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陶瓷 >

诗经鹤鸣原文「一首抒情诗」

时间:2022-12-08 16:05:50 来源:王宁来

大家好,诗经鹤鸣原文「一首抒情诗」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8、鹤鸣

鹤鸣于九皋,声闻于野。

鱼潜在渊,或在于渚。

乐彼之园,爰有树檀,其下维萚。

它山之石,可以为错。


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

鱼在于渚,或潜在渊。

乐彼之园,爰有树檀,其下维穀。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注解:

皋gāo:【玉篇】澤也。即沼泽地、湿地。错:【广雅】磨也。即打磨玉石的石头。穀gǔ:疑为谷桑树。之:应视为虚词,语气助词。


诗文的意思:

鹤在大湿地里鸣叫,

其叫声布满旷野;

鱼群有时深潜于水中,

有时浅浮于岛渚边缘。

我欣喜于那北园,

在那里有高高的檀树,

在它的下面又生长着萚树。

这样的景色让我感慨万千:

即便是别人家山上的石头,

我也应该用来作为磨石,

以打磨我自己。


鹤在大湿地里鸣叫,

其叫声布满天空;

鱼群有时浅浮于岛渚边缘,

有时深潜在水中。

我欣喜于那北园,

在那里有高高的檀树,

在它的下面又生长着穀树。

这样的景色让我心潮澎湃:

即便是别人家山上的石头,

我也应该用来琢磨我自己这块玉料。


这首诗中的每节应视作三个语句。首先,其中的第一句分别描写“鹤”与“鱼”。“鹤”与“鱼”这两类动物的活动状态,构成了“北园”这幅风景画的背景。然后,第二句抓住这幅风景画的焦点:小树受到了大树的笼罩!这样的“焦点”富有象征性:大树(檀)是公侯的象征,而小树(萚、穀)就是象征诗人自己。最后,第三句“它山之石…”实际上不是描写风景,而是表达诗人内心的思想情感:尽管有了“大树”的庇护,“小树”还是要寻找自己的人生理想。诗人尹吉甫喜欢以玉器作比喻,他清楚精美的玉器一定经历过切、磋、琢、磨的过程。而此时卫国公候及其势力,不正是磨练自己的“它山之石”吗?


抒情的经典范式

如何理解“抒情诗”?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应该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们不妨从《鹤鸣》这首诗中提炼出抒情诗的经典范式。这范式包括三个步骤,第一步的用意是“铺垫”,通常用描写、陈述的手法,如描写一片风景、陈述一段故事等。“铺垫”是辅助性的,因此要简单明了,易被人理解与接受。“铺垫”主要起烘托与渲染的作用,尤如摄影作品中的背景虚化,起着以虚衬实的作用。诗中第一句,对“鹤”与“鱼”的描写就是起这样的作用。第二步的用意是“转折”。转折表面上看是“铺垫”几乎不留缝隙地延伸与继续,实际上却发展出别样的意味。换言之,貌似作者仍然在描写风景或者陈叙故事,实际上已暗含转折。这个“暗”必须用象征或比喻等手法才能取得效果。诗中第二句“爰有树檀,其下维箨”就是最好的事例。“转折”引导我们通向第三步,因而起着桥梁与枢纽的作用。第三步是“抒发”,是集中地表达思想或情感,是古人所谓的“言志”与“咏怀”。由于前面有“铺垫”与“转折”作引导,此时的情感表达就显得饱满丰富、意味深长。作者甚至连这样的情感表达还用象征、比喻的方式,让抒发的情感更加含蓄,更加耐人寻味,如摄影作品中的画外之音一般。《鹤鸣》一诗中的第三句“它山之石,可以为错”、“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也是最好的范例。


人们常用“赋、比、兴”来谈论《诗经》的艺术手法。个人认为不妨用“赋、比、兴”来形容抒情诗的以上三个步骤:“赋”指用描写或陈述手法作为铺垫;“比”是用比喻或象征手法,却暗含转折;而“兴”则是经过铺垫与转折之后,作者思想情感的集中抒发。以上说法如果成立,抒情三步骤就可以概括为:赋、比、兴。


宣王二年的诗作就是以上简介的18首,与李辰冬《诗经通释》的第一编第三卷对照,调入《木瓜》、《丘中有麻》这两首,调出《采蘩》、《采蘋》、《东方未明》这三首至宣王三年的诗作中去。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