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 >

影响艺术品价格的因素「价值的决定因素」

时间:2022-12-08 17:25:03 来源:半文艺术传媒

大家好,影响艺术品价格的因素「价值的决定因素」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随着佳士得(香港)、中国嘉德、北京诚轩等拍卖行逐渐完成2018年秋季例行拍卖会,整个行业的状态由从前的几家欢喜几家愁变成整体低迷。对于目前有些人认为的藏家“换手说”,只想说没有哪位藏家会在价格洼地寻求替换手中优质拍品,所以这时候优质拍品也不会大量出现在市场上,何来换手一说。

佳士得(香港)和中国嘉德现当代艺术专场拍卖结果表明,无论是留法三剑客(赵无极、朱德群、吴冠中),还是写实画派(陈逸飞、杨飞云、王沂东、冷军等),亦或是川美派系(罗中立、周春芽、张晓刚、何多苓等),这些人可以说是目前中国现当代艺术的中梁砥柱,但是看着那不是流标就是低估价成交的结果,让人不得不思考艺术品的价格究竟由哪些因素决定?

1、成本

艺术品能够在拍卖场上流通,证明它拥有商品的属性,而商品的价格首先是由成本决定。如果把它平移到艺术品上,可能大多数人会觉得艺术品肯定不值这个价格,一张画布、两只画笔和三管颜料就是一幅作品的成本,而这些原材料在画材市场都是明码标价,把它们相加就是一件艺术品的价格吗?

如果一件艺术品的成本是按照这种算法,那么在高级写字楼的员工就应该和大堂保安的工资一样,毕竟大家每天工作的时间都是八小时,甚至大堂保安的工作时间相较于办公室职员的更长一些,那么为什么坐办公室的职员比坐大堂的保安收入高那么多呢?

大部分人都可以在大堂做保安,但不是每天人都适合在高级写字楼里面办公,把这个问题想清楚,就大致能明白一幅艺术品的成本。

要想画出一幅让人接受的艺术品,首先是一个学生必须经过十几年的专业训练,在这段时间里面,学生不仅投入了时间,也花费了大量的金钱,要是大家对于艺术教育稍微有那么一点概念,就知道接受艺术教育费用相较于一般教育的支出会多得多,这还仅仅是在一幅艺术品被创作出来的成本。

那么被创作出来的艺术品作品是不是就能够被买卖呢?一般来说是可以,但是鉴于信息差的存在,就需要有一个平台让大家知道有这么一幅作品的存在,这时候相应就出现画廊等一些艺术机构,它们就做着这样的工作,签约艺术家,将他们的作品推向大众。

那么画廊在签约艺术家,并且将作品推向大众的时候,它自身也是需要投入的,例如签约艺术家的签约金,画廊的场租、人员工资、展览宣传费用,另外还要加上画廊的利润,毕竟画廊主投入资金和时间运营画廊是为了产生盈利,如果产生不了利润,那就只能等到倒闭。

将以上所有的分项相加才能构成一幅甚至一位艺术家作品的市场价格,当然上面所有的成本不是放在一幅作品上面,它是被均摊在艺术家创作的每一幅作品上面,而这个均摊价格也不是随意设定,它是有艺术家之间、画廊之间、艺术家和画廊之间以及画廊和藏家之间相互的竞争与合作得出的一个均衡价格,所以一幅艺术品的成本不是大家想的就是一张画布、两只画笔和三管颜料。

2、供求

供求关系影响经济中的任何商品和服务,艺术品肯定也不会例外。

一般意义上的供需关系有三种状况:一、工厂生产的商品太多,超过了人们的需求;二、人们的需求量太大,工厂的生产力跟不上,导致商品稀缺;三、工厂生产的商品恰好等于大众需求的数量,但是市场一般处于前面两种状态,很难达到完全供需平衡,不然也就不会出现经济的周期论。如果市场上出现前面两种状况,要么是工厂扩大生产增加供给,要么是人们去寻求替代品,但如果是艺术品出现这些状况会怎么样呢?

首先我们要了解每位艺术家的创作都会有自己的风格,就像每个人的文章都会有自己的气质一样,这种不同风格的作品不像工厂批量化制造的商品,他们创作的每一幅作品可以说都是独一无二,尽管在艺术家同一系列作品内部有互相“抄袭”之嫌,就是将作品的尺幅变一下,将里面不同的色彩调换一下位置,从表面上还是不一样。

这就会出现两种状况,例如一位艺术家的作品非常受欢迎,那么他的作品就会收到人们的疯狂追捧,又由于一位艺术家在一段时期内所能创作的作品数量是一定的。当不断增长的粉丝群体应对一定数量的作品时,那么就会形成供不应求的局面,这时候就只能价高者得,而拍卖行就是通过公开的拍卖开来解决这样的问题。

另外一种状况就是因为每位艺术家的每幅作品都是独一无二(尽管会有少数艺术家会自己复制自己的作品,我们不考虑这种因素),当大家都觉得这位艺术家的作品中的一幅或者几幅特别精彩,受到大众喜爱,就如一些艺术家的成名作品或者是知名系列作品的第一幅。这部分作品又会形成新的供不应求的局面,这样的作品不会太多,而且知名艺术家每人也就那么几幅,大家都想要那几幅,那么还是按照价高者得的方式解决,这也是为什么同一艺术家同一系列的作品,仅仅因为创作时间的差异,价格上会产生那么大的差距。而这些作品正是藏家眼中的优质标的物,拥有着极佳的投资潜力。

这种状况也深刻的表现在目前的拍卖场上,只有遇到这些优质的拍卖标的物,藏家才会勇敢的出手,不然品相一般时间靠后的作品,根本就没法勾起藏家的兴趣。尽管是同一艺术家的作品,但是内部的分化其实非常的严重,这也是为什么会出现都是收藏同一位艺术家的作品,有的人能够赚钱,有的就只能被迫挂在家里自己把玩,心里却万马奔腾。

3、时间(历史)

时间(历史)因素应该可以说是艺术品投资特有的属性,好的艺术品会反映历史的原貌,并且将它们刻画在画布上并且流传下去,这也是各个民族各个国家文化传承的方式之一。

但是一件艺术品要想拥有时间(历史)价值是需要时间的洗礼,正如陈丹青说“真的美术史是什么,是一场一声不响的大规模淘汰”。其实我们看看艺术史方面的书籍就可以知道,古往今来有多少位为艺术献身的艺术家,可是一本艺术史书籍里面也就记录了为数不多的那么几位。

当我们用更加宏观的视野来看待艺术品的时间(历史)因素,其实它是在表明一个民族和一个国家甚至是一种文化曾经存在过,如果幸运能够得到人们的认可,它就通过艺术品的传承不断的流传着,直到走进博物馆或者是美术馆里面成为教育大众的素材。

这也是艺术品能够上升到的最高阶段,经过时间的淬炼,它成为产生它那个时代的遗物,并且将那个时代的信息记录并保存下来,成为人们学习的对象。而人类最害怕的事不是你死去,而是当你离开的时候,世界上在没有人记住你。正如在在《寻梦环游记》里面讲述的那样,在地狱中没有被世人记住的死者,在一段时间内会自动烟消云散,仿佛他就没有来到这个世界一样。

在人类的历史发展进程中,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有多少民族和国家已经消亡,有多少文化也不复存在,也有很多民族和文化通过书籍、音乐、艺术和建筑等表明他们曾经来过。

这也是艺术品为人们痴迷和疯狂的最底层逻辑,所谓的投资收益仅仅是为了让人们将各自民族和国家的文化流传下去的激励手段罢了。正如昨晚佳士得(香港)书画专场中,苏轼的《木石图》以4.636亿被华人藏家收藏。

不同的时代和不同艺术家的作品,决定他们作品价格的主导因素肯定是不太一样,你不能用时间(历史)这个因素来评判刚走出校门的学生创作的作品,同样你也不能将苏轼的《木石图》用成本因素来定价。

而目前拍卖场上百分九十九点九的艺术品都是由供求这一因素主导,这些作品已经被部分受众知道,超越了成本的刚性因素,但是由于还没有经过时间的洗礼,暂时还不够用时间(历史)的因素来评判,这也是为什么艺术品市场波动大周期性强的最主要原因,正如在“南海泡沫”中破产的伊萨克·牛顿爵士说:“我能计算出天体运行的轨迹,却难以预料到人们的疯狂”。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