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文化 >

鉴藏赏析:临摹程式化

时间:2021-10-24 11:45:15 来源:

临摹程式化

临摹,主要为重复前人的样板和学习前人的优秀经验。重复前人的样板即为对前人遗留的“模式”的学习,以前人优秀经验及留存的绘画“模式”来掌握前人总结的“概念”。“概念”更多的是表现为一种语言文字的方式。如传统画兰法中所言的“一笔长,两笔短,三笔破凤眼,四笔、五笔攒鱼头”即是一种“概念”,因它实际总结了一种穿插的规律。而人物画也有很多这样的“概念”的总结,《写真古诀》中就有“写真之法,先观八格,次看三庭。眼横五配,口约三匀。明其大局,好定分寸”。如吴道子曾把他的技术方面的经验,归纳成为一些规律性的知识,形成所谓文字性的“手诀”用以传授其弟子。

古典的学习方式是通过大量临习前人“模式”,如画谱、画稿等样板来掌握“概念”,从而进入一种语言状态或是掌握一种绘画的语言。这种绘画语言是前人通过几代的努力从客观自然中提炼总结的,迅速掌握它,背下它就可以立即进入一种绘画的状态。而杰出的人则可以在临摹及掌握概念的过程中主观地变化、创造,进入“程式化”的高度。而“程式化”最重要的一点即为能用固定而程式的手法表现对生活的不同的感受。德国当代著名汉学家雷德候曾说:“他们(中国古代的艺术家)创制了数量庞大难以胜计的作品,而他们之所以能够做到这一点,即在于利用了构图、母题和笔法的模件体系。但是,他们那独特而无法模仿的形式浸透了每一件单独的作品,犹如自然造物的伟大发明。终其一生奉献于训练其审美感受力的临摹工作,使得艺术家能够具备接近大自然的力量。”

但中国古人对“概念”的陈述往往不像西方那样科学、理性,它并不对很多基本的问题做清晰、详细的阐述,往往夹杂着玄奥、含混的“形而上”的论述。这也正是中国文化的特点,它重视的是“心源开通”,而不是外在的知识储备;强调的是对整体“道”、“器”的把握和体验,而不是对详尽知识的具体细解。中国的画论、诗论、文论皆大抵如此。这也正如古人所说“可以言论者,物之粗也;可以意致者,物之精也”。

因而,理解力平平的人往往不能抓住或不能理解“模式”背后的“概念”。抽除了“概念”的支撑,代代临习相传的“模式”就成了一个架空了的图本或抽掉了本质内核的样板。这也是唐宋之后直至明、清,中国人物画关于结构和造型的方法概念被一再忽视,而只留下一些表面经验和模式的翻抄,除陈老莲、任伯年等个别杰出画家外,基本呈现出千人相袭、面目雷同的一个主要原因。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