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陶瓷 >

捏泥人非遗「民间非遗技艺」

时间:2022-12-02 16:29:14 来源:江苏新闻

大家好,捏泥人非遗「民间非遗技艺」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中国是茶的故乡,而在源远流长的中国茶文化中,宜兴紫砂壶格外受到爱喝茶人的青睐。在江苏宜兴的丁蜀镇,一代代陶艺大师续写着古老陶都的紫砂传奇。如今,王光永继承了祖辈的手工技艺,试图在紫砂传统制作工艺中,探寻跨界和创新的无限可能。

“一切伟大皆由双手创造”,接下来请收看由梦之蓝手工班特别呈现的《传世手工》。今天带你一起去走近宜兴紫砂的艺术之美。

一把芬香细腻的泥土

历经匠心的浸润和窑火的洗礼

诞生出巧妙绝伦的紫砂壶

成就了茶的真味与清欢

“紫砂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我们作为紫砂艺人,

既要继承老祖宗传下来的东西,

更要不断地创新和跨界。”

一滩泥巴,但是经过匠人的双手,却成了国家级非遗,这就是紫砂。王光永的爷爷和父亲都是制陶手艺人,1983年他考上宜兴陶瓷工业学校,就和紫砂结下了不解之缘。

“紫砂最开始被称为五色土,其实不止5种颜色,有紫、黄、红、绿、黑等好多种天然矿石的色彩,但古代以紫为尊贵,高官朝服叫紫衣,神仙洞府叫紫府,皇帝宫殿叫紫禁城,所以以紫为主的五色土中,我们称它为紫砂。”

紫砂陶制工艺最早产生于宋元,成熟于明代,迄今已有600年以上的历史。特产于江苏宜兴丁蜀镇的紫砂泥料,具备特有的透气性,让宜兴紫砂壶倍受人们青睐。

正高级工艺美术师 江苏省陶瓷艺术名人王光永:

宜兴紫砂是宜兴的一张名片了,因为它是双气孔结构的,对泡茶的色香味,都有它的特殊的优越性,另外它还有赤铁矿、水云母等矿物质。

紫砂壶的壶身变化万千,或圆润如玉,或棱角鲜明,或刻绘如生,工匠们往往将紫砂壶分为三大器型。

“一是光器,这个是比较普遍的一种器型;第二类就是花器,在壶上加入一些雕花,做了很多的装饰在上面;第三类就是筋纹器,顾名思义就有很多的这种线条,像筋脉一样的作为元素出现。”

手工制作一把紫砂壶,通常需要四个步骤:设计壶型、选择泥料、手工制作和入窑烧制。

一、设计壶型

“一是用勾勒的方式,把它画到纸面上。第二种方式是借助于现在的一些科技手段,比如说电脑,我以前做过三维动画。”

二、选择泥料

“第二步就要针对于设计的器型,选择适合的泥料。基本的颜色就是三种泥料,紫泥比较普遍,第二种就是绿泥,第三种是红泥。”

三、手工制作

手工制作是制壶的核心步骤,传统的工艺总结出了“13字口诀”:打、围、上、蓖、复、清、搓、通、装、捻、光、推、敲。其中,打泥片和围身筒更是每个制壶匠人的必修课。

“在拍打过程中要讲究连贯性,一旦停下来水分会丢失,干湿就不太一样了。而且动作容易变形,刚开始要重拍拍大形,越往后越要收力,要慢慢地减弱,因为这个时候越来越精巧了。”

四、入窑烧制

手工制作成型的紫砂壶,还需要历经最后一步的洗礼——入窑烧制。在过去,紫砂壶烧制几乎全凭烧窑师傅的经验,随着现代化发展,有了气窑和电窑的加持,烧出的成品也更加可控。

“因为泥料吃温的程度是不一样的,有的紫砂壶它泥料只适合于烧到1150℃,也有的泥料可以烧到1180℃甚至还要高一点。比如说装窑,它窑里的烧成时间的长短,这些都要注意。”

王光永的紫砂作品,在创新跨界的道路不停尝试,并荣获国内多项大奖,“在继承传统发扬传统的基础上,应该也注重一些创新,要有一些时代的语言,时代的元素时代的烙印加入进去,要汲取比如说其他门类的一些艺术,这种创新与发展,实际上就是一种跨界之美。”

正高级工艺美术师 江苏省陶瓷艺术名人王光永:

我有一天正在做一把壶的造型设计,我爱人回来了,她背的那个包,我一看突然我就来了灵感,用皮包的感觉来设计这把壶。这把壶经过几年打磨,最后呈现出来的效果非常理想,获得了几项大奖,使我更增加了再创作其他作品的想法,比如说我又做了《“皮”小子》《皮牛》。

“有句话说得好,

叫择一事终一生,

既然爱上了紫砂,

就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

要不断创新,

让紫砂艺术更加发扬光大,

让更多的人感受到,

紫砂艺术的跨界之美。”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