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陶瓷 >

自闭症少女爱上精神变态杀手韩剧「精神病的韩剧」

时间:2023-01-14 08:53:18 来源:第十放映室

大家好,自闭症少女爱上精神变态杀手韩剧「精神病的韩剧」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最近看的韩剧不多,说起来比较完整追完的还是前阵子的《非常律师禹英禑》

这部剧目前8.9分,换算一下中外电视剧打分汇率,在国产剧里也能有7.5左右。

不错,能看。



互联网新女儿禹英禑,既是自闭症患者也是天才律师。

让自闭症患者走进职场成为热血律师,这还是第一回。

但对于近年来越发走边缘题材的韩剧而言,已经是信口拈来的家常便饭。

前有《我是遗物整理师》以自闭症患者的视角描绘「遗物整理」这份特殊职业,并以摆渡人的姿态致意生命应有的尊重和敬畏。


后有《DP:逃兵追缉令》聚焦于韩国「被追缉的逃兵」,曝光韩国军队内部的欺凌压迫,揭露国家机器背后不为人知的阴暗丑陋。


不久前掀起全网热烈讨论的《我的解放日志》则观察到茫茫人海里被疲惫感围困的「丧气上班族」,他们都想出走、都想获得解放。


国民初恋裴秀智在《安娜》里又是爱撒谎的「雷普利患者」,底层女孩为了挤进上流社会不择手段盗用白富美身份一路开挂。

网飞都快爱死韩国了。


韩剧在内卷的犯罪领域不断推陈出新,不仅融入朝韩关系、生死游戏、未成年犯罪等高度敏感话题拷问人性良知,并且开始关注强迫症、精神病、社恐等各种精神疾病患者。


而边缘题材已经近乎成为韩剧新的收视密码了。

以往以自闭症为主人公的影视作品也不能说没有,但爆款极少,能牵动大众关怀自闭症群体的更加少之又少。

自闭症群体无论在银幕还是荧屏上还是处于被遗忘、被边缘化的状态。

我们印象里的律政剧主人公多是口才伶俐的精英律师或义正严辞的检察官。

而《非常律师禹英禑》则剑走偏锋,让平时沟通交流都抖抖索索的自闭症患者禹英禑摇身一变天才律师,在庭审公堂之上口若悬河大放异彩。

女主禹英禑是一位很典型的自闭症患者。

她无法恰当地表现自身的面部情绪、眼神总是游离躲闪、下意识地重复别人的话、走路像一只小企鹅一样摇摇晃晃。

她有明显的强迫症,爱吃的紫菜包饭必须整整齐齐地摆放。


她甚至不理解事务所旋转门的运转规则,难以独自通行。


但是,正所谓上天给你关了一扇门就会为你打开一扇窗。

禹英禑虽患有自闭症却是幸运的一类自闭症患者。

她拥有过目不忘的超能记忆力,并且执迷于法律。

5岁便对大韩民国刑法如数家珍,首尔大学法学院专业第一,并以近乎满分的成绩考取律师资格证。

但作为与众不同的职场新人,难免因为自闭症的困扰遭受他人带有偏见的审视。


上司的质疑、同事的猜疑、委托人的犹疑包围着初进律所的禹英禑。

但在事务所旋转门前踟蹰的禹英禑没有在庄严肃穆的法庭上畏手畏脚。

她能细心地发现案件的盲区,找到突破的关键点力挽狂澜,从而帮助当事人争取最大的权益,同时证明自己的专业能力打破外界的有色眼镜。

剧中涉及的案件并不扑朔迷离,没有往日律政剧的暗黑路线,更不见年初《少年法庭》竭力批判的锋芒。

《非常律师禹英禑》格外温暖治愈,充满柔情善意的想象力,令观众如沐春风。

禹英禑被网友们亲切地称呼为小鲸鱼,这是因为女主最喜欢的动物便是鲸鱼,她总是热衷于给别人科普有关鲸鱼的知识。

每次她在法庭上灵光乍现时,总有一只鲸鱼从她脑海里蹦跶出来在天空中肆意游动。


还记得世界上最孤独的鲸鱼Alice的故事吗?

Alice在1989年被发现并追踪录音,她发出的频率是52赫兹,而正常鲸鱼的声音通常是15至25赫兹,世上没有任何鲸鱼能听懂它的呼唤。

但Alice没有放弃大海,它从千里外的太平洋游到大西洋,跨越了大半个地球渴望找到同类。


也许禹英禑就是化身孤岛的蓝鲸,鱼虾在身侧穿行,也有飞鸟在背上停靠。

孑然一身的她一直都在浩瀚无垠的大海里四处漂流,没有听过太多喧嚣的声音,也没有见过多少繁华的风景。

但没有人是一座孤岛。


2010年,研究团队在多年后捕捉到了另一只52赫兹的鲸鱼。

也许Alice从未孤独过。

等待另一只鲸的出现,需要的不过是时间而已。


这世上,还有很多和Alice一样期待找到和自己同频同振的人。

禹英禑所在的事务所恰好叫「大海」,像是52赫兹的她终于找到了栖身之处可以一展身手,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成为韩国首位自闭症律师在法庭辩护中闪闪反光,大杀四方。


她又很幸运遇到一群尊重她认可她关照她的同事,愿意聆听她的心声。

还有一个愿意倾听她滔滔不绝科普鲸鱼知识又对她宠爱有加的男主。


但是,这一切未免也乌托邦了。

涉嫌浪漫化自闭症之疑确实被剧方注意到了,过分凸显极个别的天才案例,会让人们忽略现实生活中自闭症患者的普遍困境。

导演也直言:世界上所有的残疾者和自闭症都不能由英禑来代表。

毕竟像禹英禑这样的天才自闭症律师实在是特例,更多的自闭症则是第三集那个无法融入社会也难以照顾自己的男孩正勋。

他既没有禹英禑“我见犹怜”的可爱外表,也没有英禑某方面的高超能力,他的智力和儿童差不多,连最基本的生活自理都无法做到,甚至被怀疑对亲哥哥施以暴行将其致死。

对于自闭症患者的父母而言,同样残酷。

同样是自闭症,自己的孩子自述无法清晰还涉嫌杀人,而别人的孩子却可以担任辩护人并且在公堂之上妙语连珠。

自闭症千差万别。

而自闭症也会被互相比较,真是一个残忍的世界。

其实,对自闭症患者来说,家人就是最熟悉的陌生人。

当英禑询问父亲如何和自闭症患者交流时,一直要强的父亲终于崩溃大哭,发泄了自己多年独自照料自闭症女儿的委屈和不满。

沉溺在自己世界里的女儿将拉扯自己长大的父亲视作空气,从不回应对方的情绪变化。


这是自闭症家属特有的孤独,为人父母也只能咬牙苦撑。

正勋和英禑都是旁人眼中的异类,因为自闭症被刁难,被排斥,被质疑。

即使是亲身父母也难以相信无法自证清白的正勋。

而英禑在中学时期也曾因自闭症遭受过校园暴力,在法庭上即使业务能力过人但还是被检察官以自闭症的身份攻击,被排除在最终的审判中。

他们都无法选择如何出生,无法选择健康地降临人世,无法选择正常的成长、正常的生活。

但是他们都不该被偏见杀死,也不该被大众漠视。

这也是韩剧现在愈来愈被称赞之处。

它让身为边缘群体的自闭症患者被“看见了”。

它让远离于时代洪流之外,在话语权、社会资源、权利等各方面处于弱势状态的边缘群体,终于以堂堂正正的影视主角地进入主流社会的视野。

让边缘群体被大众看见,是文艺作品应有的创作观念和人文态度。


《非常律师禹英禑》做到了,尽管它在关注边缘人群方面还是有些缺憾的。

它确实关怀自闭症患者,但却是有限的关怀。

它让自闭症患者被看见,只是被看见,但目光还是有限的。

《非常律师禹英禑》当然没有消费自闭症群体,也没有陷入廉价的同情。

但它也没有真正站在平等的位置去深入聆听自闭症群体的心声,而是选择艺术化虚构天才自闭症律师,并且给她安排美好梦幻的童话情节,收割偏好浪漫爱情和圆满故事的目标群体。


自闭症患者值得被鼓励关爱。

但是过于偶像化、工具化的感情戏只会消耗为边缘题材慕名而来的观众好感。

过旋转门好似华尔兹确实很浪漫,但也真的是韩剧男女主才会出现的桥段。


每次破案靠女主看见鲸鱼的灵光一现就能迎刃而解,大女主的主角光环没有消散,只不过她恰好也是个自闭症,而自闭症的人设只是为了更加讨巧好亲近观众。


本剧也没有逃脱单元职业剧高开低走的弊端,案件越来越刻意无趣,中后期让人看得很疲乏。

而女主又被设定成狗血身世,以此引发新的戏剧冲突。


仔细探究,自闭症这个症状其实没有被聚焦讨论,还是蜻蜓带水般地简单带过。

《我是遗物整理师》里的自闭症男主克鲁,同样记忆力超群并且观察力惊人,也有惨遭弃养的心酸身世引起观众为之动容,而他身边的朋友和家人又是包容他治愈他珍惜他。

克鲁也喜欢海洋生物,经常去海族馆参观,动不动就背出一大段海洋生物的知识,和喜欢鲸鱼的禹英禑在这方面如出一辙。


他们除了外表上有着自闭症患者的明显症状外,在其他方面甚至远超越于常人,甚至像开了金手指一样过于一帆风顺。


这不免让自闭症反而成了噱头,骨子里还是在为主角打怪升级谈恋爱作嫁衣。

由此看来,编剧在塑造天才自闭症律师禹英禑的时候,不免美化了主人公的疾病症状,淡化了自闭症群体的生活困境,从陌生化的视角切入律政剧以此吸引更多的关注。

这部剧虽然爆火,但却有可能造成社会对自闭症群体智力方面的误解,给自闭症患者及其家属带来某种精神上的创伤。



这也是大多边缘题材韩剧包括韩影的通病。

他们太知道现在全世界观众喜欢看什么,尤其知道大家喜欢看韩国人拍什么。



《素媛》和《熔炉》的成功不仅是让全世界观众去关注深受迫害的边缘群体,倒逼韩国法律去修补完善,也滋养了韩国后续的影视产业。

尝到甜头的韩国电影人和电视人都想复制《素媛》和《熔炉》的成功。


于是他们在影视创作中生猛地涌入更多敏感的社会议题。

光就《非常律师禹英禑》而言,案件就涉及家庭暴力、同性恋爱、脱北问题、专利垄断、拆迁纠纷这些值得深刻反思与严肃探讨的社会议题。



但它仅是隔靴搔痒,不痛不痒。

尽管指涉了再敏感的社会事件,但终究是敢写却不敢写深,不免有些乏善可陈、糟蹋题材。

虽然韩剧尽可能往美剧短小精悍的优势上靠,但节奏是快了,却避不开墨迹矫情的短板。

也舍不得丢掉浪漫的体质,即使是边缘题材也得硬加突兀的情感线。


难免被公众怀疑借着特殊人群的题材来写韩国编剧最擅长的偶像剧。

但是,韩国友人真的有去把镜头对准边缘人群。

即使骨子里还是偶像剧套路,但他们不会再让梦幻爱情发生在霸道总裁和灰姑娘之间,他们赐予边缘人群被爱的权利和可能。

从某种意义上,也拉近了观众和自闭症群体的距离。

反观我国当下的电视创作呢?

一窝蜂的仙侠古偶甜宠工业糖精。

蒙眼、捅刀、万米跳台、n生n世要放在十年前估计还够吸引人。

但现在是听到“三界”、“帝君”、“天帝”、“拯救苍生”就已经想翻白眼的地步了。

某部仙侠试水成功后,市面上便乐此不疲地跟风制造。

但后续之作里,真正有水花的能有几个。

本该走青衣路线的女演员也开始沉浸在偶像剧里演绝世大美女,重复戏路,却爆款不再。

追逐流量路线的杨紫终将被流量反噬,演技也成了仅粉丝可见。

国产剧观众苦矣。

不要说中国荧屏看不到边缘人。

甚至连真实存在的人都看不到。

扪心自问,国产剧的主角身上有“人情味”吗?

不是被刻意拔高塑造成伟光正的孤胆英雄。

就是千篇一律的玛丽苏、恋爱脑。

女性群像里也躲不过脸谱化的魔咒。

连卖惨都掩盖不去悬浮于现实之外的油腻气息。

什么时候可以给国产剧掀开这层不讲人情味的遮羞布?

什么时候中国电视创作者可以脱离IP的束缚,不要再一股扎进纸片人的创作进行没有灵魂的改编,而是慢下脚步看看所生活的周遭,立足国情,洞察民生,聆听本土观众切切实实的心声。

不要因为整个国家在向前奔跑,就忘了那些被撞倒的人。

隔壁领居打破了看似风平浪静的海面,确实掀起了惊涛骇浪,这是值得我们尊重的。


但是这浪到底能刮多远多久,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影视精品有多少,还是需要观摩静待。


韩国影人们马不停蹄地开垦本国各种不被主流社会关注的边缘题材,生产成影视作品向外源源不断地输出。

尽管还是摆脱不了一些创作窠臼,但这份真诚的目光还是弥足珍贵。


让多一个人看到,就能产生多一份思考,为改变多提供一个契机。

某种程度上也是种成功。


我们必须承认,无论是韩剧还是韩影,他们在处理边缘题材以及社会阴暗事件时,已经可以很成熟地将其打造成亲近各国观众的文化商品。

当然,中国影视行业也并没有真的忘记边缘群体。

不谈不争气的国产剧,在主旋律、商业大片充斥的市场,我国始终有怀揣着悲悯之心的电影人,摸索着如何让现实中的小人物被更多人看见。

国产经典电影中的边缘人群不该躺在影史教科书中默默无闻,无论是影视行业从事者还是普罗大众,都该温故而知新。

早在30年代堪称中国默片高峰之作的《神女》中,就有阮玲玉倾情演绎走投无路但勇于向不公命运反抗的性工作者,从某种意义上领先了《西西里的美丽传说》66年。

除了高粱地里的刚烈硬汉和芙蓉镇里“像牲口一样活着”的落魄右派,姜文也曾在1990年获柏林国际电影节银熊奖的《本命年》中出演刑满释放的北京迷惘青年。

与马丁斯科塞斯的《出租车司机》的德尼罗一样都是不合时宜的人,影片有着同样阴沉迷茫的气氛,而结尾更加黑暗无助。

谈到边缘人群,更不必对将导筒对至小偷、妓女、失业者的第六代导演多加赘述。

贯穿中国电影史,中国银幕从来没有停止过关注边缘人群。

他们的摄影机不撒谎,他们的创作态度更加客观冷峻,他们都在为边缘人群发声。

我国文艺创作者对边缘人群的书写向来不比韩剧韩影少,甚至更加声嘶力竭。

我们不是没有,只是多限于文艺片,而能看到以及愿意去看的国人实在太少了。

好不容易国内有边缘人群当主角的作品,也只会被诟病是否存在丑化抹黑、迎合西方价值观之疑。

暑假档的《隐入尘烟》为我们呈现了两个孤寂边缘的底层西北农民从陌生到熟悉、从相知到相守的过程,也是导演李睿珺送给中国乡村的一首情诗。

但城市的电影院飘不进西北荒漠的黄沙。

影片作为文艺片难免排片受限,但真正主动花120分钟走进电影院去沉浸体验钟边缘人生活的实在是渺无人烟。

现实情况就是大众已经沉不下心去看自己电影人去拍自己国家边缘同胞的故事,但是对东亚友人用浪漫外壳包装的边缘题材却格外包容。

对我国绝大多数观众而言,花30块钱进电影院看艺术电影和边缘人感同身受还是有点舍不得,但是通过盗版资源看华丽包装的韩剧与边缘人共情却是轻而易举。

毕竟,心里念叨着慈禧太后早就付过版权费了,白嫖就够了。

这也是韩剧目前在国内存在过誉的事实。

贾樟柯曾说:

用电影去关注普通人,首先要尊重世俗生活。在缓慢的时光流程中,感受每个平淡生命的喜悦与沉重。

每一个生命都值得被尊重,边缘人也不例外。

影像的力量让我们可以看见边缘人,更应该让我们看见真正的边缘人。


能拍是福分。

不过,敢拍也不一定能拍得好。

但不敢拍、不能拍肯定是影视工作者的不幸。

不想看、不能看更是观众的悲哀。


-END-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