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文化 >

主张借古开今的中国艺术家「艺术世俗化」

时间:2022-12-24 13:41:14 来源:光明网

大家好,主张借古开今的中国艺术家「艺术世俗化」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文/羊城晚报记者 朱绍杰 通讯员 李偲毓 图/主办方提供

今年是近代著名艺术团体“国画研究会”成立95周年。8月16日,《返本开新——国画研究会艺术回顾展》在广州艺术博物院拉开帷幕。本次展览汇聚粤港澳国画研究会作品重要收藏机构的藏品,集中展示来自广州艺术博物院、广东省博物馆、香港艺术馆、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澳门艺术博物馆多方收藏,入选文化和旅游部“2021年全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展出季项目”。

现实意义: 中国画的传承与创新仍是重要议题

国画研究会是20世纪上半叶活跃于广州及周边地区规模庞大的传统画家集群,也是当时中国重要的美术团体之一,在中国近现代美术史上占据一席之地。该会以复兴民族艺术为宗旨,致力于对传统中国画的研究、继承和弘扬。其成员主要有赵浩公、潘致中、温其球、姚粟若、卢振寰、李凤公、黄少梅、黄君璧、黄般若、李瑶屏、邓芬、卢子枢、罗卓、潘达微、容祖椿、李研山等,甚至还包括外地某些著名画家,例如黄宾虹。

该会成员大都怀着重振传统中国画的理想,努力捍卫受西方绘画严重冲击的中国画的生存空间,维护中国画的纯正性,重建中国画的新秩序,走出了一条借古开今的变革之路。如今,中国画的传承与创新依旧是一个重要的议题。因此,对国画研究会的研究和展示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现实意义。

展览第一部分题为“画兴有道”,展出国画研究会成员独立完成的作品,呈现他们的个人风格与成就。这些作品数量甚多且质量上乘,但相对于当年规模庞大的创作群体而言只不过是冰山一角。第二部分题为“璧合无间”,展出国画研究会成员的合作作品,让观众深入了解他们的艺术交流方式及相互之间的影响。他们的合作对象除了会内同人,还包括会外人士,甚至不同阵营的岭南画派画家。

规模宏大: 感受当年广东画坛的百花齐放

院方专家指出,从这些作品中不难发现,国画研究会成员为振兴中国画付出了大量的心血。这源自他们心中坚守传统的坚定信念。虽然他们对前人的临仿大都已达到形神兼备的地步,但一空依傍、独立挥运之作也不在少数。当年广东画坛百花齐放,繁荣昌盛,与北京、上海画坛形成三足鼎立之势。

本次展览规模宏大,共启用了广州艺术博物院3个展馆,面积达1500平方米,展线达330米,参展的国画研究会会员共59人,展出作品约240件,提供展品的收藏机构有5所,是近年来所举办的国画研究会作品展中参展会员最多、展出作品最多、提供展品的收藏机构最多的一次。

在陈列设计方面,本次展览以岭南地域文化为切入点,同时还搭建了可供观众作沉浸式体验的辅助陈列区及观展体验区。辅助陈列区的陈列内容主要有国画研究会会员名单、参展画家简介、国画研究会大事记、相关出版物等文献资料和历史图片。

本次展览预计至10月结束。展览结束后,将选取该展览中广州艺术博物院的藏品送往北京画院美术馆举办巡展。广州艺术博物院院方表示,北京画院第一任院长叶恭绰既是广东的国画研究会成员,又与北京书画界结有广泛的翰墨之缘,这也是京穗两院之间的一种缘分。

来源: 羊城晚报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