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陶瓷 >

4分33秒是不是音乐「上台发表感言说什么」

时间:2023-01-11 19:41:21 来源:手望Sowarm

大家好,4分33秒是不是音乐「上台发表感言说什么」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引言

这个世界从来都不缺奇特的音乐,这些音乐之所以奇特,很多时候因为背后有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例如那首传说中能杀人的《黑色星期五》。这首诞生于1932年,毁于1945年的乐曲,在短短13年间,让数以百计听过的人都纷纷自杀。这背后的原因一直众说纷纭,是真是假,后人也难以验证。久而久之,这首歌成了一个灵异故事。

能杀人的音乐固然奇特,但你有没想过,这个世界上还存在一首”无声的音乐“,它就像《皇帝的新装》里的那件”新装“,只有少数人可以领略,它似乎存在,又似乎不存在。这首如此离奇的音乐出自一位怪才之手,他就是美国的先锋音乐家、哲学家和蘑菇学专家:约翰·凯奇。




● 约翰·凯奇


如果要介绍约翰·凯奇,我们得先回到1952年,因为这一年,他演奏了一首震惊音乐界的乐曲《4分33秒》。


● 《4分33秒》演奏现场


表演现场,观众们正襟危坐,等待约翰·凯奇的演奏。表演开始,他走上了舞台 , 在钢琴前坐下 , 打开琴盖 , 先是毫无动静地坐了33秒。听众保持安静,屏气凝神地等待音乐的奏起。

随之关上琴盖又迅速打开,继续没有动静地坐着。到了2分40秒 , 再次关上琴盖又迅速打开 , 仍是毫无动静。观众开始低声讨论。

再过了1分20秒之后 , 演奏结束了,总时长4分33秒,约翰·凯奇起立谢幕。


● 《4分33秒》乐谱


现场听众无疑是震惊的。“这家伙到底在搞什么啊!”估计是大部分听众内心的OS。部分人显得愤怒,控诉这不敬的戏谑行为,之前安静的会场回旋着谩骂。不过也有部分人若有所思,也许他们已经意识到,这场演出将会改写二十世纪下半叶的音乐史,也让所有记住了这个家伙——约翰·凯奇。



约翰·凯奇生于1912年,在1992年去世。他的创作涉猎十分广,涉及哲学、音乐和视觉艺术等领域,从成名到现在一直是备受争议的人物,对他的评价褒贬不一。例如刚提到的《4分33秒》,当年一出,就被传统的乐评人大家批评;但是也有部分人觉得,这里面其实大有深意,不是表面那样浅薄。关于约翰·凯奇的争议,除了这首“无声的音乐”外,他另一件有名的事迹就是制作了“加料钢琴”。

“加料钢琴” 是什么?想象一下,有一架普通钢琴,在琴弦之间放一些东西,如 : 螺钉、螺帽、橡皮、木头和布......为的是使钢琴的音色有所变化。音色的变化受到了很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放什么和放在了哪里,会让钢琴演奏出难以预判的效果。比如放螺钉、螺帽,那琴弦在振动中就会发出金属般的共鸣 。


● 加料钢琴


如果说传统的音乐讲究的是“一切都在掌握之中”,那约翰·凯奇的音乐则是一种强调偶然性的“偶然音乐”。比起按部就班地演奏,约翰·凯奇更强调演奏者的随机地、即兴地演出。“偶然音乐”的出现是具有反叛性的,这意味着作曲家的地位被削弱,作为诠释者的演奏家被填高,“偶然音乐”是无法预料的。而“加料钢琴”则增加和确保了这种不确定性。



《4分33秒》同样是“偶然音乐”的产物,这部作品,约翰·凯奇摒弃了构成音乐的所有元素,但整部不仅仅只有作品的标题(时长)、三个休止符和开合琴盖的动作,观众的反应和周遭的环境同样在构筑这个作品。哪怕是噪音,在这一刻也成了作品的一部分。

这种”无声“的状态反而让大家注意力放在“聆听”这一件事情上。也许所有人都以为听音乐的重点是在“音乐”,但约翰·凯奇告诉你“听音乐”的重点其实在“聆听”。只要你去除关于音乐的成见,寂静和未加工的自然之声本身就可以是一种音乐。


● 李小龙的东方哲学思维


这其实是一种非常有东方哲学特色的思维方式。关于东方,有两件事情让约翰·凯奇着迷 :一是《易经》,二是日本的禅宗文化。

两者背后蕴含的东方智慧,都已无形地渗透进了约翰·凯奇的创作中,他是在用思想家的姿态来对音乐做实验,让我们思考重新思考“何为音乐”、“音乐的疆界”、“音乐的表达”。在约翰·凯奇的创作中,我们体验到的不是音符的碰撞,更多的是观念的碰撞。他用音乐的形式表达着一套观念。

● 杜尚的《泉》


约翰·凯奇对于艺术疆界的革新在当时属于“离经叛道”,他的处境不免让人想到艺术家杜尚。《4分33秒》的“无声演出”带来的震撼就像当年杜尚在小便池上签名,并命名为《泉》。约翰·凯奇就像是音乐界的杜尚。

有趣的是,两个相似的人其实是好朋友,两人曾一起表演过一场象棋比赛。

● 演出宣传图


1968年3月5日,两人在加拿大多伦多瑞尔森剧院举办了一场名为《重聚》的演出。这场演出是杜尚最后一次露脸,在此次之后,他便消失在了公众视野中。

《重聚》是一场国际象棋的比赛,同时也是一场音乐的实验。棋盘下预先设置了不少传输线,棋子的每次移动都会生成随机的音乐。这场在BGM加持下的棋局,绝对是当年一大文化事件。

虽然整场活动噱头十足,但如果一个国际象棋迷去看想必会很无聊,双方实力差距太大了。杜尚是一个有着职业水平的高手,而约翰·凯奇在棋力上则属于渣渣。

《重聚》开场,杜尚在让掉一名骑士的前提下依旧秒杀了约翰·凯奇。最后为了平衡战力,杜尚让妻子接替他,整盘棋下到凌晨一点多都没有结果。最后杜尚实在太困了,这场演出才宣告结束。

● 杜尚与约翰·凯奇在下棋


就像《4分33秒》和“加料钢琴”,大部分人都不太能理解整场演出到底想表达什么,这似乎是整个二十世纪世纪的艺术给人的疑惑——艺术家们难道故意要让人搞不懂吗?

与其说他们故意要让人搞不懂,不如说他们这么做只是凸显“自我”。整个二十世纪其实是个人主义空前崛起的时代,比起过往,这个世纪的艺术家更加在乎“我是谁”这个问题。而要确认“我是谁”,很多时候先要思考“我不能是谁”。有意识地区别他人,是自我形象确立的第一步。因为沦为芸芸众生,那便意味着“自我”的泯灭。二十世纪的艺术之所以发展成这样,与个人主义的崛起脱不开关系。


● 二十世纪的艺术家们


一切的不合时宜,都是艺术家凸显“自我”的欲求。那否意味着现当代艺术家只是在自娱自乐?答案是否定的,正是因为艺术家们的离经叛道,才让二十世纪艺术形式大繁荣。约翰·凯奇的也好,杜尚也罢,他们那些难以理解的尝试,在结果都重新定义了“何为艺术”。

后记


“何为艺术?”“艺术的疆界在哪?”这是一个严肃艺术家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每个艺术家都有自己解答的方式,正是这些不同,构筑了整个艺术史。一切新事物诞生之时,难免会让人感到不适,但是这种不适感恰恰印证了新事物的可贵。

所以,当你见到不可理喻的艺术尝试时,也许那是艺术家在拓宽着艺术的疆界,还有丰富着我们对艺术的想象。

参考文献:

1.《无序为序——纪念约翰_凯奇逝世二十四周年》/栾复祥

2.《砍柴打水都是道——约翰·凯奇与东方哲学》/田艺苗

3.《杜尚教约翰·凯奇下象棋,并共同完成了一场演出 》/Fake Festival

4.《约翰·凯奇与他的音乐作品》/俞湘君

5.《约翰·凯奇实验音乐观嬗变述评》/毕明辉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