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陶瓷 >

成为好艺术家的10条建议是什么「成为艺术家」

时间:2022-12-18 14:37:22 来源:芭莎艺术

大家好,成为好艺术家的10条建议是什么「成为艺术家」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乔治亚·欧姬芙《Jack-in-the-Pulpit No.IV》,1930年

自上世纪90年代伊始,艺术的发展与绘画、与“美”之间情仇未了,但如今人们依旧信仰手绘。曾经仅由精英阶层垄断的技法通过网络资源与软件变得更加亲民,可成为艺术家的道路不能止于手绘。技法之上,还有哪些进阶方法?

01. 饥渴、细致地观察世界

乔治亚·欧姬芙《白鸢尾》,1930年

好的艺术家以独特视角观察世界,因此其作品如附灵魂。艺术家乔治亚·欧姬芙(Georgia O’Keeffe)曾在信中对友人阿瑟·达夫(Arthur Dove)说:“我真希望你能看到我眼前的美丽世界——粉红的土地和北方泛黄的山坡,远处昏暗的月亮在即将破晓的紫罗兰天空中下沉,天际处是长长的、由树木覆盖的台地,后面是粉紫色的山丘以及矮小细腻的绿雪松——天地如此广阔。”

乔治亚·欧姬芙《新墨西哥州黑梅萨风景》,1930年

路易丝·布尔乔亚《蜘蛛》,1995年

无疑,欧姬芙捕捉自然的细腻视角塑造了她作品中的明亮色彩、精巧构图,以及大型尺幅。同时,广袤山峦和对花蕊的细微刻画也展现出她对美和阴柔线条的偏爱。这就涉及到“看”的主观性,因为艺术家路易丝·布尔乔亚(Louise Bourgeois)观察世界时就选择了十分不同的焦点——蜘蛛。这种令很多人惧怕的昆虫在她眼中却十分可爱,因此成为她反复探索、最终建立代表性的主题。

02. 用喜爱的事物填满房间

亨利·马蒂斯《舞蹈》,1910年

灵感是艺术创作的源泉,而保持其不会干涸的最佳方式就是在工作环境内填充喜爱的物件和资料。这不仅赏心悦目,还可以随时为画面提供主题或参考。

亨利·马蒂斯《室内的埃及窗帘》,1948年

一生都似乎不曾遭遇灵感危机的野兽派绘画大师亨利·马蒂斯(Henri Matisse)的房间就是一个藏宝阁——西班牙的青绿玻璃花瓶、法国的雕花锡壶、北非的印花窗帘、屏风和热带绿植......这些小物件时常入画,变换着构图与色彩。马蒂斯自己曾说:“物件本身就是一个演员。好的演员可以参演十场戏,而物件可以演绎十张不同的画面。”

亨利·马蒂斯于家中,法国旺斯,1944年 © Huxley-Parlour

03. 定义自己的规则

艺术创作的核心在于自我表达,这从形式上体现为个人风格。创作逻辑与作品形式的关系就像骨和肉,只有骨架站立得住,形式之美才能凸显。因此,形成主观的创作逻辑十分重要。

约瑟夫·亚伯斯《Umgeben / Surrounded》,1933年

历史上很多具有开创性的大师对自身创作都设置了明确规则。推己及人,约瑟夫·阿尔伯斯(Josef Albers)在耶鲁大学时对学生的训练就包含绘制日常物品间点、线、空间的转换,或是利用颜色的相关性把三张不同颜色的彩纸转换为四色视觉。

约瑟夫·阿尔伯斯《WLS I》,1966年

然而脱离了明确的时代和体系,这份规则设置的过程应该是主观的。不管是颜色、形状、成长经历、社会话题,任何对自身具有重要意义且产生无尽探索欲望的事物,都可以成为日后艺术发展的核心。这既是明确也是发散的过程,因为一旦找到核心创作动机,就能创造无尽的后续可能。

巴勃罗·毕加索(Pablo Picasso)《Les Demoiselles d"Avignon》,布面油画,243.9×233.7cm,1907年

04. 降低成本

艺术是一门需要“养”的事业。毕竟它需要大量的心力投入,同时好的颜料价格不菲,因此在创作的各个阶段不妨智慧地节省开支。

凯斯·哈林《全球抵抗艾滋》,1990年

街头艺术家凯斯·哈林(Keith Haring)在纽约上学期间就发现使用昂贵的材料(例如帆布)实际上会抑制他的艺术创作。他曾说:“我会对作品的效果产生偏执,毕竟在上面花了12美元就要做出匹配的作品。”但当他转用便宜的纸张和兑水的墨彩、自由填充硕大纸面时便倍感解放。因此除了经济上的考量,选择创作材料最重要的是要让自己没有负担、舒展自如。这既是为了拓宽发挥空间,也是凸显自身特质的最佳途径。

05. 开放性的创作

凯斯·哈林《无知=恐惧》,1989年

虽然概念与主题对艺术作品来说十分重要,但这并不代表它需要明确定义。凯斯·哈林就认为:“艺术家的想法对观者来说并不是最主要的。观者的观感不一定要被艺术家纳入创作阶段的考量,但他们也不应被告知理解作品的规定方式。”

马克·罗斯科《COMPOSITION》,1959年

对他来说,好的艺术应该引发观众最直觉、无负担的感受,这与现代主义大师马克·罗斯科(Mark Rothko)不谋而合。罗斯科甚至更加决绝地将任何具象符号从画面中剔除,强调在有趣的艺术中,思想应大于视觉。大面积充满笔触质感的颜色激发的是人类本能性的崇高情感——悲楚、狂喜、幻灭......正如他曾说:“人性化的触动才是最令艺术家满意的效果。”

06. 不把自己看得太重

乔治亚·欧姬芙《来自河流-苍白》,1959年

继续关于创作主观性的话题。尽管艺术家需要有自己明确的意图和把控,但太过强调自我则会折损作品触动他人的潜力。在现代艺术发展中,“艺术家的自我意识”就曾被严重抨击,相对应地涌现出“只为艺术而做艺术”的口号,其中作为代表的马克·罗斯科与皮特·蒙德里安(Piet Mondrian)更是强调用最纯洁的色彩和图形去打动最广泛的人群。

马克·罗斯科《Number 26》,1947年

抛开历史枷锁,任何一位创作者也都希望能在表达自我的同时依旧感染到观者。要对此达到精准的把控无疑需要修炼,比如很多成功艺术家都经历了最开始只为自己发声,到逐渐成为一群人、一代人的核心声音。因此创作中的磨练也代表了艺术家长期的积淀和思想变迁,是将关注从“小我”发展到“大我”的过程。

07. 不被潮流牵着走

玛丽·洛朗珊《La réception des jeunes filles》,1932年

每个时代都有其专属的审美偏好。顺应潮流不是坏事,但如若潮流与个性产生摩擦,则完全没有必要自我妥协。法国先锋画家玛丽·洛朗珊(Marie Laurencin)是少数进入毕加索私友圈的女艺术家,但她从风格上却从来没有完全向当红的抽象和野兽主义靠拢,而是以之为基础建立具有女性独立意识的风格,以笔下糖浆般甜蜜美好的女孩们在时尚界开创出一片梦幻天地。

乔治亚·欧姬芙《红美人蕉》,1924年

在强调艺术观念性的年代,欧姬芙的画面因“太过美感”而被排斥。但她自己并不愿被标准束缚,更不愿屈从于试图对她进行精神绑架的人们。她对内心的遵从与坚持使得她不断精进自己的画风,终让曾经抨击美、明亮色彩和女性特征的人们自惭形秽。

08. 要自由也要秩序

乔治亚·欧姬芙,1960年 © Monroe Gallery of Photography

每位艺术家都有一颗追逐自由的灵魂,但秩序仍是维持效率的根本。欧姬芙虽然率真随性,但也是不折不扣的自律之人,不仅早睡早起、写信通友,还常年把工作室维持得干净整洁。甚至去世后,人们还在她的工作室发现了330张规整的色卡,与现存画作相对应。可见,繁杂凌乱的环境或许可以迸发灵感,但秩序与合理的工作方式一定会让创作变得事半功倍。

09. 认定的主题可以重复

路易丝·布尔乔亚《Ste. Sébastienne》,1998年

很多艺术家在生涯中都会形成自己突出的视觉代表性,这得益于他们对特定主题长期反复地钻研和突破。就像她所迷恋的蜘蛛,布尔乔亚也通过重复相互牵连的意象、抽象图案和色彩编织成了一张富含个人意义的网络。对此她曾表示:“这过程中有许多延展。不断重复使用同一意象说明有些东西你无法用语言表达,因此要借用图像......你需要不断重复,不然别人根本不懂你在表达什么。”

路易丝·布尔乔亚《伴侣》,2003年

除了明确创作意图,布尔乔亚对蜘蛛、蓝颜色、怀孕的腹部、螺旋体等意象的反复运用也是她重新审视童年创伤以寻求治愈的方式。

10. 创作不停

“蜘蛛之母”路易丝·布尔乔亚 © Peter Bellamy

艺术创作是终身事业,就算是早年经历过大红大紫的艺术家们,在年迈之际都仍选择突破与尝试新的挑战。上世纪90年代时,布尔乔亚已然八旬,却轰动性地展出了最新创作的大型蜘蛛雕塑与房间形态的装置,还加大了尺幅以在两眼昏花之际继续创作版画。

马蒂斯在晚年经历过癌变组织切除手术、辗转于床铺和轮椅的时候也没有放弃创作,而是以剪贴画形式传递返璞归真般的人生感悟与毕生的创作精髓。

© Clifford Coffin/Condé Nast via Getty Images

不论时代如何变化,“艺术家”在人们心中始终是一个充满浪漫的词汇,因而令人渴望并追寻。如今,绘画的技法已不再被少数所垄断,人们只要冲破认知与方法上的壁垒,全心倾注,成为艺术家自然不会只是幻想。

编辑、文育杉

本文由《时尚芭莎》艺术部原创,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