大量培养和重用音乐人才,促进燕乐的创作与发展。

二、经济繁盛下的舞蹈文艺,文人墨客的涌现,达官显贵的追捧,文艺创作的百花齐放

燕乐是唐朝宫廷宴会歌舞的总称,而歌舞是燕乐的主要表现形式。唐代在继承和融合了南北朝时期的汉族传统乐舞和各民族乐舞的基础上创造了丰富多彩且富有时代特色的舞蹈。 凌波舞、健舞、胡旋舞、 四方乐舞、剑器舞…都是唐朝时期所流行的舞蹈。

其中值得一提的是“健舞”。健舞”是唐朝特有的一种舞蹈,健舞发展时期也是唐朝乐舞的发展高峰,作为唐朝人用来健身的一种方法,健舞舞姿刚健有力,适用范围广泛,因此常出现在王公贵族的宴会或者民间的舞蹈表演上。

“天阙沉沉夜未央,碧云仙曲舞霓裳。一声玉笛向空尽,月满骊山宫漏长。”

随着经济的繁荣发展, 舞蹈逐渐成为群众性的社会活动,学习舞蹈、观赏舞蹈表演成为百姓艺术生活的重要一部分。由民间创作、经艺术加工后成为宫廷舞蹈的优秀作品也大量涌现,铸造唐朝舞蹈发展的巅峰。

霓裳羽衣舞

燕乐当中对的音乐不可忽视。想要编排出高质量的舞曲,就要求各种乐器之间配合默契。唐朝舞蹈蓬勃发展,与之配合的乐器也在不断发展。燕乐演奏规模宏大,涉及乐器也及为广泛。一场燕乐表演就要涉及琵琶,芦笙,箜篌,笛子,腰鼓等数种乐器的配合。

琵琶以它优质动听的音色赢得世人的喜爱,并在唐朝时期蓬勃发展。箜篌音色柔美清澈,在宫廷雅乐中广泛使用,在民间也受到大众的喜爱,常用于独奏或歌舞伴奏。腰鼓作为流行乐器起源于百姓生活,腰鼓发音脆亮,在民间使用广泛。

唐朝舞蹈众多,经典乐曲亦不在少数。例如,与霓裳羽衣舞相配的《霓裳羽衣曲》,《功成庆善乐》,《秦王破阵乐》。这些乐曲经久不衰,是乐曲领域的经典。

唐朝引人注目的不仅仅是经济的繁荣,还有它独特的诗歌魅力,尤其是唐诗对后市的影响力非同一般。由于统治者对人才的重视有增无减,文人墨客涌现,诗词歌赋的创作更是数不胜数。

唐朝乐曲演奏

与现代不同的是,古代诗是吟唱出来的,诗歌的蓬勃发展,无疑是为唐朝燕乐的发展添砖加瓦。像李白的《将进酒》,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皆被后世所传唱。宫廷燕乐集诗词于一体,演绎出别样的风味,丰富了宫廷燕乐的表演内容。

三、赋予感情共鸣的艺术享受,形式多样兼具鉴赏价值,各族往来文化交流的产物,全社会艺术氛围的助推剂

唐朝舞蹈种类繁多,形式多样。唐朝统治者十分重视有乐舞才能的人,对于会编舞区的人给予重用。在继承和发展中,唐朝乐将舞种类分为五大种,并且每个舞种有自身所适用的领域和它独特作用。

第一种是宫廷享宴乐舞,这种舞蹈时代特色浓厚,大多数是唐朝时期所创作,其创作者非常广泛,上至君王下至平民百姓。例如《破阵乐》,这首乐曲是由唐太宗李世民在他继位后借鉴民间传唱的乐曲创作的。享宴舞一般在朝廷接待外来使者,赢得战争胜利等时刻演奏,表达出一种欢快的情绪。


宫廷享宴乐舞

第二种是清商乐,这是南朝时期的流传下来的乐舞,有史料记载

永嘉之乱,五都沦覆,遗声旧制,散落江左。后魏孝文,宣武诸帝用兵淮、汉,收合南音,谓之《清商乐》,隋平陈,因置清商署,总谓之《清乐》,梁,陈亡乱,所存无几。

等到唐朝武则天时期,剩余舞曲稀少,仅仅六十三只曲子,唐朝将其保存吸收,为本朝的乐舞发展提供资源。

第三种是少数民族乐舞,这种乐曲是以少数民族的乐曲为主。唐朝经济实力雄厚,军队实力雄厚,打败少数民族政权并吸收他们的艺术文化或是他国主动交好,与唐往来。唐朝政治开明,兼容并包,保存了许多他国文化。少数民族乐曲主要为:东夷之乐,北狄之乐,南蛮之乐,西戎之乐。这一种类乐舞风格迥异,极具民族特色,增添了唐朝乐舞的特殊性。

第四种是散乐,它每一个时期都存在,由歌姬优伶演奏,演奏随意要求少,往往在演奏时还包含杂技动作,以供观看者娱乐,所以被称为百戏。唐朝是古代经济发展的一个高峰时期,民风开放自由,百姓富庶,酒馆茶馆林立,散乐需求扩大,散乐种类也不断增加。直至唐代散乐种类不下百种,其发展的繁荣壮大了散乐的影响力。

散乐

最后一种是雅乐,它与其他种类不同都不同,雅乐是祭祀舞乐,其使用范围仅仅限于郊社、宗庙、乡射,而且歌词固定,曲调庄严肃穆,情感低沉。雅乐起源于西周,并非在唐朝是才产生,但是由于雅乐的不断发展与积累以及唐朝统治者对于雅乐的重视,延续到唐朝时,雅乐演变成了风华绝代的独特文化,成为唐朝宫廷燕乐的一大亮点。

唐朝宫廷燕乐内容丰富,场面壮观,气势宏伟,声音高亢,基调明快。集诗赋于吹奏弹唱,融琴、鼓等乐器于轻歌曼舞。“兼收并蓄,推陈出新,富于创新,形式丰富多元”是其特性。

燕乐作为集合多种演绎形式的艺术,在唐朝发展到巅峰时刻,它展现唐朝宫廷燕乐的独特性、多样化,体现了唐朝社会安定,经济发展,百姓富庶的美好景象。

参考历史文献:

《新唐书》

《旧唐书》

《资治通鉴》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